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华记-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是第一次见自家小姐发威,没想到小姐一发威连方姨娘都害怕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小姐以后可以不受府里人的欺负,说不定还能把这家当起来呢!

    因而,司棋的语气里有着隐隐的激动,她跟着小姐在顾家看了这么久别人的眼色,没道理回到自己家还要受一个姨娘的气吧?

    谢涵在她和红芍的脸上扫了一圈,“不用了。你们两个在这守着,一会高管家出来了,你们去老爷的房里好好当差,我先去看看白姨娘。”

    丢下一句话,谢涵直接从游廊穿过圆形的月亮门,进了一旁的偏院。

    不过在跨进偏院之前,她倒是回头看了一眼红芍和司棋两个,红芍的眼睛一直追随着她,嘴巴微微张着,想是有什么话要说却没来得及开口,司棋倒是没心没肺地去掀门帘,想是要进屋去看看方姨娘。

    谢涵很快收回了目光,进了偏院,秋月的丫鬟小云正在院子里洗衣服,见到谢涵,忙丢下手里的衣服,起身喊了一句,“大小姐来了。”

    “你们姨娘呢?”

    “我们姨娘昨晚没睡好,这会正在床上歪着。”小云说完偷偷地抬起眼皮瞄了谢涵一眼。

    话音刚落,只见秋月掀了门帘走出来,微微欠身福了福,“小姐有事吩咐婢子一声就是了,怎么还亲自跑来了?”

    谢涵看了她一眼,脸色蜡黄蜡黄的,头发也只是粗粗地绾了个圆髻,一应饰物皆无,身上的衣服也有点皱褶,想必是刚从床上爬起来的。

    “怎么了?昨晚为什么没有睡好?”谢涵记得昨天见她仿佛气色还不错。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就是有点担心老爷。”秋月说完看了眼谢涵,见谢涵看着她,似乎是鼓励她往下说,吞了口水,又接着问:“小姐,二舅老爷到底为什么跟老爷吵起来?”

    她身边虽然只有一个丫鬟一个婆子,可也听说了昨天顾琦几次三番跟谢纾争吵的事情。

    “记住一点,不该你问的就别问了,好好养自己的胎就是不给我们添乱了。对了,你现今的一日两餐是谁负责,每天的菜单是怎么安排的?”谢涵一边说一边进了屋子。

    这是谢涵第一次进姨娘住的偏院,小小的三间房舍,一明两暗,中间的明间做了厅堂,家具摆设很简单,北面的墙下摆了一张长条的供桌,供桌上供奉着一尊白玉雕刻的观音坐像,东西两边墙下各有两张太师椅和一张高几,别的就没什么了,而且这里的桌椅都是榆木打制的,也不值几个钱。

    “回小姐,婢子的饮食是方姐姐交代了刘妈妈,刘妈妈又特地嘱咐了灶房的人,是按照府里的主子标准定的,每顿都有四个菜一个汤,晚上还有燕窝粥宵夜,中间要是饿了还有点心,小姐尽可放心,她们都尽心着呢。”秋月虽不太明白谢涵为什么要这么问,倒也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这就好,对了,我想问问,这屋子到底是怎么住的?”谢涵一边问一边掀了左边屋子的门帘看了眼。

    屋子不小,中间被一个六开屏风做了隔断,屏风这边靠北边墙是一张罗汉床,床上摆着一张矮几,矮几上摆着一套茶壶茶杯,矮几的两边各摆了一张羊毛坐垫,西边墙是一排柜子,柜子上是一溜朱红的樟木箱子。

    “回小姐,这间屋子是我和小云住的地方,对面那间是冬雪妹妹和小翠住的。”秋月回答完,再次不明所以地眨了眨眼睛。

    谢涵没有解释自己问话的用意,她只是来探视一下白姨娘,顺便了解一下府里的经济状况,做不到了如指掌,也该大致有个数。

    略微扫了一下这屋子,谢涵便转身出来了,她没有兴致再去细看屏风那边秋月住的地方,知道府里的人没有薄待她,她便放心了。

    “对了,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这才是谢涵来的主要目的。

    “我父母都没了,只有一对哥嫂,当年夫人就是见我不被嫂子所容,这才特地把我买了过来。”秋月这时已经隐隐察觉谢涵是要送她走,脸上顿时惨白惨白的。

    “你别怕,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有一件事想私下嘱咐你一声,府里最近人多事杂的,可能一时有关照不到的地方,你自己好生照顾好自己,缺什么直接打发小云来找我。还有,府里最近多了很多外人,老爷又不知因为何事和二舅老爷吵了起来,保不齐就有人会生出什么别的事端来,平时你尽量少出门,就在自己院子里绣绣花,要是实在闷了就去我那边找奶娘说说话。对了,下午奶娘回来,我再给你拨一个丫鬟,记住一点,有什么异常事情都必须打发人跟我说一声。”

    谁知秋月听了这番话,更是吓得哆嗦起来,她不傻,怎么说也在后院待了几年,平时也没少跟着夫人出门会客什么的,别家的后院那些见不得人的脏事烂事多少也听说过一些,因此,她不顾身份地拉住了谢涵。

    “小姐,你是说有人要害我肚子里的孩子?”

