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用来在作为军用,实际上因为帝国越来越不缺乏马匹,稍微有点经济条件的家庭都能买上一匹代步,差别就是马的品种和质量怎么样了。
针对南边的战事产生的红利更是巨大,岭南开发了十几年,因为国家有意识地进行投入,那个地方开始由穷山恶水向鱼米之乡发展。根据统计,岭南的粮食出产量至少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五。其实这个已经是比较夸张的数据了,毕竟岭南也就是帝国的二十分之一的领土,却是差不多一半的粮食出产量。不过,谁让岭南那边可以一年三熟来着?
需要说一个实话,岭南虽然是一年三熟,但是……天地良心啊,一年三熟的稻米吃起来口感真的不怎么样。
帝国崛起于南方,因为执政阶层基本是以稻米为主食,着实是改变了上层社会的饮食习惯,但关于对小麦的需求其实是一年比一年大,导致的现象就是帝国出现了实际上的分裂……唔?不是什么分裂,就好像是豆腐脑咸党和甜党的区别那样,出现了稻米党和小麦党面食的争论两派。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差不多就是长江流域包括以南种的全是稻米,关中和中原、北地有条件就绝对会种小麦。
也就是绝对兴盛的年代才有那样的讲究了,要是战乱或者穷苦年代,草根、树皮什么的是小意思,饿极了连土观音土都得吃。
实际上帝国也真的是开始在走向正规,有向吃货民族发展的趋势,特别是炒菜出现和香料普及,各种花样的食物开始走上了餐桌,只有那么一点是没有改变的,既是分餐制。
华夏民族在西晋之前,哪怕是西晋之后,其实都是使用分餐制,是到了蒙元才算是终止了分餐制,谁让那个时候是“崖山之后无中国”呢?讲的不止是亡国灭种,还是文化上全面的断层。
真的是各种各样的食物都在走上餐桌,俗一点叫水里游的、陆上跑的、天上飞的,建制就是海陆空只要能吃的就能被做成美味的食物,到人们的肚子里。会有这样的事情与一项事情有关,那就是人工冰块的产生。
人工冰块是啥玩意?就是用硝石搭配其它东西制作的冰块嘛,不懂的话会觉得异常的高、大、上,可是懂了之后真心是没有什么难度。
有了冰块作为保险,再有人挖空心思实验啥玩意能够保险,吃货民族在吃这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似乎因为强盛让整个帝国开始有了披靡之风?这点也正是吕哲和一些有识之士最为担心的。那就牵着到了“忘战必危”的真理了。
一个国家真的需要拥有敌人,多少强盛到没有对手的国家,他们就是因为缺少对手自己走向了毁灭。
吕哲采取的方式是,虽然能够一下子灭掉某个异族或是国家,但他选择留了下来,像是东胡没有被灭就属于这种情况,但东胡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
辽东那个地方邪门得很,历史上两次孕育出了人数少却彪悍无比的民族,既是鲜卑人和女真人。一次还更加的邪门,就是野猪皮打倒是不怎么能打,可是野猪皮就好像是某个大神的私生子一样,隔三差五有猛将良臣投靠不说,依靠俘虏来的奴隶大军,再因为大明帝国内部的内乱,竟然能以不到连汉奸加到一块不足一百万的人口,成了中华大地的主人?不是邪门是什么!
帝国上一次攻击东胡看似顺利,可是展现出来的隐患并不少,例如辽东那片地方并不太适合骑兵作战,导致帝国的精锐骑兵很难有用武之地,然后帝国的步兵嘛……真不知道还是不是农耕民族了,步兵的战斗力已经长久没有作为战场主力竟然下降不少,不管是统筹能力还是战场实战,暴露的问题真的多多。
帝国的步兵军团确实是有点久没拉上战场好好打一打了,似乎是从岭南之战结束之后,步兵更多是作为给骑兵看顾后翼的存在,不止是存在感几乎没有,连带战斗力也是急速下降。
好意思吗?真的好意思么!好歹是农耕民族啊,连最看家本领的步兵作战都退化,还能不能在农耕民族的体系里面好好玩耍了!
