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军龟缩成一团,作战水平高超。反观东北军缺乏火炮,随着夜深士兵的体能急速下降,作战意志不够坚定,作战水平也远低于日军。

再加上夜晚的作战难度,整个包围战最后打成了一团浆糊。龟缩的日军逃过了覆灭的危机,但也付出了五百多人的伤亡。高达三分之一的伤亡率,实在是日军偷袭开战以来,受到的最大损失。

这真是一场奇怪的夜战,从一开始偷袭者占优势,到被偷袭者反应过来,然后是反包围,接着陷入一团浆糊。除了日军一开始的重炮和装甲汽车外,双方的武器其实是在一个台阶上的,并没有像日后那样,日军火力远超过中队。

“报告,日军的增援部队到了。初步估计,大约有一个师团的兵力。”

当侦察兵回来后,瞿忠义等人的心彻底凉了,这个时候,不撤也不行了。

“忠义,撤退吧。”

在面临被全歼的危机时,王以哲和荣臻等东北军高层将领来到了瞿忠义等临时指挥官面前。

“撤?往哪里撤?”作为一个优秀的军官,受过多年现代军事教育的瞿忠义,也明白,死战过后,北大营的官兵已经尽力了,是应该考虑撤退的时候了。

王以哲和荣臻交换了一下意见,说道:“这仗不打也打了。我和荣臻也不是大家认为的孬种。事已至此,我们应该退入沈阳,固守待援。我和荣参谋长会向少帅死谏,事已至此,决不能放弃沈阳。”

这也是王以哲和荣臻商量好的,撤退的命令已经违抗了,那就只能抗战到底了。而只要第七旅能在沈阳城坚持一段时间,不论是出于对旧部的考虑,还是对河山的考虑,还是对舆论的考虑,少帅都不可能还是那个撤退的死命令。

然而,瞿忠义也摇摇头,说道,“不,不能撤入沈阳,沈阳离关东军太近,又离朝鲜不到两百公里。一旦关东军得到驻朝日军的增援,不说后续可能的日军增援计划,光是这些日军,就将足以葬送整个沈阳,包括第七旅。我们应该撤到锦州方向,重新构筑防御工事,依托平津方向的增援,配合东北其他地区的东北军各部,才能勉强抵挡住日军的攻势。日军的战斗力你们今晚也见识了,光是一个关东军我们都无法对付,一个多师团的驻朝日军已经在边境上了,随时可以进入东北,我们不能死守一地”

“忠义,你之前不是还说不能放弃沈阳,怎么现在……”赵镇藩显然也不同意瞿忠义的看法。

“我不是反对撤退,而是作为军人,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抵抗。局势不堪之际,再选择更优化的作战方案,这才是国土防御作战应该做的。”瞿忠义的做法并没有错,死战不退,一旦敌人的进攻太过凶猛,决死都无法抵挡的时候,如果不需要牵制阻击敌人,就应该选择一个更佳的作战方案,撤退到下一个地方,以逸待劳地构筑新的防御线。

“那你的意思是?”荣臻虽然不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但还是很佩服他的,整个晚上,就他的特战营作战最勇敢,不论是防御作战还是进攻作战,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他很难想象,要是整个第七旅都如此精锐,那么,也许真能挡住一个日军缩编的第二师团。

瞿忠义内心最深处知道,自己的使命将真正的开始了,“大部队向锦州方向撤退,构筑防线,等待增援。小部队留在沈阳一代,进行游击作战,牵制日军。”

“也就是你一直坚持的游击作战对吧。”王以哲将军点点头,但最终还是给出了不一样的决定,“忠义,事已至此。如果是之前,迫于上级命令,我或许会接受撤退的命令。但仗打到现在,我们却需要留在沈阳。中日一战,必将从沈阳开始,既然没退,那东北军就不能再背上黑锅,而是应该死守一地,为整个民族,打出一个形象来。”

瞿忠义漠然地点点头,王以哲有一句话没说,但他却明白。这个时候,就算剩余的东北军在沈阳死完了,也是一件令国人醒悟,警醒国人的好事,将对今后国人抗日带来巨大的鼓舞。

如果之前撤退了,那是碍于命令,但仗已经开打了,就要死战到底,而且不能后退。

如果不是碍于自己最高的使命,瞿忠义很想留下来,但此时,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去,他都说不出口。因为这个时候,无论是离去还是留下,都没有对错之分。

“特战营营长瞿忠义听令”王以哲忽然命令道,“命令你率部立即撤离,以特种游击作战继续抗击日本人。牵制日军侵略中国占领东北之步伐。”

