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启大明-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事,胖子我时刻贴着心口收着呢!”

    丁一接过手,翻复着看了,却微微笑了起来。便听丁君玥在边上说道:“爹爹,奴来为您系上带子。”却解下一直背在身上的包裹,里面却是一条玉带,上面镶着一块块圆柱形的铜块。她过去帮丁一系好,丁一便把手中的铁如意往那玉带右侧垂下的皮套子一搁,却是极为合适。

    “侄少爷,这玩意到底是练习腕力还是就玩赏用的?”文胖子搔着头问道。他对这玩意很好奇,因为他知道,李匠头之所以自作主张去赊了一堆金钢钻头,能被放出来的原由,就是他托文胖子递话,说是自己在被禁足期间,做出了丁一要的“铁如意”。

    丁一笑了笑,擂了他一拳笑道:“你若办事得力,帮我把这家业操持大了,到时也弄个给你们玩,这东西,好玩得要紧,可惜我现时没钱,要不每人能弄一个来玩便好了。”这把铁如意,之前失败的不算,就算丁某人腰侧这把,也是整整用了李匠头几个月的禁足时间,钢材和拉削膛线所损耗金钢石等等加起来,不下五万两银子。

    “好啊,反正胖子这百多斤,早就卖给侄少爷了!”文胖子很识趣地没有问下去,而是对丁一说道,“侄少爷,咱家听李匠头说,现时这有线的枪,比那滑膛的枪,要耗费许多银子和时光?这么整,还不如全用没线的滑膛呢!”

    丁一苦笑着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如果无法改变发射时黑火药浓烟的问题,线膛枪基于生产难度,产量又提不上去,真的还不如大量生产滑膛枪,以数量来补充质量好了。于军事这一块,他倒是边边角角、枪械发展进程都很清楚,文胖子一说,他自然就明白,不得不说,这就是超越时代的科技与工艺的劣势了,许多配套的东西,压根就不是循序渐进的原本历史上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已解决后装闭气和中心发火,也就是用上弹壳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胶化硝基发射药才取代了黑色火*药。

    让外面警戒着的安全衙门人员去取了笔墨来,丁一边说边写:“按预定进度,现在线膛步枪已生产四百根了吧?停产吧,还是生产滑膛枪,储备必须达到五千根枪管。丁君玥挑选枪法良好的同学,全部装配线膛枪,组建警卫队,下辖三个连,三个连长,由原来警调连副连长李云聪、七连长吴全义分别担任两个连的连长,还有一个人选你自己去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就由你自己兼任。”

    丁君玥听着便高兴起来,连接立正答道:“是,先生!”不过她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单要看他们身手,还要看他们对丁一的忠诚度。丁一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专门去提这茬。

    “文胖子你挑三四十个身手好的老兄弟,每个班派一个老弟兄下去担任军士,每个排、连也各派一个担任二级军士、三级军士,你自己跟着丁君玥担任警卫队的军士长。你们主要的作用,是教他们在战场上,如何逃命,如何不被敌人发现……”毕竟这些原来东厂的番子、役长,能到前线充当硬探又活着回来的,人品许是低劣,身手真没什么好质疑的。

    然后丁一又开始给文胖子和丁君玥示范各种战术动作,讲解特种小队作战的小队战术。

    装备了线膛枪的警卫队,丁一很明显,就是打算把他们当成特种部队来使用的。

    不过说起这些,丁君玥要远远不如文胖子了。毕竟文胖子多次充当的硬探、斥候,事实上也就这个时代的侦察兵、特种兵的角色了。这里面丁一对这些东西吃得很透,又带过很多新兵是一个方面,文胖子自己的硬探、斥候生涯,而对战场的领悟,也是一个方面。

    往往很多小队战术,丁一只讲解了一次,丁君玥还在那里揣摩着,思考着,文胖子就心神领会,至少纸上作业,比划起来,已经有模有样,也许,正如丁君玥对于枪械上的天赋一样,文胖子于小队战术上,或者也是一个天才。

    “胖子,你别傻乐,这些东西,还得上了阵之后,你能用出来,用好,让跟着你的人都活着回来,才真的算是你的本事。”丁一看着文胖子的笑脸,却就小小打击了他一下说道,“零伤亡,你懂吗?给你讲这么多东西,目的就是希望在作战时,可以现实零伤亡。”

第八十三章 其血玄黄(十三)() 
文胖子还是乐呵呵地点头应着,但那眼神,却是一副不以为然,毕竟慈不掌兵,向来兵家至言。丁一无奈,只好接着对他说道:“训练是为了什么?你想想,有丁君玥的射术,加上你的身手和对沙场的感悟,得死多少人,才能出来一个?现在就是要通过这训练,不死人能练出这样的人,或者说接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练出来,一个值多少钱?值多少条命?你能当普通军兵使唤?当然上了沙场必是一往无前容不得半点怯意,只是这样的人,要教他随便死了……”

