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忽然……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舟远去,依稀可闻李白的声音,汪伦一直目送着小舟远去直至消失在视线内。
天高,云淡,风轻,水碧。偶尔飞过几只候鸟,它们并不知道不经意间自己见证过一场流传千年的友谊。
汪伦也不知道,这一次的远行让他引以为豪的好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天宝十五年,在一片压抑的惨淡氛围中唐人度过了这一年的春节。
此时河北常山郡的官址里大摇大摆走出两个人。
两人紧身马装换了新的样式,新朝新气象嘛,都换上他们大燕的官服那才喜庆。
堂上一白衣青年满脸愠色终于忍不住想追出去……
“季明,你给我回来――”
“父亲――,他安禄山算什么东西,居然也敢在洛阳称帝?”白衣青年有些压不住心中怒火“父亲常教导孩儿讲忠孝节义,可是父亲为何答应出任安禄山的伪官?不过一个紫金光禄大夫,父亲就心动了――?”
颜杲卿平静的看着儿子心中却是波涛汹涌……真是,操不完的心啊……
堂上放着安禄山送来的两箱珠宝,颜杲卿的手边正是安大胖子洛阳称帝发行的他大燕的官服!
颜杲卿有才干,又是他安禄山的署官,这样的人才,他的大燕太需要了!为了能请来颜杲卿,他安禄山就算奉上丞相之位也绝不心疼。
只是事实上……颜杲卿扭过身不想让儿子看见他神色中的惆怅,只轻轻夹起新朝的官服不屑一顾的丢在地上。
“我这身衣服妥妥贴贴正和适……不过一层皮,为什么要换?”
颜季明看不见父亲的神色,但此刻他很激动“父亲的意思,您不买安禄山的帐?……那我去杀了安禄山的使臣!”
“站住――!”
颜季明回头,这一次他终于看见了父亲眼中的忧虑……
“这样的冲动,我怎么能够放心得下你……”
颜季明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突然说不出话来,这,让他怎么去反驳他的父亲?他是在为自己担心,可是,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
“孩儿已经成家立业,不再是少不更事的孩子,父亲无需担心孩儿!”
颜季明抬头挺胸,如今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不再像当年一样稚嫩,他的胸前还有一枚温润的玉牌,那在他心中是一座厚重的丰碑,让他永远不会胆怯!
那一年,他偷偷去长安,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真的去曾家提亲,居然还成了!
只不过他送去的玉牌却在四大家族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是天子随身的符印!
家族中不乏有见识的长辈,他们认出了玉牌的来历,他颜季明居然是带着天子的聘礼来提亲!
颜杲卿更不敢相信,没有家族长辈做主,他这儿子居然去人家家里讨了儿媳妇回来……
直到颜季明拿出那枚不否认带抢劫性质的玉牌,颜杲卿终于震惊的说不出话了。
颜季明有当今天子给撑腰人家曾家一个士族当然不敢拂面,但毕竟这小子东西来源不正当,他这聘礼人家可不敢收。
当然,拿回家照样没人敢收,又不是天子光明正大诏书赐给你的,你小子是趁人惊愕之间直接揣走,耍流氓劫来的!
谁敢来招惹这玩意儿除非他脑子飘拖鞋了~
于是这来源不正当的玉牌幸运的没有被长辈没收,颜季明如愿以偿自己保管。
没想到那红衣似火的男子竟是当今天子!颜季明显然夸大了他“抢劫”玉牌的性质……废话,不夸大回来还不得让家里那些老儒生给抢劫啦?
都说天子昏庸,贵妃祸国,每当听到这样的言论颜季明绝不袖手旁观。
一番说教肯定是少不了的,哦,是先“教”后说!
贵妃娘娘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狐媚祸主,她给人的感觉很亲切,他与那帝国的君主在一起没有人们想的那般龌龊!
只是当时他压根不会想到两位恩人的来历,他只道是豪门中的大人物,他为那红衣男子举手投足间的风范所折服,他唯独没有想到那人竟是陛下!
他说,曾颜孔孟是一家,自己不该去招惹曾家的小姐……
自己只顾着沮丧哪还记得细细品位当时贵妃娘娘的话?
她说:“这句话谁说都轮不到你说!”
后来每每想到这句话颜季明都要被贵妃的逻辑倾倒,甚至于还让他人前露怯……
颜季明想笑,笑的不是贵妃的话,而是当时陛下的表情!
前一秒还居高临下一副高人风范的样子,一转眼便被人击中软肋蔫巴巴的自顾自喝他那早没了味道的黄茶……
那样的贵妃是一个真实的女人,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更不介意把情绪施加在这个帝国的君主也是她的夫君的身上。
那人充分的把好男不跟女斗的价值观继承并发扬光大!
