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风月-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点点头,坐了下来,静静的听着他说:“一百二十三年前,正是我大明正统十四年。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二千余人贡马,向大明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制造衅端,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我内地骚扰。”

“瓦剌骑兵非常厉害,势不可挡,大同等地防守失利,塞外城堡纷纷陷没。英宗皇帝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也率领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率二十余万军队,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

“但是,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宦官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能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在进军到大同的时候,中了蒙古兵的诱敌深入之计,自以为得胜,骄兵自傲。后来被蒙古兵杀了回马枪,屡遭败仗,不得以退兵。这时,经过宦官王振的家乡蔚州,为了显示威风,请皇上到他家去,‘驾幸其第’,极尽显赫,但是又怕大军损坏他购置的田园庄稼,所以行军路线屡屡改变。”

“到了一个叫宣府的地方,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三万骑兵被‘杀掠殆尽’。最后狼狈逃到土木堡,此时瓦剌军已紧逼过来,将我大明军队团团围住,最后我军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杀死,英宗也被瓦剌军俘虏。堪称我大明史上最耻辱的败仗。”

听完张居正的这番话,就象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生动入微的电影一样,把朱翊钧说得心惊胆战的,幸好有张居正和冯保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如果都象王振那样,自己很有可能就是那个“祖先”明英宗,糊里糊涂、偏听偏听,最后惨被俘虏、屡遭耻辱不算,还留下一世骂名,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向着张居正鞠了一躬:“多谢先生!学生受教了!”然后看了一眼冯保。

这一眼,看得冯保当时心里就是一寒!虽然说他和那个教唆劝明英宗的王振不一样,但同为宦官,都是皇帝身边最近的人,不知道皇帝这一眼有什么别的深义,急忙翻身跪倒。

第六十三章 峰回路转云乍起

“皇上!臣可不作那个王振,一定忠心侍奉我主,绝不威逼利诱圣上!”冯保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磕着头。

皇帝就这么一直看着冯保,看得他根本不敢抬起头来,足足过去了有半分钟,他才呵呵一乐,笑了起来:“对对对,大伴儿,你不是那个怂恿作乱的王振,朕也不是那个糊涂透顶的明英宗,咱们不求名垂青史,但也绝不留一世骂名!好歹也落一个不好不坏吧,你说呢。”

冯保看着皇帝笑了一下,也不知道是该陪着乐,还是该表一表忠心,停顿了一下,索性豁出去了:“不管怎么说,皇上,此番倭寇聚集了十万之众,事出无由,竟然连克我沿海几座重要城市,臣怀疑他们在朝廷埋有内应,如果这些内应趁您离开京城,散布谣言,认为是我或者张大人鼓动您御驾亲征的,这时他们挑动各地打起‘清君侧’旗号,掀起叛乱,事态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嗯”,朱翊钧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看来这御驾亲征不可随便使用,就象下象棋时老帅不能轻易动地方一样。一动,就陷入被动,离被将死不远了。

他这时又看了冯保一眼,没想到冯保这人不擅自托大、不要挟皇帝,还敢于耿直劝谏,看来还真是难得,比那个王振强多了!当然,我肯定也不是那个昏庸的祖先——明英宗。

冯保没有看懂皇帝眼中的意思,把握不好皇帝是否仍然怀有疑虑,正是尴尬万分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送晚膳太监的声音:“皇上!天色已经很晚了,您该用晚膳了!”

这一下冯保总算抓着了救命稻草,“皇上!您是该用晚膳了!臣这就去给您端进来!”

“不用了!”皇帝伸手把他搀了起来,向着外面喊道:“你们进来吧,饭菜都放在桌上,然后加两双筷子,首辅大人和冯总管也在这儿吃!”

“是!”几个太监拿着食盒子进来,把饭菜摆好,摆上了三双筷子!

“多谢皇上赐臣等御食,臣等感激不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啦!都是自己人,就别客气了!咱们边吃边聊吧!朕听你们的,哪也不去,就坐阵京师。有一句话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皇上圣明!正是此意!”

“哈哈哈!”皇帝笑了起来:“不过朕可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旷世之才,只要你们看在朕请你们吃饭的份上,不要把朕当作糊涂之君了,就行,哈哈哈!”

张居正和冯保也都笑了起来:“皇上,您是明君,虚怀若谷,纳谏如流,您一定会名垂青史的!”

皇帝这时摆了摆手:“别说奉承话儿啦!既然朕的这个提议不成,那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吧,你们俩还有什么好提议么?”

