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候,先发制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再应对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失败了。这就是日本的现实情况,甲午的时候即便胜利,日俄的时候即便胜利,他们也不能久战,而一旦被新武器、新战术打个措手不及,那么他们绝对没有资本翻盘,这便是小国的悲哀,他只能步步顺利,一旦失利,万劫不复。

“思路没有问题,那你具体说说具体的布置吧。”杨锐已经在心理上调整过来了,他总是把现在的台湾想作是后世的台湾,怕美帝干涉、对收复台湾的难度估计过高,现在徐敬熙简要的一说,他到明白这难度确实是不高的,关键就是怎么上去,粮食可以在当地征集,所缺的弹药就是用飞艇也能运过去。

“我的设想是将整个对日作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且这个整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光复台湾。”徐敬熙道。“计划主要是分成三个阶段:一为引蛇出洞,即把日军主力、或者是大部分主力引到北方,以减少其剩余机动兵力。为此,朝鲜和东北将展开大规模的战事,争取把日本陆军全部调集出来。这个阶段潜艇和飞机不能出动,我们只和日本打一场类似日俄战争那样的战争,如果日本想要从渤海湾其他地方登陆以进攻北京,那我们也只能硬抗。不过,如果我们打着光复朝鲜的口号,那么整个朝鲜大乱的情况下,日军大部分兵力会被牵制在朝鲜和东北。

戊卷第八十四章海军5

第二阶段就是在某一次大规模会战之后,潜艇部队和飞机突袭台湾和东北沿岸的日本舰队,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台湾的驻守舰队打掉,这才具备登陆台湾的可能。届时台湾当地布置的小分队配合连夜渡海的复兴军,那我们就能在台湾站住脚。而东北这边,在飞机和潜艇威胁下,渤海沿岸和朝鲜沿岸诸港都将封闭,日本陆军又失去了和日本本土的联系,这就又造成了去年奉天之战的情况,那就是上了岸的日本陆军,弹药、粮秣皆无,又要被我们围困歼灭了。而台湾那边,因为飞机和潜艇拒止,再加上日本本土能派的兵员已经极少,只能是看着我们一一的肃清其零散分布在各地的守军,最终控制全台湾。

第三阶段,那就是围困日本本土。日本要是不甘心这一次的失败,那就可以派出大量的潜艇前往日本海周边。这一是防止其派出军队解救台湾,也阻止其增援东北等地。这部分是和丁计划相同的。”

能围困东北和日本,那就能围困‘台湾’,徐敬熙的三步作战未必不能施行。杨锐听他说完,道:“那你要多少架飞机才能完成这一计划?”

“大约一千架!”徐敬熙一开口就把杨锐吓一跳。弄得喝茶的他,差一点呛到。

“一千架?”杨锐掏出手绢擦了擦嘴,很是吃惊。“哪里去找那么多飞行员?”

“先生,我的计算是在台湾本土拒止日本海军需要四百架,沪上、天津、东北、朝鲜各一百架,剩余两百架作为机动兵力。”徐敬熙考虑这个计划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开口就是兵力分配方案。“我们现在已经招收一百多名飞行员在培养,那飞机再难开,一年的培训时间也是足够了;另外飞机发动机厂去年就已经开工,最迟今年年底就可以生产飞机。而千岛湖那边湖面宽广,又是革命根据地,把飞机训练场放在那里。不但保密而且地方也够大。”徐敬熙道。

“一年时间?飞行员怕是练不好的。”杨锐摇头的,按照二战的经验,似乎一个飞行员的培养要两年时间,不过那是二战。他其实也不知道一战的飞行员要练多久才能算是培养好。

“那我们现在就可以买进几十个转缸发动机,一边招人的同时一边开始基础训练。”徐敬熙道,“先生,按照各国的情况,一般的飞行学校两到三个月就可以让学员试飞了。法国的航空部队训练只有六个月。我之所以估计为一年,是因为飞行员要学会怎么释放鱼雷,另外飞行的地点是在海上,飞行员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适宜海面飞行。再就是因为潜艇和飞机出动的晚,如果是在后年开战,那么他们应该是在14年的下半年或者15年年初才行动,训练他们的时间是足够的,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在海边训练的保密问题。

潜艇部队、飞行部队,还有就是台湾的渡海作战部队,台湾多有疟疾。最好的办法是派遣福建的部队渡海作战,同时为了保障作战部队的物资,厦门、福州等地,要有一个能满足其作战的兵工厂,这样通过飞艇也好,通过潜艇也好,弹药都可以顺利的运送过去。”

徐敬熙的计划极大,基本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作战了。杨锐只想着实现计划的难度,觉得这虽然异想天开,但却有可实现性。成本上考虑的话。飞机的成本则要比潜艇少得多,一架飞机也就是一万多两,并不值钱,而飞行员却是更值钱的。加上登陆作战的船只,粗算增加五千两就足够了。

