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当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魂当铺-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老太太却是十分镇定,只见她信手从一侧提起两个金盔纸人,朝天一抛,那股过龙卷顺势将这两个金盔纸人卷了进去。然后便再也不得狂妄了。

    只见得纸人进了这风卷腹中,似是入了蛇的肚里一般。黄老太太拈指念诀,那两个金盔纸人便开始在这腹部折腾开来,东捣西撞,片刻之后,这风居然朝远处逃了去。

    纸人落地,身上已被卷到空中的火苗烧的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了。黄老太太并未再将其放回远处,而是叠得齐整,揣进怀里。然后,从棺材一侧将张卫国给他的那些已被浑身裹了白纸的木偶摆放齐整,然后直接将一张黄符点燃,在四个木偶头上一边念动咒语,一边各自绕了一圈。

    钟山和浆糊一旁看着。浆糊从一开始,眼睛就已经睁得老大,各种的匪夷所思一遍又一遍地冲击着他的感官。

    浆糊抹了一下脸,然后悄悄地对钟山说道:“黄奶奶这又是干嘛呢?”

    “你看就是了。”钟山头偏了偏,低声答道。

    此时,只见黄老太太又掏出四张灵符,纷纷贴到木偶身上,然后忽然高喊一声:“起!”

    那四个木偶竟然挣扎着从地上站了起来,倒是由于本是木头关节,就如刚会走路的小孩一样,站立不稳。

    木偶刚站起来的时候,浆糊本来还很惊讶。此时看到那几个木偶,站起来竟然是跌跌撞撞,不由得笑出声来。

    钟山拿眼瞥着浆糊,眼神里满是怨色。“笑什么呢?”

    浆糊已笑得前仰后合,拍着大腿。“咯咯咯咯钟叔,你不感觉那小木偶太好玩了吗?哈哈哈哈”

    钟山朝浆糊屁股狠踢了一脚,“给我闭嘴!”

    浆糊回头看着钟山,边揉着屁股,一脸委屈地嘟囔着:“本来好笑嘛,踢我干嘛”但是,他也只能这样低声埋怨一下罢了。便手捂着嘴巴,眼睛挤成了两条缝儿。

    钟山知道这小子还是止不住笑,既然不出声那暂时先不理他了,便把头转向那四个木偶。

    黄老太太见这木偶这般样子,似乎并不着急,而是静静地站着,就像是大人看着自己的孩子,跌撞着起来,然后慢慢站稳,走路,奔跑。此时,这四个木偶就是她的孩子一般,她的眼神就在它们身上。

    “咦?站稳了呀?”浆糊终于止住了笑,因为那四个木偶竟然都已站得稳稳当当,手均放在棺材下面,似乎就等着黄老太太一声令下便要释放出无穷的力量。

    钟山此时已经完全知道黄老太太的心思,不由得对她既是羡慕,又是敬仰。

    “起棺!”黄老太太高喊一声。

【142】 午夜出殡() 
黄老太太话虽然并不是很大,却似平地起雷一般,钟山等人都把目光投降那具纸棺。

    话音刚落,那四个木偶竟然将那纸棺抬了起来,动作出奇的一致。

    下午黄老太太已把发丧的流程都说了一遍,所以钟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早先一步走到纸棺旁边,捡起一块石头将棺材前的瓷碗打破,只听着“哗啦”一声,棺材擦着那破碎的瓷碗碎片,已开始往前走了一步。

    黄老太太此时就像是南方的赶尸道人一样,一手提引路灯,一手捏起一把纸钱,朝天一撒:“八千金甲听我令,今夜守护至三更,不可狐虫破丧阵,不叫邪鬼夜乱鸣,但听我黄老太一人声,安全护送张木匠灵。事罢我自报洪德,上达九天与祖听。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行!”

    话音落时,外围的金盔纸人哗啦一声,竟然齐齐转身,就如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将棺材围在中间,然后竟然迈步出了院子。张卫国打幡于棺材前走着,钟山和浆糊二人于一侧跟着,但是也被那金盔纸人围着。一行人出了院子,出村,朝西山浩浩荡荡地走去。

    几个人刚一出院子,阴风顿时灌了过来,但是任这风如何罡猛,却始终不能近了棺材,只能围在周围肆虐。

    黄老太太很是镇定,继续在前面引路,浆糊提着个竹篮子,里面装满了纸钱,见她手里没有的时候,便会递过去。钟山渐渐开始靠后一下,他要随时观察着棺材后面发生的事情,以防不测。

    漆黑的夜,一具朱红的纸棺材,四个浑身贴满白纸的木偶抬着。周围一圈一尺高的金盔小人,浩浩荡荡。黄老太太手提一盏引路灯,旁边一个高大浆糊,一身白色孝衣的张卫国扛着巨大的纸幡,棺材后面谨慎小心的钟山。安静地从村北走着,没有任何一点声音。远远看去,说不尽的诡异、恐怖。

