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连太妃?三皇兄的生母?”赵桓平放下了手里的汤碗,问道,“为何?”
“那就不知道了,毕竟是女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裕王爷摇了摇头,“不过,连家那个小女孩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连老太傅就是被她给气死的。”
“皇叔,若没记错,老太傅去世的时候,三皇兄已经出生了。”赵桓平给萧仲青扒了个虾仁放在他的碟子里面,“听说,那个时候,连太妃还是很得宠的。”
“这事儿跟桓宁没有关系,是跟庆昌有关系。你们知道庆昌的身世吧?”看到两个小孩点了点头,裕王爷又继续说道,“宫/禁/森/严,庆昌的生父一介外男又是如何冲破这些而进入后宫的呢?这里面要是没有人帮忙,恐怕这个人在进入第一道宫门的时候,就已经被抓获了。”
“这个人是”萧仲青和赵桓平相互对望了一眼,“连太妃?”
第九十五章()
“是连太妃?”
“对;就是她!”裕王爷点了点头;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情说来话长,容我慢慢道来。”裕王爷非常喜欢连云巷酒家的一虾三吃;不单单是白灼、清蒸;还有他最喜欢的蒜蓉烤虾。而且,他很喜欢剥虾的乐趣,所以;在萧仲青将第三个圆滚滚的虾仁放进他的碟子里之后,就朝着他摆摆手,示意他剩下的由自己来。裕王爷把碟子里面最后一颗虾仁吃光,又喝了一碗香喷喷的鱼汤,才慢悠悠的说道;“说起来,连妃变成这个样子;太傅要负主要的责任,他可以把家里的小子们管教得规规矩矩、不失大家风度,却不会教女儿;把女儿惯的是真的不成样子了;嚣张跋扈不说;手段阴狠;绝不像一个书香门第世家出来的大家闺秀。”
“不至于的吧?”萧仲青托着下巴;很是不解的问道;“太傅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管束得很严格,宁叔和我老爹说过,在他们念书的时候,没少挨太傅的手板啊!”
“之前不是说了么,那是对男孩儿。连家的传统就是把家里的女孩儿宠上天,实在是因为他们家的男孩儿常有,女孩儿实在是太稀少了。从太傅的爷爷到太傅这一辈,就连妃这么一个女孩儿,真是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的。虽说该教导的东西还是教导了,但却养成了心气儿高、说一不二的/性/子。这要是嫁到了重臣府邸,能成为一府的主母,掌管一府的后院,倒也是很不错的。只可惜,她嫁入了皇家,成为了先皇的后妃,这样的/性/子在宫里不是被搓磨,就是得了宠之后,搓磨别人。可惜,她两者都不是,而是在于两者之间。”
“两者之间?”萧仲青把自己跟前的溜肉片放在了赵桓平的面前,又给赵桓平的碟子里面夹了一筷子的青菜,“这又是什么意思?我记得连太妃生前最高的位份就是贵妃了,后来不知道因为出了什么事情,被降到了妃位,再后来就跟着庆安王爷去了泉州,没过几年就在泉州病逝了,对吧?”看到裕王爷点头,萧仲青夹了一筷子的鱼片塞进嘴里,说道,“算起来,她真正风光的也就是当贵妃的那十来年,而且,那个时候,娴太妃和她位份相当,上面还有正宫皇后压着,她就算想要翻天,恐怕也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不是吗?”
“你们两个还小,自然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这个世上啊,真正没有什么所求的人还是少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只要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人,尤其是权势,就会迷失自己的本心,不择手段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裕王爷放下手里的筷子,用旁边的热毛巾擦了擦手,端起茶盏喝了两口茶,继续说道,“连妃进宫没几年,就生下了桓宇,直接晋位贵妃,连家因此势头猛进,隐隐有成为文官之首的态势。在这十几年里,连贵妃虽然不敢对皇后和她平位份的几个贵妃使什么手段,在她们之下的嫔妃可就不好过了,多多少少的都被刁难过。”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吧?”萧仲青不太明白裕王爷的话,“做这样的事情的人,不少吧?”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连贵妃晋升之后,似乎与娘家疏远了不少,几次和家人的会面都是不欢而散,渐渐的,连家的人也不怎么进宫了,她也很少派人去连府了。而庆昌的事情,正好发生在这段时间。庆昌的母妃那段时间正是得宠的时候,皇兄常常夜宿她的寝宫,很少去看望其他的嫔妃,旁的妃子倒也不觉得什么,她们都已经习惯了。唯独觉得咽不下这口气的就是连妃,因为她独宠了好长一段时间,突然被皇兄冷落,一下子完全无法接受。”
“所以,她就用了那样的手段?”萧仲青撇撇嘴,“啧啧啧,还真是挺狠毒的呢!”
