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啸大明-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中,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论野蛮和悍勇,先进文明总是敌不过游牧民族。这不仅是中国遇到的问题,欧州同样也面临过。但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了热兵器的时代,战争开始有科技来主导了,靠蛮力和凶狠就能取得胜利的时代,己经过去了。

这一次商毅就要在清军最擅长的领域里,撤底打败清军,而依靠的依然还是科技的力量。

这时邑昌县的城门打开,一队清军的骑兵也从城中出来,商毅用望远镜看得十分清楚,这队清军全都是标准的满八旗兵,其中白甲兵足有一百五十多人、而且咯把什兵,牛录章京也占了不少。

白甲兵是清军八旗兵中的精锐,一般来说,一个牛录里的白甲兵不会超过二十人,有的牛录甚至只有几个人。在这一千骑兵里,竟集中了这么多的白甲兵,可见阿巴泰为了这一战也是下足了血本。

而这时在商毅身边驻马观看的骑兵旅旅长杨武丞道:“军门,看来鞑子已经应战了,我们也开始出动吧。”

商毅点了点头,道:“杨旅长,去吧,这一次看你们的了。要小心。”

杨武丞道:“是。”说着向身后一招手,大声道:“兄弟们,我们走。”说着双腿一夹马腹,冲出了阵列,在他的身后,商家军同样是经过了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千骑兵,也跟着一起催动战马,跃阵而出。

————————————

阿巴泰在城墙上观看,清军的骑兵在城外的左侧列阵,而商家军的骑兵在右侧列阵,双方相距约在一百五十余步。但突然之间阿巴泰脸色大变,指看商家军的阵列,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在阿巴泰身边的亲兵也顺着他指向的方向看去,也无不变色,本来对自己骑兵十足的信心,这时也不禁有些动摇了起来。

其实他们也没看到什么古怪的东西,还是骑兵。只不过这一队骑兵颇为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披着是连战马都遮得严严实实的盔甲,连面孔都有铁皮遮挡,而手执一支长达两丈有余的长枪,而且全是骑的一色高头大马,比起身边其他骑兵,几乎高出了半个身位,虽然尚未交战,但也显得极居威势力。

尽管这一队骑兵的人数并不多,估计也就在一百五十人左石,但阿巴泰是久经战场的人,只从这个架式看,这知道这队骑兵绝不好惹,同时心里也纳闷,商家军里那来这么多体形如此庞大的战马呢?

这支骑兵其实是商家军成立的一个新兵种:外籍重甲骑兵团。当然是隶属于骑兵旅管辖。也是商家军里唯一的一支外籍非雇佣兵团。不过虽然是号称兵团,但目前实际只有三个排,一共一百五十六人。

商毅虽然很重视骑兵建设,但一直对重甲骑兵不怎么感冒,因为在商毅看来这玩意华而不实,在火器时代中,几乎满是弱点,不仅烧钱,而且性价比太差,因此一直没有组建重甲骑兵。但骑兵旅的旅长杨武丞可不这么看,连打了三次报告,请求成立一支重甲骑兵,而且在最后一次不知怎么,居然拉动亚莉桑德拉,不仅帮杨武丞完善了报告,还亲自劝商毅成立重甲骑兵。

商毅毕竟不是思想顽固的人,在看了杨武丞的报告,又认真听取了杨武丞和亚莉桑德拉的说明之后,也觉得在目前这个时代,一支小规模的重甲骑兵,在战场上还是能够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的,因此才批准了这个建议。

既然要组建重甲骑兵,以商毅的作风,自怨就要做最好的,首要就是战马,当然是选用安达卢西亚马。而且商家军攻占了基隆,打败了第二支西班牙舰队之后,又得到一批安达卢西亚马,目前可以建成三个排。而士兵人选,商毅也决定接受亚莉桑德拉的建议,第一批重甲骑兵从西班牙雇佣兵中选拔。一来他们熟悉安达卢西亚马,二来论绝对力量,西班牙人当然强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要知道重骑兵对力量的要求是很高,甚致还在技巧之上。

杨武丞对此没有意见,反正重甲骑兵团己经组建,而且还是隶属于骑兵旅管辖,就很不错了,至于人员,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到不是大问题。而且他也知道,这是从洋夫人手下的士兵里挑选的,没有这位洋夫人的帮忙,这支重甲骑兵团还组建不起来。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八十八章 骑军对战(上)

这时双方出场的骑兵都己经列好了阵势,只等着自己的主将下令,就可以发动进攻了。商家军阵中,战鼓首先震天一般的搞响了起来。

如果事先知道商家军有这么一支骑兵,阿巴泰一定会再考虑一下,是否接受商家军的挑战,但现在都己经出城列队了,再退回去,那么阿巴泰也就不用再混了,直接回家抱孙子就得了,因此阿巴泰也只能硬着头皮下令:擂鼓,进攻。

