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妇人说着,就要往亭子里去。那宋家的少爷却忽然说道:“母亲,天气正好,我想同两位妹妹在这儿放会儿风筝。”
顾婉脸上红红的,在苏氏身后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苏氏立时会意。
宋夫人神色微顿,似是不大高兴。
苏氏已然说道:“难得出来一趟,让这几个孩子们玩去吧。咱们老人家说话,他们坐着也是闷得慌。”
按理说,顾婉同那宋家少爷定亲,本该避嫌。
但本朝民风开化,男女之防并无那般严苛,此地又是户外,倒也没有那么多忌讳。
宋夫人却依旧不言不语,顾婳却自作聪明,走上前来,仰着一张胖胖的脸,嬉笑道:“伯母,我想同明轩哥哥一起玩儿。你就让明轩哥哥去,好不好嘛?”她语气娇憨,状似烂漫。
宋夫人却只是瞅了她一眼,并没说话。
姜红菱揣度宋夫人的心事,浅笑道:“不如我也陪他们去罢,姑娘少爷们平日里在家想必都闷坏了,今日好容易出趟门,还是让他们好生玩玩。”
宋夫人见这么多人说项,只得勉强答应,说道:“也好,你们就在这草坡子上玩罢,不要去远了。”
几个少年孩子当即答应,宋夫人便同着苏氏去了荷风四面亭上。
宋家少爷见母亲离去,方才走到顾婉身前,向她道了一声:“婉妹妹,好久不见了。你,你好不好?”
顾婉脸上红晕更甚,低头摆弄裙角,小声道:“好不好,你又没眼盲,看不见的。”
宋家这位小少爷名叫明轩,他是打小就知道自己同顾婉订了亲的。来往过几回,对这姑娘心里也很是满意。两人都正是青春年少,情窦初开之时,又彼此有意,见面免不得一番悱恻之意。
姜红菱在旁看着这对孩子的小儿女之态,不觉一笑,说道:“早晚的事,又脸红什么?”
顾婉听嫂子打趣儿,一跺脚道:“嫂子你笑话我!”宋明轩却正色道:“小弟却以为,嫂嫂的话很对。”顾婉瞪了他一眼,小脸却越发红了。
顾婳站在一边,见这三人说说笑笑,不理自己,心里有气。她今年已然十岁,年纪虽小,却已知道男人好不好看。又总听人说起,顾婉这个未婚夫婿家中如何显赫,人才如何出众,便一门心思的想要抢夺过来。即便不能,也要令那顾婉不能成配,方才解恨。
当下,她仗着自己年小,上前攀住宋明轩的胳臂,磨磨蹭蹭,娇声娇气道:“明轩哥哥,你方才说要放风筝。风筝在哪里?”
宋明轩不明底里,看她年纪小,又是顾婉的妹妹,便笑道:“在我这里,等我拿。”说着,便吩咐小厮:“铜柱,把风筝拿来。”
那名唤铜柱的青衣小厮答应了一声,便自行囊中取出一只双手大小的风筝。那风筝是燕子形状,尺寸虽小,却做的甚是精细,栩栩如生。
宋明轩将风筝取在手中,递给顾婉,脸上涨得通红,说道:“这是我亲手做的,听说你喜欢燕子。你瞧瞧,喜欢不喜欢?”
顾婉本被顾婳气的七窍生烟,忽听宋明轩这般说来,心里那股气顿时消了,又看风筝精巧秀气,想到这是宋明轩亲手替她做的,不觉心头甜甜的,含笑应了一声。
姜红菱冷眼旁观,她活了一世,哪里不知顾婳打的主意,心里冷笑了一声,张口道:“三姑娘,宋公子可是你未来姐夫,你这样吊在他胳膊上,这里又人来人往的,成什么样子?”
那顾婳本是仗着自己年纪小,撒娇发痴,听了姜红菱的话,无可反驳,又不好再装傻下去,只好下来。站在一旁,嘟着嘴,阴沉着脸,一声不发。
顾婉见嫂子斥退了顾婳,心里开怀,向宋明轩道:“咱们放风筝去。”
宋明轩自然是没把那胖丫头放在眼中,应了一声,就拉起风筝线,同顾婉放起风筝来。
姜红菱立在一株榕树下头,看着眼前这对少年男女奔跑嬉闹,淡淡道了一句:“这不该自己得的,就不要总惦记着。不然,活得太累。”
顾婳抬起头来,眨着大眼睛,说道:“大奶奶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姜红菱低头,看着那张肥嘟嘟的脸,浅笑道:“我随口说说,三姑娘听不明白就罢了。”
顾婳看着姜红菱,日头透过树枝落在那张清冷艳丽的脸上,影影绰绰。那双明澈的眼眸,仿佛一口深井,透着几许寒意。
顾婳忽然打了个寒噤,不知为何,她心底生出了一股惧意。
正当此时,不远处忽然有人高声道:“红菱!”
姜红菱一怔,顺声望去,却见一文雅男子正向这边走来。
她微微一呆,暗自忖道:怎么竟会在这里碰见他?
