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杳微微一顿,看向那妇人。
只见那妇人年约三旬,生着一张银盆大脸,身子极是丰腴,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丝绸对襟夹衣,一条黄绸裙子。
这妇人姓赵,乃是顾氏族亲,闲在家中无事,时常出来串门走动,钻营奉承。
顾思杳看了她一眼,正巧姜红菱也正向那妇人往来,两下里目光便碰在了一处。
姜红菱微微一顿,却见顾思杳眸中似有笑意,连忙垂下了眼眸,脸上一阵烫热。
顾思杳唇角微挑,原来她也是在意的。
有长辈在座,顾思杳便也没有答话。
顾王氏便莞尔道:“今年年初才办过他大哥的事,还不曾说亲。何况,这孩子是西府那边的,他的亲事还是他老子说的算。”
赵氏满脸堆下笑来:“老太太这是什么话,一家子皆以老太太为尊,老太太说一句,二老爷还能说不么?我前儿在一户人家看见一个姑娘,生的花容月貌,又很是温柔贤淑。我看二爷也是一表人才,和那姑娘,当真是一对儿呢!”
第 50 章()
侯府贵胄门第;子孙尊贵;似这等上门乱牵线的;每月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何况顾家这几个孩子;又都到了说亲的年纪。
顾王氏于这等事见得多了;面上菊纹舒展;慈和一笑,说道:“倒是有劳他婶子费心,孩子们大了;是该说亲的时候。竟不知是哪家的小姐?这门第不甚要紧,倒是容貌性情好,才是顶顶要紧的。咱们家孙儿一辈上;念初的媳妇红菱;是这江州城里头一个的美人儿。不敢说下头的各个如此,也不要很离了格才是。”
姜红菱听了那赵氏为顾思杳说媒的言辞;正满心的不自在;忽听顾王氏提到自己;不觉一颤;手中的帕子便落在了地下。
众人目光皆落在了她身上;姜红菱俯身拾起了帕子;默然不言。
赵氏之前也是听过侯府冲喜这档子事的,今见了姜红菱,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见她果然如传言一般;生的极是标致俊俏,便满口阿谀奉承道:“这便是大少奶奶了?那日大喜,偏生你侄儿病了,我来不得,空过了你的好日子。今儿一见,当真是天仙一般的人物。怪道老太太这般喜欢你呢!”
姜红菱听多了这等言不由衷的谄媚言语,只浅浅一笑,没有接话。
顾思杳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
顾王氏将姜红菱搬出来,便是推托之言。言下之意,要做她侯府的媳妇,容貌必不能比姜红菱低了太多了。
毕竟,姜红菱艳压江州,只要是江州人士无人不曾听过她的艳名。若要寻个姿色与她能相匹敌的女子,还真不大容易。
这赵氏却好似听不明白,见顾王氏问起门第,只当她真心有意结亲,倒高兴起来,满面红光道:“那小姐姓王,家住在东大街牌楼底下。她家中是开绸缎铺子的,哥哥在衙门里任从事。这王小姐生得可当真是漂亮,虽及不上大少奶奶,也是百里挑一的,性情也极是和顺柔婉。老太太若喜欢呢,明儿我就到她家里说去,把这个姑娘带来,给老太太相看相看。”
她这话音一落,堂上一众女眷皆忍俊不禁,那顾婳甚而禁不住笑出声来。
顾家虽已非鼎盛之期,终究还是侯府门第。那从事是官场里最末等不过的一个官职,不过是本方官员自己聘用的文职,连朝廷的正经官员尚且不算。顾思杳是顾家正派的嫡孙,如何能讨这样出身的女子为正室?
赵氏昏头昏脑,竟忘了顾忌,这等不知量力的话也能说出口来。众人只好似听了一场笑话。
偏生这赵氏没看出关窍,只是追问着顾王氏。
顾王氏虽有几分不耐烦,还是应付笑道:“这就免了罢,说起来,我这个孙子是养在西府那边的,他的亲事还当问着他的老子娘。我老了,子孙辈上的事情都不大管了。就是念初讨红菱,也是他父母的意思。”说着,顿了顿,又笑道:“也多劳你能惦记着,若是当真有绝好的人才,你便领来,给他太太相看相看。”
赵氏这方回过神来,顾王氏这番皆是推托之词,她讨了个老大没趣儿,便有几分怏怏不乐。只是人前也不好显露出来,强打起精神,说笑了几句。
顾王氏同众人说了些闲话,便向姜红菱问道:“菱丫头,这女学的事,筹办的怎样了?”
