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导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导游-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9日中午时分,神情沮丧的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等人来到伪满皇宫向“皇帝陛下”通报重要情况。他们通知溥仪:即日带领家属离开“新京”迁往通化。

    此时的溥仪异常惶恐,但他感到和他同行的家属、用人以及行李等物甚多,特别是伪满洲宫中所藏的那批国宝怎么办?当天实在是无法动身,于是溥仪向山田乙三等人苦苦哀求,结果总算得到了“缓限三天”的“恩准”。

    山田乙三刚走,溥仪就把随侍和内廷学生找来,慌慌张张对他们说:“要上通化大栗子沟了,赶紧收拾东西。”接着又亲自向他们具体布置了收拾哪些东西和怎样分类装箱等事。溥仪还从衣兜里掏出一支枪比划一下说:“情况紧急!你们每人都带上一支,以防万一。”

    溥仪亲自带着几个人打开库房,先把一幅幅手卷、字画等打开,由他亲自挑选精品,足足挑了大半天,挑出了一批晋、唐、宋、元的书法名画。为了能多带一些,甚至不惜把原有的楠木盒袱皮一概扔掉。

    1945年8月19日,溥仪在沈阳机场候机,准备前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空降逮捕。溥仪一行在离开沈阳时,他的随从人员除一般物品外,还带了两只大皮箱。被俘虏后,当时押送溥仪的苏军官员认为,箱子内可能装着皇帝的“龙衣龙袍”,但当他们第一次检查这些行李时,看见里面价值连城的珠宝后,所有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

第115章 做男人的感觉() 
去赤塔的途中,溥仪出于一种诚心,把其中的一些珠宝作为礼品送给押送他的官兵,其中有手表、烟壶、领带夹及其他首饰之类的物件。零九小說網到达哈巴罗夫斯克后,两箱珠宝被没收。

    1946年4月2日,当地珠宝收买局的代表发那耶尔斯基当着内务局财政司一处处长库兹涅佐夫上尉和出纳员戈拉西缅诺克的面,对这些财物作出评估,档案记载:111种珠宝被估价为473975卢布;一只18k金嵌一颗1。7克拉的珍珠戒指,定价为400卢布;一对嵌有四块3。3克拉玛瑙的23k金耳坠,估价600卢布。

    在这批明显被低估的珠宝中,确有稀世珍品:重量分别为213。3克拉和596克拉的两只纯金金盘、用一块钻石和两块红宝石,总重量34。8克拉装饰的23k金虫形表、镶嵌有小石榴石装饰的金首饰盒、罕见的中式纯金戒指,形同蜘蛛、上嵌珍珠的纯金发针。苏联国家安全总部官员认为,不经法院审理和正式调查就没收这批珠宝是不合法的,故而决定“以智取宝”。

    1945年5月10日,第四十五号拘留所所长、克格勃官员捷尼索夫少校,从哈巴罗夫斯克将溥仪接到位于郊区的内务局,于是就有了以下对话:

    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你好,溥仪先生。我们请你来,不是审讯,而是随便谈谈。溥仪先生,您打算怎样处置您的珠宝呢?我们苏联现正为恢复国民经济发行公债,假如您同意把自己的财宝献给苏联政府,那是再好不过了。

    溥仪:我自己一直没有机会提出这个问题,既然你们开口了,我很愿意把自己的全部珍宝捐献给苏联政府。说罢,有人已摆上了纸笔,让溥仪留下笔墨。溥仪当时这样写道:“我恳求苏联政府接受我的珠宝以利战后发展国民经济。”苏方签字的人员是克格勃官员古得利亚夫佐夫上校。从此,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携带的这些中国珠宝归属苏联,被运到莫斯科转交国家保管局。这就是溥仪给苏联政府递交了一份声明,要求接受属于他个人的贵重物品,把它们作为恢复和发展苏联国民经济的战后基金的实际过程。

