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8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静安……”一个老成的声音从另一侧穿来,听到这个声音,刘静安拦不住的话匣子终于是停了,见说话的人过来了,他忙的告罪一声兔子一样跑走了。

“这位老爷请了,伙计们不会说话,请见谅。”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虽然他的极力不让自己的眼神在虞自勋脸上多做停留,可虞自勋还是感觉此人认出了自己。

“没事。”他浅笑,“我只是随便看看。”随后他指着眼前这车道:“这车卖四百华元?”

华元之称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市面上洋元、华元、洋人银行的银行券……,总之什么钱都有,卖货时收钱的掌柜必须见多识广、经验老道,不然指不定挣钱的买卖就做成赔钱的了。管事的没管华元,只是惊异以虞自勋的身份会买一辆大众,他反问道:“老爷您是要自用还是……”

“我就问问。”虞自勋笑道。“想知道是我们的车便宜,还是洋人的车便宜。”

“当然是咱们的车便宜了。”管事的这话脱口而出,说罢又是告罪,“老爷,这大众是最便宜的车了,买的都是小户人家,简配卖三百九十八,一出来就卖的极好,就是座位少了些,一家人出门坐不下,自个人用作上下班代步是却是好的。”说到这里管事又止住,建议道:“老爷要是买这种车,却是有碍于身份的……”

“我今日不是来卖车的。”虞自勋无奈只好再次声明,“我就是想知道我们自己产的车比进口洋人的车便宜多少,其成本又是多少?”

“成本?”管事嘀咕着,虞自勋既然问了他不得不答,他道:“老爷,这车的返点大连给我们是两成五,减去运来的运费,出厂经销价应该在两百九十元左右……”

“两百九?”价钱瞬间就减了一百,虞自勋再问道:“那洋车呢?上岸要多少钱?”

“这……小的确实不知了。”管事卖车已有十年,却从来没有卖过洋汽车,根本不知道洋人的返点定在多少。“要不老爷您稍坐,您想要知道什么,小的马上给您去打听。”

在管事的巴望下,也确实因为有事情要问,虞自勋被迎进了贵宾室,这里的景致和外面截然不同,又换回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模样,不过那留着的小溪估计是自来水厂弄来自来水,山也是假山,还有盆景。而且秋冬交替的天气,里面暖气开的比外面大,虞自勋不由觉得有点热。

在贵宾室没坐一会,管事的就带着店掌柜来了。此时不比外面展览厅,两个人恭恭敬敬对着他鞠躬,只呼国公爷。虞自勋本不喜欢这套东西,但他为了打听中外汽车内情,也就不在乎这套东西了。两人行完礼,那一把山羊胡的掌柜双手递上一份文书,道:“禀国公爷,这是小号的进货价目表,各类车等的出厂价都在上头。”

出厂价是虞自勋要知道重点,他草草看去,只见各种车型返点最少的也有两成五,一些超过千元的豪华车最高者居然有三成五,他看罢问道:“那些进口洋车的返点是多少?”

“回国公爷:进口洋车的三年前就不再入口了,不过小人特意问了,说是在国外,返点也是两成到两成五上下,倒是美利坚的福德T型车,全世界销量最大,返点只有一成七。'注124'”掌柜恭敬答道。“不过这是在其母国的返点,出口到我国,洋车一般会翻倍出货,我国市场毕竟太小,洋行是做一批就算一批,很多事情都没有准谱儿。”

“一成七……”虞自勋思索着,这也就是说三百多美元的福特出厂价最少也要两百五十美元,换成华元就是五百华元,这只比奥迪简配便宜两百,若是加上福特车那些必备的东西,这个价钱怕是两相对等。想到此虞自勋吓了一跳,他记得刚才那个叫刘静安的给他介绍奥迪时,说买的都是大户人家,当然,不同的车型档次便有不同的价钱,六百九十九是最低的。

“怎么会这么便宜?”虞自勋想到蔡元培那个推论,不得不问了一句。

“回国公爷:我国人工最多只有西洋各国的一成,而人工是车价的大头,虽然广告、固定资产折旧也占不少份子。人工便宜自然车价就便宜,这是其一;再则是我国汽车之生产和别国是不一样的,所以成本也好、质量也好,都要更优。因而通化厂的汽车一上市,洋车就全部撤走了,现在我国汽车只出口不进口。”掌柜虽然上过厂家的培训课,却不敢在虞自勋面前将问题说复杂,只是点到即止。

“那我国汽车每年能产多少辆?”虞自勋大致也能明白掌柜的意思,于是再问产量。

“大连厂据说年产各色汽车二十万辆,沪上也在办一个汽车厂,产量不知;山西厂主要是产三轮汽车的,产量十万辆;通化厂最不好估计,因为不靠口岸,工部把汽车厂建在大连,可通化厂是老厂了,对此好像不怎么服气,自己投资建了数条生产线,他们的车除了内销还会出口,着实不清楚产量有多少,估计下来,不会比大连厂少吧。”掌柜道。

