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棺材虽然木质很好,但是现在的人已开始变懒。以前的棺材上一般都讲究是一根铁钉都不用的,尤其海边,这样的讲究更多。民间有说:破船三千钉。指的是木船上都是用钉子一个一个钉起来的。而棺材和船形状相似,所以钉子就忌讳用在棺材上的,不然寓意不好。不用钉子同什么呢?用榫头。这本是千年的传统。将棺材盖和棺体各自凿出卯榫,到时候棺材盖只要一推,便永远打不开了。比铁钉还要结实。
但是,没有船的地方则不是那么讲究。尤其是近些年,由于人们开始逐渐省了懒法,加之棺材铺的木工水平逐渐下降,那技术便逐渐没落。棺材上也都开始用铁钉代替。由于也没听说出什么事,所以大家也渐渐接受了这样。
这张爷的棺材便是铁钉钉起来的。所以此时要想打开,只要将那铆钉起开便可,简单的很,而且还不用破坏棺材。
这开棺的人里,张秃子便算一个。他胆子还算是大一些的。他带头,每个人喝了满满两大碗酒,然后等着钟山或者年华发话。
此时在钟山的安排下,棺材上面也用高粱秸秆做成的席子搭好了一个凉棚。这凉棚是用来遮阳的。
按理来讲,死人属阴,不可见日。若是一遇太阳暴晒,便会阴魂瞬散。田二娃说的那个祖先被挖出来遇到太阳很快自燃起来,便是如此。而且此时并不是开棺的最佳时机。最好的时间为一天当中的午时和子时。
午时指的是一日当中的中午,太阳最晒的时候,阳气也是最旺的时候。此时开棺是为活人计。子时便是老百姓常说的半夜三更,阴气最盛,彼时是为亡灵计。但是,毕竟牵扯到多人的性命,白天开棺更安全,而且更容易发现异常,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明日便是张老二出殡,今天若不都弄好,明日便来不及了。因为张老二属于不到中年去世,出殡是不能过午的,必须上午就得下葬。
年华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放心,便又烧了一沓纸,嘴里念叨了几句,便示意张秃子等人可以打开了。
张秃子深吸一口气,然后率先用个铁镐头,一头拿了一把锤子将镐头尖砸到铆钉里面,然后镐头一撬,那铆钉便吱纽吱纽地从棺材里拔了出来。
随着第一颗钉子被拔出,另外几个人也纷纷学着样子,一起下手。不消片刻,连接棺体和棺盖的铆钉被悉数拔掉。
钟山和年华走到跟前,然后盯着棺材。
此时气氛异常凝重,谁都不敢大声说话,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但是看热闹的人倒是开始脚步移动,都往前靠了靠,为了能看清棺材里的已死了好几个月的人是什么样子。
张老大及其家人都跪在一边呜呜哭着。张老大跪着爬到棺材前面,边哭边说:“爸,为了全家老小的安危,不得不打扰您,您可莫怪呀。”
钟山示意张秃子他们可以将棺材盖打开了。
这开棺盖也有讲究。虽然上面已搭着棚子,太阳晒不到,但是棺材盖也是不能一下掀开的。只见两个人先是一人一边,用镐头将前面的盖子翘起一部分,接着有人便将绳子趁机套到棺材盖子上,接着同样在棺材盖的尾端也用同一方法。待都套好之后,张秃子便喊了声“一、二、三,起!”
四个人便一起用力,将棺材盖平稳地挪到了一旁的空地上。此时一股异味顿时从棺材里弥漫开来。众人皆是掩鼻而视。
张老大及家人也瞬间哭了起来,但是唯独老大站起来看着棺材里的父亲。
钟山也年华等人也是捂着鼻子看着尸体。
由于冬天下葬,加之温度一直不高,下葬的时间又不是很长,此时的尸体并未完全腐烂,从裸露着手上可以依稀看到皮肤开始溃烂,淌着夹杂着红色的黄水,手显得修长,很瘦。除了这里,别的地方没有裸露了。因为死者的脸是用黄纸盖着的,头和身体周围又用棉絮裹得严实。
张老大看着父亲的尸体,泪眼婆娑。
钟山和年华在尸体身上来来回回地打量了好几遍,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钟山低声对年华问道:“发现了什么没有?”
年华捋着稀疏的山羊胡,撅着下巴,摇了摇头,然后说:“问题可能在是死者身下。”
这话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死者在入殓,即被放进棺材之前,这棺底是要铺铜钱的。自民国以来,一般用五帝钱的居多。何为五帝钱?即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铜钱,据说有挡煞、防小人、避邪,旺财之功效。棺材里是需要用到七个,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一是挡煞,防止尸体被侵,二则给后人招财所用,三则为了死者到了阴间不迷路,北斗星也有指路之用。
钟山认同年华的猜测。如此以来,便要翻动身体。可是这工作由谁来做?