但是一说到具体的建议,两人又陷入了沉默,没有了任何主意!朱翊钧还很少看见张居正这样,看来目前的形势,确实太混乱了,错综复杂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直到这顿晚饭吃到了尾声,张居正和冯保仍然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只是在不停地摇头。

朱翊钧知道,所有的担心,都是因为这个缺兵的窟窿太大了,无论从周边哪个方向挪用,都不一定适应当地情况,反而是适得其反。

他默默地吃完了饭,看张居正和冯保也早早放下了筷子,抬起头来静静地看了他俩好一会儿,见他俩仍然低头沉思,想不出办法来。不由得也摇了摇头,“啪”,把筷子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放,把两个人都吓了一跳,急忙站起身来,垂手立在一边。

又看了他俩一眼,他也不忍心再出口催促他们想出办法了,于是摆了摆手:“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俩也都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皇上……”二人都急于证明自己并不困乏,可以在这里继续陪皇上想下去。

皇帝又一摆手:“算了!议而不决,不如搁置!何况现在都不能算作议,而是毫无办法。咱们既然都走进了死胡同,就别都愣在这儿钻牛角尖儿了。回去吧!换换脑子,没准儿明天就想出好办法来了!”

“是!微臣遵旨!”二人吩咐外面的太监进来把碗筷收了,让他们先扶皇帝回到寝宫休息。可是皇帝怎么也不肯,非让他们先走。二人不得已,几步一回头的,慢慢走了回去。

二人一走,顿时一阵困意袭来,朱翊钧不由地打了一个哈欠。下意识地站起身来,把门打开,步出上书房,沿着回廊慢慢走回寝宫,身后的卫士和太监们不敢靠得太近,远远地跟在后面。

屋外已是月明星稀,天空的明月在跟着自己向前走,朱翊钧满腹心事地看着它,它也满怀惆怅地看着自己。

看着看着,好象有些想家了。也不知道这次穿越会持续多久,会是一辈子,还只是一场梦而已。

再走了一会儿,又想起了很多人,明清、明澈姐妹、还有朱雀,有几天没看见她了。当然最想的,是晴天,御花园里一别,已经好几天了,不知道她去张德闲家里住得怎么样,那个怪怪的老头夫妇家里,还住得习惯不?

还好,母后一切安排得非常妥当,虽然说张德闲比较孤傲,但为人是极好的。也希望赶紧把眼前这些事情安定下来吧,早点让母后主持海选皇后,迎娶晴天,有晴天在身边,至少有个人一起倾诉,一起商量,就会轻松很多,而不会象现在这样,两肩重担压得死死的,胸口象灌了铅一样,根本喘不过气来!

晴天,我什么时候能够再见到你呢!真的要等到一个月以后么?

想到这,他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这句话是母后说的:“你如果有任何想不通的,或者是心里难受的,就来找妈妈,妈妈一定等着你!你记住了!”

这刚过了半天,就遇到了这么多棘手的事情,连张居正和冯保都想不出任何办法来,或许母后会有办法?

管它呢,即便没有办法,找母后聊聊天也好!

他停下身子,等着后面的太监走上前来,说了一句:“备轿,慈宁宫,去太后那儿!”

“是!”即便已经很晚了,但太监们仍然不敢怠慢,当头的高叫一声:“皇上摆驾慈宁宫!”迅速备好轿子,不大一会儿就到了慈宁宫。

来到宫门口,太监宫女们纷纷跪下,向皇上请安,一个太监正要往里通报,皇帝叫住了他:“不用!朕自己走进去吧!”说完让这个太监在前面带路,跟着他来到了母后吃斋念佛的香堂。

抬脚迈进堂门,看见清烟袅袅,这么晚了,母后居然没有睡,还双腿跪在释迦牟尼的佛前,闭着眼睛正在静静地默念着什么。

太监正要走上前去告知太后,皇帝又一次拉住了他,让他们都出去,静静在母后身后的一个蒲团上跪了下来,也向佛像拜了几下。

这会儿离母后近了一些,听出了她口中一直在默念的话:“佛祖保佑,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保佑钧儿逢凶化吉,转危为安,治理好大明江山。佛祖保佑……”

听到这儿,皇帝的眼睛湿润了,母后真不容易,一直在这为自己默默祈福,“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做皇帝母更担忧,每时每刻都在担惊受怕,都盼望自己能福星高照,事事平安。

“母后!”皇帝哽咽着叫出了一句,泪水夺眶而出。

李太后惊觉,急忙回身,看到了满脸泪水的儿子,急忙站起身来,来到儿子身边,跪在地上,用袖子拂去儿子的泪水:“钧儿!你来啦!你怎么啦?怎么还哭了?是不是白天的事情处理得不顺利?有什么和妈妈说着,妈妈给你做主,别哭,啊!”