“咚——咚——咚——咚——”双方的战鼓都一起敲响,而骑兵们也都催动坐马,向对方冲杀了过去。

向这样正统的骑兵对战,一般都会排出一个三角阵,既保证了箭头的突击力,又可以保护自己不会被对方包围。当然用来充当箭头,都是自己最精锐的士兵。清军就是以白甲兵充任,而商家军这边,自然是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重甲骑兵。

但等双方都启动之后,清军到是没有什么异样,但阿巴泰发现,商家军却有些与众不同,在充当箭头的重曱骑兵出动之后,后面和两个侧后翼的普通骑兵并没有立刻跟上,而是等重甲骑兵跑出约三十余步的距离之后,才开始出发,中间空了一大块,不知这样做是什么原因。

现在阿巴泰当然不会认为是商家军不懂骑军战,一定是商毅另有目地,但俱体是什么目地,阿巴泰也是百思不得其觧。不过时间也不容阿巴泰多想,因为答案马上就接晓了。

虽然只是两千骑军之间的效量,但造成的声势依然十分惊人,清军的主色呈黑色,而商家军的骑兵以红调为主,如果这时从空中俯看,两个巨大的箭头正在以愈来愈快的速度接近,八千多个马蹄快速的激踏着地面,发出如洪荒巨兽踏足大地般的闷响,商家军的重甲骑兵手里的长枪也都水平的指向前方,而清军的白甲兵纷纷弯弓搭箭,在颠簸起伏的马背上,尽力瞄准着自己的目标,各自带出无边的杀气如潮水般向对手冲涌了过去。

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三十步左右的时候,清军率先发动进攻,近两百只羽箭带出尖锐的呼啸,向商家军的重甲骑兵激射而去。如果是对上其他的明军,就算是有铁甲护衣,但这一阵箭雨至少可以射倒数十名士兵,然后清军再借着弓箭的余势冲杀,立刻就能让对手崩溃。

只可惜这次清军是在错识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对手,商家军的重甲骑兵所配的可不是一般的铁甲,不仅是经过了反复锻打的铸铁,而且在骑士的胸、背,头盔以及战马的头、颈,胸等重要部位都用上刚刚炼造出来的一批钢片,而在其他次要部位,则减少铁叶的使用,使得整套盔甲不仅坚固,而重量也等控制在六十五公斤以内,加上骑士的自重和武器,总重保持不超过一百五十公斤。也使战马的负荷,相对减轻了不少。当然如果不是安达卢西亚这种大型马,也不能负担得起来这么沉重的负荷,还能快速奔跑。

因此清军的羽箭射到到盔甲上,大多数只能发出“钉”的一声轻响,然后弹开。就算少数能够射穿重甲,但箭头也失去了力量,对士兵的伤亡并不大。这一阵箭雨之后,商家军中仅仅只有四名骑兵从马背下掉了下来,又绊到了两名同伴,全部的损伤,也就是这些。

马弓的射程并不远,由其是这样双方全速对冲,根本没有射出第二枝箭的功夫,因此在射完箭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准备近战,因此清军的白甲兵纷纷放好弓箭,有人甚致就将弓一扔,然后抽出了自己的长枪,也对准己经冲到近前的对手,准备短兵相接。

“轰!”

两攴高速冲刺的骑兵终于面对面的撞在一起,就象两股巨浪相逢一般,立时溅起漫天血色的浪花,无数的骑兵从马上跌落,随即被后面跟上的铁蹄踩成了肉泥。不过落马的绝大部份都是清兵。

这到不是说清军白甲兵的战斗力不如这些西班牙兵,如果是一对一较量的话,白甲兵的胜算还要更大一些,但在这种骑军群体对冲对刺的战斗中,技巧的用武之地不大,力量和速度才是王道。在这两方面,商家军的重甲骑兵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商家军的重甲骑兵连人带马加盔甲,要超过六百公斤,而清军的白甲兵最多也就四百公斤,就像一辆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硖撞,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而且商家军的重甲骑兵使用的长矛都长达二丈四尺,仅矛刃就长达两尺,在后端五尺的地方,还带一个护手盘,不反可以保护握矛的手掌,同时还能保证在受到巨烈撞击之后,矛杆不会在手心里打滑。因此在双方持矛对刺时,商家军的重甲骑兵的长矛往往都能抢先一步刺中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清军白甲兵根本就不是对手。因此不是被刺得离开马背飞出,就是被对手的三刃矛锋惯穿身体而亡。

虽然也有少数清军在躲开对手是长矛之后,也刺中的对手,但却被商家军重甲骑兵的重甲所挡,结果矛杆在手中打滑,反而到撞击在自己的胸口,不是毙命就是落马,总之死状极惨。这一次交锋,清军的白甲兵差不多损失了近五十人,商家军的重甲骑兵才只死伤了十余人,而且依然保持着完好的阵形。

