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后,他便回到书房中坐着,开始做功课,读一卷书,写一幅字。心神渐渐平稳下来,再不理会别的事了。
夜间,灯火点点,府城有夜市开,倒是热闹,人声熙攘,不绝于耳。在城西南方向,偏僻角落处,有一间寺庙废墟。
崂山府经受战火,许多地方都成为了废墟,不过后来这些地方都慢慢重建起来了,但也有不少无主之地,由于位置偏僻,暂时无人理会。
这寺庙便为其中之一。
观其废墟,可知当年此庙规模不小,一定香火鼎盛,但现在变成了一大堆瓦砾碎砖,一段段的断墙仍顽强地竖立在那儿,至于佛像金身之类的早荡然无存,不是被砸得稀巴烂,便是被人拿了去。连些废铜烂铁,都寻觅不着。
今夜月朗星稀,有清亮的月光照下来,就见寺庙废墟边上,一老僧静静地站在那儿,披着月色,有几分禅意在里面。
“阿尼陀佛!”
许久,他念诵句佛号,脸色无喜无怖,忽而迈步走进废墟里头,左转转,右走走,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那猫跳跃起来,身形灵敏,很是敏捷地在废墟之中穿梭着。约莫一刻钟后,喵的一声,它跑了回来,嘴里叼着一块事物,等走近了看,却是一块残破的牌匾。不是那种正门悬挂的大匾,而是侧门小门的匾,断折了,剩得一半在,上面漆面尽毁,但依稀能见两个字:“白水”。
这庙,名为“白水寺”,建立百年,却毁于一旦。
“三十年了……”
净空喃喃道,语气惆怅。三十年前,他曾在这庙里挂单,听主持讲过经,但如今,尽化乌有。
他猛地心头一省:“镜花水月,都为虚妄,何必执着?却差点犯了戒,罪过,罪过!”
说着,转头毫不犹豫地离开,那猫紧随而来,这一次,稍微后一点,融在老僧的影子里,仿佛是其中的一部分。
清晨,陈三郎准点醒来,洗漱完毕,正陪着母亲吃早饭,有门子急匆匆来报,说有个老和尚一大早就来到了府衙,站在门外,很有些古怪的样子,问也不言,仿佛哑巴。周分曹见状,便差人来问,要如何处理。
要是寻常人等,哪里用来请示,雷威直接轰出去了,但那和尚浑身透着古怪,又是出家人,不知甚来路,却不好办。
陈王氏听是和尚,忙道:“是不是来化缘的?那可得善待,赶紧送些吃食过去给他。”
陈三郎笑道:“母亲放心,孩儿这便去了。”
说着,起身出了后宅,来到府衙门外。举目一看,就见到了净空。许久不见,这老和尚几无变化,无论衣着还是神态。
如有感应般,一直闭着眼睛的老僧蓦然开眼,与陈三郎的目光相碰。
一位老和尚杵在府衙外面,难免引人注意,此时已经聚了些人在看热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他们想着,那老僧可能是要到府衙化缘的,倒是位大胆的和尚。也有人想,或者这和尚要到府衙谋事做也不一定。
现在崂山府发展蒸蒸日上,吸引不少人来。有当门客幕僚的,有条件符合的,都是直接当官。渐渐地,府衙的位置都安排得七七八八了。有不少人,只能到下面县城去做事。
所以说,投奔要趁早呀,错过了时机,待遇就差得多了。
周分曹来到陈三郎身边,低声问:“公子,你看这厮该怎么打发?”
陈三郎笑道:“我来打发。”
走过去,站在净空和尚面前,一儒一僧,面对面:“大师,你又来了。”
净空也是一笑:“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自当来。”
“呵呵,何苦呢?释家经典,不是说要放下执念?你不放下,便是犯戒。”
“阿尼陀佛,此事乃老衲之业果,不成功,便成劫。”
陈三郎一皱眉:“如此说来,你非要渡我不可?”
净空垂眉低目,一字字道:“还请公子放下凡俗众念,荣华富贵一场空,王图霸业都是假,这便随我遁入空门,供奉佛祖吧。”
“什么?”
“这老和尚疯了吗?”
