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这样,爹爹。萧远山因为他余授业恩师是南朝汉人,曾经在师前立誓不与汉人为敌,更不杀一个汉人。在辽国可谓是坚定的主和之人。每逢宋辽有着争议,萧远山也总是向皇帝与太后进言。劝他们不要动武用兵,辽国皇帝、太后也多会听从此人。这般人物。不但心怀野心之人会除之而后快,其它有志南侵掠夺的人又焉能没有愤恨。若是这个时候,一个宋朝的探子来探听他的消息,那些人岂不会趁机配合?雁门关之事前,辽国兵马调动已经印证了此事;雁门关之事后,契丹铁骑便入侵河北诸路军州,大肆劫掠而归。这种事情,若是萧远山尚在,焉会有可能发生?是以三十年前的那件事,其实是辽国内部安排的借刀杀人之计,您在其中,也不过棋子而已!”慕容复道。
“这……真是这样吗?”慕容博茫然道。这件事明明是他的精心设计,没想到到了慕容复嘴里,他却也成了受到蒙蔽之人。一时之间,雁门关之事的源头是谁,慕容博也实在难以想通。
“当然是这样!”慕容复重重说道,声音中斩钉截铁,容不得丝毫质疑。而后又语重心长地道:“爹爹在此事之后,一直是心怀愧疚,又自觉无颜面见众人,因此才假死脱身。整个雁门关之事,实情就是这样!”
“实情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念叨着这句话,慕容博眼神越来越亮,忽而一拍手,目光闪烁道:“没错,实情就是这样,当年爹爹我也不过被人利用,这才做下了如此错事。整个事情,是辽国权贵一手策划,爹爹我不过是探听了消息。纵然以后见到了玄慈等人,老夫也仍是这个答案!”不管如何,雁门关之事的消息是他所传,自己也实在无法摘出。既然这样,那就要拖更多的人下水,让乔峰来日得知真相后不会把仇恨集在自己身上。慕容复所说的事无论真假,自己都必须信以为真。
“对,事情就是这样,而且不出两年,那幕后之人就会现身。父亲你既没有设计此事,又没有亲自动手,无论萧峰还是萧远山,要报仇尽管去找他们。”慕容复道。
“幕后之人就要现身?萧峰和萧远山?复儿,你这又指的什么事情?而且那萧远山跳崖之后,难道还没有死去吗?这又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脸色刹那间变得煞白,慕容博急切问道。当年雁门关之战,他也曾潜伏围观,见到了萧远山片刻间便杀了己方十几个汉人豪杰,见到他踢倒少林方丈玄慈大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见到他以短刀在山壁上刻字,见道他纵身跃入深谷,又见他从山谷中抛上一个婴孩……武功威势,当真是天神一般。也因为此,慕容博魂飞魄散地从雁门关外逃回苏州燕子坞参合庄后,在门户紧闭的地窖里躲了七天。那七天中,他全身颤抖,心下骇惧,不论妻子如何柔声安慰,温言开解,他心中的恐惧始终减不了一分一毫。雁门关外那血肉横飞的情景令他难以成眠,便是在睡梦之中,也总见到那个满脸虬髯的大汉,圆睁双目,眼中似在滴血,又似要喷出火来,他左掌挥击、右手刀劈,便有人筋骨碎裂,脑袋落地……此时听到慕容复说此人尚在,他心中当真是吓得魂飞魄散。三十年来,慕容博武功纵然是大有长进,但想到当年萧远山拳打脚踢的威势,他自觉如今只怕还有所不如。而且经过了三十年,自己和玄慈等人武功精进,萧远山也不会原地踏步,此人若真的还是活着,武功上必然是惊世骇俗。一瞬之间,慕容博不但明白了慕容复为何会说起此事,也明白了儿子苦心分析此事的原因。面对着这等强敌,整个姑苏慕容都必须慎之又慎!(。)
ps: 七百章了,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第701章 刚柔内力,暗中算计()
“复儿,咱们……咱们还是都去那流求吧!”过了好一会儿,慕容博方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颤巍巍地说道。在他想来,萧远山三十年前武功便已经如此之高,三十年后,天下间又有谁能匹敌?而且三十年来,萧远山却一直藏匿不出,想必他早就调查出一切事情。慕容复方才的说辞虽好,是否能取信萧远山,慕容博却不敢去做赌注,他自己目睹过萧远山大发凶性,即使萧远山相信了解释,也可能不会放过自己。
“都去流求?那中原之事又有谁来打理?再说,若不能凭借中原物力,如何能将那流求开发出来?爹爹,那边的事情以后都交给你,中原的事情孩儿自会担当起来。”微微有些惊奇,慕容复道。他就是再精于人心,也没料到慕容博被吓到这种程度,竟然一听萧远山的名字,就有了远避之意。
苦笑一声,慕容博道:“萧远山凶性惊人,他儿子又执掌丐帮,咱们慕容氏若不能立即逃离,只怕终究会难逃魔掌。好在复儿你这些年已经将庄里搬迁了大部分,剩下的舍弃了也没什么。乘着萧远山不注意,咱们就赶紧逃亡海外吧!再过三十年,大宋已经倾圮,萧远山纵然活着也已老朽,咱们慕容氏那时再重新返回!”
