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芫嘿嘿一笑,赶紧岔开话题:“傻大个,我饿了,我要吃你做的面条。”
“你确定?”
“嗯。”
“好。”顾锦承因着,转身就要走,却发现面前的人还抱着他的腰:“你不松开,我怎么去做给你吃?”
“我想看着你做。”芜芫说着,一双眼睛亮亮的,带着期盼。
顾锦承的心一动,点了点头。
转身将芜芫从被子里捞出来,替她穿上棉衣后,抱着她去了锅屋,将她放在锅洞前,然后去洗了手,准备和面做面条。
顾锦承从来没有做过面条,这是他第一次洗手做汤羹,自然弄得手忙脚乱,芜芫却不着急,慢慢地坐在一边看着,似乎瞧着手忙脚乱的他都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
原本一个小面团,在他的手中最后成了大面团,顾锦承瞧着面前的大面团,看着芜芫,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芜芫却没有取笑顾锦承的意思,而是道:“傻大个,慢慢来,我会等你做好给我吃。”
顾锦承一笑,又转过头和眼前的面团作起了斗争。俊朗的眉眼,都因着眼前的面皱了起来,那双上阵杀敌的手,此刻正擀着眼前的面团。
终于将面团擀成了面皮,切成面条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芜芫早烧起了火,锅里的水也开了,顾锦承将擀好的面条扔进了锅里,片刻后捞了出来,撒上葱花,端到了芜芫的面前。
芜芫看着面前的一碗面,点了点头。
嗯,卖相不错。
片刻后。
“傻大个,你咋没放盐?”
两人相视一眼,然后笑了
第496章 萧林离开()
抱怨归抱怨,芜芫最后还是将那一碗面吃的一干二净,连汤都喝了。
这可是她家傻大个第一次做东西给她吃,虽然没有盐,勉强说的过去。
吃完了一碗,芜芫将碗地道了顾锦承的面前,然后眼巴巴地瞅着他,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顾锦承看着芜芫的神色,有片刻的恍惚。
一年前,他便是这样出现在了她的面前,伸出自己脏兮兮的手,期盼着她还能多给些吃的,他记得,那个时候他已经饿了三日。
顾锦承拿过碗,又给芜芫盛了一碗,芜芫吃的认真,顾锦承看的认真。
屋外忽然传来一道声音:“有东西吃,怎么不叫我?”萧林说着,就钻进了锅屋,拿了一个碗,毫不客气地盛了一碗,当面条入嘴时,他立刻吐了出来:“嫂子,这面条不是你做的吧,怎么这么咸?”
话落,只觉一道冰冷的目光射在身上,萧林的身体一颤,瞬间就知道了怎么回事。
“嫂子,老大做的东西你也敢吃?这么咸,你怎么吃下去的?”
芜芫喊没有说话,就听顾锦承喊了一声“滚”,下一刻,萧林就被顾锦承踢了出去。
芜芫捧着碗,笑的一片欢愉。
萧林是在第二日黎明走的,就像他出现在他们家的时候,并没有惊动什么人。
芜芫之所以知道他离开的时间,是因为顾锦承忽然睁开了眼睛,坐了起来,目光落在了窗外。
“要不要去送送?”芜芫问。
顾锦承摇摇头:“他不喜欢分别的场景。”
他懂他,就像多年前,所有人都在嘲笑他的时候,他却一眼承认了他!
芜芫看得出来,顾锦承其实很不舍,可是她不敢开口多说什么,她怕自己一旦多说,便脸连前的人都要没了。
院中,萧林放下手中的包袱,朝着主屋的方向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缓缓站了起来,朝着院外走去,一脚踏出院子时,他回头看了一眼。
当初来的时候,他两手空空,却没有想到,离开的时候,背了这么大一个包袱。
他看着眼前的宅院,眼底满是不舍。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子,比他的府邸小多了,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院子,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想起了嫂子说的话。
只要她在的一天,这里便是他的家,欢迎他回来。
萧林的嘴角勾起一抹愉悦的笑,低喃一声:“嫂子,我会回来的。”话落,他转身,离开,没有再回头,泪水从他的眼角滑落了下来
家里的人,是在天亮的时候知道萧林走的消息,纷纷惊讶的不行,拉着顾锦承询问着理由,没有人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芜芫也不打算将这件事情告诉他们,不过,这事情她不会这么算了的。
她这辈子差点毁在了静秀手中,她会让她付出相应的代价!
