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心-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总统的铁杆,对国家高层在军事外交方面的决策要比我们清楚得多,我猜想……德国和美国近期可能就会签署一项和平协议”

“可现在不正是进攻并击败美国的大好时机吗?”圆框眼镜很是诧异地问,“我们还准备了一份接收美国东海岸钢铁生产设施、占领北美主要矿场的方案呢”

老者缓缓说道:“站在国家的角度,打败美国对德国来说或许是这一千年来仅次于神圣罗马帝国成立和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契机,那将使德国实现从欧洲到世界的跨越,但……我们终究不是政治家和军事家,直接打败美国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东线还有个棘手的苏联,而我们的海军又没有足够的优势再说了,当年英国崛起之后,那些当初大力支持皇家海军的企业家们不都收获到了极其丰厚的回报么?”

圆框眼镜盯着老者看了好几秒,正声劝道:“父亲,我们是商人,我觉得我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首先考虑自身以及家族的利益,然后再去谈宏大的理想和爱国情操也只有那些头脑简单的、低级的民众,才会被狂热的民族主义煽动起来,不顾一切地从军、打仗,若是残疾了、阵亡了,国家又能做出什么补偿呢?”

须臾,老头苦笑道:“是啊,也许我真的老了,老得有些糊涂了”

第67章信仰

第67章信仰

依次巡视并访问了联合钢铁、法本化工和通用电力之后,罗根首次以主管经济和工业发展副总理的身份来到克虏伯这个举世闻名的“军工帝国”,迎接他的是刚度过35周岁生日不久的年轻总裁,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在开始会谈之前,这位身材略显瘦小、穿着一套普通黑礼服的年轻总裁主动邀请罗根在工厂里转上一圈。

罗根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邀请,其实在担任空军兵器生产总监的时候,他两度来到过位于鲁尔区的克虏伯工厂,一次是视察航空火箭弹的生产,一次是考察“35吨空降坦克”的研发,现如今,这两种兵器的设计都已经通过了验证,只待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它们的战略价值

克虏伯在鲁尔区的工厂总占地面积接近2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但规模仍不及联合钢铁与法本化工,而且枪炮、车辆等军工品必须以相应的钢材和各种化工品作为原材料,克虏伯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两大“卡特尔”。对此,罗根心知肚明,故而将克虏伯等重要军工企业放在了此次行程的最末。

坐在两边没有挡风玻璃的厂区电车,呼啸而至的寒风驱走了罗根仅有的倦意,再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这个貌似体弱的家伙却无动于衷地坐在旁边,非常认真地注视着因为工作而走动的工人们。

行驶了大约五分钟,电车在一座高只有十来米,但长度和宽度都相当惊人的厂房旁停了下来。与这个体积庞大、拥有钢制骨架和板式墙体的建筑物相比,能够载运七八个人的电车就像是个不起眼的微型玩具,在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亲自引导下,一行人从一个很小的门进入,沿着简单的钢制楼梯上了楼,右拐左拐又右拐,眼前豁然一亮

四条流水式的装配线整齐有序地延伸向了厂房的远端,无数的工人正忙碌其间,而这一辆辆刚刚安装炮塔或是还只有车身的坦克,不正是罗根当初付出了颇多心血的结晶?

“这是目前同时开工的8条V号坦克生产线中的4条,实行三班工作制,每条月产量最高可达第一批合格的量产型已经于一周前交付军队使用”

阿尔弗雷德公式似的介绍一如这里的流水线般冰冷,但是它所蕴含的力量却又和钢铁一样强大。

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自己的“杰作”一一成为现实更自豪的?

每月160辆,一年下来就是1920辆,相比于此前德国量产的任何一款坦克,这样的产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满怀喜悦的同时,罗根不禁多看了一眼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侧脸,这个被人们私下称为“工作狂”的家伙应该已经从工业界的合作伙伴那里得知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他安排自己到这里来是要告诉自己克虏伯的生产效率无可挑剔,还是想让自己对他产生特殊的好感?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精妙的……杀人机器”

最后几个字令罗根心中一紧:是啊,再完美的坦克终究还是一件杀人机器,这就是它无法改变的宿命

“副总理阁下,其实我还有个小小的建议,关于技术方面”阿尔弗雷德转过身,目光以大约15度角望向罗根。

目光相交的刹那,罗根只觉得那是一双多么认真而敬业的眼睛,除了工作,它们再没有其他邪念。

“什么?”

