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时代- 第7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个情况之下,中国没有一个基础,没有一个数据上面的基础,必须要依靠慢慢的来做,好在,这里是军事政权,有侦察机,在调查地形图的基础上面,对于简单的地貌特征和地图绘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种情况之下,建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美洲冬季() 
在现代化的战争,只要不是双方代差不在一定层次上面的,对手做了多少努力,有多少的兵力,甚至可以调动起来的最大势力,几乎都是摆在台面上的,真的一方有能力隐藏住绝大部分的兵力,双方的水平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就一如海湾战争时候的美国和伊拉克一样,一方做好了陆地作战的准备,可是另外一方根本不跟他打陆地战,强大的坦克力量,在空军不对称的打击之下,立刻灰飞烟灭了,这就是武器的代差。

    可是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很多的数据都是估算,除了海军主力舰这样的大家伙,不可能隐藏,剩下的,藏几个师的兵力,藏起一部分的战略火炮,都是家常便饭,很多东西,都是到战场上面,才去打听的,甚至有的要到打开了,看到对方的战斗力的时候,这才考虑对方到底是有了什么变化的。

    毕竟,几个师的部队,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德国够强大了吧,压着整个协约国在欧洲,战损率也比较小,可是德国最多能够在局部形成一对二,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一比一点五,稍稍多出去一点,都会让德国压力巨大,多上几个师的兵力,对于几百万人的战线对决来说,影响并不是非常的大,起不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美国也想要打听,日本到底在这里准备了什么,只不过这是加拿大的冬天,零下12度以下的温度,还要翻越落基山脉,这即便是在后世,野外生存和极限运动,在冬季里面翻越落基山脉,也是一个极为危险,死亡率极高的项目,更别说派出侦查小队,在野地里,派出去的人员,哪怕是训练有素,有多少人就死多少人。

    美国人压根就不会这么想,但是美国人不会知道,他们在准备的时候,日本依然在准备,不但调集了更多的军队,并且构筑了钢铁的防线,累计建立了最少5000公里长的防线,完全防护的防线就有7道之多,哪怕是其中的两道,足以容纳300万人以上作战。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也就是说,即便美国费尽各种的辛苦,攻破了日本的前面两道防线,距离朱诺的距离更进一步的时候,日本完全可以退入到后面的防线之中,这样攻破前面两道防线效果大大的打了折扣,要想攻破整个防线,就要对付7道防线,天知道,会不会再后面还布置有防线,这都是问题。

    美国人知道日本在稳固防御,这也是之前就预料的到了,却没有想到,日本的防线是这么大规模的,并且在如此坚固的防线之下,日本还在尽可能的向这些防线之中填充力量,前期抵达到阿拉斯加的人员,除了一部分工作的人员,在努力修建建筑和防线之外,剩下的青壮年,会抽出来一部分,加入到了训练之中,未来他们会成为经过了初步训练的步兵,然后填充到这个防线之中。

    防线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士兵的难度,一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在防线的固定战场上面,跟训练有素的步兵比起来,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毕竟,都是趴在战壕之中射击,只要枪法过得去,其他的,可以减弱一点,这些士兵,可以不训练多种科目,甚至连身体的训练都可以减弱,只要会开枪,懂得执行命令就可以了,塞进战壕之中,就是合格的战士。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等于说,这些士兵,只能够在防线之中产生作用,一旦脱离了防线,这一部分的士兵,将不会比平民高出多少,别说一对一,就算是一对二,一对三,遇到训练有素的军队,都是一盘菜,这在任何的军队之中,都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却成为了日本理所当然的做法,他需要保证整条防线的坚固程度,必要的时间,可以用人命换取守住防线的机会。

    日本很清楚,跟美国之间的差别,首先就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面,没有加拿大独特的环境,没有这里的严寒,他们甚至连跟美国过招的实力都没有,更别说守住阿拉斯加了。现在,千载难逢的机会放在面前,别说有很大的几率,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们都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就这样,大战的前奏开始出现了,美日双方,隔着加拿大,开始了大战的准备,一方是强大的工业国家,美国的工业实力,在除开中国的整个世界是独占鳌头的,德国,英国和法国三个国家加起来,才跟美国差不多,美国才有这个资格支持整个协约国,跟美国相比,日本差的太远了,可能的只有几分之一的产值,可是日本也有优点,他们的的人口丰富,又有战争传统的日本,最关键的是,日本在中国的支持下,选择的点非常好,日本还在远渡重洋之下,还能够拥有了地利的优势,不得不说,日本的命真的是很好。

