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金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人金安-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运气好,运气好,还没走出去一半儿呢。接了笔大买卖,回来送点儿东西。来,请哥儿几个喝茶。”于老镖头拍着胸口说着,那意思重要东西在怀里揣着呢,随手又扔了几个铜钱过去。

    “好咧,回见。”守城兵们也都是懂规矩的,不会问镖师保的具体是什么东西,收了钱也就不再问了,放三人进了城。

    原来的房子啥的早都处理干净了,三人只能住客栈。正好,任家票号总店边儿上就有一家客栈,但住了进去。于老镖头父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做,主要还是青筝要忙。

    把票号老掌柜找来,表明了要卖铺子的决心。老掌柜的是在任家服务了多少年的老人儿了,心里太约也有数儿是怎么回事儿。见主家不想连累他,也不说破,帮着查账拢账,联系买家。

    买家倒是好找,太原最不缺的就是开票号的,好几家比任家稍小一点的票号,只要一联系,肯定愿意拿下的,任家票号是运行良好的优质资产,拿过来直接就赚钱。只是不知道一家能不能拿下罢了。

    果然,一家子是吃不下任家票号这个大饼的。

    而且,开始有不利的消息传出来,分明是有人在暗中使坏。

    商业竟争历来如些。

    青筝不墨迹,直接放话儿,原本值八百万两银子的票号,五百万两就卖,只等三天,三天之后,如果不成交,就直接把票号总部带到京城去。不卖了。

    同行也都知道任家就青筝这一个女儿。任老爹的事儿毕竟没有真凭实据,官府没有拿到人,也没有发告示,再怎么传那也是传,就楚县丞手里有一封似是而非的家信能算是实证,但是他又不敢拿出来。因为青筝已经去威胁过他了,手里拿的也是一封信,是她花高价找人做的,楚县丞给任老爹通风报信的亲笔信。

    所以,青筝卖祖产的理由是父亲病了,无力经营,她又不懂经营,所以才卖。并且,青筝还拿出一箱子银票,里面足足有一千万两银子,各大票号的都有。没说什么,但是意思足够明显,她不差钱儿,但是如果他们做过份了,惹急了她,就去把这些银子都兑出来,不挤兑死他们不算完。

    一个票号里能有多少现银啊,就怕这样儿的,一下来来好几百万两,谁拿得出来啊,就是能拿出来,生意还做不做了,要是再在同行一挤兑,只能等着破产了。

    相反,青筝手里有那么多钱放着,任家票号就倒不了。根本挤不垮呀。

    所以,第三天,有三家票号便联合着收购了任家票号,五百万两银票,青筝拿到手里了。

    卖了铺子,拿到了钱,青筝就准备要出城了。

    好几个人知道她身怀着巨款,她可不敢傻乎乎的就直接大摇大摆的出城。

    让于家父子先走,转移一下注意力。

    青筝也不想害了于家父子,给出了主意,让他们特别高调的走,出城的时候,特意选了进城那天的卫兵当班的时候走,那卫兵问起来同他们一起进城的女人时,于老镖头才说,那就是他接的大买卖,护送那女子进城。歇了两天,拿了余款,缓过乏了,就要回去了,快马加鞭,说不定还能在到京城之前赶上东家。

    然后再到城里最大的三家镖局,足足花了三十万两银子,请他们出镖,分别护着三个小箱子,走三个不同的地方,有回任家祖籍的,有去京城的,还有到江南的。

    青筝也再没回客栈,而是直接在空间里化好了妆,才出来的。找了家青楼,包了个半红不红的姐儿,住了半个多月,觉得风声差不多过去了,才又出来。又换了个装。扮成普通的妇人,顺利的出了城。赶到没什么人烟的地方,就从空间里放了越野车出来。开着车走。在冷兵器时代,开车基本上就能避过绝大部分的风险了。

    还专门夜里走,白天怕人看见了,终究不太好。

    昼伏夜出了,又走了半个月,总算是回到了桃花堡的山里。

    这一走,也快两个月了,山沟里的变化虽然算不上翻天覆地吧,总算有了点儿桃花源的样子了。

    “于大叔,我去不了京城了。您也知道我们现在这个状况,往后我们一家就在这山沟里养老了,这些钱您老拿着,足够您一家子生活了,找个安全的地方过日子吧。别到大城市里去,世道乱了,大城市里不安全。”青筝拿了两万两银子给于老镖头,人家是舍了命跟她走了这一趟,给她当了回活靶子。

    “东家,你也说了,这世道乱了,其实哪里都不安全。我们哪儿也不去,往后就跟着小姐你了。”于老镖头没收银子,反而要求留下来。

    “那也好。”