芜芫决定去一趟镇上,一来临近腊月,她要去镇上采买一些东西,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理由。
芜芫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庄氏母女那样讨厌乡下的人,怎会突然回到老沈家?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第497章 打听消息()
二狗子娘也要去镇上买一些东西,于是就搭了芜芫的牛车,去了镇上。
到了镇上,顾锦承先将牛车赶到春生叔家,让春生叔帮忙看着,与二狗子娘说好,买完了东西就回这里,然后她和顾锦承就离开了。
沈元悌在镇上做的胭脂水粉、金银首饰的生意,芜芫虽然没来过,可是听过她爹说过一回,她按照记忆中的方位,找了过去,看到的却是一家成衣铺子店,她走了过去,那掌柜子立刻迎了出来,芜芫装作来买东西的样子,看着铺子里的衣料。
“掌柜子,您这店时新开的吧,我记得上回来的时候,这里好像是家首饰铺子。”
“看来夫人是这边的常客,不瞒夫人,这间店时我刚盘下来的,原先这里确实是个首饰铺子,不过听说那老板做生意,亏了好大一笔钱,就将铺子卖了。”
“掌柜子您知道这家铺子先前的老板去了哪里吗?我之前在这家店定了一个银钗,可还没拿到呢!”
“呦,那夫人可不好找了,听说那一家人回乡下去了。”
芜芫一脸痛心地道:“哎呀,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早知道就不在这家店铺定了。”芜芫说着,指了几匹布:“老板,您将这几匹布给我包起来。”
“好嘞。”那老伴见芜芫原先只问话,并没有买布的意思,当即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现在见芜芫出手阔绰,一下买了七八匹中等布料,立刻喜笑颜开起来,欢喜着将布包了起来,顾锦承走过去,接过布料,老板瞧见了,夸赞了一句:“夫人有福气,嫁了位好郎君。”
芜芫瞧了顾锦承一眼,幸福地笑了。
从铺子出来,顾锦承看着手中的布,问芜芫:“娘子不是要打听消息的吗?怎么买了这么多布?”
“某人不是又要棉衣又要香包的吗?若是不多买点,怎么够?”
顾锦承耳根有些红了,别过了脸。
芜芫瞧见他装糊涂的模样,掩嘴笑了。
想知道的消息,也打听到了,原来庄氏说的什么回家住段时间孝顺王氏和沈老爷子都是假,生意失败没地方去才是真,芜芫心中有了底,就暂且将这事情搁置在脑后,毕竟她今日出来的主要目的还是采买。
想着要做棉衣,芜芫就去买了几十斤棉花,又去丝线铺子给芜菁买了一些上好的丝线,捧着手里的丝线,芜芫觉得身上的肉像是掉了几块似的,她买了七八匹布,才花了十两银子,可是买了五卷丝线,就花了二十五两,原来绣娘也是个烧钱的东西,她家芜芫啥时候才能赚钱啊!
之后,芜芫又去集市买了点猪肉,虽说自从顾锦承打猎后,她家的肉就没有断过,可和猪肉的味道并不一样。偶尔也能打到野猪,也不常吃,多数还是卖了银子。米粮如今她家也有了,菜家里也种了不少,这些都不用买了,芜芫想了想,觉得没啥要买了,就打算回春生叔那里,顾锦承忽然拉着她的手,朝着一个铺子走去。
“傻大个,你干啥?”芜芫说着,当瞧见眼前的铺子时,瞬间明白了顾锦承的意思,她扯着顾锦承的手,就要往外面拉:“傻大个,我不需要这东西,我又不常戴,买了也费钱。”
顾锦承却没动,而是看着芜芫,神色一片认真:“娘子戴了好看。”
第498章 春生婶有喜了()
是女子哪有不爱美的?
芜芫瞧着那边的胭脂水粉,珠串簪子金银玉器,也有些心动,不过这个愣神的功夫,顾锦承就走了过去,拿了一支金钗在她的头上比划,脸上带着淡淡的浅笑,似乎觉得这样的事情是多么美好的事,芜芫瞧着他明朗的眼眸,一颗心也放了下来,摸了摸还鼓鼓的腰包,在心底道:怕什么,老娘现在有的是钱。
于是,和顾锦承一起看了,遇到喜欢的,还拿在头上比划一下,一双眼睛流溢着笑容,最后,他们竟然买了一个小匣子的首饰,价格不一,有高有低,不过都极为适合芜芫,花了五六十两银子,买的时候觉得高兴,回去的路上,捧着那个小匣子,芜芫却觉得肉疼。
“傻大个,我还是回去将这些东西退了吧,奶要是知道我花这么多银子买这些东西,一定要说我败家了。”
顾锦承瞅着自家媳妇泛苦的面颊,勾了勾唇角,拉住芜芫的手:“奶不会说,奶要是知道,定然说娘子戴了这些东西漂亮。”
“真的?”芜芫有些不确信。
“嗯。”
“不行,我还是退了吧,你说我整天干活的,又不是那些小姐夫人,戴这些东西干啥?”
