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扩军,拉着人头,人头到了,就是团长师长的,有西北军校和蒋百里等军事教育工作者的存在,加上杨元钊创举一样的提出进修的概念,陈良从军的大半时间,倒是在军校之中度过的,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了初级,中级和高级指挥员教程,也就是1个半月之前,完成了为期4个月的高级指挥员进修班的学习,才走上了团长的岗位的,说是团长,可是参谋,绘图,炮兵,这些子项目都相当的熟悉,此时正在盘算着下一仗该如何去打。
侦查团是按照特种部队的方法选拔的,只是要求上面,没有特种部队那么的严格的,但是整体的选拔是按照这个来的,由于放宽了标准,侦查团的人员更多,战斗力也远在一般的士兵之上。整个团只有3ooo多人,他们不但还装备了大量的机枪和迫击炮的,还是第一师全部摩步化一支部队。
18o辆汽车,足以保证步兵部队的行进额,2oo多辆侉子组成游记编队,则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如同游骑兵一样的散出去,对于可能的敌人进行追击,侦查,分散和强攻,不过此时,只留下了不到4o辆在前方开道,剩下的,都老老实实的跟着的汽车,向前行进,这是急行军,只有通过道路,才能够保持最大的时。
侦查团的人员都训练有素,在汽车的颠簸之中,他们稳定的坐在两侧,身上穿着全套的装备和武器,可是肌肉却不是紧绷的,几个小时的车程,如果全部紧绷肌肉,到了战场之上,根本无法的投入战斗,这些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了,非常清楚这一点,都是放松的状态,只有到了最后的路段,才会紧张起来。
由于是紧急增援,陈良是直接从的青岛的近郊,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出前进,他没有做好必要的侦察,甚至连日军的位置,还是海军提供,就在他们前方4o多公里的地方,如果保持着这个度的话,可能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接敌了。
这一战要怎么打,就目前的装备和人员,陈良丝毫不惧怕日军,侦查团是整个第一师的一把尖刀,一直都是号称这仅次于特种部队的力量,这是初出茅庐的第一战,也是对日作战第一战,不但要胜利,而且还要胜利的漂亮,歼敌数字要多,最好是全歼,伤亡要少,无损是肯定不可能的,日本人也不是纸糊的,再怎么说也是常设师团,但是减少到相当的比例还是必须的。
小车的后面,专门改装出来,拥有一个3米多高天线,通讯员正坐在那里聆听着电台的声音,这是侦查团的几个主要电台之一,主要是对外联络使用,从无线电的应用普及开始,无线电在西北军之中的比重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不是说没有无线电就不能作战,是无线电可以让军队的战斗力倍增。
无线电因为杨元钊的出现,在西北军之中很早就出现了,特别是特拉斯这个电力和无线电领域的大师加入,天才的创意加上一体机源源不断制造出来的电子元件,无线电体积越来越小,可靠性和联络距离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衍生了无数的战法。
无论是连一级的小规模作战,到营团一级的稍大规模,甚至是师军一级的大规模作战,无线电能够挥的作用巨大,甚至在西北军校之中,专门为了无线电,设计了一个专业,专门跟研究所一起,研究无线电的作战,甚至听说现在已经有了无线电干扰技术,通过干扰敌人的无线电,达到分割,混乱敌人,并且取得胜利的程度。
当然,这种干扰的技术,暂时没有办法应用到战争之中,其他国家,包括是欧洲列强的德国和英国,都没有普及无线电,用的都是可靠性不强的初级无线电,在一战初期,无论是德国,法国还是英国,可靠的联络还是依靠有线电报,无线电只是必要的补充而已。
日军那边没有无线电,这是西北的优势,陈良可不是那种讲究骑士精神的,对方没有,就把自己拉平到对方的水平之上,那是逗逼的选择,指挥官,总要在战场上,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地方,打击敌人的弱点,更强大杀伤对方和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作为新时代的军官,他没有那么的迂腐。
红色的指示灯不停的响着,通讯员也郑重了起来,认真的翻译着电文,仔细的看了三四遍之后,没有任何的疏漏,这才郑重的对陈良说道“报告,天眼7号报告,前方差不多有半个师团的日军,正在向我们的方向急行军,预计一小时之后接触!”