第 29 章()
那男子走上前来;向着姜红菱莞尔一笑:“红菱;许久不见了。你过得好不好?”
姜红菱见他当面直呼自己闺名;又是大庭广众之下;心里颇有些不大自在;淡淡道:“章公子;妾身已然出阁;这小时候的称呼就不要再提了。”
那男子面色微淡,浅笑道:“顾夫人。”
顾婳仰着脸看着眼前之人,但见这人大约青春二十;面色白净,狭长的眸子,甚是温文尔雅;着一件杭州绸缎鹤氅;玄色素面锦缎深衣,身姿挺拔;卓尔不群。
顾婳今年十一;已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近来渐知人事;见了这样姿容出众的男子;不觉脸上微微泛红;又看他对姜红菱口气暧昧,心底冷笑了两声,暗道:平日里倒装着一副贞洁烈女的面孔;原来也跟人不干不净。
心中想着;她笑着问道:“大奶奶,这位公子是什么人啊?你们之前认识么?”
姜红菱瞥了她一眼,见她眸光一闪,甚是狡黠,便知她已然想歪了,心底微有不悦。虽不大愿意理会这顾婳,还是说道:“这位章公子与我娘家原是世交,故此识得。”
这章公子名叫章梓君,其父乃是江州指挥使。这章梓君虽生的一副的文人面孔,却倒是个练武之人,自幼刷枪弄棒,练了一身的结实筋骨。
章家在江州亦是世家,同姜红菱娘家乃是世交。故而章梓君同姜红菱,乃是自幼相识。这章梓君比姜红菱大上几岁,人事早知,看着这位日益美丽的世妹,心中不觉动情于她,也曾向母亲透漏过心事。
然而姜家如今官运不济,姜红菱父母早逝,其兄姜葵不过是区区一届文官。姜家在江州城众多世家之中,十分的不显眼。章家的长辈,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家的长子长孙,讨这么一个徒有艳名,却没有娘家势力襄助的女子为妻的。
章梓君求姜红菱为妻而不得,一则是心中赌气,二来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家中为他说了许多亲事,他却始终不同意,拖拖拉拉到了十九岁竟还不曾成婚。
当初听闻姜红菱许配了顾家,他心中激愤不甘,却也无可奈何。然而不出两月的功夫,就听闻姜红菱所嫁的夫君一病身故了,她竟然成了寡妇,章梓君心底便如开春化了的江水,再度活泛起来。
今日清明,他本是陪着表弟妹来城郊踏青游玩的,却不期在望仙湖畔遇见了姜红菱。
相别已久,乍然相见,看她一身缟素,俏生生立在榕树底下。虽因着孀居不能穿着艳丽艳色,但这一袭素装却倒越发衬的她光华照人,清冷艳丽。
章梓君见了心上人,耳里听着她那圆脆嗓音念着自己的名字,心神微微一晃,莞尔一笑:“我同顾夫人,是自幼一道长大的。”
顾婳两眼一弯,拍手笑道:“这样说来,就是青梅竹马了?”
姜红菱于章梓君的心事,倒也略微知道一些。然而她对此人从来无意,重生归来,对他甚而连印象也淡薄起来。只记得前世,此人最后娶了他姨家表妹为妻。
听了顾婳口中那似有所指的言语,姜红菱面色微冷,索性扯开了话头,向章梓君道:“妾身今日是随婆婆来给亡夫上坟的。章公子所来为何?”
章梓君才待答话,一对少年男女却自后方走了过来。
那少女嘴里还抱怨道:“表哥,你捡个风筝,捡到哪里去啦?这好半日的功夫,都不见回来!”
姜红菱打量了那对少年男女几眼,却见那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生的甚是娇俏柔媚,身上穿着湘妃色百蝶穿花遍地金绸缎褙子,里面一件松花色缕金牡丹绣纹高腰襦裙。跟在她身后的少年,同她岁数相仿,亦也是华服美冠。
章梓君见他们过来,少不得引见了一番。
姜红菱这方知晓,这对男女便是章梓君的姨家表弟妹。
那少女对她这表哥甚有情意,远远的见他同一少妇装扮的女子说话,便连忙跑了过来。听了章梓君的言语,便将姜红菱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看表哥看这妇人的眼神似有痴迷之意,连着自己亲哥哥也一脸惊艳之情,不觉一脸不屑,小声嘀咕道:“不就是一个寡妇!”
她这话音虽小,却依旧传进了姜红菱耳中。
姜红菱听闻章梓君言说这是他姨家表妹,又想及上一世的事情,料来这对男女之间有些纠葛。此事同她无干,她也不想无端扯入是非之中,也只当不曾听到,向着还在放风筝的顾婉与宋明轩扬声:“婉姐儿,宋公子,若是累了,咱们就寻太太她们去。”
顾婉跑了片刻功夫,出了一身香汗,此刻倒也微微有些疲倦。听了嫂子的言语,同着宋明轩一道走上前来,正要说些什么,一眼看见那少女,不觉张口道:“刘玉燕,你怎么在这儿?”
