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这个时代,也就只有西北和德国装备了高射机枪。但是这玩意,真的不是什么秘密武器。只要见到过,肯定会仿制出来的,就如同曾经的飞艇一样。
西北在装甲上面的优势,在这个强击机上面尽显无疑。在一次极限实验之中,位于地面的强击机的,面临着24挺高射机枪放平在500米外的攻击,虽然中弹超过万发,却没有一发子弹攻击到强击机的核心地位,彰显了它的能力,也让陆军彻底喜欢上了这个新鲜出炉不足1年的小家伙。
按照一个乙等军一个飞行团这样算来,西北未来600万的部队,300多个师。近150个飞行团,需要各类飞机近2。3万架,这些还只是最基础的对地强击机和轰炸机。再加上战斗机,远程轰炸机,中程轰炸机,甚至是海航,保守估计,飞机的数量最少要翻两番。达到的6。9万架,至于飞行员。最起码也应该是14万的正选,备选的最起码还要12万…15万人。
飞行员的培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从最初级的,到高级的,再到驾驶飞机出征,这需要一系列的培养,西北人员宝贵,不可能用人海战术,大浪淘沙,给对方刷击落数,所以,必要的培养必须要层层推进,差不多七八成的缺口,必须要在未来的一两年,彻底的解决。
杨元钊清楚的历史之中,二战时期的日本,在最初几乎跟美国不相上下,可是后期跟不上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底蕴不足,无法爆发出足够的产量,让飞机形成飞机海,而另外一个方面,何尝不是飞行员不足,最后的神风机的自杀冲锋,一方面是飞行员数量不足,他们真正驾驶飞机上天,也不是美国的对手,另外一方面,也是生产不出来更多的合格飞机。
既然看到了问题,要如何的解决,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生产出足够的战略轰炸机,让军队进行适应性的训练,但是3000架,超过30亿的固定投入,这不是西北拿不出来,可是全力以赴的训练两到三个合格的机组,就又是30亿的投入,这可就大条了,一个合格的战略轰炸机机组,从燃油到航弹,在到起飞训练,花销海了去了,这笔投入真的不小。
未来中国的空军,又不是只有战略轰炸机,他只是庞大空军之中的一部分,按照杨元钊计划之中,战略轰炸机3000架就够了,中型轰炸机可能会有6000架,这两者共同组成了西北空军的轰炸火力,而战斗机需求量更多了,为了配备一个可以护航战略轰炸机的战斗机编队,需要一款重型拦截机和战斗机,这个也在研发的过程之中,累积算来,投入极为惊人。
没有飞机,可以想办法,或者买,或者造,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没有足够的数量,又怎么能够形成规模的,人永远是最难以补充,反倒是机器,只要有工厂,有原材料,有生产技术,这些随时都可以生产出来。
对于这个,杨元钊还是提出了比较激进的方法,那就是藏兵于民,不但是空军,未来的海军和陆军也是同样的,拖网式渔船的项目,为西北准备了大量适龄的海军,还收获了不少的海洋鱼类,极大的补充了整个国民的餐桌,这一项两全其美的计划,很是得到海军的赞赏,继而给了杨元钊巨大的灵感,推广到了全部的兵种。
一项由他亲自批准,连锁全国射击场建设,早在1912年就开始了,立足与民用的射击场,在整个西北开设起来,甚至在其他的地方也有,一共兴建了6000多家,以培养专业运动员和普通的优秀枪手为主导的,以后世职业联赛的方式,举行以乡镇,县,市,省,国为单位的各级比赛,优胜者可以组队参加更高一级比赛。
所有的参赛费用,都由西北独立承担,县一级总奖金4万,前十名可以得奖,市一级的40万,省一级的四百万,至于国家一级的,高达2400万,虽然每年投入巨大,可是收获也同样巨大,短短的2年时间之中,累积为部队培养了大批射击专业人员,基本上市一级的前十名,通过比赛磨练之后,都可以成功的进入到的军队之中,或者是狙击手,或者是神射手,天赋一流。
从西北建立开始,尚武的精神,就融入到了西北的血脉之中,西北的成立,从包头建立的时代,就浸透了鲜血,最初的包头,面临了超过1。5万的马贼,按照很多人的说法,面临着这个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退却,可是西北却冲上去了,用上万人的鲜血,祭奠了西北的辉煌,而接下来,对抗北洋,对抗俄罗斯,同样如此,用铁血浇灌出了西北之花。
射击学校为的是培养优秀的射手,其中天赋一流的,大部分都进入到了军队之中,少部分则会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的大赛,未来帮助中国斩金夺银。这个学校的建设,只是西北众多藏兵于民项目之中的一个。而同理,驾驶学校和飞行学校,也在西北开了花,驾驶学校在西北超过2。2万家,其中部分特种驾驶学校,专门传授坦克和装甲车的驾驶,跟军队的培训是两个方向。飞行学校也超过了300家,目前同样是有人踊跃报名之中。
