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报。

    “译吁宋攻下罗县之后没有巩固城防的动作,耗费了两天的时间来收集战场的兵器和对司马欣留下的粮秣进行打包,毫不犹豫地向南退却?”

    对比一下时间,要是吕哲没有提前展开军事行动,等待百越人向南后退的时候肯定是来不及堵住缺口!

    “司马欣……”吕哲看见了关键词,是司马欣留下的粮秣拖慢了百越人的后撤。……1292

第四百四十六章:蠢货(上)() 
骑兵队伍是最快发现不对的吕哲军,他们在游弋猎杀白越人的时候,从北面来的百越队伍先是少量押着战利品在往南撤,后面百越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当遭遇的百越人数超过万人且不止一支,哪怕是再迟钝都发觉了事情的不对劲。

    骑将唐杰马上将这一情况向中军汇报,战了数天多多少少有些减员的骑兵则是放弃万人以上百越队伍的攻坚,转而以骚扰袭击为主。

    这些天来两万骑兵消灭的百越人起码有三万以上,自身的损失也有近千。会有这样的损失并不是百越人的抵抗多么激烈,而是这些骑兵算不上精锐,他们是吕哲挑选善骑者,可是并没有多少时间来训练,所造成的损失基本是骑兵自己不慎掉下马背摔伤摔死。

    事实上也是这样,在没有马镫和马鞍的时代,光是依靠缰绳和自身的平衡想要驾驭好战马并不容易,骑兵也不单单是需要安稳的坐在马背上,还需要手持兵器厮杀,一个不慎晃悠一下就真的从马背上掉下去了。骑兵在厮杀的时候,还会随着兵器的挥动和击中敌人产生阻力,无论有没有心理准备对于骑士的腰力和双腿力量都有很高的考验。

    现阶段而言,吕哲对骑兵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大规模的南调征战也是想用百越人去磨练,毕竟百越人不算是多强的对手,绝对是一块练兵的好磨刀石。

    最先接到来自骑兵情报的人不是还在资水平原的吕哲所部,是一直在稳固推进的周敢等人。

    作为第二批部队,有五千重步兵、一万弓弩手、三万轻卒的这支部队是被吕哲拿来做正面交战的主力。

    重步兵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六个月,绝对是时候拿出来校检一下战力了。相对于组建不到两个月的骑兵部队,吕哲对操练了足有半年的重步兵有着很深切的期待,在接下来的南方征战中重步兵说展现出来的战力也会影响吕哲对麾下部队结构的选择。若是重步兵不负希望,重步兵的建制将会扩大,若是重步兵展现出来的战力不理想。吕哲也只有放弃重步兵扩建的想法转而去重视其它部队。

    说实话,吕哲一直在忧虑于没有自己的牧场想要建设骑兵且不谈财帛的耗费,战马来源不在自己掌握手中突然被卡掉,那么骑兵的建设肯定是要中止。骑兵部队的建设制约太大,建立大规模的骑兵是妄想,而在未来的中原战事和可能的北上迎击草原胡人没有大规模的骑兵要怎么办?只能是建设能够与骑兵对抗的兵种来弥补。

    南宋对外战争的胜率一直是保持在百分之七十,比之唐朝对外战争的百分之四十八,为什么宋比唐对外战争的胜率多了百分之二十二还被叫弱宋?其原因就是宋朝军队胜率虽高,可是缺乏骑兵在获胜的时候杀伤敌军的数量太少。

    宋军得胜而无法杀死更多的敌军,那等于是获得了一个空白的胜利。敌军没有死伤多少再次集结还是有着很强的有生力量,这样的胜利哪怕再多对实力对比的作用依然不大。

    唐军对外战争的胜率低,但是唐军不缺骑兵,每次获得胜利总是能在追逐战中消灭大量的敌军,这样的胜利哪怕次数少也大规模的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战争打的是什么?除了国力就是人,然而人正是国力最主要的那一组成部分,物资再丰富没有了人那还怎么打,所以再战争状态下杀死更多敌人的士兵才是最主要的目标,攻城夺地在某些时候只是顺带的。毕竟敌人没有了人想抢回失去的土地也没有那个能力。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伟人是从历史中总结出这个结论,吕哲怎么也读过伟人著作的人,他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

    当然,吕哲的理解不是说什么空间换时间。什么土地不重要人比较重要。他想的是要夺下土地的最好方式就是消灭更多的敌人,等敌人死光了,敌人的土地就是自己的土地。

    想要征战中原缺不了战马。没有战马在中原将会举步维艰,以后面对草原骑兵更加是一个悲惨的局面,吕哲可没忘记刘邦统一中原之后意气风发的率军北上有什么结局,汉军能统一中原再软脚虾也软不到哪去,结果数十万中原强军在遭遇十数万草原骑兵的时候彻底的惨了,最后还是依靠财帛美女的进贡才解了白登之围。