那名唤刘玉燕的少女见了顾婉,脸色更是难看,冷笑了一声:“这儿又不是你顾家的地方,我为什么不能来?”
姜红菱见这两个少女竟起了口角,微微不解。顾婉走上前来,挽住她的胳臂,口中说道:“嫂子,咱们走。”
姜红菱看她一脸愤愤之态,更不知是何故,便低声问询。顾婉听她问起,神色却有些不安,嗫嚅了半晌,还是说道:“她就是之前退了我哥哥亲事的那个。”
姜红菱听了这话,当即明白过来。原来这刘玉燕,就是当初因顾念初病重,退了亲的刘家女儿。
刘玉燕见她当面揭了自己的底,索性张口斥道:“你哥哥是个短命鬼,我不退亲,莫不是过去当寡妇?!你哥哥没福,还要拖累我么?!”
顾婉听她辱及兄长,一张小脸气的蜡黄,回嘴道:“你骂谁短命鬼?!”
刘玉燕冷笑道:“怎么,难道我说错了?现成的一个寡妇就在这儿放着呢!”
顾婉口拙,又不似她这般尖酸刻薄,怎样毒辣的言语都能说出口来,一时竟被她噎的哑口无言。
姜红菱于顾念初并无一毫情意,也不大在意这个前未婚妻,只是听她张口闭口的短命鬼、寡妇,辱人太甚,神色微冷,张口淡淡说道:“其时先夫病重,刘姑娘要退亲,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我夫家并不曾亏欠你什么,你要退亲也并未拦着不许,退亲之后也未指责过你家一分一毫。如今你辱没故人,却是何故?这满口的短命鬼,便是你刘家的教养么?刘姑娘这般言辞,哪里像个世家出身的千金小姐,却像个市井之中的无赖泼妇。”
那刘玉燕打小被家中惯坏了,性情骄纵跋扈,从来只有她骂人,哪里有人敢骂她?今日却被姜红菱当面斥责为市井泼妇,又是当着心上人的面,顿时气血上涌,一张小脸涨得通红,张口斥道:“你、你说什么?!哪个是泼妇?!姜氏,你嫁的是我不要的男人!什么江州第一美人,到头来还不是守寡?!又有什么可得意的!”
姜红菱却是轻轻一笑,说道:“守寡不守寡,是我自己的日子,同刘姑娘无干。至于这江州第一美人的名号,那是大伙叫出来的。大伙爱叫,与我有什么相干?刘姑娘既不愿听,就到城里去,逢人挨个儿告诉,叫大伙改了口,缀上你刘姑娘的名字就是。”
刘玉燕被她这一番话气得七窍生烟,偏生章梓君呵斥道:“表妹,你满口胡言些什么?!还不快向红顾夫人赔礼?!”连她亲生哥哥亦也说道:“妹妹,姑娘家怎么能这样说话?”转而又向姜红菱躬身作揖:“顾夫人,我这妹妹自小被家中宠坏了,有口无心,您千万别放在心上。”
刘玉燕眼见如此,又被心上人当面呵斥,又羞又气,又酸又妒,哭哭啼啼道:“你们怎么都向着她?!”话音才落,顿足扭身跑远了。
章梓君同那刘公子眼见她跑开,虽有家人跟随,倒恐她出事,只得向姜红菱匆匆赔礼告辞。章梓君临行之际,深深望了一眼姜红菱,方才迈步离去。
顾婉气冲冲道:“这刘玉燕当真是不知所谓,我们家里哪里得罪了她?她要退亲,也没说什么,就这样恶言恶语。”姜红菱心里倒猜到些许,但当着小姑子的面,也不好直言,只说道:“世家出来的孩子,性情骄纵也不足为奇。”
原来这刘玉燕打小便自负容貌出众,又极爱名声,时常打扮娇俏出门赏花会茶,好叫人称赞她姿容无双。偏生这江州城中又出了个姜红菱,城中人但凡提起本地美人,提起来的皆是姜红菱而非她刘玉燕。她这心底,便一直赌了一口气,凡事都要和姜红菱一较高下。
她自幼同顾念初定亲,却对自己的表哥芳心暗许。后因顾念初病重,她便以此为由,在家撒娇耍赖,逼着父母退了这门亲事。谁知,转头就听顾家娶了姜红菱。她虽不喜那顾念初,却又觉得便宜了姜红菱。正当心中不甘之时,忽听得顾念初身故,那姜氏过门两月就成了寡妇。虽无一人得知,她却在家中拍手称快。
今日清明,她纠缠着哥哥同章梓君带她来城郊散心游玩,却不料就在这里遇上了姜氏。她对姜红菱虽是早闻大名,其实并不曾见过。今日一见之下,纵然心中不服,却也不得不认,这姜氏果然生的艳丽不俗,连自己也要比了下去。
她心中本就不快,偏生又见表哥同这姜氏也不清不楚,又记得以往姨母说起,表哥曾有意往姜家提亲,妒恨交加之下,便对着那姜氏口出恶言。
那姜红菱却不是个好惹的,不止当面指摘她泼辣,更讥讽她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