发现步兵战斗力退化的帝**方高层其实是一种震惊的态度。没错,帝国现在是不缺战马了,骑兵军团在与各个游牧民族的较量中也是完虐对方。可是,帝国的骑兵能够完虐游牧民族,那是建立在军事体系和战争装备上的全面优势,也是游牧民族压根就没有使用他们的正确战争方式。
游牧民族的战争优势从来都不是正面交战,是一种拖着打,来来回回地空间换战略,拖到敌方后勤线虚弱,对着敌方猛下手,迫使敌方因为后勤线中断陷入士气低迷啥的,然后一再袭扰,缓缓啃掉的作战打法。
看看游牧民族与帝国较量的时候都在干啥?匈奴人与帝国打的几乎全是正面硬刚,匈奴人咋就不直接飞上天啊,竟然和一个人口基数庞大且军事体系、装备全部完胜自己的国家刚正面,到目前还没有灭族真的是有够稀奇。
匈奴人回过神来发挥游牧民族的正确战法,那个时候匈奴已经虚弱到了一定的程度,还被从战略上挤压到了固定的范围。结果是什么?是匈奴人不得不做帝国的打手,就祈求帝国能够放他们西迁。
帝国的骑兵军团能打,非常能打,但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个兵种能打,真要这样等于是用一条腿走路。
骑兵能打,作为农耕民族……话说,帝国也不完全是农耕民族,但步兵也要能打,是必须要能打!
帝国打算将新一轮的练兵场转到西域,主要是在呼揭人和丁零人的方向,这一次玩的是步骑协同,大概会是快乐的玩耍上三五年,然后就该回头把东胡给灭了。(。)
第1110章:全书终()
“父皇,您慢点。”
“一边去,父皇看着像老头吗?”
“嘻嘻,您一点都不显老。”
“唔……”
奇了怪哉,吕哲已经五十来岁了,可是看上去就和三十来岁似得,一点都看不出有什么苍老的模样。
很多人以为吕哲是保养有方,可是只有他自己清楚那该是穿越赠送的大礼包,一切只因为保养得好也只是外表看去不显老,他却清楚的知道不止是外观,实际上身体机能就和三十来岁的壮年人一样。
真真是有种时光如梭的感觉啊!什么时候才穿越,成为一名秦军的屯长,一眨眼成为皇帝已经几十年,偌大的帝国也建立起来,并且到处杀人放火,动辄灭这个族那个族。
曾经的吕哲真心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他一开始就只是想要挣扎着在乱世活下去,以为是要成为长城军团的一员,打算好好在蒙氏家族麾下效力,搏个功名啥的,然后扭转扶苏被诏书赐死的局面,帮助扶苏稳定下帝国,好让秦帝国不被二世而亡。
造化弄人,吕哲因为献上速成的造城之法被屠睢看上,没有去成长城军团,反而是被指派到南疆军团。谁又想到称五十万众的南疆军团其实就是一个大杂烩,里面真正的秦军士卒不足五万,其余都是强行从六国掳掠来的六国移民,又遇到任嚣和屠睢暗斗,搞出一个内部暴乱出来。
最巧的是,那一次南疆军团内部暴动,实际上是会牵扯到百越人,任嚣勾结百越人使用偷袭刺杀的方式干掉了屠睢。任嚣弄死了屠睢成为南疆军团的指挥,得到本土支援之后大力镇压那些六国遗民,后面也真的是攻下了岭南,可是打下岭南没有多久任嚣也快不行了。
任嚣按理说应该是秦帝国的中坚力量才对,可是他在发现六国旧贵族有复起,秦国可能会危在旦夕的时候选择破坏了内地通往岭南的道路,后面又选了一个赵国旧贵族出身的赵佗作为接班人,嘱咐赵佗一定不要回到本土,坐看中原自己乱斗,有机会就发兵北上混个诸侯,没有机会好好待在岭南自己发展。
吕哲其实挺好奇任嚣为什么会那么干,后世对任嚣那么干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无非就是任嚣野心甚大,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想要割据岭南;第二种是说任嚣害怕由六国遗民组成的南疆军团回去不是助力,是成为进攻秦国的另外一支兵力。
历史中总是有那么多难以解释的谜题,比如吕哲在建立国家之后可是专门找过赵佗,想要知道赵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但是,无论吕哲怎么派人找,都找不到了,也不知道赵佗是隐姓埋名躲了起来,或者是在战乱中死了。
那一次南疆军团的内部暴乱中,获利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吕哲了。如果没有前期那些六国遗民的,他不可能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可以立足南郡,没有前期打下的底子也没有可能夺下南郡,没有南郡就不可能参与到天下逐鹿中去。
人或许是真的有天命那么一说,吕哲事业走向高峰是以干掉范曾为开头,那么是不是夺取了属于范曾的天命?干掉了项氏一族,吕哲征战中原遭遇到的困难似乎也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那么是不是因为夺取了项籍等人的天命?
虚无缥缈的东西真的不是那么好去猜测,搞得吕哲多次有了想要干掉最大BOSS刘邦的冲动,瞅一瞅是不是能带着整颗地球飞……
“父皇,什么时候让二哥回来?”吕莹现在是人妻外加人母了,可是怎么都改不掉向吕哲撒娇的习惯。她一直都是吕哲最疼爱的女儿,以前是,现在也是。她这个时候正拽着吕哲的手臂,一边撒娇一边说:“二哥好几次许诺会带波斯猫给女儿当礼物,可是好多次都食言了!”
