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云看看他,再看看自己,忍不住叫道:“你不热吗?”本来觉得自己穿着大短裤和背心还不错,没想到和他一比,自己简直就是衣衫不整啊,太邋遢,太令人自卑了。
“热。”张修远撩起衣衫下摆蹲下来,打开折扇猛摇。
“你在哪个号房?”顾青云忙问道。
张修远指指他们这个巷子的中间处。
顾青云和黄言成一脸的羡慕妒忌恨,那个地方比起他们的臭号,好太多了。
“我昨天就做完题目了,没事做就把半边风干鸡给吃了,现在我那还有半边,你要吗?”张修远看着顾青云和黄言成。
顾青云摇摇头,端起自己的碗筷就继续吃。难怪昨天下午他闻到了一股鸡肉的香味,原来是他在煮东西,不过后面香味变成了焦香。
张修远一脸的遗憾,如果顾青云要的话,就可以顺便请他帮自己煮东西了,这两天他煮的饭和粥都不成样子,完全没有他煮的那么好看和好吃。
张修远是本届考生中的名人,大家都认识他。他出来不久,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出来了。
看着被众人围着的张修远,顾青云对对方的交际能力很是羡慕,不过自己不是这种人,肯定就不耐烦应酬。
他转过头问有气无力的黄言成:“你吃了没?没吃我帮你煮。”
“我不想吃,太恶心了。”黄言成摇摇头,闭着眼睛,准备就挨着墙角睡觉。
看在大家都是亲戚的份上,顾青云没理会他的话,给五更鸡加了桐油,给他煮了一碗热粥,里面放有撕碎的香菇,再放点腊肉,还有一小块姜。
黄言成被摇醒时,看到这一碗粥,眼睛一亮,马上就接过来吃完,把刚才说过的话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个个觉得肚子饿,那些带有大米的人还好,可以自己煮,有一些只带有干粮的,就只能恨恨地啃着干粮了。
顾青云看着这情景,莫名地觉得可笑,如果这里不是贡院,那多像是野餐的地方啊。
吃完东西,洗刷完毕后,顾青云终于可以盛点清水,给自己擦擦脸和身体了。两天多都不洗漱,亏他吃东西还吃得津津有味。
傍晚,黄言成拿了一瓶枣酒过来,问他要不要喝。
顾青云本来摇头的,可见他期盼的样子,就点点头。
黄言成带来的枣酒色泽金黄透明,一打开就有一股红枣的香气,顾青云一闻到就知道比他自己买的那瓶质量好,于是欣然喝下。
人参和枣酒据说可以补充体力,一般参加乡试的人有条件的话都会准备。
两人不敢喝多,虽然算是果酒,但也怕影响明天的考试。
晚上,即使挨近臭号,顾青云还是得在士兵的要求下捏着鼻子回到自己的号房睡觉。
第四天早上,开始了第二场考试,是策论和诗赋。策论只有两道题,诗赋也是两道,题量比第一场看起来是少了,但策论的要求高多了。
其中有一道题大意是要求说说本朝的兵制优劣,这要和以前的朝代相比。顾青云庆幸自己关注过本朝的兵制,以前的史书也看了一下,记得几个朝代的兵制,可以拿出来对比一下。
和考秀才相比,乡试更关注时事,有时候出的题目还会是当前热点。
还有一道水利方面的题目,这道题他会,方仁霄跟他说过类似的,这毕竟是他的本行了,所以顾青云自我感觉答得不错。
不过在草稿纸上写完后,他修改时,还是觉得自己的文藻不够华丽,引经据典方面有缺失,可是自己的水平目前就只能达到这个程度了。
第二场考试终于考完,顾青云觉得自己又熬过去了一关,还有最后三天就胜利了。
这次在巷口碰到张修远的时候,对方已经不光鲜了,也是灰头土脸的。说的也是,任谁几天不洗澡又处在这个环境都没法光鲜得起来,要知道他们林山县不缺水,大家夏天时都是每天都洗澡的,现在几天不洗澡,感觉整个人都馊掉了,看到对方都觉得邋遢。
“乡试真是折磨人啊。”只穿着里衣、两边裤腿一上一下卷起来的张修远见顾青云又拿着他的炉子在煮东西,叹道,“还是你最有精神,还有心思在煮东西。”
他说着就把插在背后的折扇拿下来,开始扇风。
现在刚交了卷子,大家都在呼呼大睡,顾不得肚子饿了。
顾青云看到他雪白的里衣已经泛黄,就眨眨眼,说道:“你也有精神,对了,你要不要来一点?”他心里想得很开,如果这次不过的话,他今年才十六岁,下一科再考也行,反正他已经是秀才了,没有之前考院试的那种紧迫感。
这次考不上又死不了人,还是保重自己的身体最重要,活着才有未来,反正他现在每餐都是按时吃东西,中午按时午休,没有像第一天那样中午不休息了。
张修远点点头,蹲在他身边,说:“我就厚着脸皮蹭一顿了。我喝了参汤,要不然也顶不住。”
顾青云心有同感,两人同时叹了口气,望着不远处的炉火发呆,也没有心思说话了。
外面,已经狂风大作,天色暗下来,看样子,快要下雨了。顾青云根本就不敢待在号房里,那里现在蚊子一大堆,幸亏他吃的东西都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否则他估摸着自己会食物中毒。
这三天他在号房基本上不煮饭了,都是吃干粮,只有交卷的这天中午和晚上煮。五更鸡都是用来煮开水,泡茶喝,这样才好受一点。
两人一起把粥喝完后,天色越发昏暗,雨真的快下了。
张修远回号房休息,顾青云收拾好东西也回去了,他怕屋顶漏雨。
回去后,顾青云赶紧拿出油纸盖住考篮和床铺,此时雨已经下起来了,不久,顾青云仔细搜索了一遍后,发现自己的号房中间竟然真的有雨滴下。
我靠!他赶紧把伞撑开,真的漏水了!
