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啸大明-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来救援扬州,结果只会是“魏”也围不住,“赵”也没救成,因此还不如集中兵力去救援仪真。

听了洪承畴的建议之后,多铎想了一想,也觉得很有道理,因此也放弃了进攻扬州的打算,准备去救援仪真,但在派出阿山去救援滁州之后,驻守上官桥的清军己不足四万人,多铎也觉得兵力有些不足,因此也只好派正红旗固山额真叶克舒率领以四个甲喇为核心,共计一万二千人马,赶去救援仪真,然后又赶忙下令救援滁州的阿山赶快赶回去。而同时洪承畴又提醒叶克舒,让他在一路一定要小心商家军施行围城打援之计。

叶克舒领军出发之后,一路上到也是小心翼翼,派出了大批的前哨人马,打探前方的道路,确实没有伏兵,才敢通过,而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停下来布置防守,唯恐中了商家军的埋伏。因此虽然上官桥和仪真相距只有七十余里的路程,其实一天就可以赶到,一天也只走了不到四十里的路程,只好在半路宿营,打算休息一夜再出发。

而且叶克舒也怕商家军在夜晚袭击,也派派出了大批探哨,又安排下了大量守夜的士兵巡哨,还总算是一夜都平安无事,叶克舒早上起来之后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希望今天能够顺利赶到仪真县,当然也昐望仪真县能够顶往商家军的进攻。因为己经耽搁了一天的时间,今天说什么也要抓紧,因此清军也发营起寨,然后又赶紧向仪真的方向出发。

因为休息了一夜,清兵们的精神体力态度都不错,而叶克舒也急于赶到仪真,因此在刚开始行军时,也催促人马都走得很急,有不少时间甚致还小跑一阵。

但就在清兵刚刚走出了四五里的路程,猛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在清军阵中突然发出一声爆炸声,飞砂走石也直冲云宵,而在爆炸点为中心的十余名士兵都被炸得飞了起来,另外还有几十余士兵都被爆炸激射而出的铁片、石块击死击伤。

叶克舒并不在爆炸点附近,因此到是没有伤着他,但这声爆炸也吓了他一大跳,马上想到是不是商家军在这里埋伏下了伏兵,但这个念头刚在他头脑中一闪时,猛然又听见“轰”的一声爆炸,只见砂石土泥从自己四五丈远处的地面并射飞起,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量也将叶克舒连人带马冲得连退了好几步,最后座马四肢一软,“咕通”一声,跌落到地上。

这前后两声爆炸相隔仅仅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但还远远没有结速,紧接着只听“轰轰轰轰轰”爆炸声顿时连续的响了起来,声不绝耳。而己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在清军的队列中发生的,却没有发现一个伏兵。

其实被炸死炸伤的清军士兵到并不算太多,但这种爆炸实在发生得太诡异了,因此清军也被这突然其来的打击吓懵了,整个队形也立刻就大乱了起来,士兵们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前后来回乱跑,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这样乱跑有什么用,只是本能的觉得站着不动死好像会得更快,而跑一跑说不定还能有一条生路,但怎么跑,往那里跑,谁也不清楚,而爆炸还在清军的队列中不断的发生着,只能使清军更为慌乱,结果互柤推挤、冲撞、踏踩,也死伤了不少。

清军遭遇到的打击,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地雷。

最早的地雷就是发源于中国,大约在南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地雷,但那时的地雷,都是用引线点燃爆炸,局限性很大,而而到了明朝,地雷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己经出现了早期的触发式地雷,在戚继光驻守蓟州时,就曾使用过一种用钢轮发火的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和引线地雷相比,这当然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商毅当然知道地雷的作用和威力,因此在兵工厂走上正轨之后,地雷的研制,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项目。其实明朝的这种触发式地雷的原理很简单,但对打火装置的要求很高,因此工艺制做十分精细,难以普及开。不过对于己经弄出了雷汞的商家军来说,这个技术并不太难,经过了孙和鼎等人的多次测试之后,终于研制出了以雷汞也打火起爆火药的触发式地雷。而在这次战争中,也立刻就派上了用场。

叶克舒的大军从上官桥一出发,就被商家军的侦察兵发现了,因此也一直在寻找设伏打援的地点,但这次清军的行动十分谨慎,步步小心,几乎没有给商家军任何可趁之计,亚莉桑德拉和杨武丞拟定了两个伏击点,最后也因为清军的小心行动,而不得不放弃。

因此亚莉桑徳拉也十分焦急,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单独指挥作战,如果没有打好,那可就太丢人了。好在清军的谨慎也使他们付出速度慢的代价,在清军宿营的时候,亚莉桑徳拉立刻想到了使用地雷。