    在缺乏针对骑兵的有效方法之前,吕哲并不认为自己在南方组建起来的军队在遭遇草原骑兵的时候能好到哪里去,毕竟无论什么好的计谋也要有设施计谋的实力。

    南征啊,有一部分是吕哲认为自己暂时没有那个能耐去玩什么中原争霸,毕竟他们崛起的时间太短太短了,这次南下吕哲只是分兵四路而已,手头上竟是没有足够的将领人选,那时候吕哲脑袋差点就当机了,直愣愣地坐了很久最终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将领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变出来的,需要培养和战事上的锻炼,且哪怕是有培养和锻炼都不一定能出现一名期望中的将领,吕哲每夜躺下脑袋里思考的都是针对将领缺乏的忧虑,他也真正的意识到财帛多、粮秣足、兵源广不代表强大,只有麾下有足够的战将才算是真正的强大起来。

    拿百越人来练兵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吕哲无比的期盼在南征之战中能挖掘出更多的人才,因此沛县系、归附系、投降系,只要是觉得稍微靠谱的人都抽调南下。

    想要拿下闽越、南越、岭南,那么南征之战会打很久,吕哲就不相信在这期间不会涌现出自己所需的战将。在没有足够的战将之前,他是一点都不想兵进中原,哪怕是某个列国有望一统中原他也只是会打打擦边球绝不会赤胳膊上阵。

    罗县周边的百越人南撤,知道这个情报的吕哲在资水依然没有动弹的想法,他要锻炼麾下将领就不能事事都亲自上阵,不然要是每次都亲自指挥,那些将领也不会是执行命令,不会有多少实质锻炼的机会。

    “让苏烈、梅鋗、徐志、唐杰等人发挥吧,”吕哲在面对蒯通请求过去的时候这么回答。

    百越人不强,是真的一点都不强,且司马欣已经在罗县那边将百越的精锐消耗得差不多了,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几路的将校们依然无法取胜,那吕哲就该考虑全面的建造防御体系,别想什么出兵中原之类的事情,好好的建立乌龟壳然后开始奢华的生活直至到死了。

    蒯通不太明白吕哲这是什么意思,将百越人消灭在长沙境内是既定的战略目标,缺少了吕哲的亲自指挥要是出现什么差错,那整个布局不但白做了且对于他们北上中原也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我需要做的就是切断百越人的后路,确定百越人哪怕是逃也只能逃掉小部分。”吕哲是铁了心让众将领自由发挥了:“与百越的正面会战交给将校们去完成。”

    蒯通能看出吕哲态度上的坚决,他只是稍微迷糊了那么一下也就释然了。

    作为吕哲作为倚重的文臣,作为军队的首席军师,蒯通或许还没有表现出一名重臣该有的素质出来,可是他知道的东西绝对比任何人少,对于吕哲忧虑将领的缺乏一直都是心知肚明。

    缺乏战将的势力哪怕强大也会有相当的局限性,等待战事多发之后甚至会遭遇到灭亡的危机,这些都是蒯通明白的事情,他也无比欣喜吕哲早早就发现自己这个势力的弱点,只是拿这么一场重要的战役来锻炼将领,是不是太冒险了一些?

    “不冒险,长沙郡之战的布局虽然有出现意外,比如译吁宋不知道为了什么攻下罗县之后当机立断的撤退,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布局完成十分之六就已经是获得了天大的优势。对于这场战事来说,现在所缺的不是我到正面战场亲自指挥,而是为整个战局最重要的一步把关。”吕哲对着蒯通笑着继续说:“还有什么比切断百越人的退路更加重要的事情吗?难道先生认为面对不足三十万的百越残兵败将,那些将领在正面会战的时候还会失败?”

    蒯通心里没谱,这一次南征吕哲任用的新将校太多了,且苏烈无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能掌控战局的大将,由他们去主持一场超过四十万人的大会战,充满了太多的不可知因素了。

    事实证明蒯通的担忧是有根据的,苏烈所部与第二批部队完成会合不到一个时辰,骑兵那边传来百越大规模南撤的时候,苏烈已经从轻松攻陷临湘的喜悦转为高度的紧张。

    “三、三十万……以上?”首次面临这种状况的苏烈在咽口水,他额头瞬间就冒出了冷汗:“这么多啊?”

