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8年,抓住一次机会,对付了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不但彻底的把西班牙的势力,从中美洲连根拔起,还生生的从西班牙的手中,把菲律宾给夺回来了,以此作为亚洲的重要据点,投入了许多,基本形成了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
菲律宾,距离台湾的距离太近了,台湾的变化,直接关系到美国,特别是台湾控制的一些岛屿,跟菲律宾之间几乎是接壤,美国不同于英国,没有数量庞大的战舰部队,即便是在菲律宾,也只是当做一个原料产地,驻军非常的少,最多有一个象征性的舰队,台湾乱成这个样子的情况之下,几乎危机到了台湾的利益。
日本人的意思,几乎所有国家都看的清楚,美国也是其中之一,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庞大国家机器开始运转,以美国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地位,稍稍漏一点,就可以让日本吃饱了。
首先,是钢铁,美国何等的财大气粗,本身,他们的废旧钢铁,卖谁不是卖,直接批准了1000万吨的钢轨和其他的钢铁的销售计划,这些可以很容易的重新熔铸的钢铁,只要稍稍的提炼之后,就是不错的钢材,对于美国来说,是鸡肋,美国有足够的产能生产出新的,对于日本来说,却不亚于军事工业的一个重要的支柱。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为了防止日本有钢铁生产不出来,还在美国五大湖区,拆掉了一个年产400万吨级别的炼钢厂,这个炼钢厂有些落伍,却没有彻底的报废,不属于淘汰的产能,可在国家的利益之下,都作为输送,送到了日本,废旧钢铁就不用说了,还是废铁的价格,这个炼钢厂也几乎是废铁的价格,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炼钢厂,最终的价格只有1000万日元,也就是500万美元,这跟白送没有多少的区别。
除此之外,美国还送佛送到西,不但让专人负责拆卸这个炼钢厂,日本可以派遣技术人员全程的观摩,运输的船队也是专门找的,其中还动用了美国最大的运输船,毕竟,有些工件太大了,小一点的船,没办法用。
这个时代,日本还只是百万吨的钢产量,也就是超过了曾经的汉阳铁厂,在1908年之前位居亚洲第一,而西北在包头钢铁厂投产之后,就已经一举的超过他们了,现在钢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就这一项上,日本人是望尘莫及的。
20世纪初,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却是绝对的资金,技术和人力密集的产业,没有足够的投入,想要让产量攀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美国人大方的把一个400万吨年产量,技术还不算特别落后的钢厂。送到了日本。一旦美国的炼钢厂投入使用和一次性1000万吨的废旧钢铁,几乎可以肯定,一年多以后。伴随着从美国拆掉的这个炼钢厂,在日本重新的建设成功的,日本的钢产量会暴涨。
在这个时代,钢铁几乎代表一切,跟武器有关,跟生产力有关,跟建设能力有关的诸多东西。都会在这里展现出来,得到了钢铁的日本的。实力大增,将会直接反应在军事工业和造船业上面。
美国的两个举措,让日本大喜,直接肯定的回复。并且派出了的精干的技术力量,前往美国,亲自接收这么一个炼钢厂,并且在日本国内,选择地点兴建这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体,一旦这个钢厂落地,日本也将在钢产量上面,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平。
美国都已经回复了,可是跟日本关系最近。几乎是日本最大靠山的英国,差不多一个星期都没有什么反馈,难不成英国跟法国一样。受困于欧洲战场,无暇顾及日本,在日本的计划之中,英国是最重要的一环。
不过好消息总是到的最迟的,英国不是不重视,而是太重视了。日本,台湾东南亚。是未来英国亚洲战略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西北崛起已经是确定事实的情况之下,当中国有统一迹象,西北有可能迈向海洋的时候,英国肯定会警惕了,婆罗洲的事情还没有一个定论,台湾又出事,一旦漫延起来,对于英国的整个亚洲战略,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
当英国大使拿着一个清单,来到了日本外交省的时候,整个日本外交省和政府,都动容了。美国的支援,直接是硬实力的支援的话,那么英国的支援,在而干脆就是软实力上面的支援,英国的清单是一连串的技术,包罗万象。
从金刚级开始,日本一直在谋求英国的一些先进技术,争取让主力舰得到了自产,用庞大的投入,获得了金刚级的图纸,本国也可以自产,但是装甲钢,动力系统,火炮等诸多子系统,基本上是进口,日本充其量,是一个主力舰的组装生产能力,借助着从美国,英国,法国等进口的东西,组装出了一个主力舰。