    青筝带回来四百多万两银票。可是光有银票没用啊。于是,接下来一直到年底,任家父女不断派人,拿着银票,出去兑银子,最远都进了京城了。中间,也没停了招兵买马,充足队伍。

    一年的时间,把山沟沟建得铁桶一般,不夸张的说,没有个十万八万的兵马大炮的,都别想攻进山里来。这就算是任老爹的老巢了。

    至于说原来牛铁柱的什么牛家军旗号,早都收起来了。原来他们跟着牛铁柱混,也是饿得活下去了,没办法,如今住在山沟里,有吃有喝有穿的,谁放着好日子不过,出去玩儿命啊。任老爹是个精明的商人,要不然也做不了那么大的买卖,他才不会去做什么反贼呢。世道越来越乱,躲在山沟沟里当个山大王,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安全。

    青筝可不会一直窝在山里不出去,那她不是白来穿越一回嘛。

    有了大本营了,她就得出去折腾着救人啥的了。哎,不得不做圣母的感觉,真酸爽。

    于家三父子加上原来镖局里没走的十几个镖师,再加上跟着任老爹逃出来的几个护院,又从原来的队伍里强挑出来几十个勉强能拿得出手的,还算是强壮的男丁,凑了一百来号人。青筝带着这些人,到了桃花堡镇上,开了最大的了间镖局。

    龙门镖局,重新开业,专走京城。

    之所以开镖局,就是为了运货方便,桃花堡离京城也不算远,开回买卖东西往回运,有镖局的幌子,总比直接大批大批的往回搬东西好看些。

    所以,在外人看来,龙门镖局自打一开业,便生意兴隆,也不知道他家的客户都是些什么人,反正是在镇上的人看来,那镖局来来往往的,人,货就没断过。渐渐的,镇子上的人往京城捎带个东西啥的,也都让镖师们帮着带上,小来小去的,人家也不要钱,只当是帮忙了。一来二去的,镖局在镇子上也就站住了脚。还在为找不到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或搜索热/度/网/文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第54章 少奶奶威武(4)() 
两年后;龙门镖局已经发展成了北六省最大的镖局。

    没错;就是发展的这么快。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赶上了乱世,又是小冰河时期,连年的灾害,庄稼不收成,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跟着造反;李闯的队伍越来越大;又没有素质,烧杀抢掠的,干得都是土匪的行径,吃人的事儿都干。有一个地方;能吃饱饭,还能给手下人庇护,有本事的人;当然都愿意来。

    地利,桃花堡离京城只有几百里,却又在李闯的势力范围边缘;某种意思上来说;算是个三不管地带。龙门镖局势力大;两边儿都惹不起;还都想拉拢,自然就成了一方势力,一不独立,两不反叛,就做自己的生意,当然也就没人自找麻烦。

    人和,这个更不用说了,能保一方平安的势力,在乱世里那就是桃花源。随着主动归附的能人越来越多,龙门镖局虽然还叫镖局,实际早就不限在镖局之内了,整个桃花堡镇一直到大本营山沟沟里,都已经算是镖局的势力范围,山沟也有了名字,就叫龙门沟。方圆百里之内,闯军也好,官兵也罢,有青筝的金钱开路,再加上镖局大镖头们的面子,肯本没来来管。

    气候不好,普通的粮食收成低,这个难不倒青筝。在自己能说了算的地方,强制要求百姓们种植玉米和土豆、地瓜。在龙门沟里面,青筝还用上了化肥,产量提高了三倍不止。

    两年下来,至少在桃花堡百里之内,没有饿死过人。

    能被选进龙门沟,更是成了当地百姓们的最高追求。

    因为龙门沟里不止粮食产量高,吃穿用度也比外面强得多。已经成了百姓心里真正的桃花源了。

    外面水深火热的,桃花堡这种相对稳定的地方,可不就越来越招人了嘛。

    难民是一茬接一茬的往这边儿跑。

    抱多大的碗,吃多少饭,救不了那么多人,青筝也是没办法。

    “东主,外面儿的难民越来越多,马上就要入冬了,每天都有报上来的冻死饿死的人。原来桃花堡的百姓也都越来越不满难民们挤占了自己的地方。”于虎是于老镖头的小儿子,现在算是青筝的卫队长了。正在向青筝报告着最新的情况。

    “原来的百姓不用管,告诉他们,不满意的可以走。要是全都不满意,那就我们走。方叔,咱们仓库里还有多少库存?赶在入冬之前还能建多少房子,最多还能收留多少人?”方叔是两年前投奔过来的,原来是做生意的,与任老爹也算旧识,现在管着后勤。

