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南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涛回到治所大堂内,此时两人正在等候着,一人是李木生,另一人便是原登州签军将官商烈,这个商烈身着重甲,眼神坚定,像个真正的军人。

“大人(大哥)!”两人一起行礼道。

第一卷初到南宋第四十章繁琐

更新时间:2011…8…183:06:00本章字数:3727

陈涛点了点头,“不必多礼!”走到上坐下,看了商烈一眼,微笑道:“多亏了你,否则我军不会这么轻易拿下登州!你有什么要求吗?”

商烈抱拳道:“在下希望能追随大人!”

陈涛点了点头,“你要知道,一旦追随了我,你就必须唯我之命是从,而不能受家族的影响!”

“在下明白!堂姐也是这么对我说的!”

“堂姐?商蓉小姐就是你的堂姐?”

商烈点了点头,“正是!”

陈涛打量了商烈一眼,笑道;“你跟你堂姐很不一样!你不像堂姐那样精明!”

商烈憨厚一笑,“这也是堂姐不让我参与经商的原因!”

陈涛笑了笑,稍作思忖,“你手下的签军有多少人?”

“本来只有两千,不过现在有五千人了!”因为其他两只签军的统领被杀后商烈控制了所有的签军。

陈涛点了点头,“我会将他们打散与其他人混编在一起!你有意见吗?”

商烈抱拳道:“没有意见!”脸上没有一丝抗拒的神情。陈涛不禁点了点头。

登州城的许多百姓从半夜进行后就无法入睡了。许多人心七上八下的,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生什么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便有军士敲着锣沿大街小巷扬言义军的军规,同时在各处显要位置张贴安民告示。

百姓们并没有立刻放下心来,直到两天之后他们才真正接受了新的统治者,因为这两天他们所见所闻的情况确实如安民告示所言,义军军规严谨与民秋毫无犯,唯一违反军规的就是那些才投诚不久的签军,都被按照军规严厉处分了。

登州的生活秩序恢复了正常,商贾摊贩们一如既往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大家小巷显得非常平和的模样。这样的景象让人无法想到就在两天之前这里还被大战的氤氲笼罩着。

陈涛接到益都府方面快马送来的紧急传书,完颜亮部数日之前突然出现在益都府西十余里处。这里顺便说明一下,益都府其实就是现在得青州市,就在今天山东廊坊市境内,在其西面几十里。而登州就是现在的蓬莱。益都府及登州两地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大,占了大半个山东半岛。

陈涛当即召集众将,“木头,你率领五千人马留守登州!商烈,你随我帅主力回援益都府!”“是!”两人抱拳应诺。

正当大军准备调动的时候,又有传讯快马从益都府赶来了。

陈涛以为生大的变故,连忙接过书函看了一遍,却松了一口气,原来完颜亮部已经于数日前撤走了。

陈涛笑道:“完颜亮已经撤走了!”

两人都不禁一愣,商烈不解地道:“怎么突然之间撤走了?会不会是在耍花样?”

陈涛摇了摇头,“应该不会!应该是南方战事不利,所以元帅府要将所有可征之兵全都调到前线!”

李木生兴奋地道:“这就太好了!咱们可以放心地闹腾!”

陈涛笑了笑,下令道:“撤销回援命令,各军回营!”“是!”两人抱拳应诺,退了下去。

陈涛派出的使者分别赶往登州辖下的各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接管当地府库并且组建政府构架,其实也不必另外派人去管理各县,因为原本就有自己一套班子,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是聪明人,谁占上风他们便会为谁效命。

陈涛看着眼前一个缠着绷带家伙眉头紧皱,这个人就是他派往拓县的使者。

“怎么回事?”陈涛沉声问道。

“大人,拓县县令拒绝向大人投降!他说~~”流露出为难之色。

“有话直说!”

“是!他说大人是一介匪徒,他堂堂男儿怎可向盗匪屈膝?”

立在一旁的李木生大怒。商烈则皱了皱眉头。商蓉抿了一口茶,显得非常平静的模样。

陈涛问道:“他是女真人吗?”

“不!托县县令姓张,是当地的汉人!”

陈涛冷笑道:“做汉奸做得这么有骨气倒也让人佩服!”

商蓉低喃了‘汉奸’两字,微微一笑。

“大哥,我带人平了他们!”李木生怒声道。

陈涛笑道:“不急!我们现在不能处理这件事情!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如果把这些地方势力逼得太急的话,恐怕会出大乱子!到那时就麻烦了!再则,就凭拓县那几百号人还惹不出什么乱子!我们的要任务是夺取密州,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着这一点展开!只要我们的实力足够了,再对付地方上这些不听话的势力就不会有问题了!”听陈涛这么说,李木生不禁流露出失望之色。商蓉则微微点了点头,面有赞许之色。

“商烈!”陈涛唤道。

“大人!”