这次出战,随军带了二百颗地雷,商毅也让他们找机会使用,试验一下地雷的效果,只是难以提前较长的时间预判出清军的行军路线,因此也一直没有机会用上。而清军宿营之后,也给商家军足够布置地雷的时间,亚莉桑徳拉和杨武丞立刻命士兵就在清军起寨之后的必由之路,将二百颗地雷全部都埋下,形成了一个长达二百步,宽达五十步的雷区,而且地雷在互相之间,都用引线连上,只要触动一颗,就会立刻引出一片爆炸。

而商家军的大队人马都在远离雷区的地方等候。同时亚莉桑徳拉也决定,如果清军没有通过雷区,或者是通过了雷区,但并没有触发地雷,那么就立刻正面出击,将清军引入雷区,然后用火力来引爆地雷。

不过清军到底还是从雷区通过,并且也引爆了地雷,虽然商家军稍迟了一会才赶到战场,但也无关大局,清军这时早己被地雷炸得昏头转向,不知所措,就连主将叶克舒也踏到了地雷,被炸身亡,人马是一片混乱。

商家军向清军发动进攻之后,清军根本就无力抵挡,立刻变成了一场溃败,而骑兵旅立刻随后追击,一直追出了十几里,又追杀生擒了不少清军,这才停止追击。而这次打援的战斗,商家军又取得了一场大胜。

就在杨武丞带领着骑兵旅追击清军败军的同时,亚莉桑徳拉也带着被抓的数百名俘虏赶回到进攻仪真县的战场,先把这些俘虏推到阵前,告诉仪真县里的清军,他们的援军己经被商家军击败了,随后成进指挥的大军,向仪真县发动了进攻。

而在得知援军己被击败之后,仪真县里的清军顿时军心大动,包括主将拜尹图在内,谁都没有继续坚守下去的信心了,因此在商家军发动了进攻之后,清军只是稍做了一下抵抗,就立刻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而拜尹图也带领着残余的数千人马弃城而逃,一直败进了六合县,正好这时巩阿岱的回援人马到达了六合,双方合兵之后,拜尹图到是有些安心,但不敢再去进攻仪真,只好先守在六合,然后派人向多铎报告仪真失守。

这次商家军进攻仪真的战斗也告一段落,商家军不仅夺回了仪真,而且歼灭了清军一万三千余人,包括正红旗固山额真叶克舒,这也是商家军与清军交战以来,在战场上杀死的清军最高级别的将领,另外还生擒清兵两千余人,夺得战马一千五百余匹,粮草三千余石。

商毅得知仪真战役获胜之后,也十分高兴,这一战的胜利,不仅有力的打击了清军进攻扬州的南线人马,解除了扬州的侧翼危胁,而且也呼应了外线的作战人马,使内外线紧密配合作战,进一步削弱了清军的力量,而直到这时,商毅才确信,自己己经有足够的把握击败多铎的人马,保住整个南方。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成进,不留任何兵力在仪真县驻守,其余人马全都都撤回到扬州来,准备和清军展开最后的决战。

第三卷 离乱篇 第一四六章 内外结合

援军大败,叶克舒阵亡,仪真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官桥的清军大营,多铎虽然一向阴沉,但这一次也气得暴跳如雷,在大营里大发了一顿脾气,把败军回来的几个甲喇牛录连抽了好几鞭子。

就连洪承畴也禁若寒蝉,不敢相劝。毕竟救援仪真的主意是他出的,现在遭遇大败,这个责任不可能让多铎来付吧。但洪承畴心里也觉得不大得劲,因为在出兵之前,他还再三咛嘱叶克舒,让他小心商家军围城打援,结果这援军倒底还是让商家军给打着了,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完成,这让自己怎么办呢?看来以后给清军分派任务,也要掂量掂量,打个八拆才行。洪承畴原以为只有明军在完成自已布置的任务时,才需要打个折扣,但怎么也没想到清军也要打个折扣才行。

但发火归发火,仪真丢了可不能不管,不然清军的侧翼就危险了,至少也要牵制住仪真的商家军才行,但现在就算加上救援仪真的败兵,多铎部下的兵力才只有三万多人,根本派不出兵力来了,那么现在上那里去找救援仪真的兵力呢?