“一小时!”陈良眼前一亮,认真看了一下手中的地图,按照的天眼7号所指点的位置,把双方的一些位置和情况标准了起来,看着地图沉思了良久,用铅笔在前方画了一个圈,说道:“命令部队,加快度,在343。7号高地构筑阵地!”(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九章 阻击战()
伴随着陈良的命令,庞大的车队骤然的加速,速度最少提升了20%以上,在不考虑持续性,只是一个急行军的状态之下,部队的速度还可以逐步的提升,这就是机械化部队的好处,即便是提升了部队的速度,对于部队而言,只是稍稍疲劳一dian,这dian疲劳,还是道路状况产生的颠簸造成的。¤小,。。o
另外的一个方向,日军前行的速度在放慢,这就是机械化与人力之间的不同,人力有穷而机械无穷,短时间,人可以快速的奔跑,可是长时间之下,就不行了,哪怕是强悍的解放军,日行军速度也不过是35公里,强行军是50,在关键时刻的急行军达到了14小时72公里,那已经是极限了,跑到之后,即便是投入战斗,也只是强弩之末的,一仗之后,整个军队就废掉了。
反倒是机械化部队,只要机械不坏,有燃料,路面状况有可以接受的情况之下,机械几乎可以一直开行。就如同冷战时期的美军一样的,24小时的全球投放能力,换做冷兵器时代,简直是神迹之中的神迹,那是不可能完成的,可他却是事实。车队的速度加快,再加上有飞艇的帮助,有什么埋伏能够躲得过的飞艇的监控,要知道飞艇上面,不单单有光学观察系统,甚至还有红外和夜视,这些实现性质的设备,也就只有军方高层知道。
侦查团的机械化部队,如同一条巨龙,掀起了无数的烟尘。以40公里左右的速度,在不到40分钟的时间。就走过了快20公里的距离,一路上风驰电掣。很快到达343。7高地的附近,这才停了下来。
343。7高地,这是山东这边比较常见的小型丘陵,平缓没有波澜,按理说,是不适合布设阵地的,不过他旁边,800多米的位置,还有一个253。6高地。两个高地交相呼应,比较适合设置机枪阵地,至于其他,时间有限,只能够简单的挖掘防御工事和让炮兵铺设完毕。
在另外一边,日军也已经很近了,飞艇并没有靠近日军的上空,而是隔着几公里的距离,在高空观测着日军的行动。此时的日军,还是挽马师团,不能也不可能配备汽车等机械化装备,这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即便是陆军强国德国,也是在西北的支持之下,才开始逐步的研究摩步化和汽车补给。其他国家都还没有起步,性对于的挽马。汽车还相当的初级,即便是在专门修建的公路之上。故障率也太高了,提升的一dian速度优势,在故障的面前,几乎不复存在了。不过挽马因为后勤船只被击沉的,剩下的不多的,临时支援的几十匹的,根本就没有太多的作用,现在更多的是依靠人力。
光学望远镜加上4000米的高空,不注意的话,根本就看不到,光学望远镜和其他的观测手段结合,基本上把立花小一郎所携带的部队情况看得七七八八了,立花小一郎虽然是临时拼凑的半个师团,却拥有2个完整的步兵联队和几个大队的后勤和其他兵种,总人数超过了12000人,目前正沿着3公里宽,7公里长的范围之中,分成了12路纵队在快速的前进,整个行军比较的有章法,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在随时可以支援的范围之中。
立花小一郎是日本陆军少壮派的代表之一,从陆士毕业之后,他正统的升官之路,目前坐上了少将旅团长的位置,这一次是证明他的机会,1。2万人几乎是半个师团,因为紧急动身,只是携带了一些随身的武器和小口径的火炮,不是他不带重火力,登陆的地方,是一片原生态的海滩,别说是道路了,就算是平地都很少,他们没有携带的牲口等运输工具,只能够依靠人力,1。2万人之中,有差不多3000人是负责后勤和背负火炮。
看着双方的距离,差不多在3公里左右的时候,空中的飞艇用无线电通报了陈良,日军到了,并且简略的告诉陈良,对方的兵力部署和配属情况。
陈良听完了飞艇送过来的电文,心情比较平静,因为有飞艇的关系,他的指挥部,没有选择高处布置,山东的丘陵地带,特别是靠近海边的部分,不是和隐蔽的,能够把机枪小组布置上去,已经算是不错了,他的指挥部布置在侧后方向,跟火炮部队布置在一起。
“按照计划,全力进攻!”