“是”瞿忠义忍不住虎目含泪,举手敬礼道。“将军保重”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军在损失第二师团赶到后,彻底拿下了沈阳东北军北大营,第七旅大部撤入沈阳城,而日军在驻朝日军赶来后,也完成了对沈阳的包围。

东北军第七旅旅长王以哲中将、东北边防司令公署参谋长荣臻联名通电天下:“沈阳危矣,东北危矣,中国危矣。国家存亡之际,吾等欲死战沈阳,望举国之铁血男儿,南北东西之华夏军人一起拿起武器,卫我中华,反击敌寇”

╔♀┅♀┅♀┅♀┅♀┅ǎ�

︴︴︴︴︴︴︴︴︴︴1︴

︴最︴︴小︴︴︴︴︴6︴

︴新︴︴︴︴说︴︴︴k︴

︴︴︴最︴︴︴︴网︴。︴

︴︴︴快︴︴︴︴︴︴て︴

︴︴︴︴︴︴︴︴︴︴n︴

╚♂┅♂┅♂┅♂┅♂┅╝

。。

第一百三十八章扩军宣战

第一百三十八章扩军宣战

九一七事件的发生,让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为之震惊。日本人野蛮偷袭东北军北大营,围攻沈阳,已经等于是发动了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

张蜀生是在9月17日晚上11点左右被叫醒的,西南特情部对于九一七事件的发生早就有了预警性的情报,而且他本身也知道历史上的九一八事件。蝴蝶扇动翅膀,让这次事件提前了一天发生,过程也与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

他披上衣服接过机要秘书茅云先和特情部部长赵子云连夜送来的文件。

“发生什么了?慎行。”何凝和陆允言都很诧异,这种紧急情况从未出现过。

“日本人偷袭了东北军北大营,你们回去休息吧。打仗的事,有我们这些男人。”张蜀生简单地打发了两个女人,是啊,属于中国铁血男儿们的战争,在今晚正式开始了。

深更半夜被叫起来,何凝和陆允言都很贤惠地跟着他起床,给三人泡好了茶,看几人架势要彻夜长谈,又去熬点莲子银耳汤。

不时,吴铁军、蒋百里和孙长庆也来了,调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宣传部部长的韦三才,外交部负责人李宗仁等西南高层官员也随后抵达。张蜀生的书房成为了临时会议室。

赵子云进行了简单的情况通报,在座的人,倒是没有太多的惊讶,除了愤怒外,没有感到意外。

“日本人还是忍不住了,望着眼前一大块肉,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吞下去。”作为军方要员,吴铁军已经卸任了师长的职务,正式进入西南人民军高层,担任人民军副司令一职,负责人民军军部日常工作,向张蜀生直接汇报。

在人民军高级将领中,对于中日必有一战的认识是近乎普遍的。就算退一万步说,日本人不主动发动侵略战争,可它还占着关东,占着台湾这些地方,中国想要收回来,早晚也是一战。

“甲午以后,面对日本人,我们是步步后退,步步失利,这次事件虽然是民族的耻辱令人感到巨大的悲痛,但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让大多数麻木的国人认清了日人的侵略嘴脸,而不是选择继续隐忍下去。”

身为西南总理,孙长庆是在座中年纪最大的,可以说,从甲午到今天,日人侵略中国的事件,他都几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震动,也是在座的人感触最深的一个。

作为人民军总参谋长,蒋百里也发了言,“对于日本人的军事行动,我们参谋部是有预案的。由于西南目前的势力范围只是在中国南部,对于东北的军事行动,很难直接参与。我们制定的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逼迫、协助张学良挥军抗日。第二步和南京政府协商,共同抗日,最好是能够调派一只派遣军直接参与抗日作战。第三步运用潜艇部队,袭击日本途经南中国海的海上运输船。”

众人点点头,面对日本人的侵略,西南就算不能直接参战,但也不能无动于衷。

韦三才跟着说:“宣传方面,我已经下令宣传部所有人员连夜赶回宣传部,今晚的深夜广播,我来的时候已经安排了紧急播报任务了。宣传部的计划是,明天一大早,以各地政府公告、报纸、广播为主,辅以政工人员下乡和进入街道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了让宣传达到最大效果,我们安排了政府高级领导人的广播讲话,就在明早八点。”

“外交方面,我们已经连夜召见美国和德国驻西南公使,半个小时后,将会在外交部进行一场紧急的三方会谈。”李宗仁简单地说道,外交部的突发事件预案是做的很到位的。

张蜀生点点头,简单地总结了下,“明早的告国民广播,我会亲自去,宣传方面的工作一定要抓好,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军队里的,都要让民众和士兵们对日本人的侵略有个最起码的认识。