“是这样。”虞自勋暗忖,从一个只会造拖拉机的国家忽然变为年产五十万辆汽车的国家,他还真不习惯,再想到这么低的成本,他倒越来越想去通化了。

壬卷家与国第十三章通化2

虞自勋到通化是坐航空公司的飞机去的。他开始的安排是坐火车,可临时出了些变动,关内外铁路正在大修,虽然不耽误通车,但大修路段会长时间停车,最后秘书在他的允许下,给他定了北京到通化的机票。拿到机票的那时,他才想起来国内已经组建了各大航空公司,据说在战争的最后一年,杨锐亲自下令军用飞机停造,转而生产商用飞机,以期在欧美公司转产之前,抢先占据一些国外市场。

同时战车也以低价倾销非参战国市场,哪怕对协约国交货不足也要先向这些国家交货。其深意也是打着抢先进入市场,而后竭力保住市场的算盘。谁让中国没有殖民地呢,要想从洋大人手上抢下一口食,就得起早摸黑,不然洗锅水也喝不上一口。国内的航空公司就是商用飞机项目的先行试验性产物,数年之后商用飞机之所以成熟,国内航线日益密集都与当初确定的发展策略有很大关系。

这些深层次的事情虞自勋未必知道,不过当他看到飞机票价只两百一十五元,而且还是头等舱时,就感觉这价钱真是便宜,要知道铁路的头等舱每公里每客都要五六分钱,这飞机……最普通座位怕不会超过每公里不超过一角钱吧,只是铁路头等舱的两倍;再说飞机速度快、路上再无其他花销,是有钱人出行的最佳选择。

去南苑机场的当日,犹如京城汽车销售展厅放大版的候机楼里,虞自勋果然看到里头全是衣着华丽、锦袍皮裘的老爷太太们,当然还有他们的儿女和下人。因为飞机载客一般为十人、十四人两种,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包机。虞自勋此去通化的飞机上遇到的就是包机,一大家子十三口人,若不是他先定了这个班次的票,怕只能坐最尾的普通仓或下一班飞机了。

“先生您也是去通化?”虞自勋先上的飞机,座位号是甲一,第一排靠窗,其实这飞机就两排坐,中间一条并不宽敞的过道,只是因为窗户不可能开成和座位一样密,所以有些位置对着窗户有些对不着。他上了飞机后,紧接着上来的是一个矮胖的商绅和他那一家子,此人戴着顶乌纱小帽,感觉像是口外那边的晋商。待他一开口,果然是一股子醋味,不过此人皮肤白皙,看上去极有涵养,而四个小时的直飞行程,有个人聊天也是不错的。

“是啊,听说通化好,就打算去看看。”虞自勋孤身一人,鼻梁上架着副眼镜,一看就是个先生。“您这这一家子也是去看看的?”

“也看看,也行商。”此人忽然掏出张商界刚流行起来的小名片,递上道:“鄙人口外东升源店东邵宇宝,表字顺甫,家里祖传就是做皮货买卖的。去通化除了去转转本朝龙兴之地;再则是去和汽车公司谈些买卖。敢请教先生名讳?”

“哦,在下虞和钦,字自勋。顺甫兄是皮货商,此去通化怎么会和汽车公司做买卖?”虞自勋当下答道,一时忘记之前编好的假名,好在对方不知道虞自勋是谁,这才没出茬子。

“汽车上边也要用皮子啊。”邵宇宝温和笑道,“此前就供过货,可现今他们要小号也搬至通化,您看,我得把一家子带过去不是。”

虞自勋不懂皮货行要搬到通化的意义,一路只和这皮货商谈天说地,四个小时后飞机在通化三源浦机场降落。他到通化的行程早就被通化柴油机公司的负责人顾兆桢知晓,是以他人还没下飞机,顾兆桢就在跑道边上迎着了。同行的邵宇宝明显知道顾兆桢就是通化汽车厂总办的总总办,他能亲自到机场迎接,那说明虞自勋定有大来头,想到飞机上自己的吹牛言论,他赶紧满脸通红的告罪离开。

“先生何事要亲来通化啊,给学生一个电报不就……”顾兆桢是当初杨锐安排赴美历练的商业精英之一,之前也和刘鸿生竞争过大中华汽车公司总办一职,奈何落败;不过在通化一些本地股东的怂恿下,通化厂先于一汽涉足商用汽车领域。

“还是眼见为实的好。”虞自勋呵呵笑道,他说罢回头看向身后的飞机,道,“有这种飞机在,真是能日行万里啊!”

