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时代- 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举的成为了个发达的大城市,整个包头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施工,到处都是建房,看起来密集的城市,密集的住房,各种大型的工业,有了现代化的迹象。

    不过这种密集,这种几乎是堆砌一般的建设城市,有后世眼光的杨元钊看来,密密麻麻的建筑物,毫无美感。任何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永远是有无的问题,包头也不例外,只有在实力进展了,变得强大了之后,才可以考虑更多的东西。

    从1908年开始,到1912年,4年的时间,泊头的只是在不停的扩建的,到今天扩建达到了一定的极限的时候,在1913年开始,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规划。这一次,不再最求数量,而在于品味。

    杨元钊的眼光很具有前瞻性,他不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城市,没有什么美感,一些前瞻性的设计是有的,刚开始的路面宽度,没有达到双向八车道这样的恐怖的程度。知道后世的一些弊端,特别是超级大城市的弊端,他在每一个区域,都留下了足够的余量。

    比如,在街道没有那么宽敞的时候,保持了双向四车道,可是在中间,大概有2个车道的花坛,两边的人行道也非常的宽广的,当时很是经过了一番的争夺。可是为了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走的更好,杨元钊几乎是强行的通过了。

    除了人行道和花坛,两侧不允许永久性的砖石结构的构造,最多只是临时的钢构建筑,即便以后要修改,也容易许多的,旧城区几乎都是推倒重来,不在旧有的城区之中改进,包头这么一个小县城,也没有足以留下来的东西。

    四四方方的城市之中。设定环,参照了北京的设定,从一环开始,留了足够的区域。为未来高架和高速路做出准备,当时的前瞻性,在几年之后形成了现实。

    正是这一系列的设计,让包头在发展之中,偶尔遇到了问题,却很容易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包头现在拥有5000万以上的人口,机动车保有数量达到了500万左右,比世界上其他城市,更早的进入到了早高峰晚高峰,交通拥堵,可是一条有一条的快速道路,双向八车道的便捷通道,交通警察和红绿灯,各种来自后世的,处理交通拥堵的独特设计,让包头的拥堵不是那么的严重。

    最关键的,是因为土地都回收,之前是包头商会,后面收回到了西北政府,整个包头周围的土地,基本上都不属于私人,这种情况之下,包头的扩展特别的大,以核心区域400平方公里的面积的,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是6万人,在世界上不能算是最密集的密集,暂且看来,还可以,最少包头这边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

    一环快速路,因为太近的关系,只有5公里的方圆,整条环线也不过是20公里,没有采用封闭的快速路,只是采用了立交桥的方式,这是包头最核心的商业区,几条商业大道,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

    二环初步的使用高架,在大部分的地区,基本上是半封闭,足足50公里的环线,一半以上封闭,车速可以达到50…60公里左右,一般转一圈大概是50分钟,这在空闲时段,不是很快的速度,在忙时,简直是飞一样,甚至有些从一环一边到另外一边,绕行走二环的都有。

    三环是目前西北最重要的改造工程,目前包头的三环,定位为周长110公里,也就是说的,是在包头核心,27。5公里左右的区域,占地面积更大,由于面积庞大,所以,区域也就多了,基本上大部分大型企业和政府的司局,都在三环以内,政府小区和大批住宅也在的,由于距离较长,又要保证一定的通行速度,三环额定的速度是80公里…100公里左右,这样的话,半封闭就不太合适,会有很大的危险,并且为了保证大量汽车的通行,用了高架和地面相配合的情况之下,自如的疏导交通,可以达到3倍,甚至是4倍的通行能力。

    整个高架,全程超过了85公里,还有超过110座立交桥,可以说,在方寸之间的,投资巨大的,看着距离地面15米到35米之间高架,在包头的城市之中拔地而起,对于所有人的震撼是显而易见,这也会成为的包头的新的风景。

    高架是全封闭施工,可是巨大高架是任何东西都挡不住,很多市民都在询问,这到底是什么,关于高架的功效也就流传出来,本来,大量高速路的贯通,已经让包头的交通环境上了一个档次,特别是公交专线和筹划之中的轻轨和地铁,但是高架作为预留未来建设,还是建起来了,以包头超高的修建速度,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超过80多公里的高架。

    云山桥,三环上面,最大的立交桥,分成了8个不同额方向,4个层次,是三环中央的重要节点,甚至还有一小段,差不多10公里的高架,跟二环直接相连,这是三环二环联动的重要区域。