堂上众人闻言,目光再度落在了姜红菱身上。
姜红菱见顾思杳也正看着自己,脸上发热,也只做不见,向顾王氏回道:“院子已粉刷好了,家具也置办齐备了。那位女塾师,收了孙媳的帖子,也答应过来府中。只待她到了,就都妥当了。”
顾王氏呵呵大笑,向着底下一众女眷道:“我这孙媳,端的是能干。这事交代下去多少日子了,她太太就是办不好,拖拖拉拉直到今日。这到了菱丫头手里,没几日功夫,便万般齐备了。”
众人听着,少不得跟着顾王氏夸赞了几句。便有那好奇的问道:“请教老太太,这女学又是个什么新鲜故事?我们以往可只听那坊间有教女子歌舞的,叫做个女学。难道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来这套么?”
顾王氏便将先前的事情讲了一番,说道:“这也是菱丫头的主意,由咱们府里出钱,仿照着外头的书院,也办个女学。将家中这些没出阁的女孩子们都放在一起,请个女先生教她们些针线诗书规矩。咱们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女孩儿,琴棋书画不敢说样样精通,总也要会个一两样。好过嫁人之后,做个睁眼的瞎子。”
众妇人听着,都觉的新鲜,又各自盘算着将自家女儿也送来。毕竟,他们这些人家,并非各个都如侯府这般显赫,女儿在家中,并无力量请个先生来家教习诗书礼仪等事。若是送到民间那些女学,日日出门,抛头露面,也不甚方便。这送到侯府来,看在亲戚情分上,束脩也未必要多少。
再一则,侯府门第高,人情广,女儿在这边读书,指不定就有什么机缘,或许能寻上一门好亲,也未必可知。
当下,这些妇人纷纷大赞姜红菱主意周正,又说道:“既是这样说,若是老太太不嫌有玷,我们便将女儿也送来,只当给府里小姐做个伴读。”
顾王氏爱面子,喜欢听人捧着,呵呵大笑,一一答应下来,又说道:“这是好事,人多便是热闹。”
众人坐了一回,顾王氏便说身体乏倦,要回去歇着,便各自散了。
姜红菱今日过来松鹤堂,本有几句话要同顾王氏说,不料碰上了这群妇人,又逢着顾思杳过来,便不曾提起。
走到门外,姜红菱在阶下略站了站,就见顾思杳自门里出来。
她本有心跟他说几句话,只是外头人多眼杂,想了想还是抽身向外去了。
顾思杳出了正堂的门,也见姜红菱立在院中。他今日过来,本就是想着或许能碰见她。即便不能,也要寻个机会见上一见才好。待见着了,却又说不上话。那人明明就在眼前,却偏偏碰不着她。这番滋味儿,梗在心头,当真是一番折磨。
他见姜红菱离了松鹤堂,本想跟上前去,身后春燕却追出门外,称老太太喊他。
顾思杳无法,只得再回头进屋。
姜红菱一路回去,脸上沉沉的。
适才那赵氏言说要与顾思杳说媒时,她心中极其不是滋味,既酸且涩,又有几分苦意。她一早就明白,顾思杳早晚是要成亲的。她是顾思杳的堂嫂,且还是个寡妇,两人之间除却这联手一事,再不能有什么牵扯。那,这番滋味儿,却又是从何而来?
然而,一想到顾思杳日后就要成了哪个女子的夫君,她便忍不住的心中不快。
回至洞幽居,她先到妆台前重新整理了一回妆容,便叫了如素过来,将那小厮招儿传来,吩咐道:“去松鹤堂外瞧瞧,看你二爷走了没。若没有,便叫他到怡然居小坐,只说大奶奶有话跟他说。”
招儿应声,跑跑跳跳出门而去。
如素在旁瞧着,心里忧虑,不觉说道:“奶奶,这”
姜红菱神色淡淡,只说道:“不妨事,我只是有些话同他说罢了。”
那猴儿跑的甚快,不到半晌功夫便折返回来,抹着头上的汗,说道:“回大奶奶的话,二爷本是要走的,被我拦住了。二爷说知道了,就在怡然居等奶奶。”
姜红菱耳里听着,打发了招儿出去,便到箱子前开了锁,将日前收着的那块玉佩寻了出来,揣在了怀中,又在穿衣镜前看了看衣装仪容,便吩咐如素跟她出门。
如素心中惴惴不安,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随了她出去。
姜红菱想的倒是简单,前回是她一时冲动,将这玉自顾思杳身上拿了过来。她是不知顾思杳为何不向她讨还,但这物件于他甚是要紧,放在她身上,只是徒增祸患。
她心底里,也似乎以为,只要将这玉佩还了顾思杳,这莫名而来的心事也会随之消失。
姜红菱反复的告诫自己,她只是同顾思杳联手,可并未想过要和他私通!
一路过去,并不曾碰见什么人。
走到怡然居时,只见锄药一人在门上守着。
锄药一见她主仆二人过来,低低问候了一声,便开门请姜红菱进去,又向里面道了一句:“二爷,大奶奶来了。”
姜红菱迈步进门,果然见顾思杳正在堂中坐着。
顾思杳见她进来,起身相迎,莞尔一笑:“招儿说,你有话同我说?”