这只是一步,从19世纪开始,日本一直都在谋求着自强和独立,保证某些东西的自产,争取获得足够的技术,英日同盟和对俄作战,英国跟日本的关系亲密,也向日本支援了大量的东西。
现在,伴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突破了某种迹象的,特别是现在台湾的变动,1074项不同的技术,足以让日本生产出比较先进的动力系统和装甲,虽然还无法达到主力舰的程度,可是巡洋舰已经可以完全自产,甚至要求低一点,战巡也可以。在20世纪初期,战舰永远是这个时代,武器装备的集大成者,战舰上面的一切,对于整个日本的军工系统,都有巨大的提升,起码6寸,8寸,甚至是12寸的火炮的技术,会让日本的军火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海军技术,可是有了更强的基础,对于陆军的支持,也非常之大,最少未来几年,日本陆军服役的火炮,技术基本上达到了欧洲先进的水平。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提升,让日本如获至宝,英国还牵头,在全世界范围之中,发行超过3。2亿美元的债券,首发是在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和摩根集团同时承销这些债券,一下子销售了70%,给了已经岌岌可危的日本经济,一个巨大的强心针,
本身,已经从英法美的手中,获得了2200万英镑的巨额军费,现在又是3。2亿美元,按照一艘主力舰1000万美元来说,这等于是32艘主力舰,日本不但可以成功的恢复已经被击沉的联合舰队,陆军一些设置可以扩展一下。
日本狭小的国土之中,人口密度甚至在中国之上,正因为如此,只要有钱就可以招到兵,之前100万的扩张,不过是一个基础,有了这些钱,更大规模的扩军都可以,日本陆军部直接准备扩编120个师团,让总兵力达到300万。(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章 调整计算()
一五计划关系重大,不但关系到未来五年之中,整个中国发展的方向,也关系到可能到1918年,或者1919年结束一战之后,中国的布置,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跟非战争阶段的供需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在没有计划的年代,曾经在一战之中赚取了大量金钱的美国日本,在战后都有一个阵痛期,后面的恢复阶段,才有了比较好的数字,不过黄金的十年之后,就迎来了1929,世界上规模比较庞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这个经济危机,直接催生了二战的爆发。
杨元钊从阴山基地上面,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他可以在点的事情上,在发展的趋势上面,给出判断,可是包罗五年计划的所有东西,不是他擅长的。所以,这一次的五年计划,并没有自己单独一个人的命令,只是做出了一些前瞻性的预测,比如说,大型机动车的,坦克,飞机和航空母舰,内燃机和电力方面,以这些方面为重点,再加上一些大型重点工程和其他方面,共同构筑了的五年计划的基础。
简单说,就是依靠大的研究项目,大的工程,甚至是大型工厂的投产,带动整个国家,必须选择最重要的项目,正因为如此,设计的方面太多了的,需要细细来制定,现在西北经过了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全门类,全系统的生产能力,这些生产能力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有研究,西北如何让这些发展的更好,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府拍脑袋就能够做出来的,甚至不是靠感觉,而需要计算和辩论。
从欧战开始,就开始的计划制定,最少设计到了600万人,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600万人分布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领域,到了1914年初。增加到了的1800万人的,虽然大部分只是一个收集和调查的过程,可是负责制定各方面计划的人员高大69万人,这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计算过程吧,更何况,其中还使用了超过30万台电脑。
电脑。没错,就是电脑,在西北会展中心,超过数万平方米展厅之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电脑,最少有上万人,在这里紧张的工作者,利用电脑汇总某些数据,然后传输到终端或者打印机之中。这个场面是极为辉煌的。