    “那可就亏大了!侄少爷,胖子知道错了。”文胖子脑筋活络,一下子就转过弯来了。

    丁一点了点头,教他们两个自己消化一下刚才说的东西:“自己练习着,时间太紧,晚上我再来跟教你们其他的小队的战术。”说着又叫了安全衙门的人过来,把方才所写的章程,封上火漆教他们马上派人送去容城给王越。

    因为丁君玥和文胖子,暂时都是走不开,丁一可没有本事,半天就能把必要的特种作战小队战术一古脑都教全了,就算有文胖子的悟性,没有十来天,也是说不到一段落的。

    这么看来,就有一个新的问题,发动的时间,只怕又不得不往后推了。

    其实只要骗过皇城东门,进入东长街的话,四百线膛枪,按着滑膛枪的方阵战术,加个掷弹筒、用上硝*基炸*药的延时手榴弹,推到南宫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丁一却不打算这么搞,景帝不是个简单角色,他现在身体可还好着呢,并没有到几年后不能视事的地步。

    到时要是宫里侍卫被景帝召集起来,不听英宗的命令,每分钟总共也就八百发的方阵,能济什么事?别提密云前卫的那场战事了。这可没有近万正军、军余协防啊,一旦近身,十四五岁的学生,哪里是那些侍卫的对手?再强的格斗技巧。也得有力量来支撑才行啊。

    而如果事败,丁如玉便真是孤悬关外,面对同时被大明与鞑虏夹击的局面。

    丁一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如果要动,就一定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把握才行。

    又过了两日,刘吉和万安便由刘铁从后门悄悄送了出去,那些纲要已基本成稿。

    二十日,风雪如晦,这日京郊杨善的宅院里请了几台戏班子来,邀了众多的达官显贵。不乏名士、勋贵、大臣、中官,共聚于一堂,广大的棚子搭在大院子的天井,边角连接着四周的屋檐,直接把风雪遮在外面。四周铺设成看台的脚下地砖。地火龙的暗坑冒着热气,入得看台,便与外面如同两个天地也似的。

    锣鼓还未响起,杨善走动着和来宾打起招呼,说得最多的,不外便是这脚下生出暖意的地火龙了,这却让杨善很是开心。不住地炫耀:“丁容城的巧思啊!老夫足足送了他三十来个丽人,才换来的法子!”

    但当大棚里的戏台上,开始上演正剧之前暖场的武戏时,杨善坐落之后,脸上却有着深深的忧色,扯住边上端茶送水的高壮小厮。低声问道:“你家先生呢?怎么到了现在还不见人?”

    那小厮咧嘴一笑,几颗洁白牙齿更映得面目俊俏,却便是匆匆由关外赶来的陈三:“思公,你乱了。”杨善听着愣了一下,却笑了起来。他的确是乱了,陈三为了不引人注目,入关之后都没有去见丁一,便按定先前定计,连京师都不进,直接在杨善这宅院里潜伏下来,冲他问丁一的消息,如果不是心中乱了,杨善何至如此?

    事实上,丁一早就动身了,不过在将要出城之前,身后一队中官策马狂奔而来,在风雪里大叫道:“丁容城留步,有旨意!”

    在呼啸的风雪里,灰暗的天地间,如果不是丁一等人保持着警觉的话,几乎是不可听得停带队太监那公鸭嗓子的呼喊。丁一伸手按住了要摘下步枪的丁君玥,也按住了要从怀里掏出弓弦的文胖子,对他们两人高声说道:“刘铁留下,你们两人带着其他人等,先去杨大人的宅子报个信,便与他说宫中有旨,不用等我,若是事了,我自会过去就是。走!”

    这个走字,已是决绝无比,丁君玥和文胖子此刻也不敢抗命,招呼着其他亲卫,依旧往城门处而去,丁一拍了拍刘铁的肩膀,兜转马头,往来路慢慢迎了过来,须臾便见风雪里钻出一队中官,领头的太监竟是兴安这司礼监的大太监。

    见着丁一,抬手抹了一把头脸的雪,急急道:“丁容城,咱家得罪了,只怕今天你这戏是看不成了!”说罢他也不客气讲究什么仪式了,直接就在马上尖声喊道,“奉圣旨,宣丁一即刻进宫面圣!”

    丁一在风雪之中点了点头,微笑着伸手一让,示意兴安带路,这时随兴安而来的那一队中官,便把丁一与刘铁包裹在中间,可以说是保护,也可以说是监视与押送着,开始向着皇城而去。

    而在半个时辰以后,京郊杨府的看台上,却发生了一些小小的骚动,引发骚动的是一个花了大价钱买到一张杨府请帖的商人,长袖善舞的他,很敏锐地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他开始向身边的同伴抱怨起来:

    “原以为花了这么一笔银钱,能和这些京师的大佬搭上关系,以后在北直隶的地界也好谋方便,谁料想戏一开场,不单主人走了,连那些数得上号的贵人也不见了!他娘的,那些酸儒倒是一个不缺!”