吕莹所谓的二哥是吕议。
吕议一二十年来的生活还是比较的。他从学校毕业之后,行冠礼,是都以为吕哲该是进行一套皇储教育的时候,偏偏吕哲将吕议丢到了地方上,先是作为郡县兵在本土服役,然后又被丢到了边塞,最后几年干脆就丢到了战事最频繁的西域北部。
要说起来,吕议在岗位上的履任时间其实都不是那么长,最久的大概就是作为西域驻军的一名校尉,在那边待了有八个月之久。不过,那是当时恰好丁零人又纠结月氏人和呼揭人找场子,难得遇上一次大战,是他自己要求战事结束再进行调动。
另外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情,其实帝国的勋贵阶层子弟都是一个模样,毕业行冠礼,该结婚生孩子的赶紧,然后就该被踢到地方上,想要往文官阶层发展的就从小吏做起,想要在军方发展就从士卒做起。
帝国的这种风气是吕哲强制规定,谁不想历练,其实也不是多么大的事情,就是官方不会承认其有当官或继承爵位的资格而已。
吕哲与吕莹走的地方是位于长安城的宫城,硬要说一个范围的话,该是前宫城,想要去的地方是前宫城最高的建筑物。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旁边跟随的人其实不少,像是一些必要侍女,然后是卫士。
吕哲没有搞太监那种奇怪的生物,一直以来就是使用侍女。
其实太监有好处也有坏处,并不单纯是出于君王担忧戴绿帽子,要不宫城的守卫部队和侍卫怎么说?难道连士兵也要全部阉掉?
太监除了不能戴绿帽子之外,他们最大的作用是贴身服侍君王,因为是贴身服侍,知道的秘密肯定多。很多时候知道的秘密是越少越好,太监一旦成为太监压根就别想恢复自由,他们哪怕是有权利也是来源于君王的信任,应该是最仰仗于君王的人了,失去君王的信任他们什么都不是。
吕哲不用太监是一种偏执,其实是受到后世思想的影响,事实上还是有许多地方不会方便,不过一直坚持了下来。
登上了高楼,一眼看去整个长安城几乎是尽收眼底。
长安的建立已经长达二十七年,她比之南陵在规模上略有不如,但是城市规划上绝对要整齐更多,毕竟南陵是在战时草建,长安却是在帝国最强盛时期从阿房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以宫城为中心向外瞭望,除了横横直直宽大的街道和各种建筑物之外,会看到一些相对奇怪的东西,例如从城外一直延伸到城内的铁轨路。
没有错,就是铁轨路。过去了那么多年,蒸汽机被率先使用在航海之后,亦是应用在陆地火车之上。
第一条铁路的建成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起点是从南陵开始,一直是到关中的长安,算是将已经建成的两个都城相连到了一起,也是让长江这一条陆内水路发挥她的作用。
吕议要来长安的话是需要乘坐火车。这几年他一直是在南洋舰队服役,前一段时间刚刚率领舰队袭击孔雀王朝,针对孔雀王朝的沿岸一路烧杀抢掠。
是的,帝国已经和孔雀王朝扛上了,原因是惩罚对帝国不敬的阿特洛帕特内时,孔雀王朝非要插一脚,那当然是实际上到战争状态。
帝国与孔雀王朝战争状态,感到开心的是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这两个国家之前一直提心吊胆,想着帝国已经在向西域进军,帝国马上就要与巴克特里亚成为实际上的邻居,心里不担忧绝对是不可能的。
“父皇,二哥这一次回来就不出去了吧?”吕莹看似天真的表情上,额头部分有着一些冷汗,她“嘻嘻”笑了几声,又说:“几位兄弟姐妹也会回来?”
现如今,吕哲的子嗣们,只要是行冠礼基本上都是被安排出去历练,另外有一些则是划分封地之后就番。
“嗯。”吕哲点着头:“是啊,儿子都生了好几个,最小的吕太年底刚好抓周。”
吕莹一直保持笑容,一时间却是不敢搭腔了。
吕哲当然是知道自己这个最女儿在想什么,要知道吕议算起了已经二十八岁,身为太子却一直被丢到外面历练,帝国内部并不是没有非议和担忧之声,要是长久下去,关于吕哲要更换太子的猜测就该越传越烈,除非是吕哲真的有更换太子的心思,否则是不能长久这样下去的。
“该历练的已经都有经验,现在该是跟在为父身边学学怎么治理国家了。”吕哲抬头看向蓝天,略略有些失神地说:“帝国在为父的手里建立,又走向了扩张。为父能够做的事情已经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