“或许您早已知晓,苏军在东线投入了一种磁性地雷,它们能够对一定距离内移动的坦克产生反应,攻击范围和效率都较传统的触发地雷有不小的提升,而这种磁性地雷的制造并不复杂,我担心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装甲部队将面对大量由这种地雷组成的雷场所以我们近期着手研发了一种防磁涂层,它的制造也不复杂,只是成本方面……”

早年在一些有关二战武器的杂志上,罗根就看到过使用防磁涂装的虎式坦克图片,它的模样确实有些怪异,但对付磁性地雷还是颇为有效的。

“只要是对作战有重要意义的,具有实用性和量产条件,成本只是最次要的考虑克虏伯先生,只要你能够证明以上几点,我会力促国会通过这项军费追加案,如您所知……我们的国库是充盈的”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它的成本确实比较昂贵,但我们已经为它申请了专利,相关的实用性检测也正在开展当中”

离开之前,罗根心怀期待地望着装配线上的V号坦克,粗略算下来这里也有上百辆,只待它们装备一线部队,德军铁骑的战斗力将获得实质性的提升,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在克莱斯特、古德里安以及曼施坦因等实干型将领的指挥下,国防军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东线问题么?

沿着原路走出这个偌大的装配车间时,罗根在后面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问说:“据我所知,大部分美国工厂很早就采用了机械流水线,为什么率先实行工业的欧洲反而在这个方面落后了?”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瘦小的身躯微微一颤,但他既没有停住脚步,也米有回头,而是继续往前走,直到上了电车,他才看着罗根说:“战前我参观过英法等国的一些军工企业,他们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装配,较我们的手工流水线还要落后至于您提到的机械化流水线,我们并非没有实施的条件,但一方面初期投入的成本提高了,另一方面,产生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工人数量将大幅下降,因此而产生的劳动力冗余问题该怎么处理?若是转入自由化市场模式,失业问题以及可能导致的罢工怎么处理?”

接连两个“怎么处理”一下子让罗根不知如何回答,魏玛政府的垮塌和希特勒政权的上台,都与失业率的高低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区区一个克虏伯就有近20万工人在这之前,罗根只晓得机械流水线会对产能和效率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却还没有计算过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要知道克虏伯此前曾试图通过使用战俘的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但消息一出,立即在工人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最后克虏伯高层不得不在工厂内部公开了扩建计划,即只有在本土之外的新建工厂才会使用战俘劳动力,这才没有酿成罢工停产的恶件——毫无疑问,罢工永远是资本家们又恨又怕的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倒是没有趁势追问,电车在一位模样憨厚的司机驾驶下径直驶向了下一处厂房,看得出来,路线是早已安排妥当的。

提到克虏伯,人们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它的大炮。当年老克虏伯以三间茅草屋起家,制造出了优质的后膛钢炮,成为普鲁士先后击败奥地利和法国的重要助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克虏伯以善造大口径火炮而闻名,其11英寸口径系列的大炮更是受到了德皇威廉二世近乎偏执的喜爱。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一种必然,德意志第三帝国建造的头两级大型战舰,德意志级装甲舰和沙恩霍斯特级快速战列舰,使用的正是克虏伯最拿手的11英寸炮,但这并不意味着克虏伯火炮技术的固步自封,就在沙恩霍斯特号开工后一年,设计使用15英寸炮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就在汉堡的布隆福斯造船厂敷设龙骨,由克虏伯负责制造的舰炮及时到位,使得德国海军在战争爆发次年就拥有了新的战斗旗帜,并最终通过一系列海空大战击败了宿敌英国

还未靠近这个有着二十多米高的大型铸造车间,罗根就已经清楚地听到了从里面传来的金属敲击声,那里仿佛有个超级巨人在奋力挥动超大号的铁锤——伴随着响亮的金属敲击声,就连地面也在微微颤动着

照例从小门进入,阿尔弗雷德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专供参观的高台上,呈现在众人面前的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在这里,一根根异常粗大的炮管摆在生产线上,有的正被重型卡车大小的汽锤反复敲击,有的正用特制工具去除浮渣,还有的已经钻好了炮膛等待加装炮套

15与15。9英寸口径炮管的区别,在非火炮专业人士眼中可能并没有太明显的区分,但罗根看到这些体型异乎寻常的炮管,还是立马联想起了以“Z计划”为基础进行扩张和加强的“大海军计划”。这个计划目前仍在紧锣密鼓的修订当中,但作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艘五万吨级的H级战列舰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地建造了两年多(H39、H40分别于1939年7月15日和8月15日开工),而后续的H41、H42开工所需的原料已经陆续运抵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和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考虑到四艘舰队航母、六艘轻型航母都将在1942年开工建造,这四艘重型战列舰很可能成为德国海军所建造的最后一批战列舰。