钟山将这话说出去之后,周围看热闹的人顿时都往后退了好几步,包括张秃子等人也都开始往后抽。
张老大见大家纷纷躲,便将眼泪一抹,“钟先生,我来做这个事儿。这是我爸,我不做谁做?”
钟山看了看后面一直跪着的老三。
老三见钟山盯着自己,连忙将头低得快要碰到地面。
钟山不由得摇了摇头,“还是我来吧。”
“这”张老大对于钟山说出这话有些惊讶。一个腐烂的尸体,任谁也不愿意接近呀,何况是搬动呢。
钟山摆了摆手,“没关系的,交给我吧。”
钟山说着便和一旁围观的女人要了几块头巾。北方农家女人多爱围头巾,尤其是冬春多风季节,一是保暖,二则保持头发干净。
开始,那几个妇女还都不愿意借给,张老大便开口说了话:“借了头巾的,回头我家里,一人领三条。”这话说完,顿时那些戴头巾的妇女纷纷解下来就要递给钟山。
钟山随便抓了几条,递给浆糊,然后二人将头巾裹在手上,充当临时手套。没有被拿到头巾的妇女们顿时很是垂头丧气,眼巴巴看着三条新头巾没了。
【285】 枕边桃橛()
虽然刚才争先恐后的这些妇女此刻离的钟山和棺材很近,但是当钟山和浆糊一人负责抬肩,一人负责抬腿的时候,她们还是四散开来,纷纷躲得很远。
这尸体不动的话,味道还没有那么浓烈,此时一被抬动,那股尸臭味便立刻散发出来。也多亏了钟山和浆糊在鬼子岭的时候动过比这更恶心的东西,所以此时倒还是勉强能接受。但是下风向围观的人可是受不了了。春天多风,这股臭气正好被吹到下风向围观的人那,惹得好多人顿时哇哇直吐。
钟山也不理会他们,而是小心翼翼地和浆糊搬动那尸体。
忽然,钟山愣了一下。当他的手搬动死者肩膀的时候,他感觉一旁厚厚的棉絮里有个硬物碰了自己手一下。由于手里抬着尸体,不便松手,便和浆糊将尸体抬到了一旁已被年华用玉米秸铺好的地上。
众人又是后退了几步,却都将脖子拔得很长,瞅着这边。
此时大家都紧张的额头开始冒汗,即使张家人也都纷纷忘了哭,瞪着眼,一眨不眨地看着钟山他们。
钟山和浆糊将尸体放好之后,立刻伸手去扒拉那些棉絮。浆糊负责后面那一部分,而钟山则小心翼翼地将棺材头部那些棉絮一一抓了出来。
忽然,一根木头橛子露了出来。
钟山大吃一惊,不由得喊道:“老年!”
年华顿时也从尸体旁边走到棺材前打量起来。
“桃木橛子!”年华不由自主地说道。
钟山点了点头,然后试着将那桃木橛子拿起来,却发现根本动不了,忙又将棺底扒开,发现那桃木橛子居然被钉在棺材里面。
钟山和年华顿时面面相觑,这桃木可是没有柏木结实,它是如何被钉进去的?
浆糊和张老大也凑到跟前,瞪着眼看着这一奇怪的发现。
此时周围的人似是嗅到了好奇的东西,也纷纷围了过来,并且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说什么话的也有,钟山顾不得理会。
“为什么会这样?”张老大嘴唇哆哆嗦嗦地说着。
钟山忙问张老大:“张爷入殓的时候,是谁在现场?是谁操办入殓的?”
张老大答道:“我们都在场,可是当时没有这东西呀,并且我是亲眼看到棺材盖子被封住的。”
钟山第一反应便是有人动了手脚,可能是有人后来重新将棺材打开给钉上了这个桃木橛子。于是便忙将棺材周围那些铁钉处仔细看了看,除了刚才用镐头撬动得痕迹,并无其他的痕迹了。
年华和钟山想的一样,见钟山没有发现,嘴里便自言自语道:“莫非有人把那痕迹又刷了一遍漆给隐藏了?”说着便从钟山那拿过匕首,将棺材盖周围能订钉子的地方都给刮个干净,直到露着原木。结果还是一点儿痕迹都没。
钟山有些着急,一屁股坐在坟窝沿上,盯着这棺材愣神。
张老大见钟山和年华都无发现,不免急了,追问道:“钟先生,年道长,到底有什么发现没有?”
年华抬起皱巴巴的小眼皮,看了一眼张老大,然后摇了摇头。然后问道:“这棺材是哪里提供的?”
