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苦战和厮杀之中,不断有八旗子弟惨叫着倒下,明军居然在短时间之内扭转了不利的局面,更加要命的是,明军人数上面的优势,在这一刻完全体现出来,很多时候是两个甚至三个明军对付一名八旗将士。
多铎眼睁睁看着麾下的八旗子弟被挑下马,眼看着八旗子弟的伤亡越来越大。
狂怒的多铎,恨不得马上率领三千八旗子弟发起冲锋,将明军的气势彻底压下去,可他不能够这样做,厮杀才刚刚开始,还不到半个时辰,这个时候冲锋,无法对明军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多铎突然想到了去年阿济格的惨败,那一次八旗子弟损失一万八千余人,可谓是八旗创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当时很多人不服气,认为这是阿巴泰过于的轻敌,遭遇到明军数十万大军的进攻,尽管阿巴泰解释明军和八千将士的人数是差不多的,可没有谁相信,大家都认为,明军不可能有如此骁勇的战斗力。
为此阿巴泰郁闷了很长的时间,几乎不怎么说话。
难道说阿巴泰遇见的明军,就是眼前的明军吗。
多铎突然想起来,这股明军好像是叫做郑家军。
半个时辰过去,战场上已经是一片血腥,酷似人间地狱,周遭的土地上面,已经被一层鲜血覆盖,浓厚的血腥味道飘荡的很远很远。
后金鞑子人数上面的劣势完全暴露出来,逐渐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郑家军将士,开始了更加猛烈的厮杀,他们从最开始的单独厮杀,恢复到习惯的团队作战,每一个团体十人到十二人,有主攻的,有协助的,有防守的,有偷袭的,分工明确,以团队的阵势来对付后金鞑子,优势立马就出现了。
后金鞑子开始节节败退,伤亡越来越大。
不过郑家军将士的伤亡也不小,后金鞑子刚开始冲锋的气势,压过了郑家军将士,这让诸多的将士在刚开始厮杀的时候,陷入到单独作战的挣扎之中,人数上面的优势帮助了诸多的将士,长期的作战厮杀,让大家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调整,洪门十二桥的威力体现出来,让郑家军将士渡过了最开始的危险,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团队作战的氛围开始形成,整体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郑家军将士很快把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这的确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后金鞑子的确骁勇,的确是郑家军的劲敌,此次的战斗厮杀,若不是人数上面的优势,战局究竟会如何发展,还真的说不清楚。
战场上已经开始出现普遍的情形,红色的战袍不断的进攻,白色的战袍陷入防守和退却的漩涡,红色的箭头开始大规模撕裂白色的圆圈,将白色的圆圈分裂为更小的点,直至最终消失,这预示着后金鞑子已经陷入完全的被动。
到了这个时候,傻子都能够看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金鞑子最终会被彻底剿灭。
多铎的眼睛变红了,征战厮杀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的情形,五千八旗将士发挥出来的威力,那是摧枯拉朽的,根本没有谁能够抵挡,可是对面的明军,好像是冲不垮的城墙,在抵御住最初的冲锋之后,开始爆发出来强大的威力,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反攻。
多铎很明白,如此的厮杀持续下去,镶白旗将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甚至自己率领的麾下的将士,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明军的战斗力如此的强悍,这是大清的灾难。
多铎的身体开始颤抖,他慢慢的拔出了腰间的弯刀,一旦他的弯刀举过头顶,三千将士将发动凌烈的冲锋,加入到战团之中。
多铎不知道阿济格如何了,虽说八旗将士每一次的冲锋厮杀,军官都是冲锋在最前面的,但那也是有条件的,要么是对方过于的强悍,要么是对方过于的孱弱,对方强悍,军官冲锋在最前面,能够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气,对方孱弱了,这样的冲锋能够直接打灭对手,如此的鏖战,阿济格总是在阵形之中厮杀,将要遭遇到巨大的危险。
从来没有犹豫过的多铎,出现了短暂的犹豫,他不知道麾下的三千将士,冲锋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其实这个时候的最佳选择,就是撤兵,八旗将士迅速撤离战斗,自己麾下的三千将士押后,掩护大军撤退。