    此时,立交桥前面,张灯结彩,贴着临时牌照的汽车,按照时间安排,一辆辆的进入到了立交桥的区域,因为一切从简的关系,简单的一条红绳,杨元钊跟刘澍会上前剪断了之后,第一批进入到高架之中。

    上午的10点20分,剪彩结束,超过500辆车,以80公里以上的速度,在立交桥上呼啸而过,分成了两个方向向前,杨元钊的车在最前方,而他的车里,却坐着一个客人,袁世凯。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当大部分的结石或者通过药物,或者通过物理的方式,从膀胱之中排出体外之后,袁世凯的身体立刻就好了,类似这样的病症,很痛苦,很难受,可是病根只要一被除掉,只要不是病症深入,影响到了脏器的正常运转,否则很快就能够恢复。

    袁世凯五十多岁了,养尊处优,保养较好,再加上西北用要的专业,他只是休息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已经确定了北洋接下来的道路,他索性也不回去了,跟着在西北看看,这不,高架通车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然是要来凑热闹的。

    超过地面十米,二十米,甚至是三十米,这在往常,差不多就是十层楼高了,可是宽阔的快速路,却让汽车很快的开行起来,看着窗外不停退后的建筑物,袁世凯感慨的说道:“真的扎根到了西北,才发现西北真的太强大了,为什么要建设高架,地面不行么?”

    杨元钊简单的跟袁世凯讲述了立体式的通行,未来,城市主要干道,只是起到一个基础的作用,真正在城市之中通车的,就是高架,可以满足私人和公务车辆的通行,公交车,轨道交通和地铁,则是另外的公共出行方式,追求的是大量和相对的快捷,至于更高级别的,可能当直升飞机研制出来,还会有空中线路,当然了,那就是的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袁世凯听完之后,沉默不语,北洋旗下,少有经营方面的人才,勉强有一个周家,却是李鸿章留下来的老底子的,袁世凯手下,能够带兵打仗的,着实不少,可是这个时代,经济才是最主要的,这一点,也是他到了包头之后,才算是明白。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事行动,总是耗费大量的资金,更别说装备军队,而资金的来源,不是什么巧取豪夺,从民众的口粮之中征集的,而是经营城市,这个称呼很新鲜,听起来有些让人无法理解,可在西北的时间越来越的,他似乎明白了,城市越来越大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市民,加上机器和工厂,就能够收钱,收很多钱,最少杨元钊所泄露的包头市的政府收入,大概是120亿。

    难怪西北不把的几个师的武器看在眼里,一个城市就可以达到数百个师的装备,百姓们还安居乐业,这简直是魔法,也就从这个认知开始,袁世凯开始任命了,要求杨元钊给他弄个地方,他就在西北落户了,老老实实的当富家翁,不考虑东山再起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寻找两个旅团() 
知道了是关于山东作战,还有天津的日军的事情之后,特别是听说有两个旅团消失了,差不多3万人的部队,一下子从天津城,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消失了,哪怕杨元钊对军事方面不了解,也知道,这绝对是发生大事了,这种时候,肯定不能有任何的耽误。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军事方面,杨元钊所知道的不多,听完电话,没有多说什么,也不能所说什么,万一瞎指挥出了错误,那对于山东的战局而言,是一场灾难。

    出了干休所,不知不觉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初春的太阳,不太热,照在身上微微的起热,很是舒服,杨元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走,去参谋部!”

    司机快速的上车,一踩油门的,礼宾车猛地向前一蹿,以差不多40公里左右的速度,拐出了小道,直奔外高架,参谋部是在二环旁边,直接走市内的话,虽然看起来近了许多,可是12点的高峰时段,通过10多公里的距离,可能要的1个多小时,可是走外高架就不一样了,从这一侧立交桥,有一个直达二环快速路,绕一圈,大概会有30公里左右,可是最多只用15到20分钟,快了不知道多少reads;。

    一路上风驰电掣,杨元钊第一时间回到了参谋部,他已经算是最晚抵达的,之前日本就已经有动静了,哪怕战争还没有开启,参谋部还是拉起了黄色预警,这是仅次于红色和橙色的预警,最少有两个批次领导和参谋,在参谋部之中战术值班,而发现了两个旅团失踪的问题之后,更是第一时间通知了主要领导,除了一位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目前远在陕西西安,无法回来之外,剩下的军方高层。几乎一个不拉到了。

    在作战室之中,军方高层都已经到了,他跟冯玉祥打了一个招呼,询问道:“找到那两个旅团了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冯玉祥摇摇头,道:“没有,石磊那边已经派人去了,相信很快就会得到消息!”

