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是出于对先期斥候的不信任,只是为了确认情报的真实性,还有对战况的预估,恒战像是一个偏执狂那样亲身前去侦查,没有事先与吕哲商量一消失就是好几天。

    原本有人分担还好,恒战玩消失之后完全接手夷陵军务的吕哲瞬间觉得肩膀上压了一副重担。管八万人的吃喝拉撒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在缺少粮草的情况下更是这样。以前没有类似经验的情况下,这支奇葩的“南疆难民团”又没有军中长史之类的官员,他几乎是被一连串事情弄得有些焦头烂额。

    这批南疆军团从根本意义上不能算是军队,以其说是军旅不如说是一帮被强制押解来南方的难民,而且这帮难民的妇孺和老弱还占了大多数。

    吕哲可以想象的出来,如果不是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挑选集中在一处,那么少了五千正统秦军弹压的环境下绝对会起很大的乱子。或是逃亡、或是打架斗殴,反正很难预料。现在少了会闹事的主力,也就是那些青壮年,每天需要应付的就是吃喝。

    可以想象得出来八万人每天的吃喝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吗?吕哲按照任嚣管理时延续下来的配额,每天消耗的粮食一天基本的供给就超过五十石,而这还只是吃淡的能看见碗底的和清水差不多的粥,一天也只是吃两顿!

    在秦时,五谷已经俱全,不过如关中等地只栽种其中四种,如黍、稷、麦、菽,水稻这个物种栽种的区域非常少。其实现在北方人的五谷和南方人的五谷也是不同,如北方的五谷是麻、黍、稷、麦、菽,南方的五谷中则是没有麻,有水稻。

    其实在周朝就已经拥有水稻这个物种,不过栽种水稻的区域集中如长沙郡、会稽等南方区域,主要原因是水稻极度依赖水源,而恰恰南方是最不缺少水的,北方不像南方拥有众多水系,因此没有栽种的大环境。

    吕哲也是接手后勤后才认清楚五谷是什么,在此之前只不过知道麦和水稻两种,恰恰南疆军团目前主要的粮食就是水稻,原因是只有水稻的米适合煮粥……

    大概是恒战消失后的第六天,江陵发来批复说是允许夷陵酌情出兵剿灭周围的百越人部落,随着这封信一起来的还有五车粮食和两封私信,按照一辆双轮车有十石的量,十车就是一千五百斤。

    “这里有八万张口,一千多斤只够吃一顿的。”

    所谓的私信其实就是两片用布包起来的木椟,不用猜也知道是正副统帅的。

    拆开第一块木椟,吕哲一看正面的题字留名的人是任嚣,他没有看内容拆开第二块木椟,留名的人果然是屠睢。

    很快阅览完两块木椟,任嚣是在问练兵的情况,语句中不含任何私事。不过用私信问公事,吕哲猜想任嚣是在借此发出警告。另一个木椟中屠睢只是简单的让吕哲好好练兵,他会想办法提供一些粮草,那五十石粮食只是第一批,后面还会酌情送来。

    从两个不同内容的木椟就能判断出屠睢和任嚣的性格,显然任嚣这人私心重又缺乏自信,只不过才分别不到十天竟然就在试探。而屠睢似乎只看到大局,是真的希望留在夷陵的两人可以做出一番成绩。

    吕哲一一回信,他给任嚣的信件里是谈生活上的琐事,一点公务都没有提。而给屠睢的回信上,他介绍练兵的情况,并对这次军事行动抱有很大的期待,隐晦地提出想用剿灭百越部落来作为获取军粮的途径之一。

    这是在脚踏两条船吗?吕哲可不这么想,他只是尽力在创造可发展环境,真心没想那么多。他关心的是恒战那个家伙怎么去了那么久还没回来,不会是被百越人干掉了吧?

    人人都认为身为上位者很风光拥有权力,以前吕哲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他真的不会那么看了。身为“管事人”要应付的事情非常多,每天光是批复的木椟就按百件算,而这只是八万人而已。另外,主掌一地之后还会有额外的事情再加进来,那就是不管愿不愿意都会遇上“站队”的选择和应付。哦,专业点的话应该会称呼为“政治应酬”。

    不过话说回来,想要获得成功那些都必不可少,渐渐有了经验的吕哲心里开始对管理有了概念,他的管理团队慢慢成形之后,变得相对轻松起来。说白了管理就是利用所有的人力物力,将每一个环节尽量套起来形成一种循环。至于事事亲为?那是人能干得过来的事情吗?