杨锐一开始是在想戊计划的作战成本是多少,空军五千万、海军两亿,陆军是多少?像日俄战争那样日本举国出动,中国因为是本土作战,不要像日俄那样长途奔袭。可五十万人的战斗,光准备八百万发炮弹,就需要一亿两,加上大炮、枪械、弹药、各类作战物资、军饷、粮食、役夫,一年下来的军费不会低于三亿两。这也就是说,整个战争的粗估需要五亿五千万两军费,加上一亿两的预备,总个战争花费在六亿五千万左右。

加上这几年的四亿实业投资,与之前的估计的四年八亿七千万总盈余,加一亿多两的外债,共十亿两的总收入差别并不大,实在不行,开战之后再卖战争债券,中国人买一部分,美国借一部分,军费估计能达到八亿两的规模,有八亿两在手,即便战争打两年,也是不怕了吧。若是像一战那样大家只是在堑壕里干耗着,那还可就要上拖拉机了。

潜艇、飞机、拖拉机,杨锐感觉对日一战基本是二战的雏形了。这边14年开战,如果一战不变的话,那么中国的战争将会影响着欧洲战争的进程,潜艇不说,飞机、或者鱼雷机使用就会让英德两国仿效,现在的转缸发动机只有六十多匹的马力,而解决散热问题的星形发动机,马力已经达到两百匹,这还是没有增压,要是增压,那么输出功率增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总功率很有可能达到三百马力,有这样的动力,日德兰大海战不会搞成航母会战吧?

还有拖拉机,堑壕铁丝网机器是一战的标准配备,虽然出现了坦克,但那时候的坦克极不成熟,速度慢、吨位小、火力弱、钢板薄、越野能力有限,有些甚至不能称之为坦克,只能说是一种钢铁怪物。自己这边设计的坦克,因为有成熟的柴油发动机,其单机功率已经可以达到六十马力,增压能达到了八十马力,远超汽油机的四五十匹马力,而且柴油发动机本身就比就汽油发动机可靠,再加上销售了那么多的拖拉机,使得柴油发动机的稳定性越来越完善。超一流的发动机、近百年坦克设计和使用经验,杨锐只想着这个世界以后还有二战吗?还会是之前那种模式下的二战吗?

二战的事情或许可以缓一步再想,台湾拿下之后那中国的外交形势就要发生剧变了,以前的势力范围是不和美国接壤的,但台湾拿下来,日本失去往南进攻的基地,甚至失去彻底崛起的机会,那以后的东亚,将由中、美、苏、英、法五国决定这个地区的命运。没有日本的情况下。中美的矛盾、中英的矛盾将会比以往历史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或者说,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的位置,变成东亚最强的霸主。但是这个霸主太过虚弱,充裕的人力和战争科技的高水平,只能让他收回原有的权益,但要想发展,特别是往外获得市场。不是腿短的中国海军能够实现的,这个时代不是广告推销产品时代,而是枪炮推销产品的时代,想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最终是要往南抢夺市场的。

相通了这一点,杨锐忽然有种隐约的感觉,二战的日本,就是今世的中国,但两者不同的是,日本需要和中国开战才能独占中国市场。而自己只要高关税就能实现这一目的,所以中国的力量不但要比后世的日本强大,而且还不会因为中日战争产生内耗——或许后年收复台湾后,就可以开始拉拢收复日本了。台湾夺回,朝鲜占领一半而后通过谈判使其回归之前的模样,至于琉球……,也是谈判解决,这样的话,东亚算是扭成一股绳了。

可敌人是谁呢?中日联合下的东亚一定是会被英法老殖民地国家敌视,甚至美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中日结合的力量在太平洋西岸崛起。这不光会威胁菲律宾,还会威胁夏威夷,而中日在解放整个亚洲之后,虽然凭借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可以不施行殖民地模式。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但在市场上失利的美国人会认输么?杨锐不由想到了后世的广场协议、人民币升值以及前些年的丰田诉讼案,只觉得要想洋人守规矩做生意,那就等于让他们不信上帝吃斋念佛。

快速崛起的东亚、老而不死的欧洲、力强狡黠的美国、理性疯狂的苏俄、歇斯底里的纳粹,这些便是以后的世界的主角了吧。

杨锐由中日之战想了好远好远,等他回过神的时候。天色已经发暗了,徐敬熙已经让人送来晚饭。简单吃完之后,他找了张纸,在上面开始写关于戊计划的问题。其一、保密的问题。把收复台湾纳入战区的戊计划,那么战争不再是华北、东北、西北三个地区的战争,而是全国性质的备战。这不但牵扯到海军,还牵扯空军,最后为了对付全日本的兵力,秘密训练的坦克部队估计也要出动,如此多的兵力、兵种协同作战,那么训练就很关键。