“我让你侦查密州的情况,有回讯了吗?”

“正要向大人禀报!根据探子的报告,密州原本有三万守军,并没有要调离的迹象!”

陈涛思忖道:“看来金兀术很记挂我们啊!他希望用这三万人马牵制住整个山东地区的义军!”目前在整个山东地区除了陈涛他们这一支义军之外,还有两股规模较大的义军,一股在海州附近,实力很强,不过不久前遭到金军骑兵的突袭,损失不小,现龟缩在海州附近的山区,另一股便是败退到密州,随后又被撵出密州的那一部义军,领就是江贵,目前龟缩在平安镇附近的山区,仅剩下不到五千人马了。

“大哥,那咱们直接打济南府!”李木生大咧咧地道。

陈涛笑着摇了摇头,“虽然完颜亮主力会调往南方,但济南府重地定然会留下足够的军队防守。而且济南府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扼南北之间的咽喉,如果受到威胁金国定然会竭力救援,我们现在还没有同金军硬碰硬的实力!”

李木生点了点头,皱眉问道:“可是密州有三万金军,也不容易啊!”

“所以征伐密州之事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先做好准备!招兵买马还要加紧,军械粮草的筹备也得加紧!”“是!”商烈、李木生抱拳应诺。

“你们忙自己的去吧!”“是!”两人应诺一声退了下去。陈涛对那个前往拓县的使者道:“你下去好好休息!”“是!”

段涛对身边的一名亲兵道:“拨五两银子给他做为医药费!”

“谢大人!”使者感激地拜道。随即跟随亲兵离开了。

第一卷初到南宋第四十一章技术革新

更新时间:2011…8…183:06:00本章字数:3510

“大人思虑细密让人佩服!”商蓉微笑道。

陈涛笑了笑,问道:“铁矿山现在的情况怎么样?”陈涛口的铁矿山就在登州附近的山区,有一条泥土路从那里直通登州,这座铁矿山原本直属于宋朝工部,是一座大型矿山,其实整个山东东路境内只有这么一座矿山,这座矿山每年产出的铁矿石能够炼出三十万斤铁锭,这样的产量在古代是非常高的。

商蓉笑道:“已经步上正轨了!对了,在矿山附近炼铁场的库房还有十万斤铁锭!”

陈涛不禁双眼一亮,“这可真是好消息啊!加上益都府及登州府库的库存,现在有差不多二十万斤铁锭了!”

商蓉道:“我手下有不少铁匠,可以都借给大人使用!”

陈涛微笑着抱拳道:“那我就先谢谢小姐了!”

商蓉捋了捋鬓角的秀,“大人不必言谢!只要别忘了对我的承诺!”

陈涛哈哈一笑,“小姐放心!我陈某向来言出必践!”商蓉微笑着点了点头。

商蓉思忖道:“这些铁锭虽然能够打造不少兵器和盔甲,但是短时间内却无法提供给军队使用!”商蓉这话是有道理的,古代生产工艺落后,因此要将二十万斤铁锭打造成兵器铠甲须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陈涛摸了摸下巴,突然灵机一动,对商蓉道:“劳烦小姐将最好的铁匠叫来!”

商蓉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朝陈涛行了一礼,“那我就先告辞了!”

陈涛亲自将商蓉送上了马车。

回到书房,陈涛取出自己独创的鹅毛笔开始在宣纸上画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卫士进来禀报道:“大人,商家派来的铁匠到了!”

“让他们进来!”“是!”

两名铁匠进到:“见过大人!”

陈涛微笑道:“不用多礼!”从案几上取出一张宣纸,走到两人面前,递给他们,“这是我画的一些东西!你们先看看!”

年纪较长的铁匠恭敬地接过宣纸,打开来。两人仔细观察了片刻,不禁流露出惊讶之色。年长的铁匠问道:“敢问大人,这张宣纸上的塔形物体是否炼铁炉?”

陈涛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你们觉得如何?”

两人不禁感慨地摇了摇头。

陈涛眉头一皱,“不行?”

“不!是太精巧了!我们过去见过的炼铁炉远不如此!我想这一定能够炼出更加精纯的钢锭!”年长铁匠激动地道,另一人也显得非常激动的模样。

陈涛笑了笑,对于两人的反应他并不感到意外,图纸上的东西是结合了现代知识和常识的成果,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当然不同凡响,其实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采用的是经过长期展的成熟的灌钢法,这种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西方国家直到十七世纪后才拥有类似的冶炼技术。你也许会奇怪陈涛为什么会懂这些,陈涛所执行的任务非常特殊,因此对于各种知识都必须有相当的了解,不要以为这些知识没有用,就地取材制作各种武器就不用说了,至于炼铁这一类的技术也是有用的,当年陈涛在非洲部落聚居地追踪目标的时候,就依靠这个本事获得了当地土著的信赖,最后才完成任务的。其实段涛懂得又何止是这些。

陈涛问道:“你们要多久能做出来?”