    从接手到应付自如,这个过程吕哲只不过用了一个月,而恒战这个家伙好像真的被百越人干掉了似得,五天、十天、二十天、一个月……没有任何消息。

    在第十天的时候,吕哲已经做出措施,斥候除了查探百越部落多了寻找恒战的任务,不过依然没有任何关于恒战的信息。

    在第十五天的时候,吕哲把恒战失踪的消息上报到江陵大营,结果在当天大营那边就传来命令,对恒战的下落做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要求。两位正副统帅所发的公文中首次有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用上了非常生硬的字句,显然是怀疑吕哲想要独揽全局设计全套把恒战做掉了。

    “尼玛,我比嫦娥还冤枉啊!是邀请一起带兵围剿百越没错,可是没有叫这傻缺亲自去侦查啊!”因此恒战的失踪而被正副统帅怀疑的吕哲一脸的苦逼:“那家伙不会真的被百越人干掉了吧?”

    吕哲祈祷恒战千万别演煽情戏码,来一个什么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剧本,不然他绝对会被正副统帅坐实揽权而设计杀害同僚的罪名,然后被捆起来押送咸阳。

第一百章:躁动不安() 
感谢老伙计“梦53”“火焰撸卡奇”“开心坏人”的打赏。

    …………………………………………………………………………

    天地那个良心,吕哲是有想过要干掉某些人,并且这种要做掉那些人的想法十分的强烈,不过名单里绝对没有恒战这么个人物。事实上他与恒战的相处一直平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吗?井水不犯河水没什么冲突,怎么会生起干掉恒战的念头。

    谁能想到堂堂一名军侯会放下手头的事情闷不吭声跑去当斥候?更加坑爹的是去也就去了,竟然把所有亲兵都带走,并且一走就再也没有音信。

    因为来到南疆刚刚失去的那种没多久的迫切感再次笼罩吕哲,恒战的失踪让他就像是被套上紧箍咒那样,在屠睢和任嚣的念咒下脑袋生疼。

    按照常例正在巡营的吕哲心思却已经不在巡视上,他不像往常会津津有味地观察自己努力的成果,遇到有人打招呼时也不会含笑点头回应。

    近月来吕哲着实做了不少事情,除了练兵之外也管起了行政,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按在自己想法对在夷陵的八万人进行再次分配。

    妇孺与老弱重新编组之后,一些活计被安排下去。例如编制滕盾、浆洗衣物交给手巧的妇孺。整理营盘秽物、砍伐柴薪、蒸煮食物让老弱来完成。各有活干很快就让本来相对无次序的老弱妇孺慢慢稳定下来。

    一套奖励政策被吕哲发布下去后,人们发现干的活多粥里的米粒也会变多,不干活却是有时候只光喝粥水连米粒都不看见一颗。这样一来上上下下更是充满了干劲。

    人最怕的是什么?别说死,人谁不会死!

    人在活着的时候最害怕的其实是无事可做失去希望,文艺点就叫“失去人生的生活目标”。其实一旦人有事做忙碌起来,各安其事下什么乱子都会消弭于无形。

    吕哲本来还设想着要屯田来着,不过这不合实际的想法还没有付之行动就已经胎死腹中。这支“南疆难民团”在南郡待的时间不会长,而似乎南郡的土地都是有主,屯田的条件不存在。

    漫无目的地在营盘四处走动,吕哲整个人看上去好像是身在魂不在,他的这种反常被很多人发现,生活趋于稳定的人们难免会猜测是什么事情让“夷陵之主”变成这样,有了疑虑和猜测让本来人心就不稳定的夷陵营盘又开始起了稍微的变化。

    已经是上位者而还没有多少上位者自觉的吕哲,还没有意识到会有多少眼睛在注视着他,只要有少许的不对劲就会引起诸多人内心的不安。

    两年了,从话都说不利索到成为军侯,现在更是夷陵暂时的最高长官,吕哲的目标在慢慢变成现实。而似乎其实成为一名一言一行都会被关注的人并不是那么好当?

    持续很久梦游状态的吕哲没有发现周边的变化,也没工夫花心思去仔细观察。他不会发现编织滕盾的妇孺正满脸担忧没有了平时的手巧,更加没有看见稍微恢复神采的老年重新变得暗淡,就连喜欢互相追逐玩闹的孩童都变得沉默。

    “看来得赶紧出兵了?”

    是的,他一整个上午都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来渡过可能出现的危机。左思右想下思绪有些乱,花费了几个小时才想出一套方案。

    首先想办法邀请屠睢或任嚣来夷陵看看正在慢慢变好的现状,不过这个估计无法办到?只有多写一些夷陵的变化递送江陵,以期两位正副统帅能察觉到吕哲在军事之外的才干,使他俩哪怕要干什么也会生出一种“这么干好像会痛失一名大将”的痛惜思想。

    “不对啊?这样似乎有些不靠谱!”

    秦律是庄严的,秦律是死板且无情的。没人追究也就算了,一点追究起来,那就没有人情可讲。

    “我靠!都是那傻缺害的。身为军侯去干什么斥候?这下不但自己完了,连我也搭进去了!”