装备的制造、专业技术兵种的训练、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这些一个不好就是要泄密。这些东西虽然是新兵器、新兵种,外人看到或许也不能马上明白其价值,但数量如此大、人数如此多,总是会让起疑心的。日本可不是满清,多年的渗透让其对中国国内的各项变化很是敏感,更有诸多官僚士绅、留日学生与之盘根错节。再加上伦理之下的国人本没有国家意识,情报要泄露出去很是简单,很多时候就是一句话的问题,有些甚至还不把泄密当回事,比如矿业司的吴仰曾,章鸿钊是被陈其美收买故意泄密的,而他则是因为被章鸿钊以弟子之礼相待,亲近之下没几句就把不该说的事情说出来了。

幸好复兴会系统不似如此,新纳入的军队、军工、军校也开始在整肃,特别是军工和军校,这一个涉及到装备制造,一个涉及到人才培养,一点也马虎不得,只要有一个军校生说自己在开鱼雷机、或者有一个技师说自己在造航空鱼雷,那后果就难以想象;

其二,装备问题。潜艇、还有东北的坦克都已经定型,可飞机、特别是鱼雷机只是造好了发动机,理论上说两百马力可以携带五百公斤的鱼雷,可实际上呢?即使造出这样的飞机,也要频繁的进行海试,毕竟海面上飞行和陆地上飞行是不一样的,以现在飞机的结构强度,海凤一吹就散架改怎么办?杨锐对于后世的飞机明白,但对现在的飞机知道的甚少,他现在有的关于飞机的资料是一部叫珍珠港的电影,那上面有一架老式的双翼飞机,可那是是金属机啊,哪像现在全是帆布木头机。

除了飞机。航空鱼雷也是个难题,那东西是要从飞机上抛下去的,可多高丢下去这鱼雷才能正常工作?再由这鱼雷只有五百公斤,现在设计的潜艇用鱼雷是用不了。新设计制造一款航空鱼雷的任务只能是依靠自己,那东西要多久才能做出来?还有最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的鱼雷机和潜艇配合真的能达到拒止效果吗?

其三,人员训练问题。六七千人的潜艇部队,一两千人的空军部队。还有登岛作战一到两个师的陆军部队,以及极为关键的运输部队。要想收复台湾成功,那么这四部分人员不但要技术娴熟,还有配合默契,潜艇和陆军两人不担心,潜艇已经准备好几年了,军官现在也扩大到了两百多人,有这些人做种子,开设潜航学校,两年内培养一支能作战的潜艇部队还是不难的。陆军就更不用说,山地战本是复兴军的起家战术,严州就是靠这个战术站稳脚跟的,在台湾作战也是山地战,差别就是那里气候更热、环境更恶,再就是地形不熟,但这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多征召福建本地人、并使用DDP和六六六,非战损损失可以降到最低,同时民心在我。有当地人带路,地形因素并不重要。

海军和陆军问题解决,就剩下空军和运输船队了,杨锐不明白现在的飞行员是不是只要三个月训练就可以飞行。六个月就可以服役,但即使是这样,另外六个月能适应海面飞行吗?而且还要拉低投放鱼雷——杨锐很是记得二战电影里鱼雷机的投放动作,那就是与舰船航行的方向成垂直角度飞行,离舰船很近才拉低投放鱼雷,这个高度很多时候比战列舰的舰桥低很多。所以当他们投放完鱼雷之后,飞机要迅速的拉起,要不然这么近的距离很有可能一头撞在舰桥上。这么有难度动作,同时还是组队投放,这不是几个月能训练出来的吧。

最后就是运输船队了,木船可以用,但为了达成突然性,最好还是用轮船,可用轮船就涉及到进港的问题,台湾既然已经是日本的领土,那么其改造过后的海港,用的也只是自己的引水员,在没有引水员,同时大多数船只都没有去过台湾各港的情况下,运输船只极有可能会触礁,总参总不能让轮船招商局还有其他公司的轮船都去一次台湾吧?

其四、登岛的策略问题。记得很早很早以前,杨锐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攻台方案,可那只是看看就过,一个字也没记住,况且那是导弹航母时代,即使是回想起来了、,拿到现在也不合用。何时登岛、走什么路线登岛、登陆点在何处、登岛之后部队怎么展开运动、如何才能快速的歼灭守敌……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身在北京能了解得了的。相当年日本人为了准备日俄之战,居然从欧洲骑马徒步经过西伯利亚探查俄国到远东的交通情况。现在台湾那边的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