    是三十多万,而他们只有十万不到人,其中那支骑兵还不在他们所在的位置。

    苏烈这么不靠谱的反应被众将校看在眼里心立刻就悬起来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蠢货(下)() 
苏烈绝对有冒冷汗的理由,他一年前也只是一名五百主而已,虽然有过丹阳之战的独领一军经历,可是那一次发挥真的比狗屎都抢不上多少,若是那次不是楚军自己乱了,别说是支援梅鋗,大军别说是成功支援丹阳,可能与有数量优势的楚军对上都要吃亏。

    一个有心理阴影且对自己不自信的一军主将,在听到敌军有三十多万的时候怎么能不慌了神,又怎么会不心生紧张之感?

    紧张过后,苏烈赶紧稳下来,虽然看上去还不是那么靠谱,但是他总算是知道听取众将的意见。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罗县以南、湘水靠西的位置。这片区域地势平坦,对于我们摆兵布阵相当有利。”梅鋗是副将,主将不靠谱的时候就该顶上来:“我军有五千重步兵,这支军队是主上亲自训练出来的精兵,在这种地势下摆出阵势,五千重步兵对上十倍二十倍的敌军也不会有任何劣势,更别谈我们还有两万的弓弩手和近六万精锐的轻卒。”

    底气很重要啊,没打就先慌了神,明明能打也要被自己吓得连兵器都提不出来,梅鋗的那些话从某一部分消除了因为苏烈不靠谱的举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苏烈这人可能有诸多的缺点,可是他至少懂得自己干不来就交给能干事的人主持大局,当即就当着众将校的面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梅鋗,并紧急派人向身在资水平原的吕哲进行报备。

    私下转让军权自然是不存在合法性,可是在那么一刻没人进行反对,他们知道不妥,但是相较起不妥来说总要比一个不靠谱的主将会带着军队走向战败要好。

    距离可能会爆发大战的湘水以北平原有一百一十里的吕哲接到苏烈的紧急汇报时,他面无表情地将看完的文牍放下,拿起笔书写更换主将的命令并盖印,然后让人送过去。

    “这样不好吧?”蒯通不是说什么临阵换将。而是说军权私相授受。

    “苏烈完了,这辈子也就是一部将领的命,不可能再成为一路主将。”吕哲还是面无表情。

    何其的愚蠢啊!哪怕知道自己干不了一路主将的活,那也可以作为一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将战事的指挥充分的放权。要换主将也不是不行,但是不应该没有经过请示立即就换,应该将指挥权转移然后请示吕哲,等待吕哲的新任命到达之后再交接将印。

    来一个先斩后奏之类的事情,且不谈吕哲心里到底有没有疙瘩,光是为了制止这样的行为成为例子。吕哲也肯定要做出处理,那么不管是私自交出军权的苏烈还是接受军权的梅鋗,两人身上永远都有洗不掉的污点了,哪怕此战表现得多么优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被剥夺统帅军队的权利也无法避免。

    两人完了,是真的完了,蒯通非常清楚这点,他总算是更深刻的理解吕哲为什么一直想着搞什么礼仪制度了,就是因为这帮野路子出身的家伙太没有规矩了。势力弱小规矩不严影响不大,但是想着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有一套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啊,哪怕一度强盛起来也肯定会因为内部的混乱而快速走向衰弱,吕哲要的不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要的是可持续的强盛,那么规矩对制度的约束就必需要有,以此来形成稳固的内部结构,形成一种哪怕是会有乱子也会控制在伤害最轻的范围。

    “让周文和何怿做好开拔准备。”吕哲脸上的失望怎么都压盖不足。他想了很多,哪怕是部队被百越人压制都有心理准备,独独就是没有想到会发生军权私相授受这种影响最坏的事情:“率军三万。又周文作为主将,何怿作为军法曹,申屠嘉提阶一级升为俾将,曹参提两阶升为校尉。该部抵达湘水西岸平原,全军归为周文统帅、徐志升任为副将,苏烈和梅鋗降阶为军侯但各领一部,由苏烈统领五千重步兵,梅鋗统管弓弩手,其余将校各自降阶一级。”

    书写命令的人是蒯通,毕竟他写的字要比吕哲好看上无数倍,但是用印的人绝对会是吕哲本人。

    蒯通在书写命令的时候手连续抖了好几下,他多次惊讶地抬起头在看吕哲,很想提醒临战做出这样的处置不妥,应该等那一场会战之后再行处理,可是看到吕哲那冷得只差挂上冰霜的脸,他是一句劝谏的话都说不出来。

    “我不是单单在生起军权私相授受,而是那帮该是的家伙在临战时竟然玩出这么一个儿戏的举动。他们想干什么!?不知道兵者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吗?在即将开战的时候给老子弄出这么个动静,他们是不是要把七八万送上去让百越人一个一个砍死!”吕哲在吼,是真的已经怒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失态。

    蒯通与吕哲相处了七个月左右,是第一次见到吕哲这么失态,他对此只能默然无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