    途径戏台,众人都禁不住那边看了看。他们知道那里并不是一个干净的地方。此时戏台周围那些古老的苍松翠柏倒更像是一个个巨大的鬼影,随着那剧烈的阴风,不停晃动着枝桠,发出了尖锐地“吼吼”声音,更如巨鬼正俯身盯着脚下这队午夜出殡的安静的队伍。

    浆糊见此,忙往黄老太太身边靠了靠,离得更近。钟山断后,他隐隐感觉这场丧事定不会顺利,伸手将藏魂瓶和符箓都掏了出来,握在手里,一看到不对劲儿便要立刻动手。

    众人走的离戏台越来越近,各自的心更是纷纷提到了嗓子眼儿。

    黄老太太虽然并不是害怕那些鬼物,但是毕竟此时是非常时期,张木匠能早早顺利入土才是最大的事情,心里也是想着不要出什么差池,只要能顺利把张木匠的丧事安排完事,剩下便能痛快、毫无顾忌地去做接下来要做的事了,于是经过这里,脚下步伐也不禁加快了一些。

    或许是外面股阴风发现了钟山和黄太太的反应,顿时比刚才更加罡猛了一些,那些松柏杨树的树冠摇晃地更加厉害,就如摇旗呐喊为这股阴风助威一样。

    苍夜无月。

    忽然,周围一阵锣鼓齐鸣,众人忙停下脚步,四周看去,却见戏台之上突然亮起一片亮光,定睛望去,四盏发着幽幽暗黄光的纸灯笼,悬挂在戏台后面的石柱之上。

    真是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

    钟山从后面跑到黄老太太身边:“黄姑,来者不善呀。”

    “不用理它们,它们这是要迷惑我们吧?我们走我们的!”黄老太太想了想,说道。

    钟山点了点头,然后又朝戏台上看了看,只见几个浓妆艳抹的鬼戏子竟不知何时出现,在台上辗转腾挪,很是热闹,但是每次都会朝这边看来,虽是幽光看不清他们的眼神,但是钟山知道那眼神里透出出来的定不是好感。

    浆糊看着那几个鬼戏子,对钟山和黄老太太低声说道:“那几个人咋老是冲着我笑呀?”

    “宁听鬼哭,不闻鬼笑。走!”黄老太太突然说道。说罢,便把手里的引路灯朝上晃了晃,木偶便重新抬起棺材往西开始走去。整个纸人队伍整齐划一,似是训练有素的队伍一般。

    浆糊低声问道:“黄奶奶,咱们怎么不收拾了它们?”

    “慢慢你就知道了。”黄老太太此时似乎并不想多言,简单一句话应付道。

    浆糊对这个答案显然并不满意,回头看了看钟山,见他在后面警惕地看着四周。他想回到钟山身边,可是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是帮着黄老太太提竹篮,递纸钱,自然是不能过去的。想到这里,浆糊异常的沮丧,心情很是郁闷,也不再看那戏台,只好低着头,跟着黄老太太。

    张卫国此时恐惧胜过了一切。他知道那晚上发生的事情,自己莫名其妙就被勾到了这里,多亏钟山他们发现的早,不然自己会是什么样子都没法说,或许此时此刻都没有人给父亲送殡了。此时那戏台上明目张胆地出现比那晚还要多的鬼戏子,他不知道接来下要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虽是忍不住朝那看,但是还是尽量克制着自己低头,不去看那边,竟然随着队伍走出了这么一段距离,把戏台开始落在后面,但是那声音却是一直响在耳边一般。

    走了不知多久,戏台上的锣鼓之声开始被抛在队伍后面,渐行渐远。黄老太太却是一点都不敢大意,仍然紧着步子。钟山感觉后面戏台那般的声音忽然戛然而止,顿时又寂静如初,好像是一出戏刚刚结束一般的安静。忙回头看去,却见那戏台上的灯光早已消失,整个村落又恢复到往日黑夜般的死寂。

    钟山疑惑地停住脚步,忍不住朝戏台那看了几眼,正思忖间,队伍后面的金盔纸已是跟上了自己,发出“刷刷”的齐声迈步的声音,再看那纸人脸上,被黄老太太画的眉毛五官,均是毫无表情,有的纸人因为眉毛眼睛画的并不是一般粗细、大小,细细看去,诡异中却又夹杂着些许喜感。

    此时,外周的邪风依旧刮得猛烈,正在此时,队伍忽然停止了。

    “黄姑,怎么停了?”钟山快步来到队伍前面。

    “喏。”黄老太太朝前面一指,“看来今天是我们算错日子了。”

    钟山朝黄老太太手指的方向看去,心里不由得一惊。

    “阴兵过路!”钟山忍不住说了出来。

【143】 阴兵借道() 
钟山等人此时已是行到山脚跟前,却没想到半路居然横插出这么一道杠子。

    “怎么会这样?”钟山不解地问道,这样的阵势,钟山一看心里便已明了,虽然是生平头一次见到,却听父亲说起过几次,尤其是前几年的唐山大地震,就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甚至比眼前这阴兵队伍还要厉害。