“如您所见,克虏伯的每一份子都在努力工作,用我们认为最合理的方式工作,我们的信仰就是制造德意志所需的优秀武器,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就会竭尽全力去做”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郑重其事地对罗根说,“我们的增产方式很直接,也很粗放,那就是占有更多的矿山和工厂。至于现有生产方式,这既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骄傲希望您能够体谅”

第68章内阁的声音

第68章内阁的声音

94年月7日,柏林,大雪。~

暖烘烘的会议室里,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第二届政府内阁成员各自端坐。新内阁成立近一个月来,国内局势稳定,社会秩序井然,生产经营迅恢复,国防军的指挥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短期内获得如此成效,这界成员平均年龄过了55岁的内阁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本届内阁唯一年龄不到4o岁的成员,罗根低调地坐在总理亚尔马。沙赫特旁边。在人们眼,65岁的新总理先是个能够在金融界呼风唤雨的老巫师,其次才是富有野心且理智的政客,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阿道夫。希特勒亲手缔造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过程,若是没有赫尔曼。戈林的辅佐,这个强大的军事帝国仍会蓬勃崛起;若是没有了海因茨。古德里安的引领,这个强悍的军事帝国仍会所向无敌;可是没有了亚马尔。沙赫特,希特勒甚至无法在9年上台,更别想在短短6年时间内修复德国的战争创伤并将让这个国家的经济重回欧洲之巅

这就是亚尔马。沙赫特,一个仅仅凭借个人信誉和声望就能够实现奇迹的金融魔法师

抛开政治派别的界限,罗根相信眼下没有人比沙赫特更适合坐在内阁总理的位置上,唯有他的阅历、他的眼光以及他的智慧,才能够将再度陷入困顿的德意志拯救出来

想当初,沙赫特之所以与希特勒集团分道扬镳,最根本的原因是决心动一场战争的帝国元将国家机器调到了一个经济本身根本无法承受的“高档”,他的急躁、他的胃口以及他要“大炮不要黄油”的孤注一掷都已经远远出了沙赫特所能够实现的,而贪婪无度的赫尔曼。戈林又借“四年计划”之名不断掠取对国家经济的控制权,这一切都让已经禅精竭虑的沙赫特感到绝望,在先后辞去了经济部长和帝国银行总裁的职务后,他实际上已经离开了德国的权力心,仅仅保留着不管部长的虚职。~

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曾经和纳粹党人走得非常近,沙赫特却从未加入过这个党派。

“经过这次对东线的巡视,我们欣喜地看到军队士气高昂,武器和弹药储备充足,随时可以向我们的敌人起猛烈进攻,现在所要等的就只是冬天过后的好天气了”沙赫特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从雷德尔那里开始顺时针的转了一圈,但恰好漏掉了坐在自己左手边的罗根。

对于这份不容置疑的褒扬,比沙赫特还大一岁的海军元帅雷德尔挺着胸膛正声回应说:“在古德里安元帅的领导下,国防军总参谋部已经制定了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我们将以压倒性的优势在三到四个月内彻底打垮苏联,而如果我们对苏联内部高级军官策动成功的话,战争甚至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战争持续时间越短,对经济和工业造成的压力就越小,我们的国力看似强大,其实已经到了非休养生息不可的程度了”沙赫特的语气很是深沉,可眼并没有相应的倦意和悲观,他的宏图、他的伟业,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的环境而非连年征战。

“噢,冯。牛赖特部长,华盛顿那边还没有选定派往马德里的代表团?”

“是的,如今这种形势,他们显得非常谨慎,既害怕我们是故意麻痹他们,又担心错失了和平的宝贵时机”

现年69岁的康斯坦丁。冯。牛赖特穿了一件传统样式的黑色燕尾服,这位老资格的职业外交家曾在巴本、施莱歇尔和希特勒三界内阁担任过外交部长。和沙赫特一样,他也是在战争爆前主动辞职,尔后除了担任不管部长之外,还被任命为德国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长官,任职期间一度因为执政理念的差异遭到希特勒的训斥。

相比于出身、言行乃至性格都恶名远扬的里宾特洛甫,冯。牛赖特给人的印象明显要沉稳可靠得多。

“鉴于这种情况,我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