“这死秃驴说得什么疯话屁话,竟敢来蛊惑城主大人出家当和尚……”
两人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落在围观众人的耳朵里,当然也包括周分曹他们,顿时要炸了。
陈三郎现在何许人也,乃是崂山城主,是整个府城的主心骨,府衙上下,乃至于满城民众,都不敢想象没了陈三郎,这座城会变成什么模样,现在倒好,莫名其妙跑来个老和尚,莫名其妙说要渡陈三郎入空门,简直莫名其妙。再过几天,城主大人都要成亲了的,俗话有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一个个顿时忍不住了,冲着净空就开骂,要不是有陈三郎在场,众人还有些克制,否则的话,直接冲来就动手。
群情汹涌,人心所向,便是如此。
净空面色平静无波,但内心自有感叹:第一次在扬州,第二次在泾县,到了第三次在此……
每一次相比,陈三郎都有显著变化,慢慢竟成了气候,难度自然倍增。
“哪位大师,何德何能,敢来渡我许家女婿去当和尚?”
声若洪钟,一身青衫的许念娘大步流星来到,一对眸子,寒芒熠熠地瞪着净空,仿若两把刀子。
第四百一十三章:能奈我何,关门点化()
见到许念娘,净空脸上愁苦神色更深,合十道:“原来是许施主。”
看样子,两人之前该是旧识,不过属于那种有过节的旧识,许念娘神情不善,大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迹象。也许其对于净空来渡陈三郎入空门之事极为恼怒,要是陈三郎去当了和尚,许珺岂不得要当望门寡?身为父亲,自然无法容忍。
他露面,却不见许珺。以许珺性子,来到之后那会管什么,立刻袖中刀便出来了。
或者正因为这个,许念娘没有让女儿来,毕竟就要出嫁的人了,不好抛头露面。
他来了,便有把握解决所有问题。
陈三郎忽道:“岳父,你且息怒,我倒要看看,大师如何渡我?”
许念娘望着他:“你确定?”
陈三郎如此说辞,表明他不要旁人帮忙,而是独自面对。
陈三郎笑了下:“以前在扬州,他渡不得我,在泾县,也失望而归,到了这崂山,他又能奈我何?”
许念娘想了想,也就不再言语。陈三郎有信心,便让他去就好了。此事终归而言,也是他们两人之间的纠葛。净空是来渡人,不是来寻仇什么的,陈三郎并无危险。
当然,若看见形势不对劲,许念娘自然还会出手,无论如何,决不能陈三郎真得被同化,剃度出家。
陈三郎对净空道:“大师,此地吵闹,不如换个地方?”
净空回答:“如此正好,公子,过门是客,你不请我进府衙一坐?”
陈三郎哈哈一笑:“请!”
两人便迈步进入府衙内。
外面民众们依然情绪汹涌,高呼嚷叫,内容不外乎骂净空,以及叫陈三郎不要上当之类的。
周分曹等倒一点不担心,现在陈三郎正春风得意,有了基业,即将又成亲,娶得美娇娘回家,可谓生活美满,这般境况下,谁会有出家之念?除非脑袋进水了,净空此来,注定无功而返。
许念娘却没有掉以轻心,他知道释家的神通本事,最厉害之处不在于金刚伏魔手段,而是念经度化,春风化雨,无声无息,这人便换了心神志向,从此皈依佛祖了。
这才可怕。
入到府衙内,陈三郎直接把净空请进自己的公房内,还关上了房门,众人入不得,只能面面相觑。
这下周分曹有些不踏实了,赶紧问许念娘:“许爷,公子不会有事吧?”
许念娘摸了摸下巴:“这小子……没事,他能摆平。大家都散了吧,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用围在这里。”
众人闻言,也不多说,纷纷散去,忙着做事了。
剩得许念娘一个,搬张凳子过来,大马金刀地坐在上面,叫道:“人来,端十坛好酒上来。”
此时,人都散得差不多了,剩得雷威一个探头探脑,听到叫声,连忙应道:“许爷稍等,马上酒来。”
这厮自从进入府衙后,上下都吃得开,他得了陈三郎吩咐,不该做的半点不沾,但能做的,总能做得妥当,不用多久,都得到了周分曹的赞许。要知道周分曹对他,一向看不过眼的。
公房内,很是清净。
这间公房为陈三郎独用,设施布置,幽雅淡泊,书卷气颇浓,看着,就是一间书房模样。
“好字!”
净空进来后,抬头便看见挂在墙上的那幅字。
这是一卷长条,写着四个大字:宁静致远!