“原来是因为这个!”闻言,慕容复心中恍然,终于明白了慕容博为何想要远避。当年雁门关一战,萧远山面对二十一位中原武林的高手,如同杀鸡屠狗一般把他们宰杀殆尽。又轻轻拳打脚踢,便把少林方丈和丐帮帮主等人也尽数制服。如此威势。想必深深地停留在慕容博的印象里,让他听到这个名字。便感到无能为力。
哈哈一笑,慕容复道:“爹爹可是在担心那萧远山,这事情且放宽心,萧远山这些年藏身少林,虽然研习了七十二绝技,武功却只怕没多少长进。这些事情,爹爹你想必会更清楚!”
“藏身少林?研习七十二绝技?难道……那个和我较量了三次的大汉就是萧远山?怎么会?怎么会?”听到慕容复所言,慕容博连声诘问。言语之间,颇有些难以置信。雁门关一战。萧远山神威凛凛,那等威势,慕容博纵如今武功有成,也自忖只能望其项背。这般威猛凶狠的人物,又岂会像自己一样,偷偷摸摸地跑到少林偷学技艺?更何况以着萧远山的功夫,少林寺纵有着七十二种绝技,又如何会放在他的眼里?
笑了一阵,慕容复道:“爹爹你还别不相信。孩儿这些年已打探出来,那萧远山性子偏激,大难不死之后,更是心性大变。因着咱们中原武林之人诬陷他要偷学少林绝技。他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到少林真去偷学。孰料这般一去,他便和爹爹一样落入了他人彀中。先前爹爹你修习少林武功后身患恶疾。萧远山同样研习了七十二绝技,又岂会仍是康健依旧?只怕是这些年来。他武功不但并没有多大长进,反而要受这疾患之苦。爹爹你方才蒙我之助。不但体内的沉疴尽去、功力也已经随心所欲,相比萧远山来说,或许已可能胜过他啦!”
“胜过他啦!胜过他啦!”这声音在脑海中回荡,让慕容博一时间难以相信,不过细思之下,却又是觉得颇有道理。“二十多年前,我曾和一个大汉三次在少林相遇,第一次不过对了一掌,便觉得无能为力;第二次接了他百余招,才觉得有些不敌;而在第三次上,我和他相斗了三百招,却仍是犹有余力。若从第一次相遇时武功来看,这大汉当真可能是萧远山。只是不知为何,他的进境远没有我快速,难道是因为出身辽国,不懂得中原的武功秘籍?”回想着自己和萧远山的三次相斗,慕容博自语道。当年他见到那大汉时,便曾经猜疑过那人身份,只是多番猜想,却始终无法想出。此时得到慕容复提示,再回想着那人的身形语气,似乎还真是萧远山无疑。若是那大汉当真是他的话,自己的武功早就已不在此人之下啦!
想到这里,慕容博心中猛然一松,只觉得压在自己胸口几十年的大石,如今已一朝尽去。昔年萧远山武功固然远胜于他,但如今三十年后,两人却已经处在了同等层次,甚至经过慕容复治疗之后,他武功已经胜过了萧远山,自然也不再害怕此人。“只是复儿所说我和他落入他人彀中,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我和萧远山偷学少林绝艺,这背后还有他人?”心中想着,慕容博便不由问了出来。此时此刻,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论武功见识、还是对江湖秘事的了解都远胜自己,自然也不吝请教。
微微沉吟,慕容复道:“不知爹爹第一次到藏经阁,先学的哪门绝技?”