    就连中国,在这个之前,就没有想到,最终的发展会是现在这个模样,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打起来,就很容易出现跟欧洲同样的状态,双方僵持之下,甚至对这样么一个状态没有准备,没有在做持久战的选择的美国,只要开战之后,就必然会的吃大亏的,损失是否会很大,就要看美国人是否及时醒悟。

    没有不会想到,前方的防线会武装到了牙齿,日本用几千万的国力,在中国大量损失的前提下,又弄出来了500万大军,这样的动员能力,在美国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原则上10:1的动员比例,可是不同的国家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美国就是稍稍差一点的,美国超过一亿的人口,要动员1000万以上的军队,这非常困难,可是日本不足6000万的人口,加上之前,前后动员的军队超过了800万,而且还有余力。

    冬天到了,作为高纬度的地区,所有受到大洋气候影响之外的地区,加拿大内陆,气温早已经降低到了零下10度以下,纷纷扬扬的大雪,仿佛下来之后,就没有怎么的化过,到处都是一片白色的世界之中,庞大的加拿大形成的寒流,会顺着整个美洲大陆,影响到整个美国,在20世纪初,没有温室效应的,气温更是非常低。

    在这么一片白色的世界之中,美国和加拿大都不会选择出兵,哪怕美军的部队,距离落基山脉还有一步之遥,也停下了脚步,他们必须要保证,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在出兵,也就是说,日本选择正确,最少有8个月的准备时间,只要利用好这个时间,日本将会建立稳固的防线,以此来抵消跟美军之间,战斗力上面的差别。

    朱诺,哪怕在冬天里,也不是那么的寒冷,因为距离海边很近,受到了大洋气候的影响,四季的温差不算太大,可是这是指沿海的地区,冬天里面的气温较高,越是深入到内陆,就越发的恶劣,特别是布置防线这边,考虑到了遭遇海上袭击的问题,他选择了比较靠近内陆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群山缓攻之中,冬天里面的气候条件相当的恶劣,白色的背景从入冬之后,就没有消停,可是此时,身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本人,如同一个个蚂蚁一样,在冻土上面工作。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了,哈气蒸腾,甚至连冻土的温度都上升了一些,大部分的室外工作,都在入冬之前完成了,目前只是做的修补工作,甚至大部分的工作都在室内,可是要想在严寒之中生存下去,没有足够的御寒条件,这是不可能的。

    早有准备的中国,为日本人提供了1500万套棉衣,还有很多各种的御寒设备,加上大量煤炭的挖掘,填充到了前线,在冬天之中,勉强的开始工作,虽然在冬天里面,工作的效率跟夏天的无法相比,日本人清楚,最多明年开春,最少有400万的军队,会压在这一道防线上面的,如果挡不住,日本在阿拉斯加的根基就会动摇,日本人相信他们陆军的战斗力,可是美国更强大,如果打破了防线,即便他们可以守住一部分的阿拉斯加,却没有办法发展阿拉斯加,只能够投入到无休无止的争斗之中。

    所以对于日本人而言,只有华山一条路,如果不能这一条防线上面,挡住了美国人的话,接下来的一切就不能再说了,可是挡住了,就豁然开朗了,借助着地利,美国不可能从阿拉斯加的北部攻击,那里不但有大量的山脉,全美最高的20座山峰,其中17座就在阿拉斯加的境内,北方不但是高原林立的地方,还是苦寒之地,就算是到了夏季,气温都不算太高,稍稍的降温之下,就会迎来寒流,不太适合攻击。(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全面支持() 
美国和加拿大真的从这里攻击的话,哪怕是在夏天,恐怕日本会笑醒,日本会退守海边,不会派出大量的部队,跟美军在山区之中一战,只会排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在一定程度之下,这部分的部队,将会非常的艰难,地形甚至气候方面,不是你能够用意志来坚持就可以坚持的,可是双方兑换的结果,必定是日本这边占据优势,毕竟这是小股部队,即便全部损失了,日军也不会伤筋动骨,可是美加联军要想攻击,就必须要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这些部队即便不是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在战斗力差不多的部队,这些部队损失了,对于美加联军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没有后世的科技装备,在没有直升飞机和大型运输机额前提下,这些地方就是绝地,除非是万不得已的前提下,不会把部队弄到那个地方,任何有一丁点军事素养的将军,都不会把心思放在那里,那里很难的走通。

