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时代-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构筑起整个的发动机,现在,杨元钊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已经成型的发动机之中,进行挑选,最终挑选出来的,作为未来发动机的主流。

    发动机的发展从二冲程道四冲程,其中还有风冷和水冷之说,一般而言,汽车,主要是水冷,空中发动机,一般是风冷,至于轮船,有油冷的,也有水冷,暂且,船用发动机,基本上不用怎么考虑,包头不靠近海洋,也没有拥有海港城市,杨元钊是没有办法制作出来的,除非近距离的接触一些的战列舰,在了解三涨或者蒸汽轮机,然后才会进行改装,对于没有任何一个出海口的西北来说,船舶和战舰,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换成之前的包头,杨元钊或许会看着,等待着包头和科学院的自己发展,现在,拥有了蒙古和山西两省,几万平方公里,甚至之上的土地,上亿的人口,交通方面,除了铁路之外,其他的也在考虑的范围之中。

    借助着一体机和这个时代的最尖端的科技,杨元钊选择了一个四缸的发动机,现在的,大多数的汽油机,都是一个缸,原因就在于材料上面不过关,无论是对压力上面,还是温度上面,这个,基本上都无法达到,拥有大量来自后世的材料,特别是宝马发动机的材料,直接复制出来都可以,更别说借用了。

    整体的形态和技术指标,都已经布置下去,当然了,还有参数,现在,汽油机的发动机,超过50马力的都寥寥无几,杨元钊第一个发动机的目标,就定在了80马力,这在所有人看来都不可能成功的,在杨元钊的强压之下,开始运转,研究院的投入在逐步的进行,各种最关键的材质,已经通过一体机来解决,机动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吃撑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汽油机的研究,逐步的深入,一个个成熟的汽油机,开始在包头定位,包头的汽油机发展,不但步入了珍贵,而且越来与向更高的渠道迈进。除了汽油机,还有柴油机,柴油机相对于汽油机,更加适合大型车辆的使用的,一些重载车辆和军用车辆,一般都会选择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好处就是安全高效,同样技术水准之上的柴油发动机,在效能上面,比汽油机高的多,柴油还比较经济实惠,只不过的,柴油机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压缩机,所有的柴油机必须要压缩,才能够点燃,提供强劲的马力,只不过,现在的世界,还没有注意到钢材之中的很多指标,制作出来的,多是一些普通的铸铁和粗钢,这种材质,根本就不适合柴油机使用,一旦压缩比例达到某种极限,等待柴油机的是分崩离析的发动机。

    真正高效的柴油机,必须要等到十来年之后,才会在美国诞生,包头借助着一体机,加上杨元钊对于汽油机的理念的指导,跳过了原有痛苦和困难的那个阶段,直接一步的成型,基于后世的观念和理念的汽油机和柴油机,开始在实验室之中诞生了,一步步的改进,逐步的开始了。

    杨元钊不是学习的柴油机的,后世的他,虽然作为车队的首席工程师,在车队的时候,接触的很多都是汽油机,基本原理他知道,拥有着比这个世界先进一个世纪的理念,加上的各种先进的材质,很快的,就设计出来了一款柴油机,对于汽油机,柴油机的马力数,最少提升了一半,达到了2400马力,虽然,相对于193马力,还是相对比较的提升不多,但是一定程度上面,这个柴油机的,已经拥有了一定前途,只要顺着这个层面下去,甚至单纯的增加缸数,柴油机马力就回逐步的增大,包头这边,修筑的各种高等级公路,才会彻底的拥有他的力量,现在的马车,不过是暂时使用而已,这个柴油机,已经有了推广和实现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 快速高品质更新】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京独立() 
相对于汽油机的顺利,柴油机一定程度之上,发展崎岖了不少,杨元钊确定了整个发动机工厂的发展了之后,确定了基本的形状,压缩机这方面,是一穷二白的,哪怕有杨元钊的指点,也走了不少的弯路,遭遇了很多的问题之后,最终成功制作出来了第一个柴油压缩机,当压缩机产生了之后,柴油机的制作工作基本上没有问题了,

    柴油机的最重要工序就是压缩机,至于其他的,水准一点都不高,柴油的能量强劲,且比较的温和,只要压缩到位之后,根本不用考虑燃烧室的压力和温度的问题,甚至可以用加厚缸体的形式,增加缸体的厚度,减少对于材料上面的消耗,不少的柴油发动机,甚至只是使用了铸铁的外壳,由此可见,柴油发动机的优势,粗重和可靠性高。

