《重生之救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救赎-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孩子之后,条件好了,他们每年给一百。
现在,他们也有孩子了,礼尚往来,涂英东应该还回来二百才是,就这样,他们还是很吃亏的,想不到两口子还真是做得出来。
涂永东看到媳妇脸色不好,知道媳妇是生了气,把孩子给了杜三英,笑道:“英东,往年,都是我们俩拜年,她们妯娌俩去转他们的,我看今年咱们改改章程,我们一家三口,你们一家四口,各转各的,完了之后,中午去我那儿吃饺子,妈,你看这样行不?”
宋氏老太太阴阳怪气的说道:“你们现在也有孩子了,也是一家子人家了,我说的话算什么啊,爱怎么地怎么地吧,我管不着。”
涂永东心里来了气,一甩袖子,对媳妇说道:“三英,走吧,爸妈,你们别忘了晌午头去我们家吃饭。”
两口子抱着孩子走后,涂老头把桌子上的茶杯用力摔在地上,“他眼里还有我这爹没!”
涂英东叹了一口气,“爸,我哥不是有钱了吗?再说人家现在有了闺女了,人家得把钱给闺女留着啊。”
第二十九回 小事情
杜三英撅着嘴走出婆婆家,涂永东憨厚的一笑,“行了,不就是一百块钱吗?往年我们出二百块钱,你也没见怎么着。”
“往年我们没有孩子,给了就给了,可是现在不同了我们有了晶晶,咱们给了每人一百,他不应该给二百吗?我跟你说,等明天我们回了娘家,你看着,我们家人肯定比他们大方。”
涂永东笑道:“我相信,明天我们早点去,也好给我闺女多攒点嫁妆,是吧,晶晶。”
杜三英对丈夫的大度颇为不满,可是大过年的,她不愿意为这点事跟他闹别扭,生了一会儿子气,也就过去了。
给村里的长辈拜过年,两口子抱孩子回了家,涂永东看孩子,杜三英热上饭菜,过年嘛,无非就是鸡鱼肘肉的。
涂老夫妻和涂英东一家四口一起进了门,每年的大年初一,一家人就在涂永东这边吃饭,都已经形成老规矩了。
老头子进来,涂英东正拿着拨浪鼓逗弄女儿,涂英东的儿子一见,跑过去抢了过来。
涂晶晶不慌不忙,走到涂永东怀里,并不看拨浪鼓一眼。
涂英东的儿子涂红刚得意的拿着拨浪鼓冲晶晶用力摇着,涂晶晶安安静静的靠在爸爸身上,一声不吭。
涂英东笑道:“晶晶真懂事,哥哥玩一会儿就给你。”
涂晶晶点点头。
涂永东抱起女儿,“走,我们吃饭去。”
杜三英已经摆好了饭菜,涂永东拿了酒出来,涂老头看看儿子拿的酒,哼了一声,看着儿子给倒满了,先喝了一口,这才发话,“都吃吧。”
杜三英挨着丈夫坐下,心里不痛快,大年初一,公公婆婆就因为他们要了一个孩子,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可她就是不愿意要小叔子的孩子,如果想要亲戚的孩子,还不如要自家姐妹的。
今年的气氛,和往年大不相同,每个人都吃得很沉闷,涂永东虽然笑着劝老爷子喝酒,吃菜,跟老太太开玩笑,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
因为多了一个涂晶晶,家里人对他们的态度全变了,好像他们夫妻做了天大的错事。
每个月,他们按时送50块钱赡养费,隔三差五,还送一盆蘑菇过去,她自认这儿媳妇做的不差,就因为没孩子,这些年没少受气。
涂永东因为是自己的问题导致没孩子,再加上他们俩是自己谈的对象,所以,这些年夫妻俩过得挺好的。
一点半点的,杜三英也就忍过去了,老人家都盼着抱孙子,这心情,她能理解。