骄傲的多铎不会轻易撤兵,这不是他所能够忍受的,八旗军从来没有主动撤退的战斗,就算是面对数倍于自身的对手,也是不会撤离的,必定是鏖战到底。
多铎的弯刀终于拔出来了,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麾下的三千八旗子弟全部参与到厮杀之中,到了这个时候不能够犹豫了,不管明军做出什么样的安排,就算是损失惨重,也要拼尽全力。
隆隆的马蹄声再次响起,多铎率领麾下的三千将士,开始了冲锋和厮杀。
一股白色的洪流,瞬间朝着战场而去。。。
第三百五十九章血战(3)
郑勋睿依旧很平静,但郑锦宏有些忍不住了。
后金鞑子全部加入到厮杀之中,郑家军将士和后金鞑子已经杀得昏天黑地,九千郑家军的将士,面对八千的后金鞑子,没有占据到什么优势,双反的厮杀已经不能够用残酷来形容,将这里形容为地狱也不为过,若是没有见过厮杀阵势的老百姓看到战场的情形,一定是趴在地上无法站立了。
厮杀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不管是郑家军将士,还是后金鞑子,最初的锐气都已经消失,剩下的就是坚持,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够获取胜利。
按照先前的安排,此刻应该是郑家军四千将士加入到战团之中的时间,郑锦宏早就做好了准备,斥候和传令兵穿梭来回的禀报战况,从掌握的战况来看,后金鞑子没有占据到丝毫的优势,损失惨重,可是郑家军的伤亡同样是很大的。
这种厮杀的情形,只有可能出现在郑家军和后金鞑子的厮杀之中,两路大军的风格都是强悍的,换做朝廷其他的大军,早就崩溃了。
郑勋睿一直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这让郑锦宏有些忍不住了,他已经两次开口提醒,这在以往是很罕见的情况。
郑勋睿终于开口了。
“锦宏,遇见惨烈的厮杀,就难以沉住气了,这可不行,表面看,后金鞑子全部都投入到战斗之中,可谁能够保证后面是不是还有后金鞑子。他们是不是还有援军,目前的厮杀,异常的胶着。这个时候,正是考验将士的能力的时候,试想一下,若是没有援军,诸多的将士该如何坚持下去,后金鞑子尚未到强弩之末,这个时候发起冲锋。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扭头看见郑锦宏有些不忍的表情,郑勋睿加重了语气。
“锦宏,你是郑家军的总兵官。不是寻常的军士,你要记住一点,慈不掌兵,战斗厮杀总是有伤亡的。我们的目的是彻底打败后金鞑子。若是能够轻轻松松就打败后金鞑子了,那皇太极也不可能嚣张这么多年了,你的眼光要尽量长远一些。”
郑勋睿的这些话,让郑锦宏安静下来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传令兵和斥候穿梭的更加频繁,他们禀报战况的时候,声音都有些颤抖了,看样子郑家军将士的伤亡是惨重的。
郑家军九千将士已经支撑了一个半时辰。不管是体力还是精神,应该是到极限了。
郑勋睿终于点头了。
“锦宏。可以发动进攻了,记住,擒贼擒王,到了这个时候,郑家军将士疲惫至极,后金鞑子的承受能力也已经达到了极限,想必这次的战斗,是多铎亲自指挥的,要不然后金鞑子早就选择撤离了,不会坚持到现在,他们也不是铁打的,没有那么强的抗压能力。”
“一定要彻底打败后金鞑子,让他们恐惧郑家军。”
郑锦宏早就等着进攻的命令,其麾下的四千将士,更是忍不住了。
隆隆的马蹄声再次响起,红色的洪流冲向了战场。。。
多铎彻底服气了,战场的惨烈打消了他内心的傲气,本来以为率领三千八旗子弟加入到战场之中,就可以彻底扭转局势、可以打败明军,明军会出现习惯性的溃败。
想不到明军坚持下来了,而且表现的愈加顽强,经历过大大小小太多的战斗了,多铎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骁勇的军队。
此刻最好的选择,就是撤离战场了,哪怕是遭遇更加惨重的损失,至少可以保证不被明军剿灭,支撑多铎的傲气一旦减弱,理智迅速占据了脑海。
多铎知道自己错了,错在过于的傲气,以至于将八千镶白旗的军士全部压上去了,这等于是赌博,任何一个清醒的指挥官,都不应该出现这样愚蠢的错误。
被亲兵护卫的多铎,和阿济格交换了眼神,两人是亲兄弟,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双方的意思了,看来阿济格也想着撤退了。
命令快要下达的时候,战场上瞬间出现异常。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一大片的红色朝着战场冲来的时候,多铎的脸色发白,身体竟然微微颤抖了,其实在厮杀的过程之中,他一直都在思考,明军的援军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必须在明军发起再一次进攻之前,率领八旗子弟撤离战场。
多铎不是害怕厮杀,更加血腥的战斗,他都参与过,他所担心的是麾下的镶白旗军士被全歼,这样的损失是无法承受的,而且他和阿济格两人,都不一定能够逃离。