    240马力的柴油机的研制成功,接下来,就是逐步的工业化生产,一体机最多只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而且现在一体机的所肩负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无论是各种大型机械,特殊的配方金属,还是逐步扩大的重炮部队,现在75以上的大炮还无法生产,甚至一部分马克沁也需要一体机,包头是占据了蒙古和山西两省不假,可是底盘大了,军力也在逐步的提升,需要的武器缺口很大。

    发动机和汽车,一定程度上,是铁路的巨大补充,汽车的灵活性和方便性,远不是铁路能够相比的,不可能给每一个工厂都建设铁道线,设置货场。只有一些大规模的,运力要求极大的,汽车正好符合需要。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240马力的发动机,在后世也足以成为载重汽车的发动机。可惜汽车设计到的东西很多,在电子控制和各种的材料,没有打到某种程度的情况之下,现有发动机根本无法彻底的发挥出作用。

    首先把这些发动机,安装到了提前设计好的货车之上,至于轿车。柴油动力的轿车,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那个是汽油机的事情,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有发动机。甚至一个木匠和铁匠结合就能够做出汽车来,反倒是货车,运力的提升,代表着未来更加便捷的物流和通畅的配比,可以发挥出整个西北合力的东西。

    现在的汽车,大多数都是木质结构,后世的经验证明,木质根本无法承载更大的重量。无论是钢轨钢,还是其他的一些钢材品种,都足以支撑车厢的设计。基于大型舰艇主轴的钢材,用在汽车的大梁和主轴上面,足以让这个汽车,承受得住15吨左右的重量。

    当压缩机最终定型下来,基本上超过了杨元钊的技术指标的一半以上,有了强大的压缩机。合理的设置了之后,整个柴油机体积。比汽油机最少大了两倍以上,但是动力上面。却是强悍无比的,240马力的强大发动机,成为了第一个在马力上面,超越了宝马发动机动力,由此而产生载重汽车,载重量直接的超过了15吨,后世,一般的农用车,就可以拉10来吨的东西,汽车是否可以拉足够的东西,并不是发动机的动力,后世很多发动机的动力都很足,关键在于后车厢的钢材能不能承受,现在的包头,基本上不会考虑成本的问题,他考虑用足够运输量,大多数都是军用的汽车。

    240马力东方柴油一号,直接的应用到了重载军车之上,宽大,看起来极为威武的重载军车,可以拖行203毫米的重炮,在包头修筑的高规格公路之上,在告诉公路上70公里的速度迅速移动,这个军车一出现,就让蔡锷感觉到了强大,他甚至一下子想起来了之前杨元钊的承诺,摩步化试验部队。

    因为北洋军的入侵,实际上,蔡锷是接替了冯玉祥成为了一师的师长,以前承诺过的机械化部队,坦克车,装甲车和军用卡车,并没有兑现,现在这个军用卡车的出现,解决了203重炮的运输问题,并且增强了步兵的前进速度,哪怕不通行火车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快速的前进,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铁路,似乎公路兴建起来更加的容易。

    制约军队问题有很多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机动能力,现在,包头已经基本形成,从包头到200公里以内的每一个城市,都有火车联通,可是火车相对而言,限制很多,短途之中,机动方便的,就只有汽车,现在,铁路在延伸,公路也在不断的延伸,只要拥有一批重载汽车,重炮部队,就可以在包头控制的范围之中,快速的移动,即便是从包头到太原,600公里,也不过是大半天的时间,这等于是包头重装备实力和军队实力会大幅度的增强。

    几乎没有任何的迟疑,包括蔡锷在内,众多主力师的就对着重载汽车下达了订单,最起码,每一个重炮都需要配备,32门105以上的重炮,就是32辆汽车,每一辆汽车的价格,即便是包头本土的采购价格,也高达1万元,可是得到了包头侧正倾斜的军队,是何等的财大气粗,立刻就是160辆的订单。

    蔡锷也专门提到了,可以制作一些小型的柴油机,用于生产一些小型的汽车,这些汽车,可以用来运输兵员,运输普通的75炮,还有作为指挥车的存在。

    杨元钊听了以后,不由讶然,这不是摩步化么,借助着摩托车,小型越野车的,还有军用卡车,完成一个师的运转,这样的师,战斗力比以往的师更强大,最关键的是,这是快速反应部队,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反应,会非常的快速的,这对于核心区域的军队部署,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军队的发展,杨元钊要听这些专业人士的,他们决定了,第一批订单也就放下来了,当然了,还有商会的,一两吨的四轮马车,一定程度上,就让商会的大开眼界的,减少了体积和载重之下,5…10吨的卡车,一定程度之上,成为了主导,这些卡车的价格,就不是军队那么的低了,基本上保证了相当的利润,5吨1万2000元,10吨的23000元,这样的价格很高,对于运输量逐步扩大的商队而言,这样的运输量,非常的到位,价格上,借助着包头,已经是收获了无数的财富的情况下,小商队购买一台,大商队购买5台的车队还是可以的,路上节约的时间和节省的马车,就足以在一两年的时间之中彻底的回本。