最精锐的白甲兵组成的箭头在与商家军重甲骑兵在激烈的碰撞中,立刻被敌军击得粉碎,后面的一般马兵就更不是对手了。被商家军重甲骑兵撞入队伍中间,体形庞大的安达卢西亚马在重甲的保护下,肆意的在清军的阵中横冲直撞,每一次扬蹄都卷起阵阵泥浪,随着骑士用巨大的矛枪向前猛刺,速度带来的巨大惯性连带着冲击力,也使清兵几乎是立刻成片成片地被撞翻、击倒。有的清军士兵连叫声都还未来得及发出,便口吐鲜血被长矛洞穿胸腹,甚至是连同他们的战马一起,透体而过的长矛穿成了肉串。

在重甲骑兵的猛烈冲刺下,就如同一道锋利的铁犁轻松的犁开松软的泥地,又像一把雪亮的匕首剖开鱼腹,立刻将清军的三角阵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而这时商家军后排骑兵也跟了上来,对着清军的骑兵不由分说,就是一阵排枪齐射。

经过了兵工厂的加紧研制,终于按商毅的要求,生产出了适合骑兵使用的短枪,每枝短枪长为一尺八寸,为前装弹滑膛煫发枪,但枪托釆用曲柄形状,样式介于步枪与手枪之间。不过枪管只有一尺五寸长,因此射程不远,只有三十到四十步之间,为了加强子弹的穿透力,使用了双管设计。虽然填装速度慢,但在马背上颠簸,基本也不可能填弹了。

商家军的后排骑兵都是左手持火枪射击,右手紧把长矛,后排骑兵和重甲骑兵之间拉开一段距离,正是为后排骑兵使用火枪留出的空隙。

战场上顿时枪声大作,立刻压倒了其他的喊杀声、马嘶声、金铁撞击声。

以前清军和关宁铁骑交战时,关宁军会在马背上使用三眼铳,但三眼铳必须在距离十五步甚致是十步以内,才能射击,而且射击完之后,关宁军一般都会用三眼铳当大棍轮。清兵万万也没有想,商家军的骑兵居然能在三十步的距离内使用火枪,在猝不及防之下,再次又被打翻了一片。而且有不少商家军的骑兵竟开了两枪,甚至是三枪。

原来目前商家军的毎一名骑兵是配两把火枪,在出战前就填装好火药和火冒,插在马鞍前的左侧的一个皮囊里,射击完之后,插进右侧的另一个皮囊中。但这一次交战中,商毅也把其他骑兵的火枪都分配给他们使用,毎名骑兵都配了六把短枪。

因此就是在双方近距离接战中,也有一些商家军的骑兵还再使用火枪,有此甚至不用长矛,双手各持一把火枪,左右开弓,打完了就换。虽然马背颠簸,但在几米的距离内,火枪的命中率也是相当的高,因此清军也被打得纷纷落马。等双方的第一轮对冲结速之后,地上留下的,大部份都是清军的尸体。

阿巴泰也看倒目瞪口呆,他打了三十几年仗,和明军也交手多次了,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在骑兵战中还有这种使用火铳的战术,但心里也不得不承认,这招确实很有效。商家军善于使用火器的名声,果然名不虚传,而且这次阿巴泰看得十分清楚,商家军的火枪既没有用火绳,也没用引线,就这么一扣板机,竟然就能打响,怪不得使得这么得心应手的,但是让阿巴泰觉得不可思议,商家军的火铳是怎么打响得呢?

中国自产的燧发枪要比欧州晚了近六十余年,如果不是商毅这只蝴蝶的到来,现在中国的燧发枪还停留在样品阶段,而且随着清军入关,也停止了发展,直到康熙中期,才逐渐重新开发展,但也只是供皇帝打猎玩乐,并没有大规模普及使用,只到鸦片战争时,清军用的还是火绳枪。因此阿巴泰平日所见的除了火绳枪就是引线枪,当然没有燧发枪这种概念。

第三卷 离乱篇 第八十九章 骑军对战(下)

这时双方的骑兵都己经拔转过马头来,重新列阵,准备第二回合的交战。

双方在第一轮交战之后,清军损失的人马超过了三百人,而商家军仅仅只有百余人,因此谁都看得出来,清军的人数,己经明显少于商家军了。

清军的三员主将塔准、额孟格和岳乐到是都还无大碍,只是额孟格的头盔破打掉,光滑呈亮的脑门上擦出了几道血丝。但到了这个时候,任谁都看得出,则不说商家军在骑战中使用火器,就是打箭头的重甲骑兵,也不是这一场骑战清军是必败无疑了。

如果是明军,这个时候早就己经四散奔逃了,但这个时候,正是清军战斗力虽强的时候,军纪森严,因此依然重新布置阵列战术,准备下一轮战斗。

随着战鼓再次敲响,双方的骑兵再次催动战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

商家军依然排出了一个二段阵形,但这一次重甲骑兵不再排成箭头形,而是只排出两排的纵深,横行展开。因为从刚才的交锋来看,清军最强的白甲兵也挡不住重甲骑兵交锋,后排又有轻骑兵保护,因此也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