    说是当年唐山大地震后,有个部队第一时间被派去唐山救援,大约到了晚上八点左右,部队离灾区还有一个小时车程的时候,忽然在路上集体抛锚,车灯齐刷刷地一起灭掉,无论怎么摆弄,一个灯也亮不了。于是部队只能在原地等着后续部队来救援,没过多久,忽然接到上面的命令,要求把汽车退到路的右边,大约在八点十五分的时候上面又命令让全体人员上车,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许说话和乱动,这样他们就在车上一直坐着,一直到深夜。

    正在大家半睡半醒的时候,忽然被一阵隆隆的马蹄声惊醒了。当时他们在车上,看见从他们的车旁略过一辆又一辆的马车,这些马车是从唐山灾区的方向过来的。

    这部队都是二十来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且那时候视力都是绝佳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只能看到一辆辆的马车,但是就是看不到赶车的人,只是看见每辆车上的一盏清灯(发着淡绿的颜色),确实是看清了车上拉的东西,那是人的头,每辆车上都堆满了人头。那些马车大约一共过了十五分钟,大约一百辆。当所有的马车过去后他们再次发动车子,一点即着,他们才又能上路。后来有人估计大约有20多万人在地震中死了,后来经验证的确是24万多人。

    一般情况下,“阴兵过路”其实就是阎王在阳间巡逻,所以引一队阴兵开道,生人最好伏在地上,切不可抬头或者回头看,不然会被阴兵吹熄了肩头上的阳火,日后必会大病一场,甚至有被阴兵带走的传言。

    分为两种。

    第一种阴兵借道是指古代或者近代的军代败亡后,因其怨气不散再加上当时的天时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往往这种阴兵都很团结而他们的思维都停留在了当时打战的那个时间段,他们都认为自己还没有死还要继续战斗维护自己的那份军人荣誉,正如小七和他那几个士兵兄弟,正是此类。

    第二种阴兵借道往往是出现在大灾难死了很多人之后,这种阴兵是指地府来拘魂的鬼差鬼将。

    许多大灾难发生之后会死很多人,往往这些地方许多冤魂聚集一处舍不得离开。这时地府便会派出地府利器:“鬼差军”来拘魂了。其实从古到今,一些地方发生瘟疫死了很多人之后都有机会见到传说中的阴兵借道的。“阴兵借道”的现象在中国好多地方都发生过,最著名的就是故宫。五点之后的故宫,就经常会有一闪而过的宫女、太监,甚至传来人的哭喊声,让人毛骨悚然,所以故宫下午五点之前就不准游人呆在里面了。那个钟点过后是故宫阴气最重的时刻。

    陕西、甘肃的一些大山深处,也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当地人叫做山响。云南陆良县因为这种现象多发,路过的骡马受惊不敢路过,还得了一个“惊马槽”的名字。

    钟如海关于“阴兵借道”的事情没少告诉钟山,所以当他看到这个队伍的时候,顿时明白了什么意思。

    此时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便是刚才所说,趴下不要动,静静地等待着这队伍过去,另一个办法就是着急赶路不得不行的时候所用。

    得先准备好一只雄鸡,鸡头用布袋套上,拎在手里,到了三更四更交替的时候,队伍不停,随手拧断鸡头,不能出血,不能让鸡头见光,也不能让它打鸣,而且头一拧断,公鸡有烈性,当时不立刻死,想喊,喉管断了喊不出来,会发出咯咯的闷声,这叫鸡咛。鸡咛当是给正在行走的阴兵打个招呼,叮咛一声:死去的老少爷儿们,各有各的苦,你们赶路我们也赶路呢,都是实属无奈,麻烦你们让让,别走冲了。

    显然,黄老太太和钟山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谁会提前准备公鸡?但是他们俩知道此时该怎么做,毕竟是道门中人,这样的事情并不如常人见之那般害怕无措,所以并没有趴下,但是对这队阴兵的最起码的尊重还是有的,于是站在原地不再动弹。

    浆糊和张卫国却并不知情。

    “嗨,还别说啊,前面这队伍挺壮观的,是不是哪里要打仗了,夜里急行军唔”浆糊兴奋地看着前面这队伍说道,话还没说完,便被钟山忙把嘴给捂住了,只发出“唔唔”的声音。

    浆糊急地掰开钟山的手,正要问,钟山食指竖在唇边,便瞪眼便发出“嘘”地声音。浆糊这才赶紧闭了嘴,也开始朝着钟山的目光盯着那队伍看去。

    黄老太太的引路灯不能熄灭,因为一旦熄灭,张木匠的魂魄便会顿时失去方向,这些纸人也会容易失去控制,所以在这幽幽的灯光之下,他们也能隐约地看到那些阴兵的样子。

    只见一个个士兵穿着老式军装,看不清番号,但是那衣服却不是建国后部队穿的,和小七他们的装束也不一样。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