    汽车从刚刚出现的那一天,就成为了整个包头的新宠,第三机器厂,也在第一时间,稳定了自己的地位,2000辆5吨卡车,2000辆10吨卡车,还有军队,接近1000辆的订单的,足足的喂饱了整个生产线,差不多又是6000万以上订单,又是4个月以上的生产规模,第三机器厂在雄厚的资金支持之下,开始迅猛的扩张了起来,占地不停的扩大,成为了真个包头新型工业的代表。

    汽车逐步的发展,还有众多的机器厂的建立,一定程度之上,整个包头,的钢铁消耗逐步的增大,整个中国,伴随着包头,掀起了一场钢铁的革命,大量的铁路,公路,建筑,消耗了大量的钢铁,还有钢铁的生活用品的,这些让包头的2000万的年产量,虽然现在还足够,未雨绸缪的,接下来,伴随着汽车工业的生产,钢产量的消耗量会迅猛的增加,工业革命对于钢铁的需求,是近乎无穷的。

    汽车和货车的出现,改变了包头物流环境,在不增加大的投入的情况之下,物流的水准,几乎提升了三四倍,一些初期的集装箱的概念,在15吨和30吨以上的重载卡车的出现之后,变成了可能,以往只能够通过人力来装卸的东西,可以通过天车和起重机进行联动,通过载重汽车稳定的运送到的千家万户。

    张家口方向,战事依然没有停歇,但是烈度已经很低了,以棚为单位的进攻,一天都不会有一次,相隔的10公里,仿佛成了隔离带,一天会打上几枪和几炮,但是伤亡几乎没有,都不靠近,怎么可能有伤亡,北洋军是在的等待,清政府是在催促,至于列强,正在扯皮,朱而典在几个月的时间之中,来回河南和直隶之间,最少十几次,甚至向本土申请的支援也到了,庞大的军火,足以整编2个镇,还都是第三镇的级别的,但是袁世凯依然是纹丝不动。

    他们都是各怀心思,袁世凯是想在列强和清廷之间左右逢源,争取获得更大的好处,掌控更强的实力,包头已经在工业上面和军事实力上,展现力量了,可是在袁世凯看来,只要列强支持,英国如果能够支援10个镇的军火,他可以在两三个月时间之中,扩充北洋十个镇,20万大军,足以淹没包头,但是却不知道,在他们一天天的等待之中,包头开始更快的向前发展,每一天都在夯实实力,他们如果用老眼光来看的话,绝对会吃大亏。

    不过,进入到9月之后,南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同盟会的密切策划之下,之前培养的新军和渗透的新军,一起发力,举行革命,南京新军一个镇之中的八成参与起义,在进步青年和新军的共同努力之下,占据南京,并且宣布独立。(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星火燎原() 
北方的对持,因为双方的静默,没有引发太大的波折,让清廷松口气的是,没有人跟着包头起事,大半年都过去了,就在他们全部心思放在的包头身上的时候,南方居然变动了。

    整整几天,报纸上面的头条,多是南京独立的消息,这个独立在1911年掀起了轩然大波,南京从明朝时期就是重要的大城市,作为明朝最重要的陪都和南明所在地,秦淮风月一直都触动着文人骚客的神经,到了清朝之后,地位稍稍的下降,却也是江南少有的大城市,常驻2镇的新军。

    这样的可以称之为一个重镇的地方,就这么轻易的被革命党革命成功,取得了独立,这不得不说,是给清政府来了一个当头一棒,不说南方的赋税,对于中枢极为关键,南京占据长江流域,对湖北湖南,浙江上海安徽等省,都形成了直接威胁,这些省一旦乱起来,就是另外一个太平天国,甚至比天平天国还要可怕。

    杨元钊也接到了南京独立的消息,虽然江南不是他情报收集的重点,可是基本的布置还有,遍布在南方的商铺,加上的包头跟革命党之间,较为良好的关系,大致的情况是知道的。

    独立之前,或许要保密,保证起义的成功,独立之后,一些细节没有必要保护,通过一定的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