他一把抱住母后痛哭起来,长时间憋闷在胸中的郁结喷薄而出,眼泪打湿了李太后的肩膀:“母后!儿子无能!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儿子,已经感觉束手无策了!”

李太后轻轻拍着他的后背:“钧儿不哭啊!钧儿现在已经是万民景仰的皇帝了!钧儿不哭!有什么烦心的事情说给妈妈听吧!”

好一会儿,他才止住眼泪,把她离开后又经历的东南沿海十万倭寇进攻,还有抗洪前线三患齐发的事情都简要说了一遍。

李太后也瞬间愣住了,没有想到一下子突如其来这么多紧急事件,还都是要命的,这才对儿子刚才的痛哭有了深刻的理解。

居然就是这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发生了这么多急难险重的大事,还真是为难钧儿了!

李太后这时掏出一方手帕递给儿子,让他把眼泪擦干净:“儿子!在为娘这儿哭一下可以,以后就不许再哭了!男子汉大丈夫,哪怕是流血流汗,也坚决不流泪!因为什么?因为哭没有用!哭完了,还是继续想解决的办法!你说对不对?”

第六十四章 十万雄兵后宫藏

皇帝听到这儿,放开了母后,用手帕把眼睛擦干,虽然眼睛还红着,但已经不再痛哭了。母后说得对,哭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不由得对母后笑了笑:“孩儿也就在您这哭出来发泄一下!您说得对!孩儿不哭了!以后都不哭了!”

李太后用手拉着儿子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就好!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才是大丈夫!大明的真命天子!你再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办法没有?”

“没有!”皇帝使劲摇了摇头:“孩儿和首辅大人、冯保,都想了一天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太后这时用着一种笑眼弯弯的表情看着儿子:“真的没有了?再想想?”

朱翊钧从太后的眼里感觉到了什么,但仍是想不出来,只得把双手都摊开了:“母后!真没有了!”

李太后这时转身到了旁边的桌案前,拿起一枝笔,在一张纸上“刷刷”写了两个字,折成两段递给了他:“其实母后早就为你准备好了十万雄兵了!”

“十万雄兵?”朱翊钧愣住了,母后就用了这么一张字条,就藏了十万雄兵?即便是诸葛亮在世,也不过如此啊。刚才算来算去,就差十万士兵的缺口,如果真能有十万雄兵,这一切问题不就都能解决了么?

李太后这时微笑着看着儿子,指了指那张字条,示意他打开来看看。

他双手颤抖着打开了字条,上面只有两个字:“和亲。”

不由得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来回翻了一下,又打开来看了一遍,还是这两个字——“和亲”。

“母后!您居然愿意同他们和亲?”

李太后笑着坐下了:“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不是打,就是和!现在打又打不过,不和亲,还能怎么办?”

皇帝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对她说道:“母后!孩儿想起来了,后来兵部在说女真叛乱的时候说过了两个借口,这一段您没有听到,您可知道他们要求用谁来和亲么?”

李太后居然仍是不慌不忙的神态,笑吟吟地看着儿子:“用谁?”

他端正了神色:“他们指定要一位公主!可是,现在宫中的公主,只有您的亲生女儿,朕那亲妹妹——佳齐公主了啊!”

李太后笑了,站起身来:“你啊!就是太实在,只想着你亲妹妹!公主?咱们的公主可有不少,并不只佳齐一个。首先,肖贵妃、党贵妃她们为先帝生的女儿,虽然只有三四岁,那也是公主!再有,你父皇的小妹妹,有几个到现在还没嫁出去的,还有几个出嫁了,但是驸马死后没有再嫁的,都可以叫公主。为什么公主只能是你八岁的亲妹妹?”

如同一下醍醐灌顶,他的眼界顿时开阔起来:“母后!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不用佳齐去?可以让别人去?比如朕的那些小姨们……”

李太后这会儿表情反而一下子严肃起来:“不管让谁去,反正不能让佳齐去,也不能让晴天去吧?要说晴天也算是有皇族的关系,而且气质也好,说是公主一定没人敢不信!”

“晴天?”他呆住了,嘴巴一下张得老大:“怎么一下扯到晴天身上去了?母后!这可不敢开玩笑吧。您可别吓唬孩儿,您可是亲口答应替孩儿选她为皇后的啊!”

李太后看着儿子的呆样子,一下“扑哧”笑了:“对对对!妈妈是答应你把她选为皇后的,而且放心吧,一定选的是大明的皇后,而不是女真部族的皇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