可如今,杜三英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公公婆婆劝了好多次了,让他们把孩子送走,要不再卖掉,然后让小叔子夫妻再生一个,过继给他们。
杜三英当然不乐意,王美玲他们家穷得叮当响,这些年,都是涂英东夫妻俩贴补她娘家,这日子才过得下去。
眼看着王美玲的弟弟王大虎该娶媳妇了,如果沾上小叔子一家,还不把他们夫妻俩当作摇钱树,等他们夫妻老了,孩子会不会给他们养老还要两说着。
这涂英东现在还没有给他们生孩子,买化肥,农药,公公婆婆生个病之类的,两口子就都指使公公婆婆过来要钱,这要真是有了孩子,他们就彻底陷进无底洞了。
杜三英抱着孩子吃饺子,王美玲咬了一个肉丸子,嚼碎了放在勺里要给涂晶晶,涂晶晶闭着嘴不肯吃,在她嘴里嚼了半天了,多恶心那。
王美玲拉长了音说道:“妈,你看这孩子,真跟我们涂家的孩子不一样,我的两个孩子,不都是这么喂过来的,也不知道这孩子是不待见我,嫌我脏还是怎么的,我喂她她还不吃。”
杜三英忍着气说道:“美玲,晶晶就不姓涂了?我们晶晶不习惯这么个吃法,大过年的,别说那些有的没的。”
涂永东咽下嘴里的东西,笑道:“红娟她妈,我们晶晶比别的孩子爱干净,我们从来不嚼着喂给她,你没看我们家比原先都干净了。”
涂英东在底下踢了一脚王美玲,王美玲这才住了口。
一顿饭,大家吃得索然无味,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氛。
好不容易吃完了饭,两个孩子拿着晶晶的玩具在屋里折腾了个天翻地覆,脚下都没有立足的地方。
涂英东酸酸的说道:“大哥,你还真舍得花钱,这些个玩具,得花多少钱啊。”
涂永东不以为然的说道:“这能花几个钱,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而且,自从她进了家门,我这蘑菇从来没生过病,买卖一直挺顺,花几个钱算什么。”
终于提到蘑菇上了,老头子用力抽了一口烟,吐出一团青烟,“英东现在光靠这这点地也养不活俩孩子,过了年,让他跟你一块干吧,你丈母娘家的人知道拉着,兄弟就忘了。”
涂英东点点头,“大哥,我跟你着你学会了,就回自家干去,我就上附近的集上卖卖,也不抢你生意,你看怎么样?”
到底是自己兄弟,涂永东略一沉吟,也就答应了。
这时候,老夫妻脸上才见了笑容,临走的时候,破天荒给晶晶五十压岁钱。
送走一家人,杜三英就不干了,“英东那人,见利忘义,从来没把你当兄弟,你倒好,答应的真痛快。”
“嗨,我不是想着要是我们把他拉起来了,他也就不会再夸侈我们了吗?没事,他们又没多少钱,干不过我们。”
杜三英还是生气,“你别忘了,那会儿英东跟着我姨夫学做沙发,学会了之后呢,他是怎么做的。”
杜三英的姨夫是个木匠,喜欢琢磨新式家具,去省城探望兄弟的时候,在家具商店看见了沙发,自己回来一琢磨,就做出来了。
后来,他拉着沙发到县城家具店摆着卖,第二天就被人买走了。
从那以后,他就专门做沙发,生意一直不错。
那时候,涂英东还没有结婚,现在娶媳妇,光会种地,找不到好媳妇,于是,涂永东跟媳妇商量,让他弟弟跟着三英的姨夫学木匠。
涂英东学会以后,回家买了木料,自己做沙发。
涂英东心术不正,在沙发里面塞得都是干草或者破棉絮之类的东西,坐几天就塌下去了,时间一长,别人都知道了,就算他走正途,也没有人买了。
杜三英的姨夫还跑到杜三英家把外甥女骂了一顿,因为他觉得涂英东败坏了他的名声。
后来,杜三英的婆婆的娘家妹妹把儿媳妇的堂妹介绍给涂英东,涂英东这才娶上了媳妇。