字体写得很平,一笔一划,不生丝毫波澜,不拖泥带水,显得很平淡的样子,可看久了些,竟仿佛有意思流露,让人觉得心平气和,通体凉爽,当真与字面之意相符合。
这幅字陈三郎写成不久,当日被周分曹见到,击掌赞叹,然后旁敲侧击,想要送给他。
陈三郎却说要挂在房中,周分曹只得悻悻作罢。后来郭楚知道了,也跑来看,爱惜不已,他遭受战火,饱受颠肺流离之苦,几乎家破人亡,精神大受打击,晚上总睡不着觉,但来看这幅字后,内心居然前所未有的安宁,实在神奇得很。
书法源远流长,传承久远,早形成了一套审美标准,以及境界判定,陈三郎这字,仿佛已是“笔下开生面,墨中蕴精神”的层次了。一些扬名已久的书法大家,都难有如此作品传世。一旦出来,必是代表作。
陈三郎才多少岁,便有这等造诣,真是前程难以估量。
“大师请坐。”
陈三郎淡然说道。
净空便坐下来,眉目低垂。
陈三郎坐在平常坐的位置上,当是主坐,似笑非笑:“大师这次,要如何渡我?”
净空念句佛号:“佛渡有缘人,你自然会知晓。”
陈三郎哈哈一笑:“缘生缘灭,当日在扬州飞来塔,大师见我,便知有缘。只可惜,我却与佛门无缘。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总不能强来吧。”
“公子,那是你慧根未开罢了,你看这猫。”
说着,猫的一声,一只猫便冒出头来。
“此猫被煞气所染,变异为妖,吃人多矣,但被老衲遇见,心生怜悯,便把它点化,自有灵性生,从此皈依空门,乐得逍遥。”
陈三郎注视着那猫,冷笑道:“你非猫,安知它逍遥?它只是被你所缚,脱不得身罢了。”
“你不信,可问它。”
净空说着,轻轻一挥手。
那猫便通灵般朝着陈三郎走过去,一直走到脚边处停下来,蹲在那儿,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他,很是活泼的样子。
陈三郎伸手下来,去抚摸猫的头顶。
手掌未到,那猫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浑身一个抖索,猫毛都要炸开来,急叫一声,身子一扭,朝着净空那边逃去,仿佛要寻求庇护一般。
陈三郎咧嘴一笑:“大师,你看,这猫心怀畏惧,怎会逍遥?”
这一下,有些出乎净空的意料,他睁着眼睛打量了陈三郎一眼,一抹疑惑之色闪现,神色变得郑重起来,这是他面对陈三郎时,第一次出现这般神态。他觉得,陈三郎突然间变得陌生了,仿佛变了个人。
陈三郎身上,一定有某些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只是,会是什么?
第四百一十四章:房中斗法,最后神通()
(这个情节,写得有点难,不好处理……)
沉默片刻,净空问:“公子,待客岂能无茶?”
陈三郎道:“是我怠慢。”
说着起身,开门去,正好见到雷威在搬酒。
听到开门声,雷威放下酒坛子跑来:“大人,有甚吩咐。”
“让人泡壶好茶来。”
“是。”
顿一顿,雷威低声道:“大人,若有需要,我可动手,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这秃驴做掉……”
做了个下刀子的动作,他却是误会了,以为陈三郎爱惜名声,所以不与净空为难,这才主动请缨。
陈三郎哑然失笑:“胡说八道什么,快去。”
那边许念娘坐着,目光看过来,陈三郎颌首示意,表示自己没事。许念娘就不言语,只顾喝酒。
不多一会,有丫鬟端着茶水进来,陈三郎让她放下退了出去,自己亲手给净空倒茶。
对于这位老和尚,他倒没有什么仇恨,只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净空端着茶,轻轻一吹,茶水面上便泛起一阵波纹;再一吹,似有劲风起,小小一杯茶,水波荡漾,卷起漩涡来。
陈三郎便知他要出招了。
“这杯茶,敬公子。”
净空把茶杯举起,隔空对着陈三郎。
“好!”
陈三郎也举起自己的茶杯,与之相对。
嗡的一下,就见到杯中茶水漩涡生起,与净空杯中的景观一模一样。
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皆起于因缘。
不外如是。
净空轻描淡写露出的这一手,便已展现出其高超的修为来。等闲人见着,莫不惊为仙人,顶礼膜拜。
陈三郎注视着杯中漩涡,内中有一股难以言明的吸力,要把他的精神意志给牵引进去,从而去到一个未知的世界里面。换了以前,只怕都抵御不住,想当年在扬州,净空只是一点,便让陈三郎陷入幻想之中。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
他微微一笑,旁若无事地把茶杯放到嘴边,慢慢啜饮,那漩涡入嘴,尽然化作无形,便是一股略带苦涩的茶水,入喉之后,有甘醇之意,余味缭绕:“大师,请茶。”
这一杯茶入喉,那边净空杯中景象立刻恢复正常,几片茶叶在水中浮沉,微微泛着绿意。
净空凝视着,举杯饮尽,啧啧有声:“好茶!”
提起茶壶走来:“公子,让老衲帮你斟茶。”
陈三郎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净空手中壶倾斜,一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