    在任何情况之下,地利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拥有地利和没有地利,对于一个战斗一场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空军才能够避免大部分的地利,创造出优秀的条件,这也是中国开空军的根本结果,有了空军,在相当的程度上面,中国从不惧怕任何的地形,在一定的好处的前提下,中国甚至可以暴露出空军这个大杀器,空军的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的,特别是大推力的运输机和直升飞机的。

    空中是可以无视很多东西的,比如说双方嚣战的地区,小股部队或许可以穿越,但是大股部队就没办法穿越,大部分的指挥官是要考虑小股部队偷袭就可以了,可是有了飞机,机降和伞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大型运输机群突袭,在侧翼和后方,一下子空降1o万人的军队,甚至这个军队还携带了大量的军火和部分的装甲力量,这不会是天方夜谭,而是真正的存在的东西,他对于战局的作用是决定性,出其不意的攻击,将会让指挥官无法适从,对于战争的走向影响非常大。

    正是了解空军的力量,中国比世界上其他的列强,不止先迈出一步,这一步的所带来的实力和战术上面的变化非常多,空降,伞降,各种渗透作战和特种作战,飞机在6军之中,越来越多的利用上来,除了无视地形之外,还有就是时效性,哪怕是有火车,军队要想从地球的一端投放到另外一段,没有个两三天的时间,这是不可能的,后世美军却在全球基地的支持下,可以达到24小时,把部队布置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以此形成的全天候和快反的作战方法,成为了教科书一样的理论。

    度改变一切,如同中国跟德国的交易和支持一样,只要有3b铁路和飞机航线,中国可以在两三天的时间之中,给德国巨大的支持,这一点,是这个时代最快的度。在到一定的程度之下,目前就算是美国支援英国,最少也需要半个月到2o天的时间,在这个情况之下,反应度的和工作,就会以这个为的基础,中国的这种想法,会更快,更出色。

    大规模的运输机是研究完成了,中国拥有运输能力在6o吨以上的大型运输机,也对伞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甚至专门为伞降开出来装甲车和轻型坦克,只不过直升飞机项目没有什么进展,直升飞机的引擎,在后世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中国到了21世纪,才艰难的解决了它的引擎问题,还没有办法制作出重型武装直升机。

    杨元钊在后世,只是一个车队的工程师,在动力领域,可能是触类旁通的进入了某些领域,可是直升飞机的动机,跟汽车的,还有其他动机有明显的不同,杨元钊虽然可以画出来后世比较知名的直升飞机的一些大体外观,可是动机上面,他能够提的也就是一个竹蜻蜓,如何研,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共同的进行。

    目前,解决了材料,机体的大部分的问题,动机也大大的向前迈出了一步,可是距离成功,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好在,装甲时代都没有到来,也只有中国拥有庞大的装甲力量,其他国家还是最初级的装甲的状态,根本不需要直升飞机进行反装甲作战,中国也只是在做技术储备,虽然已经拥有生产出最初级别直升飞机的动机,却

    没有制作出来,因为即便制作出来,也没有敌人可以对付,只是作为特种部队的渗透和接应的话,没有必要用直升飞机,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可以采用水上飞机,比起直升飞机来说,适用性差了许多,却可以接受。

    日本和美国都没有运输数十吨的战略运输机,他们也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只能够在一个平面上面作战,不同的是,日本比美国考虑的更深入。

    下一阶段,跟美国的决战之中,对于后勤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在整个阿拉斯加,除了修建大型的防线,稳固住阿拉斯加的前线之外,更应该兴建一批基本的工业。日本清楚,只要阿拉斯加能够多生产出一部分的东西,就可以少运过来一种,日本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工业国家,哪怕技术水准较低,哪怕不怎么完善,基础都有,这跟其他的的新建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不过是在日本的基础上面,稍稍的提升一个档次,尽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