“他有了一次教训,肯定不会再那样做了,再说了,这蘑菇还能怎么掺假,他总不会拿刀子刻木头蘑菇卖吧。”涂永东说完,自己先笑起来。
杜三英看着丈夫,无奈的跟着笑了,涂晶晶也觉得好笑,趴在涂永东怀里跟着笑。
涂永东喷着酒气,把女儿举了起来,“看看,把我闺女逗乐了,行了,就这么着吧,他要是不学好,我们以后也有理由不管他了。”
杜三英知道自己拦也拦不住,也只好应了。
第二天,涂晶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家人骑着摩托车去了姥姥家。
涂晶晶已经来过两次,杜三英的爹娘也看过两次晶晶,对于这个外孙女,他们还是很喜欢的。
四姐妹前后脚进门,晶晶一进门,就被老太太抱过来了,脱了鞋放在热炕上,然后又盖上大被子。
炕上炕下,围着一圈孩子,都在看晶晶。
老太太直轰他们,“你们一身的冷气,等暖和了再过来,晶晶还小,怕冷。”
几个孩子站得稍微远了一点,还在不停的逗她,姥姥说,“晶晶,叫姥姥,姥姥给大票子。”
晶晶清清脆脆的喊了一声姥,一个字,把老太太逗笑了,赶紧掏出百元大钞塞给晶晶,晶晶接过来,对折上,放在自己的衣兜里。
老太太看得瞠目结舌,直嚷着让众人看,众人觉得好玩,都拿出压岁钱,让晶晶叫人,晶晶一个个叫着,无论谁给了钱,她都对折以后放在口袋里。
杜三英听着屋里笑声不断,走进来,看到大家都在围着女儿逗她,笑道:“我们晶晶怎么了?”
“妈,给。”晶晶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整整齐齐的放在杜三英手上。
杜二英红果果的嫉妒了,“我们家的小兔崽子拿到钱就跑,生怕跑晚了给我抢走,看看晶晶,唉,这闺女应该是我的才对。”
杜二英摸着她的小手已经暖喝了,抱了起来,亲了又亲。
杜三英得意的把钱放在自己的衣兜里,“我闺女的钱都存着,等她长大了,给她当嫁妆。”
众人轮番抱着涂晶晶,把涂晶晶恨不得夸成一朵花,吃饭的时候,涂永东虽然没有和媳妇一个桌子,可是听到媳妇那桌人都在夸奖自家闺女,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要不是老丈人拦着,他还不知道要喝多少酒呢。
初二是不能多停留的,必须要在天黑之前到家,可涂永东喝了酒,丈母娘不放心,让他睡一觉再走。
涂永东睡觉的时候,杜三英把涂英东的事情说给家里人听,希望能从家里讨个主意回去,这种人,一次就怕了。
30
30、第三十回 我听话 。。。
老太太不同意给女儿支招,他们姐妹可以跟着涂永东发财,就不应该拦着人家兄弟,若是要让外人议论起来,倒会让人议论他们夫妻的不是。
杜三英心里虽然不痛快,可表面上不敢忤逆母亲,心里还是很不服气,对于这个小叔子,她没有半点好感。
出了十五,就算是过完年了。
两口子每天除了忙碌,还是忙碌。
涂英东那边,初八就已经开始忙碌了,他把家里的菜窖腾了出来,然后重新搭了一下,上面密封好了,又生上火炉子,以便让地窖的空气干燥下来。
做好这一切,涂英东就去了大哥那边,他虽然去过几次大哥的地窖,但那时候并没有心思学东西,所以,每次去,是冲着多摘点蘑菇炒菜去的。
涂永东没有拒绝弟弟,跟他去看了地窖,然后手把手教他。
涂英东学的很细心,他不笨,只是有点好吃懒做。
看到弟弟掌握了技术,涂永东也很开心,然后,他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信用社听说涂永东贷款,很痛快的答应了。
有了钱,涂永东开始忙碌起来,然后又找了村里几个人帮忙,在后院开始盖温室大棚。