“哦,这是杭州飞机厂的凤凰客机。总理大人亲自督促的,据说这三发发动机机构也是总理想出来的。”顾兆桢边说便请虞自勋上专门迎宾的黄旗轿车,“这样一千三百多马力才能将如此之重的飞机还有十数人送上天,不容易啊!”

称呼自己先生是亲切,称呼杨锐为总理大人是恭敬,这帮管理培训生都是杨锐亲自指导过专业的。虞自勋心中掠过此节,再问道:“好像眼下工部的重点项目就是汽车、飞机、化工了?”

“先生,还有电子、家电和电影。”顾兆桢答道,而后对前面吩咐了一声,汽车此时才开动起来。

“电子、家电和电影?”电影虞自勋看过,却不想也是一个产业,而家电和电子,里面包含些什么他是不知道的。“细说一下。”他道。

“电子就是收音机、无线电台、广播之类;家电就是收音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之类,”顾兆桢也不是非常清楚电子和家电具体包含那些项目,“电影主要就定在沪上,电压学院也搬到沪上去了,如今投资电影的人很多,什么片子都有,几乎要赶上以前京剧了。”

“是这样啊。”虞自勋说道,他倒没想到那些也能成为一样产业,更不曾想到通化会是什么模样,以致次日他站在通化新城的龙门客栈顶楼,见工厂和烟囱看不到头时,他才发现这根本就不是汽车厂,这是汽车城。

“从宪鬯先生神武前九年到通化开始,通化的建设就一直没有停过,那怕是战争时期。迄今算来,通化立城马上就要有二十年了,二十年啊!”顾兆桢陪着虞自勋站在客栈的顶层,看到眼下通化的规模,不由出声感慨。

虞自勋也被通化的规模震撼,他忽然问道:“当初为何会选在通化啊?既然选在了通化,那一汽公司为何要建在大连?”

“选在通化是因为通化有焦煤,还有优质不需精选便可如炉的铁矿,确实是办工业的好地方,除了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外,几乎没有缺点。而且当时宪鬯先生也不知后事如何发展,选在山里是有深意的。”顾兆桢道。与打天下那帮人相比,他们这些管理培训班出来是治天下的人,对于前者能开拓如今的局面,是极为敬佩的。

“现在国泰民安,天下大定,一汽放到山里明显就不合适了,而且那里主要是装配厂,只针对亚洲用户,北美、欧洲那边都是直接出口零件,由当地的装配厂装配成车。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关税——比如英国,整车入口关税为百分之二十五,但零件入口关税却只有百分之十,这是想我们拉动当地就业;

二来,通化的铁矿储量不大,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铁矿,本溪鞍山才是大铁矿,以此为中心建厂才是合适的。当初也想将装配厂放到营口,但考虑到码头设施,最后还是放在了大连,那里是深水港,百年后都有发展余地。”

“那通化呢?”听闻顾兆桢的解释,虞自勋再问。

“通化这边基本是维持现状,同时加紧在附近探矿,如果有合适的铁矿那就再行开采,扩大规模;如果没有,那就运入本溪的铁砂,不过这样运费上就不经济了。”顾兆桢说道。大型工厂的选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厂的命运。比如汉阳,煤铁相隔五百多公里,要不是工部一直在支持,同时受欧战刺激,怕早就倒闭了。

工厂如此,工业基地更是事关命脉,不然数亿、十数亿资金变成钢铁水泥厂房砸进来,弄个十几年矿最后挖完了,可真是损失巨亿。不过竟成先生的眼光确实不一般,当初选中了通化,而后再选中马鞍山,最后是山西,这三个地方都没有选错。辽东以本溪鞍山为中心,是一个大工业基地;山西以同蒲路为中心,又是一个大工业基地;就是马鞍山定位不明,沪上是国家的经济、金融中心,但工部却不想在沪上多建工厂。

“瑞赞啊,你通化年产多少汽车啊?”虞自勋没有工业基地概念,他看着落地玻璃窗外面的汽车城,不由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就是看看通化的汽车制造。

“汽车?去年年产十五万四千三百余辆,今年估计要超过二十万辆。”顾兆桢一说二十万辆虞自勋就吓一跳,可后面更让人震撼,只听顾兆桢再道:“另外还有拖拉机和货车两个大头,去年拖拉机以及工程机械,也就是卡特彼勒品牌下的设备卖了十七万零七千辆,货车卖了十四万辆……”

“怎么会有这么多?”虞自勋惊道,他来通话前根本没想到通化柴油机厂产量这么大。

“卡特彼勒和货车的成绩得益于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车用柴油机,船用和德国的MAN公司比还是要差一些;而车用柴油机的核心在油泵,也就是精密研磨,这一点除了德国有可能赶超我们外,其他国家基本没有这个可能——美国人也许可以,但他们不屑于做。

柴油机市场是小市场,货车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