年长铁匠惭愧地道:“我们从没做过这样的炼铁炉,只怕~~~”

陈涛明白他的意思,稍作思忖,“这样吧!明天一早我亲自指导你们建造!”

两人大喜,连忙拜谢。

陈涛道:“图纸上的其它东西你们也看一看!”

两人应诺一声,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年纪较青的铁匠道:“这好像是模具啊?”年长铁匠点了点头,看向陈涛。

陈涛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这些就是各种武器及铠甲的模具!将铁水直接灌进模具,~~~”

两个铁匠当即明白了,流露出兴奋之色。年长铁匠一脸佩服地抱拳道:“大人此法可谓别开生面,以往也有用模具制作铁件的先例,不过却无人想到用此法来制作兵器铠甲!如此一来,效率将大大提高!”

陈涛问道:“这里有多少铁匠?”

年长铁匠回禀道:“那可就多了!不过大多数都被小姐召到了手下!”

陈涛想到那个精明的女人,微微一笑。“商小姐对你们有什么交代吗?”

“正要向大人禀报!小姐已经将所有的铁匠调到了城外的炼铁场听候大人差遣!”

陈涛不禁暗道:‘这个女人做事还真是麻利!’

陈涛点了点头,吩咐道:“你们先回去准备建造炼铁炉所须的材料及人手,同时加紧赶制模具,主要制作这种铠甲的模具,铠甲与长刀模具的比例为七比三!有问题吗?”

两人抱拳道:“紧遵大人之命!”

“很好,你们下去吧!”

两人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陈涛带着一众亲兵来到城外的炼铁场,指导众人将炼钢炉磊了起来。垒起的炼钢炉不是一座而是好几座,其几座用来初炼矿石,另外几座则用来精炼已经初炼过的铁块。

随即陈涛看了一名制模工匠做出来的铁甲模具,点了点头。随即工匠们将沸腾的铁水灌入模具,冷却后敲开,一副铠甲便出现了,不过这铠甲还显得有些粗糙,还须要经过打磨等工序,这种铠甲其实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铠甲了,而是板甲。有些人一听到板甲两个字,一定会以为板甲的防御力远高于其它种类的铠甲,比如鳞甲、锁甲等,这种认为对也不对,最初出现的板甲防御力其实并不比性能良好的鳞甲及锁甲强多少,在西方板甲之所以最终取代了鳞甲和锁甲主要是因为板甲的制作较为简单,而且可展性强一些,板甲的厚度可以不断增加,但是鳞甲和锁甲却不行。

陈涛示意将铠甲放到铁砧上,从亲兵手接过长刀,用五成力斩下去,铿地一声响,铁甲蹦了一蹦。陈涛连忙上前查看,只见铁甲上出现了一道深深地刀痕,最深处已经砍透了,不过这显然还不至于使穿戴者受到严重的伤害。陈涛的力气本就远高于一般人,五成力道也比一般的壮汉全力一击要大,因此这板甲的防御力还是非常可观的。

第一卷初到南宋第四十二章朝廷来信

更新时间:2011…8…183:06:00本章字数:3446

陈涛满意地点了点头,“还不错!”对制作模具的工匠吩咐道:“将厚度再增加一点!”“是!”

陈涛在炼铁场转了一圈,又去了不远处的矿山,这里的一切让他非常满意。

陈涛回到登州府衙,立刻叫来李木生,令其派一队士兵负责炼铁场及矿山的安全,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进入两地。

两万军队在城外练兵,军队之所以还没有南下,一则是为了防止完颜亮耍花样,虽然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他的撤退不大可能是假的,但在仅仅只是猜测;二则密州的守军有三万人马,其五千是正规金军,如果准备不充分,几乎不可能取胜;三则一旦打下密州、海州,势必与金军主力交锋,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兵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新兵营地,新兵的训练也在加紧进行,负责新兵训练的是李木生和商烈,陈祥则负责周边的警戒工作。

亲兵急匆匆地奔进大厅,“大人,宋庭的使者到了!”

正在和商蓉闲聊的陈涛不禁一愣。商蓉看了陈涛一眼,笑道;“看来一定是好事情!”

陈涛苦笑着摇头道:“我看不一定!世上可没免费的午餐!”对亲兵道:“请他们进来!”“是!”

一位身着便服非常精悍的年轻人大步来到大厅,这样的形象着实让两人小小吃了一惊,陈涛还以为来的会是一个太监呢!不过想想这也很正常,现在兵荒马乱的,恐怕没哪个太监敢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