涂晶晶很省心,除了渴了饿了,绝对不会缠着杜三英,一个人在屋里玩的很开心。
杜三英不放心,把街坊邻居的孩子叫来,前院的潘文滨最喜欢和她一起玩儿。
这个潘文滨,和别的孩子比起来,要斯文干净的多,他的爸爸在县里做生意,开了一家五金电器,附带修家电,生意很不错,每天晚上,他会骑摩托车回来。
潘文滨的妈妈在村子里的小学校当老师,五岁的潘文滨每天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玩儿,杜三英邀请他到自家玩之后,他发现涂晶晶比别的小孩子好玩多了,他说的话,涂晶晶不但听得懂,而且,涂晶晶比他还会玩儿。
有了潘文滨陪着,杜三英夫妻更省心了,后来,潘文滨的爷爷奶奶干脆帮忙照顾起涂晶晶来,涂晶晶乖巧,嘴巴甜,不会随意哭闹,街坊四邻有谁不喜欢呢。,
涂永东夫妻的温室大棚建好以后,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能有人来提货。
涂永东越发认为,这个女儿,是他们家的小财星,到了下半年,涂永东就提前三个月还上了信用社的贷款。
这时候,涂晶晶已经一岁九个月了。
明天是八月十五,一家三口骑摩托车到县城买月饼,水果。
涂晶晶喜欢出去玩,只是涂永东太忙碌,每天睁眼后,睡觉前,几乎都要在大棚里面。
到了县城,杜三英说道:“我们给孩子买两身新衣服吧,眼看着也要换季了。”
涂晶晶摇头,“给妈买。”
她说的是真心话,前世的时候,霍容从来都是以她为先,一切都是以她为上,家里但凡买点新鲜的,她都会给女儿留着。
邓子欣从来没觉得那有什么,因为她已经形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
到了这个家,成为涂晶晶,当她把好吃的先递给杜三英,杜三英激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那时候,她就想,如果她把好吃的递给霍容,她是不是也会这样,可惜,她从来没有那样做过,而且,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涂永东大笑,“都买,都买。”
一家人高高兴兴逛了几条街,新衣服,月饼,水果,摩托车都放不下了。
恰好看到潘文滨的父亲也准备回家,潘文滨的父亲潘向东是个大嗓门,老远就招呼他们。
看到一家子买的东西太多,老潘就帮他们分担了一点,已经三点多了,该买的也都买了,几个人往回赶路。
潘文滨看到爸爸和涂家三口一起回来,高兴的上前问老潘都给她买了什么。
杜三英下来,涂晶晶站在地上等着妈妈开门,潘永滨诧异的说道:“婶,你们家不是没锁门吗?”他疑惑的看着铁门上的锁,自言自语,“我明明看到二叔推门进去了。”
他的声音不大,杜三英并没有在意,涂晶晶却心里一咯噔,涂英东已经好多天不来了。
前几天,他的蘑菇发生病虫害,大面积死亡,这下,可是损失惨重。
涂永东过去以后,让他把这些蘑菇都扔了,清理了地窖,然后用生石灰做了处理。
涂英东说,他没钱继续做了,让大哥借给他一点钱。
不巧的是,涂永东还上信用社的钱以后,手里也不宽裕,他说借五千,后来,涂英东只拿到了三千。
涂晶晶第一个想到的是他趁着家里没人过来,是做坏事来了。
涂晶晶二话不说,撒腿就往后院跑,杜三英正和涂永东往屋里抱东西,看到女儿往后院跑,吓了一跳,杜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