方方正正的电脑,显示器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只是巴掌大小的一个屏。甚至这个屏是液晶的,直接从手机上移植过来。显示器,键盘,机箱,风扇,主板和主芯片,基本上,跟后世的差不多,这是杨元钊的恶趣味,在铁路局用上了电子计算器作为铁路运行图之后。众多需要计算和设计的部门,都开始要求有一个计算能力更强的工具。为此,没办法杨元钊,把计算器的核心给拿出来的,让下面的人进行研究,顺便的支点他们后世电脑的基本概念。
虽然说,这只是一个函数计算机的核心,但是怎么说,也是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虽然简单,可是计算速度却不错,后世因为便宜,成为了计算器的核心,如果有人专门为他设计一套系统,比如说,内存,各种的外置资源,和输入之类的,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东西,普通的6个核心并列在一起,加上了一些外设的,构成了最普通的办公用电脑。
虽然速度很慢,让用惯了后市计算如飞的电脑的杨元钊看不到眼里,可是伴随着各种操作系统和专门工具,他却成为了大规模计算和工程的必备工具。
从电脑出现开始,关于电脑的申请就越来越多,现在的整个西北拥有120万台电脑,不是不想更多,主要是这些电脑,只能够通过一体机来生产,现在的西北的技术水准,只能够做机箱,电源等比较简单的东西,在电子管时代,连晶体管都没有涉足的前提之下,生产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不是开玩笑么。
电子行业也就在这个时候起步了,首先不是硬件,而是软件,电子行业也是少数倒挂的行业,发展了足足20年,才生产出一款跟初代电脑性能差不多的电脑,然后才走上了快车道。
一个国家,能够使用到计算的众多,既然电脑都弄出来了,索性以手机的芯片为核心,让人专门设计出来一台,集中了千个,万个,甚至更多芯片的机器,这个机器被杨元钊命名为大型服务器,主要用于网络的布置和大型数据的计算,比如说,天气预报,大型反应的基础数据运算。
软件行业的,是最基础的,只要语言弄出来,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接下来,就是码程序了,西北拥有最海量的人员,哪怕现在用工荒,也可以抽取出足够的人员,而中国人的想象力,在这一个时刻尽显无疑,无数软件的出现了,电子办公系统,电子表格,电子统计,电子计算,电子打印。
这样的变化,让杨元钊除了目瞪口呆,还是目瞪口呆,在电子产业没有获得足够发展的前提之下,居然就弄出了这个电子化的办公系统,甚至依靠这人海优势,制作出了无数的办公软件,这其中大多数数据用的比较多的设计,这些,直接作用到了五年计划之中。
电脑的出现,也是一个巧合,软件丰富了电脑的功用,越来越多的人在电脑上面制作了东西,现在的电脑,比不上后世的顶级电脑,可是远比后世第一代和第二代电脑强大了,已经足以处理很多的问题了,计算能力强悍,实力强大,这些都加快了一五计划的布置。
无论是后世,曾经苏联的5年计划,还是刚解放,中国的五年计划,都是一个大的方向,批准了一系列的重点工程,很多都是模糊的计算的,所以,在最终完成五年计划的时候,很多方面都有超额,甚至有些计划,明显不是最佳的计划,只不过占用了这个名额,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正是明白这样的优缺点,西北在五年计划之中,收集了更多的资料,在计算的深度上,也相当的高,有时候,甚至1个百分点提升额度,甚至是0。1个百分点的提升额度,西北也在争取,也在计算,西北的总量太大了,一五计划在制定的时候,要保证总体工业规模和财富增幅30%以上,这样5年之后,西北工业总量会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哪怕是0。001%,也许就相当于几年前整个中国的总量了。
用的69万人,还有30万台电脑,几乎把大部分的方面都计算了清楚了,之前提出的出行的计划,甚至有一个重点工程和十几个庞大工程被否决,取而代之的则是更重要的项目。
每一个占据整体的权重和增幅都非常的小,可是架不住项目多了,只是大型工程,最终确定下来的就1838个,占用总投资额度,达到了3872亿西北元,平均每个大型工程投资1。5亿,几乎在6年时间之中,赚到的钱,几乎全部都投入到了这个五年计划之中。
初步计算出来的结果,粗略的估计,只是更深入计划和计算,改动的上百个大型项目,会让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提升20%左右,要知道,中国的经济增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现在由于总量的增加,而逐步的放缓,却也有30%左右,又增加的20%代表着增加到36%,换成6年前,这真的不算什么,整个中国的总量还没有多少,工业制成品的数量不多。可是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的根基,中国的产品用各种的名目和品牌,走向了整个世界,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了,在这个基础上面,美国如果能够 6%的经济增速,已经可以偷笑了,更何况是36%,这个幅度不小。
越是深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