而就在多铎和洪承畴为从那里抽调兵力去救援仪真的时候,又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传来,从山东运送火炮赶来支援江淮战场的准塔部,渡过淮河之后,在定远东北的池河边上,遭到商家军的外线部队的围攻,现在正在原地固守,请多铎速发援军。

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铎顿时也觉得头大如斗,怎么现在整个江淮到处都是商家军呢?而现在自己的军队在那里?在渡淮南进时,自己的总兵力可是十八万大军,而商家军横竖也不超过五万,怎么现在却弄成了自己还兵力不足,而商家军却好像还有富余。

现在多铎的头脑里已是一团混乱,一点头绪都没有,毕竟他虽然也算是身经百战,但还是第一次指挥五万人马以上的军队,这么复杂的场面,他还从来没有经历。而在另一时空里是因为明朝的军队实在是太不堪一击了,因此清军的军事行动虽然会出现一些漏洞,也不会被明军抓住利用,弄成大乱子。但现在商毅这只大蝴蝶飞到这个时代来之后,就不同了,只要清军露出一点点漏洞,就会牢牢抓住不放,穷追猛打。而多铎也只觉得一筹莫展,只好又向洪承畴请教,下一步该怎么办。

其实现在洪承畴也有些麻爪,他自幼熟读兵书,又指挥过大军团作战,也见识过大场面,但也从来没有见过商毅这种打法,洪承畴虽然虽得上是精通兵法,但他所知的,仍然都是中国古代的战术范畴,对于什么内线、外线、运动战等这些现代的战术,一点慨念都没有,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从局部的战斗来看,商毅的所有举动都是合乎兵法的,无非也就是声东击西、围城打援、欲擒故纵、围魏救赵之类,但从总体来看,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说是像明军固守一点,侍机出击吧,但现在商家军明明是在主动进攻。说是像流寇那打了就跑吧,但商家军偏偏还在守着扬州,说是像过去清军那种合力只进攻一点吧,但却偏偏里内都在打,简直就是天马行空,无迹可寻,一点想到这里,洪承畴不禁也觉得头脑有些发昏了。

见多铎问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才把洪承畴从一团乱麻中唤醒过来,他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巳也必需要拿出一点确实可行的办法来,否则自己也难以继续在清朝混下去了。因此洪承畴赶忙也理了理思路,他毕竟也是精通兵法的人,虽然不懂商毅的战术,但也很快理清了现在清军的问题:一是兵力不足,二是仪真和准塔部都需要救援。而核心所在,主要还是第一个问题,如兵力解决了,那救援也就能够派得出来了。

把思路理清楚了之后,洪承畴也不禁精神一振,接着思考清军的兵力都跑到那里去了。南渡的时候,清军的总兵力是十八万,分为三部,豪格部约三万五千,守卫淮北和淮河;耿仲明部约四万五千取庐州,这时刚刚收降了左梦庚的十几万人马,正和刘良佐、黄得功两部眀军隔江对持着;而多铎带了十万直扑扬州,而多铎部又分为仪真、上官桥、天长三处驻军。现在豪格部不能动,多铎部动不了,那么还能调动的,只有耿仲明部了。

听了洪承畴的分晰之后,多铎也觉得条理清楚多了,虽然还不知道俱体怎么办,但似乎也有了一点头绪。

洪承畴接着又分析,目前清军的当务之急,是救援被堵在池河的准塔部,因为准塔带来了了大量的火炮,这正是进攻扬州的必备武器,而在六合的拜尹图部,还有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牵制住仪真的商家军还是足够的。

因此洪承畴认为,庐州现在可以暂时交给投降的左梦庚驻守,也足以敌住黄得功和刘良佐这两支明军。而耿仲明部可以分为两路,一路去救援准塔,并让豪格也出兵配合,力争消灭这支商家军的人马,另一路带着所有的火炮赶到上官桥来助战。只要火炮一运到,就可以进攻扬州。如果能够攻下扬州,那么整个长江以北的地区也就可以唾手可得了。

多铎也认为,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因此一面命准塔在池河固守待援,一面也向庐州下令,命左梦庚固守庐州,耿仲明分兵驰援。

耿仲明接令之后,也不敢怠慢,首先向左梦庚做了交割,然后派儿子耿继荗带领两万五千人马,去解救准塔,而自己亲率两万大军,带着所有的火炮,赶到上官桥去增援多铎。

————————————

李定国和段鹏攻取了定远县之后,打开秘密补给点,取得了补充,然后撤离了定远,四处寻找下一步的战机。而就在这时,准塔也从山东带着火炮,赶到了江淮战场,给多铎送来,并在凤阳渡过了淮河。这时准塔一共带来了一百多门大小火炮,三千多名火铳兵,基本把山东的火器部队全都带来了。

而李定国和段鹏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也立刻决定,就打这支清军。于是就在定远附近等候着清军的到来。然后不断用小股人马,向清军发动袭击。

准塔这次赶来增援江淮战场,也带了一万五千人马,但因为押压着火炮,无法全力的投入战斗,而见商家军的袭击兵力不多,于是也派出三千人马出击迎战,结果商家军且战且退,逐渐将清军引得脱离了大队,随后大队人马一起杀出,顿时将清军杀得大败,损兵过半,逃回了大队。而商家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