颜季明看到的,那两人在一起没有皇帝的威严,贵妃的尊贵。他们像平常的夫妻一样,忘却了对方的身份,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总有人拿贵妃的身世说事,可那又如何,他颜季明只认定他看到的。
贵妃看起来比自己大不了多少,她愤世嫉俗脑门一热就决定出手帮助自己甚至直接忽视身旁那个男人的惊愕。
但颜季明知道,那个处处吃瘪的男人纵然猝不及防但只要他的贵妃开了头他定会做好善后工作。
说不清道理,只因为情。贵妃在他的眼里早就不仅仅是后宫的一个品阶,他在意的人做什么事他都会竭力促成……
看颜季明还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颜杲卿更加担忧了,这孩子过了这么多年越来越像个大人了,可他任旧是那副耿直的性子。
可是这样的人以后若再遇险还会有陛下那样的贵人相助吗?
“为父做这常山太守十数年,辖区所属幽州,安禄山上奏请为署官,我难有作为,只是我一答应归降这河北二十四郡必望风而到,可我若不答应,只怕安禄山会将整个河北一路屠杀过去……”
颜季明终于明白父亲为何会接受安禄山绶官……
“原来父亲你只是诈降?”
“为父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之后……”颜杲卿看着儿子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他是多么不舍,不舍这个孩子犯险……
“父亲,之后怎么办?”
也罢――颜杲卿的心中留下一声无声的叹息。为人臣子就当忠君报国,更何况陛下有恩于他……
“我和你叔父颜真卿有过书信往来,他居平原郡,远离安禄山的辖区,因而早先就开始聚集乡勇谋划起义,我今于叛军周旋,但从今以后我们书信往来不再交与旁人,季明,以后我于你叔父联络只你一人知晓,你能做得到吗?”
原来父亲早有打算!颜季明心中豁然开朗,到时候于叔父联手进而控制整个河北都有可能!
颜真卿任平原太守,与颜杲卿不同的是他是个彻底的文人,他的世界里只有诗酒书画。
他喜欢带上郡里才俊,去郊外,去河边,去饮酒泛舟,去吟诗作画!
他活在自己的意境里,连安禄山都没有去打扰他的辖区……
不过真相却是平原太远,跟他安禄山南下没有半毛钱关系,实际上安禄山早就知道那颜真卿表面上风花雪月迎春踏雪暗地却招募乡兵,只不过安禄山眼里并没有这个对手!一介文人,凉他掀不起大浪。
只不过安禄山这次看走了眼,也小看了儒家的人“迂腐”的程度!
背君叛国是所有文人最不能容忍的,自汉武帝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些儒生便成了维护封建君主统治的中坚力量。
安禄山在这里犯了大忌,他以清君侧的名头起兵,可如今却在洛阳称帝,于是他得罪了天下的儒生!
或许他称帝之时绝不会想到,有一天他势不可挡的军队会被一群儒生压的抬不起头。
“孩儿一定不弗所望,叔父那边就交给孩儿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四章:安之之乱开始了!

“嗯,你先随我来书房。”
颜杲卿沉沉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正堂,那地上被践踏过去的大燕丞相服凌乱的从椅子腿拖到门口,二人都没有再多看一眼……
颜季明跟进书房,颜杲卿便已拿出他早准备好的地图,很明显从上面的标记可以看出,他要就开始留意河北局势!
“季明,你来看”颜杲卿打开地图便招呼儿子过去“安禄山已经打到洛阳,并在洛阳登基称帝,如今正是稳定河北逼近潼关的时候,如果我们控制住河北二十四郡一同起义,介时安禄山便进入不得潼关,退回不了幽州,必会军心大乱!”
“然后等勤王师赶赴潼关便是安禄山死无葬身之地之时!”颜季明听到父亲的打算立即就走了做大事的觉悟,他似乎已经看到了不就之后的胜利,安禄山肖小之辈天下工诛之!
“如今河北局势不明,更多的人都在观望,观望有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所以为父决定与你叔父联手,如果顺利的话,河北脱离安禄山的控制指日可待!”
颜季明看着河北地方的地图眼中光芒大盛,他看到了,只要潼关不出意外那么安禄山便是被双方包围进退不得……
“季明……你要记得,从今往后你的言行再不可表露出你的情绪……”
“是,父亲教诲孩儿谨记!”
……
颜季明出去了,他开始准备游走平原,河北能否连成一体就看他这一趟走出去的成绩了!
然而目送着儿子离开的颜杲卿心中却一片苦涩……
想要控制河北局势谈何容易?他只看到这成功迈出第一步后对安禄山的成功包围,而他们自己何尝不在包围之中?
前有安禄山,后面便是其幽州大本营,河北一旦哗变,危险立即接踵而来。
安禄山是打到了洛阳不错,可他身后还有个更难缠的主,那就是史思明。
史思明擅长攻城,而河北诸郡都是文官守城,只怕起义一打响他们便立即受到史思明的反扑!