顾锦承:“”
娘子,就算你拿回去,人家也不乐意退的。
瞧见自家媳妇真的要回去,顾锦承赶紧将她拉了回来:“不用心疼银子,没了再赚。”
芜芫惴惴不安地捧着一匣子的首饰回了春生叔那里,春生婶无意瞥见了,掩嘴笑了,明知故问:“丫头,这一匣子首饰怕要花不少银子吧。这只金钗我可瞧见过,少说也要十两银子呢。丫头哪里来的?”
芜芫听了这话,瞪了顾锦承一眼,然后苦着脸道:“我都说不要了,傻大个非要买,一下子还买了这么多。”
春生婶伸手戳了戳芜芫的额头:“丫头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要是我家男人给我卖这么多首饰,我可要高兴坏了,干啥还苦着一张脸?还是锦承会疼媳妇,丫头就偷着乐吧。”
“婶”芜芫红着脸。
“丫头也别矫情了,你男人给你买的,那你就戴着,让别人都晓得,你男人多疼你,舍得花这个钱,这可是多少女人盼都盼不来的。”
“婶就知道说我,难道春生叔不疼你?”
春生婶听到这话,抿唇笑了,脸颊上飘了两朵红晕,正说着,穆春生走了过来,将一件披风披在了春生婶的身上,春生婶抬头,羞着脸嗔怪一声:“做什么呢,芜芫还在呢,别让小辈看了笑话。”
穆春生笑了笑:“如今你身子不便,得注意保暖,别着凉了。”
芜芫瞧见这一幕笑着道:“叔和婶感情真好。”她说着,目光落在了春生婶的肚子上:“婶有了?”
春生婶娇羞地点点头:“刚检查出来,一个多月。”
“恭喜婶了,这事情奶晓得不?”
“没告诉娘呢,想着等两个月,稳定了些,就回去看看娘,再和娘说这事。”春生叔道。
“春生叔,这可是大喜的事,咋能再等两月呢,我回去了就和奶说,让她高兴高兴,免得到时候知道的晚了,奶还生你们的气。”
“我都说了要早些去告诉娘,可你叔非说我现在身子不稳定,不让我走动。”春生婶说着,眉眼间都带着幸福,看的芜芫心窝热热的,她想,若是多年后,她和傻大个的感情也能这般好,她就满足了
第499章 二狗子娘的难处()
又聊了会儿,二狗子娘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了,芜芫又拉着春生婶说了会儿话,就坐上牛车,回村子里。
路上,二狗子娘听说了春生婶怀孕的事情,也替春生婶高兴。
“李婶也不容易,老伴过世的早,没有再嫁,一把屎一把尿的将两个儿子拉扯大,大儿子去当了兵,就再也没回来,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可那苦日子也算是熬过来了。穆春生也争气,读了几年书,娶了一个好媳妇,对李婶孝顺,还在镇上开了铺子,如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等二狗子读了书,必定也会孝敬您。婶,你和叔打算啥时候再要一个?”
二狗子娘听了这话,眼睛有些红了:“丫头,你当时年纪小,可能不记得了,二狗子原本是有个妹妹的,那年冬天,婶在河边洗衣,她在水边玩耍,一开始婶也没注意,等转头的时候,就发现她掉进了水里,婶就想着去救她,结果——那娃没了,婶当时正来小日子,因着受寒,伤了身子,大夫说,以后怕是不能有了。”
芜芫一愣,没有想到竟然还有这事,动了动嘴,一时也不晓得该说啥。
二狗子娘瞧见芜芫一脸愧疚的模样,笑了笑,拍了拍芜芫的手:“丫头别在意,婶就是就事说说,说出来,婶也舒坦些,这些年,婶也看开了。好在你叔也不在意,他说,他小时候算命,那先生说,他命中注定只有一子。我知道你叔是安慰我,不过我想着,好歹还有二狗子,那娃没了,就将所有的疼爱放在二狗子身上。”
“婶,你别难过了,叔疼你。既然叔都不在意了,你也就别多想了,一个就一个,好好养大,二狗子将来有出息了,必然会孝顺您,励耘说,二狗子在学堂可厉害了,常得先生的夸奖。”
二狗子娘一听这话,立刻笑了,眼中带着几分自豪:“那孩子争气,不过这事儿还多亏了丫头,要不是丫头说,婶也不会想到将二狗子送去学堂。”
“那等二狗子将来出息了,婶可别忘了让他也孝敬孝敬我。”
“那怎么不成?说句难听的,你要是没人养,让二狗子养都成。”
“娘子我来养,不用别人。”顾锦承插了一句。
二狗子娘听到这话笑了:“瞧,还有人不乐意了呢。”
“婶,你就知道取笑人家。”芜芫拉着二狗子娘的手,红着脸低下头,眼角的余光瞥见顾锦承俊逸的面庞时,她的脸更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