    心情烦躁的吕哲无法淡定下来,他唯有把心里的躁动发泄出去,也算是校检近期的训练成果。这样一来将近两万青壮倒霉了,而最倒霉的是主要编练的一千特选壮士。

    敲响战鼓,在各个校场操练的兵卒缓缓地集中起来。

    这两万新编的兵卒本来就有些许军旅生活经验,打仗或许不行,不过集结起来倒是没什么难度。他们在战鼓声中汇集而来,又在吕哲的亲兵们约束下找到站立的位置,很快一个又一个扭曲的队列排列成行,慢慢变成一个占地很大的方阵。

    在满是花花绿绿的服饰之中,一些身穿灰色战袍的队列是那么的醒目,他们正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千人。

    古时候的军队,在非战时和非操练期间是一日两餐,在战时和操练期间是一日三餐。所以不要奇怪一个国家拥有数量相同的部队,为什么平时军粮足够到了战争时期老是出现粮食短缺的事情。

    南疆军团的情况和其它军队又不同,老弱妇孺就不用说了,这些被整编的青壮由于缺粮的关系哪怕是在操练期间也是一日两餐。

    不过,在吕哲特意挑出一千人作为编练的主力之后,新的“特权阶层”产生了,这一千人有了一日三餐的待遇。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前提下,其余人对这些特殊群体总是羡慕中隐约含着些许的敌意,而这也正是吕哲愿意看见的。

    一套淘汰制应运而生,表现差的剔除再补进优秀的人员,竞争再竞争的环境下,这个群体在短短一个月内越加精悍,他们正是吕哲有信心剿杀百越部落的来源。

    这支新编的部队一直没有屯长以上的基层军官,在军令的传递链存在断层。也许这正是屠睢或者任嚣刻意的结果?让这支数量庞大的青壮集体慢慢成为军队,然后由于建制不健全又不存在太大的威胁。

    两万人花了一个小时终于各自排列站定,吕哲在扭曲的军阵中走动,重新回到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时,他将一千特殊整编军与其余人分开。

    “挑出五千人……”吕哲对着亲兵猛三比划一下手势,“和这一千人,双方徒手对攻。”,想了想补充一句,“你带人在旁边注意控制局势。”

    大嗓门的猛三下去传达命令,五千人很快就被划拨出来,场地也被清理得足够大。

    震耳的战鼓声中,得到对攻军令的双方,呼喊着冲向对方……

第一百零一章:出兵在即() 
习惯了秦军冲锋时的沉默,听到下方还没开打就咋呼的吼叫,吕哲感到非常的不满意。

    秦军在冲锋时的沉默总是会带给敌方一种压抑的压迫感,使敌军觉得身穿黑色战袍的秦军好像是从地府中爬出来的恶鬼。沉默所带来的压力效果显著,通常会使敌军未战先怯,在没有短兵相接之前就失了胆气。

    下方六千人还没接战之前就大吼大叫,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壮胆行为,听着似乎很威猛实际上是一种下意识怯弱的表现。

    这个时代的秦军与非秦军的最大区别就是,沉默的秦军看似平淡无奇却使人发憷,他们早早学会闭紧嘴巴保持腰杆和脚步沉着的“科学”冲锋,这种理论在一次次冲锋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至少秦军与人冲锋碰撞时,敌军总是会因为胸中的气泄了比较容易被撂倒。

    吕哲也没打算用秦军的操练模式来训练这支部队,他所训练的科目是以五人为一组的合击协同打法。这五人中的两人拿着长一米五宽七十五厘米的滕盾外加一把长一米二的短矛,两人各自提着一柄戈矛,剩下一个人的武器是弓箭。

    长短兼顾下还有远程打击,有两面滕盾也能最大限量的防御百越人的吹箭和投掷,这合击阵几乎是多次实践下来最好的方案。

    五千人与一千人的接触是两道人墙的碰撞,学过沉着腰杆稳固下盘的一千人占据着绝大优势,他们在碰撞的第一时间懂得下沉身躯用肩膀往上顶,刹那间场地内能看见无数道花花绿绿的身影被顶着翻向天空。

    双方在初步的碰撞后相合的人墙黏在一起,叫骂声中挥舞拳头往对方身上招呼,嘶吼声和拳拳击肉声是男儿与生俱来的最佳运动。

    可以看见身穿灰色战袍的一方在接触后想要拉开空间,不过缺乏统一的号令让协同显得比较混乱,这样一来阵线的扭曲无可避免。有些后退有些奋力往前挤压,个别冲得太猛的队伍淹没在花花绿绿的人群中。

    在时间的流逝下,还能站立的灰色战袍人影越来越少,最后被围拢成一个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