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愿意加入到了西北的体系之中,不得不再一次提到杨元钊的工资政策了,依靠着高工资,西北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工人队伍,不必像是欧洲和美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时候,采用的羊吃人的运动,用血腥和镇压,把农民从土地上面解放出来,用优胜劣汰和赤裸裸的血腥,让他们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上面,投入到工业上面,然后为工业增加收入。
这是资本的常态,也难怪马克思的资本论之中,专门提到了,资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每个毛孔中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杨元钊这样的穿越者,偏偏打破了这一切,站在后世百年经历和无数巨人的身上,他很清楚,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单位人工在产品之中的消耗,以整体的工资,借助这税收,商业和其他的一些条件,营造一个大型的商圈的好处,这样社会平稳,矛盾不会激化,人民安居乐业,只不过初期的投入较大,而且技术上面,也需要领先。
前者,被一体机分解的规模庞大的黄金和贵金属解决了,后者,最少在百年之中完全不是问题。
按照一五计划之前,对于去年的工业总结之中数据,去年西北辖区内,城镇人口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40元,平均每个月120元,而包头特区更是达到了2160元,平均达到180元,至于包头市区,差不多是240元。
这样收入,在目前的状态之下,西北的商品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大米0。18元,面粉0。15元,自行车24元,猪肉0。86元,就算是商品房,也不超过80元每平米,这还是包头市区,郊区和其他地方,不会超过20元,只是衣食住行,庞大的工资,根本无法花出去,大部分都投入到银行,但是多了之后,很自然的,就投入到了其他领域,这也是这些项目受欢迎的关键,毕竟就业余的文体生活上面来说,西北是有些差。(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章 飞行俱乐部()
如果和平年代,杨元钊一定会推动全面发展,后世五花八门,四面开花的文化产业,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丰富的精神文明,也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
可惜现在是什么时间,对于杨元钊来说,最多一两年就可能陷入到战争之中,哪怕西北不想,世界局势也必然会发展到哪一步,世界看起来大,实际上很小,都是在几大强国之间对抗和连横,和平不是祈求来的,祈求来的,不过是虚假的和平,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大国,除了勇攀高峰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走。在布局上面的,就没有考虑多种精神文明并存,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
好在,中国的民众,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走来,在1908年之前,大部分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的情况之下,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没有那么的大,而在商品方面的统筹和培育进入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之下,西北支持的文体活动出现,拖网式渔船不算,这应该是工作的一种,而射击,赛车和飞行为主题的三大项目,成为了民众们关注的重点。
这其中最大规模的是射击,相对于其他的两个项目,设计的场地很小,有些时候,隔离出一个靶场就可以进行了,使用的不过是枪械和子弹,只要组织严密,就可以进入到不同级别的联赛,参与者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两项所不能相比的。
可是如果说最受到青睐。最让人着迷的运动,还要算的上飞行,是人都想要飞行。热气球和飞艇出现的一百多年时间之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少人会花费资金,飞上天空。
飞机的出现,又迅速的取代了飞艇和热气球,飞艇的速度不慢,最高的速度达到了70公里。比起一般的汽车还要快的多,可是跟飞机200公里以上的速度相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天空,又能够享受到风驰电掣的感觉,这是任何运动都无法替代。
最开始建立飞行俱乐部的时候。或多或少的考虑到保密的问题,中国太大了,在整个中国的各地都举办飞行俱乐部,泄密是肯定。