    “房子倒是好说,人有的是,想建多少都行。主要是咱们的存粮不多。要保证龙门沟里卫队的口粮,哪怕剩下的人一天只按两顿稀粥算,顶多也就再能管上万八千人了。”方书把手里的账册翻了又翻。

    “去外面买粮食呢?”青筝又问道。

    “老百姓都没有存粮,有粮的都是些官绅老爷,全都存着粮食不肯卖。粮店里价格越来越高。咱们若是大量的买,只会把价格抬得更高,到时候城里的百姓不知道会饿死多少。”这就是现实,有钱有粮的不肯把粮食放出来,没钱的又没有粮食可卖,朱门酒肉臭,路有冷死骨。脑满肠肥的乡绅与饿得吃人的难民可能仅仅就是一墙之隔。

    “闯军是不是已始开始屠城了?”青筝已经收到了消息,李闯手下的“义军”已经饿得吃人了。

    “是。所以现在镖局的生意特别好,这半年来已经挣了几十万两银子,可是光有钱没有用啊。还是买不到粮食啊。到是,有一个地方”方叔欲言又止。

    “方叔但说无妨。”青筝心里也有点儿想法,只是不知道方叔是不是跟她想的一样。

    “北面吴总兵那里,肯定有粮,也就他可能还能胆量卖粮。”方叔说道。

    “他呀”青筝很不喜欢吴三桂这个人,大概后世的人没人会喜欢这种人,再有才能也掩盖不了他为了个人利益出卖国家民族的事情。实在不想跟那样的人打交道。“那您觉得,谁去能办成?”

    “周永孝。”方叔提了一个名字。

    这个人青筝是知道的,三十多岁,是个文士,投过来半年多了,在龙门沟里教书。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为什么是他?”

    “东主有所不知,周永孝这个人,与吴总兵帐下几个重要部属都是同榜的进士,交情匪浅,他的父辈更是在多年前于吴总兵有恩。他本人无论是智计还是胆量,也足以担当重任。因此,想要跟吴总兵买到粮,非他莫属。”

    “那这半年多他怎么隐藏得这么好?还有,为什么他不去投吴总兵,却跑来咱们这里?”这不是很让人怀疑吗?

    “自古有大才的人,性格都有些怪异。要不是我与他多年前有过一面之缘,怕是也不会知道咱们这里还藏着这样的人物。至于他为什么投到咱们这来,东主,你怕是还不知道,现在,整个天下,可都没有比桃花堡对百姓更好的地方了。”方叔捋着胡子开始拽。

    “可是他如果真那么有才,到哪里也饿不到他这样的人吧?”

    “那我就不知道了。”

    青筝:

    既然方叔都推荐的,人肯定得见见了。

    见到人的时候,人家也不矫情,很干脆的就认了青筝为主,也愿意去买粮,至于为什么一直隐藏着身份,原因也简单,懒。觉得没人值得他效力。为什么又不藏了呢?也简单,被发现了,躲不过去了。

    好吧,一点儿什么忧国忧民的心思都没有,也没有说什么被龙门镖局的所做所为感染的话,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也算他诚实吧。

    这样的人,青筝以前还真没遇到过。果然乱世出英雄,出天才,也出奇葩吗?

    不管怎么样吧,能用就行了。

    于是让他带着人和钱,出发去买粮。

    “东主,桃花堡太小了,已经不够龙门镖局施展了。是时候向外动一动了。”刚派完了买粮的差事,大总管任发就来找青筝谏言。任发是当初跟着任老爹跑出来的几个家人之一,是任家的家生子,有勇有谋,向来被任老爹倚重,办起来龙门镖局之后,就一直在龙门沟与镖局两边儿跑,做大总管。

    “你觉得该往哪里动?”青筝也知道随着人越来越多,小小一个桃花堡肯定是放不下这么老些人的。

    “河套地区离咱们这里不远,从鸳鸯口坐船,用不上两天就能到。那里地广人稀,全地平原,土地也肥沃,种多少地都够。”任发拿过来一张在青筝看来一点都不详细的地图,把他相中的地方指给青筝看。

    “可是,如果往那边迁移的话,必须得开春之前完成,河里马上就结冰了,船只怕过不去。再说,大冬天的,百姓们在路上也受不了啊。”青筝提出来实际困难。

    “可以趁着封冻之前先过去一些人,建房子,开垦土地,明年开春儿一化冻大队人马就往过搬。咱们有火木仓队,也没有敢来抢,只要咱们不造反,朝廷也不会管。天高皇帝远的,比桃花堡更利于以后的发展。”至于以后要怎么发展,任发没有继续说,但是两个人心里都明白,有些事儿不用说,该发生的时候自然就会发生了。

    “那好。就你先带着人过去吧。人随便你挑,火木仓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