“庆昌的母妃也是一时不察,才上了她的圈套。”裕王爷摇了摇头,“太傅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内情的,我不太清楚,不过,太傅临终之前把这件事情跟我说了,说的时候还是很气愤的,气得呼哧带喘的。后来小连子离开金陵的时候,来我府里辞行,说他祖父完全就是被姑姑给气死的。”
“气死的?”萧仲青和赵桓平相互对望了一眼,“这话又是怎么说出来的?就算跟娘家疏远,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是不是?”
“那件事情不知道怎么被皇兄查出来了,也没有查的特别彻底,只知道宫里有几个妃子不分,其中一个就是连妃。他把这几个妃子的家里人都叫来申斥了一顿,太傅倒没有亲自去,皇兄派人到府上传了口谕,要求太傅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儿。这个时候,太傅才知道他宠了一辈子的女儿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不仅如此,小连子生母的离世,还有小连子生下来就体弱多病的原因也全都浮出水面了。”
“是连太妃动的手脚?为什么?”
“想要自己的儿子继承连家的家业呗,外嫁的女儿虽然嫁妆丰厚,但总归是嫁到别人家里去了,万一男方家对自己不好,能在自家产业里分一杯羹,也是很有底气的。况且,连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但也是有自己的生意、产业的,经过那么多代的经营,家底儿是十分的丰厚。”裕王爷解决掉了一整盆的大虾,心满意足的擦了擦嘴,说道,“当时,连妃还没被选进宫,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嫁到什么样的人家,为自己考虑考虑、打算一下,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是,为什么会对连家主的生母下手?她们不是好朋友么?”
“利益面前,亲人都可以出卖,朋友又算什么呢?小连子的生母已经跟连大公子定了亲,成亲的时间都选好了。如果不出意外,太傅之后,连家的所有权和话语权就归他们所有了。所以,为了自己和自己孩子的未来,连妃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下了手,她想让大房绝后,自己的儿子成为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只不过,她没想到,在她下手没多久,就嫁入宫中了。”
“气死最疼爱自己的祖父、害自己母亲难产而亡、自己整/日/重病缠身”赵桓平冷笑了一声,“这样的大仇若是不报,他也枉为人子了。”
“所以,王爷的意思是说,连家并不是真正的扶持庆安王?”
“如果小连子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小连子,那就绝对不会。而且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人要保护,而那个人大约也不是桓宇那一头的。”裕王爷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萧仲青,“怎么是这种表情啊?你还在怀疑什么?”
“不是怀疑,是想不通啊!”萧仲青摸了摸下巴,“既然不是要扶持庆安王,他折腾这么多事情出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单单是为了报仇吗?”
“那孩子做事一向有自己的章法、有自己的理由,旁的人是很难看得懂的啊!”裕王爷看了看萧仲青,又看了看赵桓平,呵呵呵的笑了两声,“你们两个啊,眼睛别总是盯着连家,主要还是找找我那个小皇弟,那才是贻祸千年的大祸害呢!”
“哎,我们倒是想找啊,可是金陵城人海茫茫,找起来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啊!”萧仲青趴在桌子上哀叹道,“这个人还真是隐藏的高手,我们派了那么多的人手都找不到他的踪迹,还有冥将军也在暗中帮忙,这样都找不到,我觉得,他应该已经不在金陵城、甚至不在我们搜索的范围之内了!”萧仲青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哎,现在啊,我就寄希望于轩辕叔,要是他能从庆尚侯的嘴里套出一点蛛丝马迹,那就是最好了!”
第九十六章()
“还不睡?”
赵桓平洗完了澡出来;就看到萧仲青顶着一个湿乎乎的脑袋站在他的那个木架子的前面,一手拿着炭笔;一手摸着下巴;想到了什么就在木架子上的板子上面写一笔或者在上面画线之类的;这可以表示这两个或者这几个人、这几件事是有关联的。整个板子都画的乱七八糟的;没有什么规律可言。
赵桓平看了一会儿觉得有趣;表面上瞅着挺杂乱无章的;实际上还是很有逻辑的,了解情况的人倒是可以看明白的。他拿了一块帕子站在萧仲青身后,一边给他擦头发,一边继续看着。这孩子虽然表面上看着身体健壮,但其实就是外强中/干,他娘生他的时候就遭了不少的罪;导致这孩子从小身体不怎么样;三天两头的生病;让阿胜哥哥费了不少的心。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状况比小的时候好多了;但若是不注意的,染上个风寒也是很容易的。
“劳烦王爷了!”萧仲青微微回过头;笑呵呵的看了一眼赵桓平,“我一想事情就容易忘掉其他的东西;本来刚才是想擦的;结果想起一件事情来就给忘记了。”
“病才好;要更当心一些;不要总是让阿胜哥哥挂心。不过,以后有我看着你,不会让你胡乱来的。”赵桓平把萧仲青的头发擦得不再滴水了,就将手里的帕子扔到了一边,说道,“见过皇叔之后,你就心事重重的,做事、说话都有些心不在焉。现在看来,你已经恢复正常,这么说,是想通了?”