可中国很庞大,在农村大部分被生产建设兵团所接管,大部分的民众都进入到了城市的前提之下,只要考虑到飞艇俱乐部的人员,泄密的可能性不大得,只要在飞行俱乐部的周围划定禁区。防止有人在近距离偷窥,空中看到东西,对于他们帮助不大。西北已经越过了飞机最初的状态,哪怕是西北一型,已经越过了最初的飞机,接近了二战主流的飞机,20年的差距,在没有一体机这样的逆天神器。只看外观,不但不会帮助他们。反而会让他们走无数的弯路。
就比如,在普通的汽车时代,你突然弄了一个电子控制的汽车,虽然看起来大体结构还是那个样子,在电子工程没有达到某种程度的前提之下,带来却是一地的茫然。
西北的飞行俱乐部,在西北内部,严格的管理,只是在特定的区域进行,一些因为西北的出现,自身掌握技术的,有了钱的年轻人,相对于其他的项目,更愿意把精力挥洒在飞行中,这种克服地球引力,自由翱翔于天空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以西北一型的轻型双座版本为模板的教练机,从1911年开始,就大规模的生产,目前总量达到了5200架,这些飞机,以10…20架为一个单位,分布在西北200多个市一级的行政区划之中,核心区域多一点,偏远的地区少一点,以保证每一个地方都有足够的需求。
相对于军队,全部是由西北提供费用,这些飞行俱乐部是盈利性的组织,这些俱乐部是有会费的,会费相对于消耗来说,只占60%左右,剩下的是西北的国家补贴,对于一些有天赋的,俱乐部还会专门的跟踪,为一些出色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让他们可以从初级班,逐步的进入到了中级,甚至是高级,当然了,既然有帮助,肯定有要求,对于他们的要求,别而都很简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战争爆发之后,必须无条件的加入到军队之中。
高级班的学员,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经可以算是准飞行员了,这样的学院,飞行的小时一般都在700…800小时左右,基本掌握了轻型的西北一型教练机,甚至接触过的西北的主战机型,只要进入到军队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突击培训,就是一个合格飞行员了。
全国范围之中280多个飞行学校,注册的飞行学员多多达的17万,其中初级学员的8万,中级学员6万,高级学员3万,这也是未来,中国空军的基础,跟一点没有接触过普通人相比,初级学员100…150小时的飞行时间,中级150…500飞行小时,至于高级,已经是熟练的,飞过多个机种的。
因为教练机的原因,这些飞行员擅长飞行的都是轻型飞机的,直接驾驭未来中国的主力战斗机,应该比较的容易,可是轰炸机,就困难了,哪怕是西北一型的轰炸机,起飞重量都在5吨以上,更别说未来设计的重载战略轰炸机,起飞重量直接奔45吨甚至是50吨去了。
这样的飞机,超大型的飞机,哪怕是有飞行经验的,直接去飞,都会上手困难,杨元钊的出现,电脑算是普及了,但是不能生产,不了解原理,这个电脑最多就是后世办公电脑,更深层面的应用,比如数控,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设计上面,非常薄弱,在一五计划之中的一个小项就是模拟飞行器,但是这只是简单的,让操纵者熟悉飞机的一些参数和按键的作用,减少学员的熟悉过程。
而对轰炸机飞行员的培养,只能够采取原来的模式,但是在所有飞机之中,轰炸机的消耗是最大,沉重的身体,庞大的载弹量,燃油消耗最少是普通的战斗机的五倍以上,跟战斗机既然不同的控制,在20世纪初这个摸索的时代,真的可以说耗费巨大。
杨元钊很清楚,西北不会刻意的加入到欧洲战局之中,可是一旦加入之后,就必然是最危险的状态,最起码德国已经抵挡不住了。兵败如山倒,一旦兵败,必须迅速的扭转过来,而战略轰炸机就是最佳的方法,2万米的高空,超过700公里时速的战略轰炸机,庞大的机身有足够的自卫火力,是整个天空的霸主,最多可以携带25吨的炸弹,这带来的威慑力,绝对不是飞艇能够比美的,700公里的时速,即便对方发现,再改变已经来不及了,轻易可以达到上百架,甚至是千架的规模,不但是对陆地,对海也是巨大的支持。
本身西北提出的战略轰炸机的标准,基本上达到了后世b17的程度,杨元钊虽然对于二战主力战机知道的不多,可是b29这样经典轰炸机还是知道,他尽可能的推动航空发动机,特别是的涡轮螺旋桨的研究,估计差不多了,就把b29作为新战略轰炸机的标准。
似乎目标必须要定高,才可能发挥出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基地制种反馈过来的消息,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了,基本达到了标准,甚至是有所超出,这个超出,更多的是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替换原有的活塞式发动机带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