    “没有,我只是嘱咐你小心些,记住一点,千万不要听信别人的谗言糊里糊涂把自己害了,我已经答应了父亲要好好照管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如果你生的是男孩,我肯定会好好栽培他,只有他出息了,才能替我们守住这份家业;如果是女孩,她也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亲人了,我们姐妹也有一个依靠,因此,我也会好好教导她,你只管放心养好身子把孩子生下来。”

    “可是,小姐,老爷要是万一不好了,你不是要去顾家吗?顾家会照看我们母子吗?”

    “放心,任何时候我都不会丢下你们两个,只要你听我的话。”

    “可是。。。”

    秋月还待说什么,只见小云在外面喊了一声,婆子送早饭来了,谢涵便摆了摆手,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

第三十三章、不见() 
谢涵看了眼灶房给秋月送来的四菜一汤,见无甚不妥,便转身离开了。

    刚到月亮门处,只见司棋走了过来,也是来告诉她开饭了。

    进了上房,高升已经离开了,谢涵要水洗了个手,这才爬到了谢纾床上,亲自喂谢纾吃了几口早饭,见谢纾的胃口明显不如昨天,谢涵自己也随意糊弄了几口。

    饭后,谢纾有点精神不济,说想闭眼休息一会,他一早便找高升安排了一会家务事,这会只觉得头昏目眩的,实在没有精气神陪女儿说话。

    谢涵也不离开,她只是坐在了父亲身边,轻轻地拍着父亲的肩膀,低低地背诵起了《心经》。

    背着背着,谢纾没有睡着,谢涵倒是先睡着了,谢纾没敢动弹,示意红芍把床底的大毛斗篷给谢涵盖上了,然后他轻轻地握住了女儿的手,把头偏向了女儿这一边,听着女儿的呼吸声也闭上眼睛养起了神。

    彼时的顾琦也没闲着,他听说谢纾一早把高升找了去谈话,他也找了府里几位顾家的家生子,想打听些谢家这一年来都置了些什么产业、谢纾都去过哪些地方、以及都见了些什么人等。

    谢纾什么也不肯说,可这么大的事情谢纾总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他手下的人总有略知一二的吧?

    当然了,顾琦也明白,最可能了解实情的应该是高升,可问题是高升是谢纾的书童,是跟了谢纾二十年的远房亲戚,这样的人是不大轻易会出卖主子的。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顾琦没打算惊动高升。

    可惜,顾琦并没有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他只打听到谢纾这一年因为妻子的离世很是颓丧了一阵子,除了回京城奔过一次丧处理妻子后事,其他时间并不怎么出门,而且谢家这一年除了盐政官署的官员也很少有其他客人来访。

    不过他倒是还打听到了一件事,谢纾会在休沐的时候去大明寺找明远大师谈禅或下棋,别的就没有什么异常的了。

    顾琦思索了片刻,带了两个小厮,出了门直奔大明寺。

    虽然是第一次来扬州,可大明寺的名气这么大,顾琦随便找个人一打听,便毫不费力地知晓了大明寺的大概方位。

    大明寺其实就在瘦西湖旁边,都在扬州城外西北边,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大明年间,后隋文帝杨坚六十大寿的时候,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建三十座塔供奉舍利子,其中一座就建在大明寺内,塔高九层,如今成了大明寺的最高建筑,远远便能望见。

    不过让大明寺名扬天下的是唐朝的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之前,曾在此传经授戒,大明寺因以名闻天下。

    出了城门,一路走来,一路是风景,倒是正应了那句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顾琦不同于顾琰,他知道自己不能袭爵,从小便在文举方面下的功夫更多些,是以科举入士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出身,可也着实苦读了多年,肚子里还是有一点学问的。

    而且他平时来往的也是文人士子居多,同僚之间没少吟诗作赋唱和的,而扬州又是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之处,留下的笔墨是多如牛毛,因此,顾琦对扬州这座城市早就神交已久。

    即便如此,顾琦也没忘了自己的正事,在瘦西湖边稍作流连,便策马奔向了隐隐在望的大明寺。

    谁知不巧的是,顾琦在山门殿向迎客僧打听明远大师时,却被告知大师正在闭关,不见外客。

    “阿弥陀佛,我是从京城来的,是两淮盐政谢纾谢大人的朋友,对大师倾慕已久,今日特地前来拜访,还请师父通融一下,替我通禀一声。”