    冯玉祥只是说了两个旅团的事情,并没有说。在接到预警之后,已经直接通知了蔡锷,目前在山东,蔡锷的第一军已经是红色预警了,所有人员核实弹,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战斗,而侦查团已经彻底的撒出去,在广阔的平原和丘陵寻找日军的踪迹。

    杨元钊叹息一声,目光落到了作战室的墙上,巨大的军用地图上面。清晰的标注了日军总兵力,目前集中到天津的,差不多有37个师团和54个旅团,一共140万左右的军队,他们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方式,分布在整个的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区域,当然了,过去的3个月之间,很是骚扰了天津和河北的地区,北洋重镇天津。几乎被日本人快玩坏了,这个或许是袁世凯决定退出的一部分原因,日本已经毫不掩饰,对于中国的野心。在没有能力对付日本,西北又表现除了强大的能力的前提之下,前有狼后有虎的前提之下,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在军事地图的动态显示之中,12个师团和部分旅团分成了6个方向,向山东扑去。一直都没有能力近距离观察的情报人员,大胆的进入到了核心区域,才发现,少了两个旅团,第九旅团和十八旅团。这两个几乎跟常设师团差不多时间设立的,每年都有消息会升格为师团日军部队,就这么神秘的消失了,找不到他们的位置,恐怕要出大事。

    日本人到天津的时间不短了,在源源不断的从本土调集军队,现在集中在天津的日军规模庞大,冬日里,不太适合行动,他们一方面适应,一方面从国内调集的资源和武器装备,特别是等待美国支援的火炮到位。

    去年欧战发生之后,爆发的山东青岛一战,从某种情况之下,显示出了的西北强大的实力,几个师团被留在了青岛,联合舰队也灰飞烟灭,这让日本无法承受,如果不是接下来英法美对于日本的支持,说不定他们就要撑不过了,发出全部的部队,对西北的报复,是一次孤注一掷,可是没有等完全开始,就被另外的事情给打断了。

    英法美 又来了新的支持,特别是美国的巨大贷款和一批武器资源,特别是重炮,美国在西北军事演习之后,发现西北拥有大量的重炮之后,觉得日本可能还不是西北的对手,为了拖住西北,最少在美国参战之后,让西北无暇在太平洋和东南亚的进行动作,所以,从自己陆军装备之中,支援了日本120门重炮,其中48门108的,48门155的,还有24门180的。

    这其中,108和155,是美国陆军的制式火炮,代表着美**工的生产能力,而180的,是美国为俄罗斯生产的装备之中的一部分,为了让日本能够在火力上面压倒西北,所以提供了180火炮。

    本来,在春节刚过,3月左右的时候,日本就准备攻击,因为大军驻扎在中国,也需要不小的消耗,深受中国影响的他们,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可是大批从美国支援的装备,特别是那些重炮,哪怕日本人相信,自己能够击败西北,获得胜利,可是有重炮跟没有重炮,伤亡水平是不一样的,加上目前在天津呆的比较的舒服,索性,也就继续待下去。

    美国人的动作着实有些快,世界上第一工业国,挪出来几百门大炮,这对于美国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为了速度更快,这些火炮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新的。大概3月15号左右,从菲律宾拆卸的部分108和155已经抵达天津,这些火炮都是菲律宾美军的装备,知道目前在婆罗洲,有大量的华人,可是菲律宾还是安全的,只不过是战略火力的缺失,菲律宾还有大量的岸防火炮,足以让军队拥有一定的战斗力。

    美军装备的是,108和155,真正的180,不过是仿制俄罗斯的,作为对俄支援的一部分,好在这部分,靠近太平洋的海岸有生产能力,直接从库房之中拉出,也没有用商船,商船跑不了那么快,用了7艘驱逐舰和12艘巡洋舰组成的特别舰队,直接的把东西放入到了军舰之上,运过来,跨越了整个太平洋,不过是20多天,3月29日,从美国用最快的速度运输到天津的180和剩余的火炮也都到位,日本连演练都没有,就急不可耐的开拨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