姜红菱看着这温润如玉的男子,笑起来便如春风和面,不觉微微有些失神,怔了怔方才醒悟过来,星眸微垂,目光停在了他胸前衣襟之上,说道:“有件东西,我须得还你。”说着,将那玉佩自怀中取出,递在顾思杳面前。
顾思杳看着那枚玉佩,羊脂也似的白腻,其上雕刻着流云百福的纹样,正是那日姜红菱自他身上要走的那件。
他面色微冷,看向姜红菱,淡淡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你反悔了不成?”
第 51 章()
姜红菱脸色微微发红;继而转白;垂眸不敢看他;只是娓娓说道:“那日是我无礼;一时轻狂。这是二爷的贴身物事;我一个寡妇拿在身边;极不合适。何况;这玉佩于二爷极是要紧,我也不该拿去。”
顾思杳长眸轻眯,问道:“这玉佩于我极是要紧?你怎么知道?”
姜红菱一时忘了;脱口就道:“这是二爷生母的遗物,于二爷自然要紧。”
顾思杳心头微震,神色一沉;不觉竟拉住了姜红菱的柔荑;将她扯至身前,低声问道:“你从何处知晓此事的?!”
姜红菱不防忽然被他拉住;微微有些粗糙的掌心磨蹭着自己的手背;惹得心头阵阵的悸动。顾思杳身量极高;立在他跟前;不抬头竟看不到他的脸;目光停在他胸前;藏蓝色松江布的直裰上,绣着如意祥云的暗纹,宽阔的胸膛微微起伏。
姜红菱不自禁的干咽了一下;一时不慎;便失言了。顾思杳并未同她说起过这玉佩的来历,她又是从何处知晓的?
情急之下,她随口说道:“是旁人告诉我的。”
顾思杳紧盯着眼前的女子,轻轻问道:“这玉佩我戴在身上,平日里轻易从不示人,知晓这玉佩来历的,阖府上下统共不过三五个,且都是我近身服侍之人。何况,你从我这里拿了玉佩去,四处问人不成?!”
姜红菱语塞,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饶是平日里怎样的灵巧多思,机智善辩,此刻在他面前却也是词穷语塞,脑中一片空白。
顾思杳看着她,喉口也是阵阵的发紧。
她本不该知道这玉佩来历的,除却近身服侍的有限的几个人外,顾思杳从未对人说起过这玉佩乃是亡母所留。
只除了,那一次。
上一世,一次家宴之上,玉佩为一个丫鬟偷去,他在家中打发了一顿脾气,众人这才知道。
然而,这是前世的事情了。
难道,她当真也如他一般,是重生来的?
姜红菱呼吸有些急促,从上一辈子到这一世,她两世为人都不曾和男子有过这般亲密的接触。何况,他的问话,她当真答不出来。
顾思杳见她不肯说话,眸中的光彩越发炽盛,附耳低声问道:“红菱,莫非你也是重生来的?”
暗哑的嗓音在耳畔响起,温热的呼吸吐在耳畔,惹得姜红菱背脊上蹿过一阵酥麻,身子一软,竟要滑脱下去。
顾思杳长臂一揽,便将她搂在了怀中,冷香沁骨。情不自禁的,他收紧了双臂,将姜红菱困在了自己胸前,继而低声道:“回答我。”
姜红菱心头猛然一跳,也顾不得身子在他怀中,抬起头来,对上了那双利如鹰隼的双眸,只见那眸中漆黑深邃,映着自己的身影。
她菱唇微颤,禁不住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顾思杳看着她,面沉如水,冷眸之中精光闪烁,蕴藏着说不清的情绪。半晌,他淡淡说道:“我还记得,你沉井那夜,下着瓢泼大雨。”
姜红菱心头剧震,杏眼之中波光粼粼,失声将压在心底里两世的疑问吐了出来:“我还不曾问你,你为何会在我的灵堂之上呕血?”
顾思杳面上波澜不定,心头漫过一阵狂喜,情动之下,竟也忘了顾忌。
姜红菱不曾料到他竟会突有此举,一时竟然呆怔住了,任凭他在自己身上为所欲为。
过了许久,顾思杳方才气息不稳的看着她,满眼皆是似水柔情。
原来她也是重生回来的,真好。他不必再搜肠刮肚的筹谋,如何向她述说情意了。
姜红菱靠在顾思杳身上,娇喘了许久,方才回过神来。她抬起头,怔怔的看着顾思杳那张俊美有若神祇的脸,猛然醒悟过来,两人适才做了什么好事。顿时血涌上头,平日里那张冷艳妩媚的俏脸上,娇红满面。
她又羞又急,竟不知如何是好,气急败坏之下,拼命扎挣起来,口里低声道:“顾思杳,你做的好事!我是你的寡嫂,你竟敢调戏我!”
顾思杳不许她逃避,一双强劲有力的胳臂搂紧了她,把她紧紧的禁锢在怀中,低声呵斥道:“红菱,你躲什么?!足足两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