“并没有,有好多东西都想不明白。”萧仲青把板子从木架子上取下来,拉着赵桓平往内屋里走,“主要是吧,越想就越觉得复杂,越来越偏离我们原本的设想。王爷,还是那句话,您的那件遇刺案已经是无足轻重了。不管这件案子,是那位小皇爷的手笔,还是庆安王的手笔,都已经没有关系了。到了现在,我还是觉得,这件案子不过就是后面这些事情的引子而已,如果那天经过那儿的不是王爷,是朝/中/任何一位重臣,哪怕是李青了大人,他们都会下手的。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的。”
看到赵桓平点头,萧仲青拉着他一起坐在榻上,随手递给他一杯热茶,这是他趁着赵桓平洗澡的时候新沏的,对安眠很有效果。最近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大家的睡眠质量都不是太好,希望这个茶能提供一些辅助。
“小皇叔那边就别费神了,他对皇位的渴求都已经昭然若揭了,估计接下来就该走火入魔了,其他的心思,他是绝对不会有的。”
“就是说啊,和牵扯到这些事情里面的其他人相比,小皇爷的心思是最为清晰明了的。”萧仲青点点头,轻轻地咳嗽了两声,“完全不用猜,最好懂。”
“对于他这边来说,我们现在要查的就是他的藏身之地,还有他所控制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不过,我想着,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人。”赵桓平捧着茶杯,一边喝一边说道,“他手下的人应多为江湖人士,数量也不会太多,旁门左道走的很畅快,要真的硬碰硬,恐怕没有一丝的胜算。否则,他也不会惦记着要和三皇兄合作。”
“王爷是认为他手里没有一支正/规/军?”
“这个是自然,三皇兄的封地泉州是防御海寇的要塞,大楚的舟师力量几乎都在此地,加上他原本的王府护卫,七七八八的加在一起,没有五万人也差不多了,且这些人每年都要跟海寇打上不少场仗,虽不至于像边关那样,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仗,但两三个月打上一次也是稀松平常。所以,三皇兄手下的兵,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那我就明白了,小皇爷看中了庆安王手里的兵,所以才要一起合作的。不过”萧仲青放下手里的茶杯,从旁边拿过一个靠垫抱在怀里,“小皇爷那么的有钱,为什么不自己养/兵?以他的手段,想要招募一支/军/队,也不是很难的吧?”
“他那点钱连巡防营都养不起,更何况一支规模庞大、战斗力惊人、可以与禁/军/相提并论的队伍呢?你以为钱大人为什么那么的抠?为什么见到谢飞大人、轩辕、本王,还有其他几位大将军的反应那么大?恨不得看见当没看见,远远的避着我们?”
“是哦,军/费开支一向是每年户部支出的重头,连钱大人这样的高手都觉得捉襟见肘,更何况是小皇爷呢?这一点是我忽略掉了。”萧仲青在小板子上记上了一笔,“小皇爷这边可以暂时放下,让我觉得很困惑、越来越看不清楚的就是庆安王这边了。虽说不能听信裕王爷的一面之词,但我觉得裕王爷没有理由偏帮连家,在我们面前为他们说好话,对不对?”
“以皇叔的为人,他确实不会乱说话的,所以,你觉得连家搅合进来,让你很不理解?”
“不是不理解,是看不透,总觉得那位连家家主做事深不可测,他们真正的目的并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萧仲青用手点了点小板子上面之前写的备注,“我们曾经分析过,连家掺合进来是想着把庆安王当作傀儡,达到他们重回朝堂的目的。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复仇应该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可是,向谁复仇是个重点,如果他们的仇人目标是庆安王,那么,他们撺掇庆安王跟小皇爷合作,庆安王最终无论怎么折腾,都会得不到一个好下场。可如果他们的目标是金陵呢?”
“连家会恨上父皇?”
“有可能,迁怒这种事情,向来就多得很,不足为奇。不过,若真的是这样的话,他起了要取而代之的想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按照裕王爷的说法,这种可能应该是最小的。”萧仲青摸了摸下巴,“我隐隐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