“第一次?应该是《拈花指法》吧,爹爹先看到的就是这门绝技!”慕容博道。
“第二次呢?应该是门刚猛绝技吧?”慕容复道。
微微愕然,慕容博回想一下,道:“是一门刚猛绝技,而且是少林绝技中最刚猛的《大金刚拳法》,复儿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他将少林绝技抄录之后,都是一并带回家中,而且也没有传给慕容复,实在不明白儿子为何会知道这点。
叹了口气,慕容复道:“这就是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中,但凡是高深技艺,都有着各自内劲。拈花指运劲轻柔,属于是阴柔一脉;大金刚拳刚猛无匹,自然是阳刚内力。爹爹虽学的不过是运用之法,但既然用心研习,深入后不免就产生了内力。轻柔和刚猛技艺不能同练,是少林人人皆知的规矩,爹爹你不知道这点,才轻易被人设计,又导致身染恶疾。好在我这门乾坤轮转术最善于调和阴阳刚柔,爹爹修炼以后,自然能调理回来,并且在恢复之后,能同用这些绝技!”(。)
第702章 幕后之人,相互对调()
沉下脸来,慕容博这时才知道自己的病因,一张脸满是铁青,嘿嘿冷笑道:“好!好个少林寺,竟有着这般算计,怪不得老夫在其中无论怎么寻找,每次都只能找到一两门绝艺。原来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被人算计好了?这等高人,难道是少林寺的玄澄吗?”他素闻少林寺玄澄大师武学超凡绝俗,被少林先辈高僧均许为寺中二百年来武功第一,能够不知不觉间设下这个大局,想来也只有他才有这等本事。
“玄澄?”摇了摇头,慕容复道:“玄澄大师把自己都能练废,又如何会有着这般能力。设计爹爹你和萧远山二人的,其实是另有他人。此人我如今也无力匹敌,只能等武功有成后再讨回场子。”
“无力匹敌?哼!少林寺垂名天下数百年,近年来更是执武林牛耳,果然并非是那么易与。为父前些年在藏经阁来去自如,还以为寺中不过寻常,如今想来,实在是太过大意!”慕容博恨恨道。对于是谁布下的这个局,也没有追问下去。拥有参合神剑,慕容复如今的实力已经要胜过自己,连他都说是无力匹敌,自己知道了也无能为力。
“好了,复儿,这件事暂且放下,先前你所说雁门关之事的幕后之人,不知又是谁人?他这两年真的会跳出来吗?”慕容博道。虽然知道了萧远山武功不过与自己相当,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北乔峰,南慕容”,萧峰既然与慕容复齐名。武功想必也差不到哪去,若是能找人代自己吸引住仇恨。那自是再好不过。
慕容复道:“爹爹当年在上京打探到的消息,想必对辽国的政局有些了解。若是辽国的皇帝过逝,谁最有可能继位?”
“你是说……耶律重元?”眼中精光闪烁,慕容博道。
“正是,耶律重元先是辽国的皇太弟,结果辽国的先皇临死之时,却把皇位传给了儿子耶律洪基,如此一来,他这个皇太弟自然是尴尬之极。好在耶律洪基继位之后,封了耶律重元为皇太叔。显示他仍是大辽国皇储,再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上朝免拜不名,赐金券誓书,四顶帽,二色袍,尊宠之隆,当朝第一;又封他儿子涅鲁古为楚王,执掌南院军政要务。称为南院大王。这般作为,虽然面上是极为尊崇,但无论哪一个大臣,都看得出耶律重元不可能继位。眼看耶律洪基已经坐稳了皇位。自己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耶律重元唯一的机会,就是起兵自立。不出两年。或是耶律重元,或是他的儿子。必然要起兵作乱!”慕容复道。
“为什么?三十年前,耶律重元年富力强。起兵也正是良机,而如今三十年后,他已经垂垂老矣,为何在此时起兵作乱?”慕容博问道。
“正因为他已经垂垂老矣,才会在此时。纵然他对是否继承皇位毫不在意,他的儿子又岂会对皇位无动于衷?只要他起兵作乱,咱们就可以挖出他三十年前就有着谋反之意,萧远山的事情,也是他阴谋所为!”慕容复道。无论这件事是否是真,他都要把此事当成真实,只要耶律重元自己承认,任谁也不会再有怀疑。拥有着慑魂**和从《轮回涅槃生死无别经》领悟的幻法,他自己也有着这个能力。
“好!好!我儿的才略当真是远胜为父,不知依你看来,我们要如何利用这次良机?”听到耶律重元真有着篡位之意,慕容博心中一时是惊喜莫名。既惊讶于自己当年得到的消息当真可能是被人算计,又喜于辽国即将发生内乱,自己也将会有机可乘,若是能够在耶律重元造反时趁乱起兵,说不定能有机会复兴大燕。
摇了摇头,慕容复否决了他的想法,道:“耶律洪基继位数十年,根基早已稳固,耶律重元父子纵然起兵造反,覆灭也不过旋踵之间。而且我慕容氏在中原已有数百年,在草原则没有丝毫势力,纵然借助他人占据了地方,还不是为人作嫁而已,如此结局,又何必趟这趟浑水?耶律重元的事情,就让萧远山父子去操心吧,孩儿我自会放出消息,让他们返回辽国!”
眉头皱起,慕容博对这回答显然并不满意。他固然对萧远山父子极为忌惮,但若把此良机拱手放弃,心中也实在不舍。脑海中思索了一下,他又说道:“复儿,你说我们若是把这消息透露出去,宋朝的君臣会不会挑起战事?”仍没有放弃挑动宋辽战事的想法。
“挑起战事?爹爹是想要宋辽大战、加速衰败,还是让宋室夺取燕云、反增加一丝生机?前些年王相公变法,虽然执行时被人歪曲,却仍是增强了大宋的实力。若是宋国趁辽国内乱时出兵,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