    溥仪为了达到留在苏联的目的,为了能为他向上说好话,不惜讨好苏联的官员和拘留所管理人员,对他们毕恭毕敬,对他们的各种索取要求有求必应,在恐吓和敲诈面前更是战战兢兢地把身边的贵重物品大把撒出去。零九小說網

    最后故宫大致做过一次统计,黄金珠宝算不清,光字画就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钟繇、僧怀素、欧阳询、宋高宗、米芾、赵孟、董其昌等人的真迹,有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原稿,有唐王维的人物、宋马远和夏珪以及马麟等人画的长江万里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阎立本、宋徽宗等人的作品。

    古版书籍方面,乾清宫西昭仁殿的全部宋版、明版书的珍本,都被我们盗运走了。运出的总数大约有一千多件手卷字画,二百多种挂轴和册页,二百种上下的宋版书。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一级国宝,价值连城。

    “说吧,你有什么心愿想完成?”

    许致远有些厌恶的看着战战兢兢的溥仪,对他这个败家子没有任何好感,这次是为了恭王府旧藏,否则这种人根本不配做自己的客户!

    “什么都可以吗?”

    溥仪咬咬牙,看了看周围神奇的环境,终于说出自己的心愿:“我想重新做个男人!”

    “哦?”许致远一愣,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一段关于溥仪的秘闻,原来是真的?

    原来溥仪有过五次婚姻,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外界多有揣测。历史学家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本厚厚的溥仪在医院就诊的病例。

    这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医院诊断书上,清楚地写着:患者溥仪,曾于1962年7月21日,在此作过检查诊断。患者于三十年前任皇帝时,就有阳痿,一直在求治,疗效欠佳,曾三次结婚,其妻子均未生育。

    1979年溥仪的最后一个妻子李淑贤在接受贾英华采访时谈起这件事,李淑贤承认因为溥仪没有性能力,确实给两人的夫妻生活带来困扰。婚后李淑贤得了神经衰弱,长期失眠。

    根据她的回忆,当年战乱频发,宫里宫外都是人心惶惶,溥仪十几岁时,身边伺候的太监怕他跑出去,就把比皇上大不少的宫女推倒在他床上,有时两三个宫女在床上教他干坏事。那些宫女都是虎狼之年,长期得不到满足,好容易有机会接触男人,自然不能放过!

    第二天可怜的小皇帝精疲力竭,见到太阳都是白的。太监又找来壮阳药让他吃,但难敌如狼似虎的众多宫女。渐渐地他对这事没有了兴趣,真可怜!

    溥仪小时候是比较顽皮,他并不懂什么叫快感,他又是小皇帝,虽然这时候他已经退位。所以他并不是很配合宫女们的行为,而宫女是奉了太监的命令一定要让皇帝“开窍”。

    所以为了完成任务,不免带有强制性,并没有太多的温柔可言,就在那个时候对他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伤害。导致他绝后!

    这一点清宫档案是有记载,就连溥仪的生父载沣心里也是清楚。所以在娶了文秀和婉容后,好多年不见她们怀孕,有人就向载沣建议,让溥仪再娶。当时载沣就摇摇头,对那人说:“算了,娶再多也没用,并不是文秀和婉容的错!”

    想到这里许致远更是一阵唏嘘,皇帝当成溥仪这个样子也是醉了!作为前清逊帝,溥仪六岁便吃起了民国俸禄,被关在紫禁城与一群太监为伍。

    后来多次逃亡,被日本人控制成立伪满洲政府,又被苏联俘虏过,一生颠沛流离,苦不堪言。

    “清朝两个倒霉皇帝,一是光绪,放着宫里三千佳丽不玩,跑去八大胡同玩小姐!最后得花柳死翘翘。不过再怎么说人家也是自己愿意,结果溥仪是被动,被别人玩!”

    不过他并不同情溥仪,说白了还是做过汉奸的人,特别是几次外逃变卖好多国宝,导致很多文物流失,现在也不知去向,也是报应。

第116章 木匠皇帝() 
“做男人?太简单了!”