    物以类聚,商人自然是没有资格和达官显贵坐在一起,连士林中人也是不待见他们的,所以他们是聚集在一个角落的,这话一出来,便得了许多旁边的商贾赞同:“是啊是啊!原以为能见着丁容城,回去以后还能拿出来说说,镇镇那些豪侠,莫要整天来寻事,谁知道不仅丁容城压根没有来,连其他达官显贵都不见踪影……”

    于是他们就渐渐议论起来,要闹事倒是不敢的,只不过若是这般下去,等一下沉溺在戏曲里的名士、互相攀谈的勋贵、官员们,便会注意到这边,要是差人过来问上一声为何喧闹?那主人与勋贵里的军头都不见的事,却就遮掩不去了。

    这时从入口处却钻进来一个头脸都是雪花的胖子,袖着手凑了过来,见人便是作揖,没有开口倒先一脸笑,听着他们议论了一阵,却就开口道:“诸家东主,我等这般人,人家要是起了意,只怕随便一个眼色,也是有得受的。依胖子看,还是不要再纠结于此为好,恶了那些名士,我等名声便不好听,要真教主人或是那些勋贵知道缘由,只怕是落不得好啊……”

    那些商贾听着不禁缩了缩脖子,或是背后有人撑腰的,只怕也不会热衷于来这里凑热闹,来得了这里的商贾,大都是“没脚蟹”一般的角色,哪个不知道这胖子说的便是实情?却又听胖子说道:“何况一阵看完了戏,总是要宴客,到时主人总得与我等遥饮一杯,回得去,还怕没说辞么?花了这银钱,混个脸熟也是好的,再说,总不能特地使足了钱,却来恶了贵人吧?”那些商贾听着,纷纷点头觉得有理,倒也就一场风波平息于无形之中,只不过他们都没注意,这胖子不住的抹着汗,心里不住暗道:好险,若我文胖子慢上几步,只怕这边厢把事闹大,却就坏了侄少爷的大事。

    这位却就是奉了丁一之命,与丁君玥一同先前过来报信的文胖子。

    至于丁君玥,却时便在另外一个密密麻麻布满了护院、哨卫的院子之内。

    “我等结社,所为之事,便是致使君主立宪。”杨善对着座间三十七人如此说道,这里有各地安全衙门行局的大使十六人,还有英国公张懋;为首的勋贵,以及以太常卿许彬为首的文官,其中自然有着刘吉、万安、徐珵等人。而石亨、张軏一众军头则与曹吉祥领着的几名中官为伍。

    杨善环视诸人,方才缓缓说道:“此时当务之急,是磋商出一个可行的法子,迎回太上,以首辅为总理大臣,率领六部;以勋贵居明堂,以两京十三布政使司选出黔首中有名望者居论道堂,修改大宪;再以都察院行唐制,行封驳之权……”说到底,便是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再加把没落的唐代中书、门下封驳制度,提到都察院来执行。

    “丁容城是有才的。”石亨等着杨善说完,却就开口道,“只是大功坊徐家一脉,并不在今日堂中,云南沐家也不曾有人来,此事终归是不完备的。依某看,还是先将太上迎回,方才再计较长短吧!”

    大功坊徐家就是徐伯温那一脉的魏国公,沐家就是沐英那一脉,都是军中势力的代表。石亨这话是尖锐的,方案再好,这等实力派没有前来参与,总归是空话。而且石亨也在这份纲领之中,嗅出了许多制衡的味道,这是他所不愿意遵从的事情。

第八十三章 其血玄黄(十四)() 
“武清侯,若无定计,他日功高震主,我等无患,只怕侯爷与曹公公那边,却尽是可杀之人。”徐珵坐在边上,却就开口这么说道,石亨的反应,作为起草纲领的人,他和刘吉、万安等人,都是有计较过的,此时见着石亨开口,一点不慌便顶了回去。

    曹吉祥听着,却就拼命点头,便是张軏也是心惊。的确文臣是无患的,只要乞还骸骨不再趟这混水,或是至多就是削去官职荣衔,告老归田便是。武将就不一样,只要皇帝起了疑心,那几乎是必杀的;至于中官,他们权力根源就是来自皇帝,不过是皇家的狗,皇帝杀他们如杀狗!

    否则曹吉祥何必谋求迎英宗复位?也是做到大太监的人了。不就是景帝对他不太感冒,曹某人自己担心着,哪天就和杀沈浪一样,随便找个由头,或者连由头也不用,皇帝说打死就打死了,难不成还有人为他鸣冤?

    石亨听着徐珵的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