立花小一郎没想到,第一师侦查团,已经布置好了阵地,在远处等待着他的到来,日军也算的上是坚忍不拔的,受到了大量的进攻,失去了大量的大炮和武器补给的情况之下,还是在最短的时间之中,组织完了一个精锐的力量,冲向了这边的,不过他有些不幸的是,正好撞上了第一师的侦查团。开阔地带,又没有大片的树木遮挡,最多是把位于高地的机枪阵地给隐藏起来,在两个高地之间,双方正面对抗。
立花小一郎发现对面可能只有不到一个联队的兵力,顿时组织了6个大队进行突击,在他看来,不管面前是什么军队,人数是硬伤,哪怕是6个大队,无法完全歼敌人,后续还有6个大队,到时候此起彼伏之下,对方就会顾此失彼,胜利就是他们的。
日本的战术,还停留在日俄战争时期,训练有素的日军,使用的猪突战术,也算是传统了,密密麻麻的冲上来,表情凶恶的日军,看起来非常的能唬人,不过也就是能唬人而已,他们相对于现代战争,已经彻底的落伍了。
首先响起的是狙击枪,侦查团,在神枪手的配置之中,远比普通的部队多的多,3000多人之中,拥有400支狙击枪,他们都是布置在测后位的方向,1200米的射程,甚至远在日军的马克沁机枪之上。
日军在日俄战争时期,享受到了马克沁的好处,在常备师团之中,马克沁的装备量较大,可是登陆时候的损失,让立花小一郎所带的这半个师团,马克沁的总数不过是37挺,甚至为了急行军,携带的12门火炮,4门70步兵炮和8门40战防炮,基本上还处于零件的状态,要想装备到一起的,需要时间。
在这种情况之下,狙击手成为了第一个建功的,不是特种部队的,追求精度的狙击枪,而是普通,几乎跟a11通用的带瞄准镜,增加了枪管和精度的狙击枪的,这种可以装备5发弹夹,在专业神枪手的手中,可以保证连续的射击,旁边的瞭望手负责嘹望和后勤工作,在专门的装弹器的帮助下,可以在短时间之中,做到填装完毕,保证神射手能够持续的设计。
1200米的距离,对于神枪手而言,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加上普通的狙击枪的精度不够,三五枪打中一个,都是正常的,可是人数太多,射速太快,集合起来,杀伤力也巨大,可是突如其来的冷枪,一下子让日军的猪突战术变得无法继续下去了的,一排枪之下,数十人倒地,甚至越来越多,给这些士兵极大的打击,他们都趴在地上,不敢抬起身来,只能够匍匐前进。
不过日军的训练还是相当的到位的,哪怕是匍匐状态之下,依然快速的向前,差不多距离侦查团的阵地有300多米的时候,无数士兵猛地起身,向着西北军冲了过去,这是曾经日俄战争时期,创造的战术,依靠着悍不畏死的精神,越过对方火力密集的地带,然后冲入到敌人的阵营之中,去拼刺刀,这也是立花小一郎唯一仰仗的一dian,拼刺刀是日本战士在孩童时代,就开始训练,就是凭借着这一dian,日本才战胜了人高马大的俄罗斯。
前线的指挥官,看着疯狂冲上来,可能最多半分钟就冲到这边阵地之上了,立刻打出了一发信号弹,早已经准备到位,分布在不到1公里的阵地之上,超过240挺的轻重机枪,几乎每隔五米,就有一个 固定的火力dian,面对着那些日军开始了疯狂的扫射,对角布置的机枪,如同割稻子一样,一茬茬的射到对方日军士兵。
这还不是最绝望,旁边的两个高地之上,最少30挺机枪,居高临下的情况之下,造成了更大的杀伤,天上地下,日军都没有门路逃跑。
强大的火力,生生的阻止了日军的冲锋,在丢掉了差不多一个半大队,快2000人的时候,日军潮水般的攻势退了下来,可是到500米开外的时候,机枪的停止了射击,可是冷枪却又重新的响起,对于转身后退日军而言,他们的目标就更大了。
好容易退下来了之后,立花小一郎清dian了一下人数,6个大队6000多人的攻击,最终成功下来的,不到3000人,也就是说,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之内,最少有3000多人彻底的倒在了前方的阵地之上,而对方就暴露出来人员,满打满算也不过是2000多人,这个战斗力也太强大了一dian吧。(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一章 转进向北()
西北机动部队的持续追击,最终让立花小一郎部最后的希望丧失了,包括立花小一郎在内,所有幸存日均都疯狂的跑着,就算是立花小一郎的身边,也只是跟着的几个士兵,西北军队表现出来的战术能力,让他彻底的绝望,那些装甲卡车和三轮车,简直是跗骨之蛆一般,追着他们打,本身的损失,不到一半,可是追击战之中,损失的数量不停的增加了,每一分钟,都有人倒下了。『≤『≤dian『≤小『≤说,。。o
好在,只是追出了十几公里,西北军就停止了追击,立花小一郎部已经伤亡大半,剩下的,都是一些残兵败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