这个时候撤离,恐怕面临被全部歼灭的命运,可是不撤离,也无法坚持多长的时间。
从来没有遇见过此等麻烦和危急情况的多铎,再一次的犹豫了。
郑锦宏率领的四千将士,加入到战场之中。
局面瞬间出现决定性的变化,后金鞑子终于无法支撑,开始四散的逃离,坚持厮杀的后金鞑子已经不多了,他们被郑家军将士围在中间,无一例外的被击杀。
郑勋睿的分析是准确的,后金鞑子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经不起再一次的冲杀了。
郑锦宏用尽最大的力气吼出来了。
“王小二,率领斥候营,生擒后金鞑子的主帅。。。”
一千人的斥候营,如同利剑一般,瞬间撕开了后金鞑子的防线,朝着后金鞑子帅旗的方向而去,不用说都知道,后金鞑子的主帅和帅旗是在一起的。
护卫帅旗的后金鞑子,在响箭和长矛、长枪的攻击之下,纷纷落马,他们的体力基本透支,无法抵挡骁勇的明军了。
阿济格早就发现情况不对了,这个时候就算是撤离,也来不及了,一边是养精蓄锐的明军,一边是苦苦支撑的八旗子弟,若是转身逃离,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全部剿灭。
红着眼的阿济格,抹去了脸上的血渍,冷静的对多铎开口了。
“十五弟,你马上撤离,我在这里坚守,你记住,一定要迅速禀报皇上,复州方向的明军,异常骁勇,皇上要小心,我的建议,攻打朝鲜的战役,暂时不要进行了。。。”
阿济格尚未说完,多铎就开口了。
“不行,我是主帅,怎么能够擅自撤离,十二哥,你赶快撤离。。。”
多铎还没有说完,阿济格对着诸多的亲兵恶狠狠的开口了。
“你们一定要护卫主子撤离,就算你们都死光了,也要保护主子撤到盖州去,否则我饶不了你们,你们的家人也不要想着活命了。”
阿济格说完之后,三百亲兵没有犹豫,将多铎夹在了中间,朝着后方撤离。
帅旗留在了阿济格的身边,他身边只剩下一百亲兵,到了这个时候,阿济格很清楚,他几乎没有撤离的可能性了,明军眼看着就冲过来了,身边的亲兵人数太少,不可能抵挡很长的时间,可到了现在,就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持,必须阻挡明军,让多铎能够顺利的撤离,无论怎么说,大清的亲王和郡王不能够同时被斩杀或者是生擒。
阿济格内心是没有底气的,到了这个时候,多铎是不是能够迅速的撤离,是不是能够回到盖州去,那是说不清楚的事情,如今只能够尽人力看天意了。
阿济格举起了手中的长矛,一声怒吼,朝着明军冲过去。
身边的亲兵没有犹豫,跟随阿济格同时朝着明军冲过去。
面对阿济格的是郑家军参将王小二。
长矛相碰的时候,阿济格的身体微微摇晃了一下,王小二的脸红了。
这一下的交手,两人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王小二是很吃惊的,进入郑家军这么多年,拼命刻苦的训练,他的作战能力已经不一般了,想不到对面这个后金鞑子的主帅,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厮杀,还能够有着如此大的力气,这要是战斗开始两人就交手,王小二还真的不是对手。
几名斥候瞬间包围了阿济格,将阿济格与其他的后金鞑子隔离开来了。
亲兵拼命朝着明军冲锋,想着靠近阿济格,可惜他们没有机会了,更多的明军围过来了,将剩下的几十名亲兵也包围起来。
阿济格再次怒吼,挥舞手中的长矛,朝着王小二冲过去,可惜他身边全部都明军,顾得了前面顾不到后面,一阵剧痛从背后传来,阿济格双目圆瞪,大声怒吼,扭头看着背后袭击的明军是哪一个,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周遭全部都是红色,都是明军。
阿济格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朝着脖子的方向抹去,他不愿意被生擒。
王小二手中的弓箭准确的射出去了,阿济格握刀的左臂被射中,弓箭的巨大冲击力,让他的身体在马背上摇晃,周围的明军已经围上来。
阿济格的眼睛里面,露出了绝望的眼神,他知道自己注定被生擒,自杀都没有机会了,到了这个时候,他唯一关心的是多铎是不是已经撤出去了,是不是能够顺利的回到盖州,至于说皇上在朝鲜的征伐,那不是他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
第三百六十章惨胜
郑锦宏早就盯着后金鞑子的帅旗了,就在多铎在亲兵的簇拥之下撤离的时候,他率领一千郑家军将士追上去了,这么多人护卫撤离,一定是后金鞑子的主帅。
诸多的将士都是憋了一股气,战场上的惨状,让他们都惊呆了,在后面看着兄弟们厮杀,看着兄弟们痛苦的倒下,自己却不能够马上挺身而出,那种滋味是最难受的,所以在发起冲锋之后,他们如同下山的猛虎,毫不留情的撕裂了后金鞑子的阵线。
跟随郑锦宏追击撤离的后金鞑子,众人更是拼尽全力。
傲气被打落的多铎,已经是心如死灰,从盖州来的八千镶白旗的军士,能够回去的寥寥无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