不知道这些守城的文官能够坚持多久?只不过河北的义军存在一天,那么朝廷的压力便减轻一天!
颜杲卿拼了,身逢乱世他没有选择。大丈夫在世尽忠报国,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对这个国家的态度,他们这些儒生只有一根筋,他们平日那些令人发指的“迂腐”在这个时候却让人感动的想哭。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他们儒家弟子读圣贤书他们心中维护着夫子留下的一方净土,他们迂腐不懂得变通,然而在乱世之中他们守护的这份精神却让无数人震撼……
潼关之内守城的高仙芝最近有些疲劳过度,当日他领兵赶到洛阳遇到封常清,那家伙打了一路的阻击战最终死守洛阳,等高仙芝赶来那家伙简直就没了人样。
没有人会想到十几年风云变幻这哥俩居然在此时的洛阳战场又见面了!
见到高仙芝这老搭档兼老上司封常清终于放心了,他还死守洛阳是因为洛阳是东宫,是大唐的第二个都城,是则天女皇称帝的地方,没有朝廷消息,即便是死他也不敢放弃洛阳。
但是高仙芝来了,他可以把心底的想法说出去。那就是放弃洛阳!
整个洛阳无险可守四面受敌,更不如舍洛阳保潼关,坚壁清野。只要关内不失,随时都可以杀出关东,这在历史上有过太多典型的经验,只不过洛阳问题太敏感,他封常清不敢做这个主……舍弃洛阳……
高仙芝是名将,他有着卓越的战术才能,他和封常清一拍即合轻轻松松达成协议。
舍洛阳保潼关坚壁清野,安禄山不足为俱!
只不过高仙芝永远也想不到他会因此得罪边令城……
唐军撤离洛阳,一路开太原仓,洛阳仓,士兵能拿走的东西都拿走,拿不走的都销毁。
边令城眼红了……都是钱呐……
高仙芝居然真敢做,那些仓库几乎等同国库啊,那里面甚至有高祖皇帝留下的库藏,好歹洛阳曾为帝都,可想而知这家伙糟蹋了多少好东西,更关键的人边令城一点好处没捞着!
边令城愤怒了,你高仙芝宁愿把东西都毁了也不给老子留点儿是吧?你小子当年去打小渤律也是这么干的!你给老子等着……等着……非让你知道什么叫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终究唐军安全退回潼关,高仙芝本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然而荣王李琬突然病逝,从此军中无元帅!
高仙芝头疼不已,这意味着在前线他自此大权独揽,他是名副其实的兵马大元帅!
可他知道,李琬的存在不过是让君主放心,他压着副帅,战术上的事他绝不影响你,给你足够的空间,你去打仗,打漂亮仗,但是兵权在他手里!
可如今大权在握高仙芝心里有些没底,他不知道那高高在上的帝王会如何看待,他反而无法全心全意关注战事了。
仿佛世事就是那么巧,无论是得罪边令城还是大元帅病逝,这些事本都影响不到高仙芝,可是不巧它们凑到了一块儿,并且又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发酵,诸多时事纵横交错一结合,那对高仙芝不利的影响居然到了无法解开的地步……
然而此时唯一让他舒心的无非是手中的一封信了……
还趁着月色,潼关派出一骑快马赶往京师,天才刚刚亮那飞骑便已赶到长安。
不久,那风尘仆仆的一人一马就飞奔在长安城的主干道上一直赶到宫门,随后只见有人匆匆赶到太极殿旁的尚书署。
尚书署看起来气氛相当火热,一群老头子忙起来连年轻人都自惭形秽。那简直就是一群工作狂!
尚书署乱了,刚刚看起来还有条不紊的机构,此时乱成了一锅粥。二门外突然走出一队青衣宦官,仿佛巨大的尚书署的排泄物一样,排出这些人丝毫改变不了尚书署的一锅粥状态。
兴庆宫内的勤政殿,李隆基已经把自己埋在满天的地图里好几天了。
此时玉环也在勤政殿,这里她本不常来,因为这里是三郎办公的地方,就算他不介意玉环也不会常往这儿跑,男人的工作又轮不到女人来指手画脚,所以她没必要往这儿跑。
但这一回玉环有些沉不住气了,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她以为她看开了,她能后平静的等到这一刻,等待宿命的安排,从容的接受她不凡的一生,可直到这一天真的来临,她才发现,她确实认命了,可是她舍不得啊!
玉环自认为和三郎在一起是幸福的,与他相守是幸福的,她舍不得告别了,她又不想认命了!
她早已分不清这些年自己是对命运妥协还是享受,只安然的守在三郎身边,过着她恬静的生活,在这深宫之中享受着平凡的幸福,当这不幸的宿命如约而至,她任性了。
玉环是真的舍不得,舍不得离开三郎啊,我想任性一回,就任性一回可以吗?
玉环的一生,从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