军事方面的事情,派人去北平见张学良,我看就由蔡将军去吧。他虽然是人民军中将,但也是华夏军校校长,让他去应该最合适。

外交方面,我们不用寻求美国人和德国人给予太多的帮助,这也不切实际。我们只需要他们形式上的支持就行,只要两国不站在日本人那一边,外交形势对西南就不会太被动。”

众人点头,又商量了一些细节,一些人就先行离去,唯独剩下总理孙长庆、参谋长蒋百里和吴铁军、赵子云。

“日本人虽然不一定立即发起全面侵略,但一旦他们准备好了,一定会对中国展开更加猛烈的进攻。从情报来看,日本人已经完成了他们所谓的满蒙生命线计划,接下来将会把这种在华利益扩大到整个东北。而新一轮的侵略计划,也在制定中。”赵子云简单地讲述了下更机密的情报。

“总长,看来是时候进行进一步的扩军计划了。”吴铁军指的是西南人民军酝酿已久的新一轮扩军计划,在占领广东后,整个西南人民军的兵力已经极度吃紧,早已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扩军计划。

“老吴,你把扩军的重要事项简单说下吧。”因为其他几人不一定非常清楚这个扩军计划,张蜀生示意吴铁军解说一下。

“这次的扩军整编计划,一来是进一步的解放战争需要,二来是南京方面的军事实力正在不断加强。目前我们的常备陆军主要由1个近卫师,6个主力师和五个省总计十四个卫戍师组成,总计21个师的规模,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作战需要。另外还有相当数量退役军人和民兵组成的各地预备役部队,经过16年的发展,西南已经具备战时紧急动员30到40个师的能力。

所以,这次的扩军整编计划主要以扩充主力作战部队,提高卫戍师装备水平为主。将现有的四个卫戍师整编为主力师,同时提高其余卫戍师的装备水平。主力师的装备原则,将是以摩托化步兵师为目标。卫戍师则主要补充各类火炮和半自动化武器以及卡车等。使得卫戍师的作战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这一次扩军整编过后,卫戍师不但能得到亟需的各类火炮,连半自动步枪也将陆续装备一批,再加上卫戍部队的训练和主力师是同样的要求,所以换装后的卫戍师,整体作战实力提高是必然的。

“扩军整编也是必须的,现在国内和国际局势都不太好,维持一支相当数量的军队,才能在保卫西南的基础上,解放更多的地方。”孙长庆对于扩军整编也是支持的,西南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前面三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已经为西南奠定了相当水平的工业基础。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家级产业规模化布局的要求,生产总值也在不断提高。而当年币改的成效也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经济呈现超高速发展。“这笔特别军费,西南还是付得起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如果能完成任务,高新产业将进一步发力,我们西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将完全超过意大利、日本等二流资本主义国家,接近英法等已经逐步衰弱的传统强国。”

也就是说,经过二十年左右的经济建设,中国式的工业基本完成,西南的实力将超过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在1935左右,步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几人又简单商议了一下,在西南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这个扩军整编计划几乎不会有问题,更不会影响西南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二天一大早,当一些城市居民和乡镇村集体广播一打开的时候,就听到了声音柔美的播音员正在播放一系列重要消息。

七点整,广播里就在昨晚紧急播报九一七事件的基础上,再次详细报道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最新情况,将日本人的侵略事实第一时间向整个西南,乃至整个中国进行了广播。新的西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已经能覆盖几乎整个中国。不过因为北部中国的广播普及率太低,较少采用西南的新式收音机,只有少数人群能收听到西南的节目。

“各位亲爱的听众,这里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我是主持人叶婉语。现在播报一条重要新闻。今天早上八点整,西南联合自治政府最高领导人张蜀生同志将通过本台向全国听众发表关于九一七事件的重要广播讲话,希望各位听众能够在收音机前,等待这一次重要讲话。”

张蜀生要发表广播讲话的事情,顿时传遍了整个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和南京政府区域内的热血青年们,顿时都宁静了。

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以后,张蜀生并没有发表过任何公开讲话,而这一次,他却要向整个中国的听众公开讲话,因为,现在已经是民族的危急关头了。

“……日人占我河山,犯我中华,已经是公然的侵略。慎行忝为西南联治政府最高负责人,向全国同胞郑重宣布,自即日起,西南将断绝与日人之一切经济往来,没收日人在西南之财产,驱逐日人。自即日起,西南联治政府将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我奉劝日本人,在这场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