    许致远嘿嘿一笑,今天晚上正好跟胡妍打友谊赛,大不了让可怜的末代皇帝体验一下久违的雄风。

    “我的要求很简单,恭王府的家具打包给我一些,以后长期合作,有你的好处。”

    送走溥仪,许致远沉思一会,再次进入系统,联通一个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爱卿找朕何事?”

    许致远看着一身木匠打扮的朱由校,暗自感叹:“明代真是个出奇葩的朝代!”

    后世评价朱由校在位期间纵容乳母客氏,重用客氏相好的宦官魏忠贤,任他二人胡作非为,在朝则陷害忠良,在后宫则荼毒妃嫔,而朱由校却不加规制。魏忠贤遍树党羽,排斥异己,尤其将东林党人视作眼中钉,必欲除尽。

    而熹宗丝毫不觉,连高官杨涟被害多日,都不知道他已死。熹宗酷爱做木工活,乐此不疲。魏忠贤始得肆意妄为。朝廷上正人君子殆尽,政治黑暗已极,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熹宗就是将这样一个烂摊子留给了继位的弟弟崇祯。弥留之时,还不忘叮嘱崇祯帝要重用魏忠贤,然而志在振兴的崇祯在三个月后就铲除了这个大害。

    他有几个特点,第一是文盲,一个皇帝竟然目不识丁,也是一段奇谈。朱由校是明神宗的孙子,因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问题,自己也不喜欢朱常洛这个儿子,明光宗又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因此,16岁的朱由校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

    由于没有文化,朱由校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朱由校又不愿意全听别人摆布,往往不懂装懂,一纸草诏、半张上谕,经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颁发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说他们为平息叛乱,四处奔走,很是辛苦。皇帝身边的一个叫何费的太监胸中也没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时,把“追奔逐北”读成“逐奔追比”。解释时,把“逐奔”说成是“追赶逃走”,把“追比”说成是“追求赃物”。天启帝听了大发雷霆。江西抚军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而受到“贬俸”的处罚。

    第二是他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

    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

    朱由校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也颇为精巧。他用大缸盛满水,水画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朱由校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有一次他做了个花园,里面的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能流动。

    他还喜欢建造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朱由校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

    这也是许致远为什么要联系他的原因,明式家具是中国的一个无法超越巅峰,除了瓷器,明式家具也受到世界各国大藏家的追捧,明式家具品类齐全,数量繁多,其中有粗细之分、文野之别。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家具来加以考察,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注意使用功能。通过对传世的大量实物的测量,可以看到,各种明式家具的尺寸,用今天的设计眼光来看,很多都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杰作。

    “既然你喜欢木匠,我这里有很多奇巧工具,一定能让你大开眼界!”

    对于如何满足朱由校,许致远早就有了主意,现在的电动工具先进太多,随便拿出一个都够他研究好几年,从他手里换明式家具,一是年代够,二是现在黄花梨木材太稀少,想找一些能做家具的大料都难。

    以前都说一两木材一两金,现在变成一两黄花梨十两金!最好的海南黄花梨,随便一公斤最少两三万,一吨下来没有三五千万想都别想。更多时候有钱你都买不到好料,这也是家具为什么越来越贵的主要原因。

    “当真?”朱由校听完眼前一亮,这辈子他没有其他爱好,连女色都不太感兴趣,整天不理朝政,沉迷于自己的木匠事业,不亦乐乎。现在听说有好玩的宝贝,自然大感兴趣。

    许致远出门带着朱由校去参观,满街神奇建筑让他流连忘返,再去家具工厂转一圈,把皇帝震的五迷三道,说什么都不想离开。

    许致远直接把工厂扫描进系统,让皇帝自己玩,不过要拿上好的家具来换,朱由校二话不说,一次拿出十件自己亲自加工的宫廷御制,让许致远很是满意。
91703 。
9170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