“我还真不知道。这是李大仙给介绍的。当时将李大仙请过来的时候,我说了一定要用好棺木的想法,他便说他有熟人,可以便宜。所以我就答应了,然后让二娃赶着车和李大仙一起去啦回来的。这棺木也真不错,都是用的整块的柏木板子,一点儿都没偷工减料。”张老大回忆着说道。
钟山忽然站起身来,俯身将棺材底下的木板捡了起来。这木板其实是棺材的底座。北方的棺材和南方棺材不一样,北方的棺材底座很高,大约得有四五十公分。但是一般坟窝子并没有那么高,所以当棺材被放进来的时候,若不是坟窝里有水,都会将底座打掉的。这底座一般都是用钉子钉上的,很轻松便可以敲掉。
钟山拿着那一块被敲掉的棺材底座看了看,然后有伸手在棺材里用手扒拉了一会儿,捡起一块比手心还小的碎木块,忽然说道:“我好像知道怎么回事了。”
众人一听,纷纷将目光转向钟山。
中山将棺材底座扔掉,手里拿着那块碎木头屑,刚要说话,忽然想起周围一些看热闹的人正在围观。这些人可都是长舌妇,有什么事到他们嘴里可传得比电挂还要快的。而且他们最擅长的便是煽风点火,夸大事实。
想到这里,钟山便又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年华猜出了钟山的心思,也不催问。倒是浆糊和张老大一旁着急地看着钟山,等着答案。
钟山只好说道:“还没想好,回去再想想。”
说着,便将那木块塞到口袋里,然后继续将浆糊还没收拾完的棉絮都弄出来。
当棉絮被彻底清理干净之后,钟山盯着棺材里愣住了。不光是他,还有年华,张老大等人,凡是看到棺材底的人,都愣愣地盯着。
本来应该是用七枚五帝钱摆放的北斗形状,此时却被杂乱地摆着,毫无章法。
这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必须要摆这铜钱,还得有这形状,而且形状是不可能变的,一般都是固定好的。即使不用盯,尸体正好压在那上面,也不可能变形。想到这里,钟山顿时有些气急,忙问:“这是谁摆的?”
张老大也急了。这分明是有人动了手脚,便回忆道:“好像是李大仙摆的,我当时还特意嘱咐他,认为他最懂这里面的门道。没想到呀没想到,我竟然花钱用了一个骗子。
张老大急得直跺脚。
钟山和年华对视一下。年华便开始捋着胡子琢磨起事儿来。片刻之后说道:“现在先不用管那些了,这尸体放在外面不好,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年华说罢,钟山便让几个人用绳子从棺材底下系住,然后使劲抬了很高。而自己则在坟窝里弯着腰,抬着头观察那棺材底。
果不其然,钟山心中暗道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286】 棺盖显异()
此时那根木头橛子正在棺材底部露着一小截。
这说明,那木头橛子并不是被钉进去的,而是有人提前在棺材底部打好了一个窟窿,将桃木橛子嵌入,然后上面用个碎木块封住,所以从里面是看不到的。
外面也看不到,因为棺材外周底座很高,也巧妙地将那桃木橛子给挡着了。只有当棺材的底座被敲掉之后,由于棺材自身重力的缘故,正好一压,将露在外面的桃木橛子给压进棺材里。
这个方法很是巧妙,但是还是被钟山发现了。如此一来,事情便明朗了许多。
做这事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做这棺材的时候便蓄意为之。为何蓄意?即使是棺木本身有问题,只要是用块木头补上便是,任何一个木工恐怕都有这个本事,做的别人乍一眼是看不出来的,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第二个便是当时买的棺材并没有问题,而是买了之后,有人动了手脚。
但是,若是将棺材拉回家之后再动过手,张老二家一直那么多人,恐怕是没人能够下手的。
所以,现在的嫌疑人已是很明显,要么是棺材店老板,要么便是将棺材拉回来的人。
钟山此时心里虽然锁定目标,却并不敢太过生张,以防打草惊蛇。只是费力地将那桃木橛子弄掉。然后对张老大低声说道:“现在张爷的棺材底下多了一个窟窿。这窟窿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还想征求你的意见。是打算找个木匠再做个一样的口给封住,还是用棺材底座那木板在下面一隔,将就完事?”
张老大面色凝重。这突如其来的发现让他始料不及,他此时也是心乱如麻,哪里还能理智的思考判断,便问钟山:“钟先生,你们看该如何是好?”
年华在一旁也静静地听着,听到张老大问,便接过话说道:“以俺老头之见,选择后者便可,因为时间很是紧张,而且即使用块木块补上也不过如此,世间之事本就无那么多完美,何况区区一个寿材。”
钟山也是点点头,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