    顾琦之所以没有搬出定国公的名号只报出了谢纾的名字,就是想了解一下这位明远大师究竟和谢纾有多深的交情。

    迎客僧听了也不敢擅专,一路小跑着上了后山,在后山的台阶下立住了,向守在台阶前的两个青衣小和尚通报了一声,其中的一个圆脸和尚听了之后转身上了台阶,进了半山腰的一座院子,向院子门口的扫地僧通报了一声,扫地僧听了放下扫帚,进了旁边的一间偏房,没一会便出来了,摇了摇头。

    圆脸青衣小和尚见此转身一路蹦着下了台阶,再向台阶下的迎客僧摆了摆手,迎客僧又一路小跑着去回复了顾琦。

    顾琦听了虽觉遗憾,倒是也知道这些世外之人性子多半是有些乖张,故而也不生气。不过既然来了,也不能白来一趟,便带着两个小厮在寺里细细逛了起来。

    站在栖灵塔的顶端往下远眺,瘦西湖的风光一览无余,虽说已进入初冬,杨柳不再依依,可瘦西湖上的小桥流水和亭台楼阁反而更清晰地进入了视野,观之忘俗。

    从栖灵塔下来,顾琦到底也不能免俗,在大雄宝殿添了不少香油钱,这才下了山。

    再次路过瘦西湖的时候,顾琦找了个湖边的茶楼坐下来,听了半天的市井闲话,天色见黑才打道回了城。

    在谢家门口下马的时候,见方婆子在门口探头探脑的,顾琦把她带到了自己住的澜苑。

    方婆子要说的不是别的,正是谢涵拿方姨娘立威罚跪的事情。

    按说主子拿一个姨娘立威算不得什么大事,可问题是这主子才刚六岁,而这姨娘又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是府里第二尊贵的女人,这就未免太无情了些。

    不过方婆子可不认为是谢涵有这头脑有这算计,她觉得谢涵肯定是受了某些人的调唆。

    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可她已经打听明白了,谢家的下人分成了明显的三派,一派是当年顾家带过来的家生子,一派是这几年在扬州庄子里挑出来的下人,还有一派就是以高升为代表的谢家派,这部分人是谢纾发达后从老家找来的几个日子实在艰难的远房亲戚,跟高升多少也有点关联。

    高升手下的人基本把持了谢家的铺子、庄子以及府里大部分的采买;顾家的女人们则掌管了谢家的后院,男人们接管了一部分外院的差事;而扬州城的这派原本是最不足为虑的,因为这些人除了谢涵的奶娘,其余的都是丫鬟,是府里最没有地位的,可随着夫人的离世,随着秋月的怀孕,随着谢涵的回归,府里的人事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顾琦虽不参与内院的打理,可也知道内院的女人们不能小瞧,故而昨儿他才会特地找方姨娘打听些谢家后院的事情。

    只是这也太巧合了些吧?

    昨儿他刚找方姨娘谈话,今儿方姨娘就受罚了,而且还是谢涵找她立的威。

    谢涵,那个六岁的小丫头?

第三十四章、责问() 
顾琦进春晖院找谢涵时,正好赶上谢涵领着红棠和司琴、司棋三个往外走。

    见到顾琦,谢涵虽不太乐意,可对方毕竟是长辈,她也只好低头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好。

    “二舅,方姨娘正在为父亲擦洗身子,你若是找父亲还请稍等一会。”

    谢涵也是因为这个才出来的。今儿一整天谢纾的精气神都不太好,谢涵便在床上陪了他一天,这会也是见方姨娘要侍候父亲擦洗,她留下来多有不便,可巧司琴来找她,说是奶娘回来了,带了两个小丫头子来,让她过去掌掌眼,她便趁机告辞了。

    “正好,我不是来找你父亲的,我是来找你的,听说你今儿上午罚了一个姨娘,我能问问是什么缘由吗?”顾琦劈头问道。

    主要是眼前的人实在是太小了,一个才六岁的奶娃娃,他还真不屑跟她动什么心眼。

    “哦,二舅说的是方姨娘吧?当时司棋和红芍姐姐在,红芍姐姐回去吃饭了。司棋,你跟二舅老爷解释一下这件事,那些话我实在说不出口。”谢涵说完,主动退后了几步。

    红棠见了,也拉着司琴退后几步,站到了谢涵身边。

    司棋本来年龄小,头脑也简单,加之她最见不得自家小姐受委屈,因此一看顾琦黑着脸责问谢涵,早就一肚子不满了,这会见谢涵把她推出来,哪里还会客气?忙绘声绘色地把方姨娘的话学了一遍。

    顾琦没想到这方氏竟然愚蠢至此,也难怪谢涵生气了,再怎么年龄小,一个六岁的大家闺秀也能听出来这不是什么好话。

    “涵姐儿,你做得对,不过二舅想说的是,你父亲如今卧病在床,家里又没有一个主事的人,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