把地上的东西都拿起来放在床铺的内侧,顾青云想躺下都不行,正好漏雨滴在床的外侧,都不够地方睡了,而且还要撑伞呢。
他这还不是最倒霉的,他对面的号房不止一处地方漏雨,看那仁兄欲哭无泪的样子,顾青云也只能无奈一笑。大家一起蹲在号房里撑着伞,只有寥寥数人点蜡烛,不过过道上的号灯还是比较明亮的,大家听着雨滴声,都是沉默不语。
不过黄言成的运气挺好的,他那里没有下雨,睡得正香,从交卷后睡到现在,下雨都没能吵醒他。
这天晚上有点冷,顾青云披上厚衣服,等雨停了后才躺下去睡觉。不过睡之前,因为雨水把地面弄湿了,他怕雄黄粉失效,赶紧再撒了一遍才放心。
早上起来没有下雨了,大家都松了口气,现在宁愿热死人都不愿意下雨。
第三场考试是杂文、律法、经义和诗赋。
杂文是关于官场上下往来的公文,这个难不倒他。律法是根据提供的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这个他也答出来了。可是他一点也不高兴,因为这两种占的分值比例少,重点还是在经义和诗赋上。
看到两道出自五经中的经义题,一难一易,一道是常规题,一道是长搭题,审题还是可以审出来的,只是看到最后那要求写三首诗的诗赋题,再闻着戴口罩都遮挡不住的冲天臭气,他只觉得一股烦躁直冲头顶,恨不得把眼前的试卷给撕了!
第56章 出榜()
顾青云觉得自己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要不然怎么会那么生气呢?只是看着这要求一首又一首的诗赋,他只觉得脑袋似乎都疼起来了。
他站起来来回踱步,就看到隔壁的考生昏迷着被士兵抬出。他之前还在巷口看过他,是一位身材微胖型的秀才,当时觉得对方还是很坚强的,虽然面无血色,黑眼圈严重,身材比第一天瘦了整整一圈,但起码还可以和别人说话,没想到这才短短一天,对方就顶不住了。
在考场内生病是很倒霉的事,因为你即使晕倒了,也不能开锁出去,还是得留在贡院里,这里有一个单独的地方让生病的、弃考的考生住,还有大夫给他们诊治。可是他们病得再严重,也一定要等到考试结束后才能一起跟着出去。
顾青云刚知道这个规定时,觉得封建社会真的很不近人情,万一那个考生病得很重呢?在贡院的大夫不一定能医治,或者能医治,有足够的药治疗吗?性命攸关的大事都不能打开大门,真的是太可怕了。
这个时候,命简直是不值钱。
可是想想往年被火烧死、被蛇咬死的考生,又觉得这个社会的规则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现在皇帝是唯一的主顾,他们只有被挑肥拣瘦的份了,谁叫功名人人想追求呢?
想远了,顾青云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强迫自己不去在意其他事情的影响,开始想着该如何答题。
先易后难,杂文和律法他一个上午就做好了,誊抄完毕后,他就开始用开水泡着馒头填饱肚子,觉得脑袋有点昏沉,赶紧躺在床上睡了一觉。
这天中午他比以前睡的时间都要长一些,不过醒来后就觉得头不怎么昏沉了,于是脸都没擦,趁着精神好,赶紧先做经义题。
说实在的,他要精读背熟四书五经这些书籍,字数大约有四十多万。此外,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律法书、算学、杂文案例、史书、文学书籍等,再加上有时候还得关注历年来的乡试题目和新出的诗集。这样算来,要记住的内容还是挺多的。
所以现在这道所谓的长搭经义题,他还得想好大一会才知道是出自哪里,才能继续思考该如何答题。
越到后面,他的思考速度就越缓慢,感觉脑子都沉重起来,思维没有前几天那么活跃了,才两道经义题,就让他做到了晚上。
最后还剩下三道诗赋,顾青云干脆就不做了,还有一天半呢,不急,休息再说。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往年的这个时候,他都是在家和家人一起度过,刚开始他们家还舍不得买月饼,觉得浪费,就自己做一些糕点应应景,后来经济条件提高了,就可以买月饼回来吃,或者干脆自己做。
想到家人,顾青云就更睡不着了。
顾荷秋收后就要和林耀祖成亲了,对方是一个老实的男人,以顾荷的精明能干,肯定会过得不错,而且林家有两百亩地,其中有一个果园,每年的收入都不低。顾荷还会养鸡,她的养鸡技术比自己还好,以后嫁过去了还可以在果树下养,能省省心呢。
她应该过得比大姐还好,大姐嫁给的毕竟是次子。
在这个时空生活十六年,顾青云才了解到,这里的人对长子是很看重的,以后分家也是长子占据七成的财产。当然,这是绝大多数的情况,如果幼子受宠的话,父母的私产还是可以多得的。
不过大姐现在生的小男孩也快满三岁了,她在何家算是初步站稳脚跟,这个不用担心。
想到何家就想到何秀才,想到何林,他家对自己的帮助挺大的,以后自己出息了,有需要帮忙的就可以帮。还有师弟何智,他今年已经十四岁,不算年幼了,何夫子说明年就让他下场考试,争取从县试考到院试,一举考中秀才。
唉,四年前的中秋节就是在郡城度过的,这次的中秋节竟然是在考场上。
不由自主的,他想到了这次考试,自己到底能不能中呢?他一会想到自己中举后会如何高兴,家人会如何兴奋;一会又想到落榜后自己该如何失落,该如何开口告诉自己的家人。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再看看别人,还有人在点蜡烛奋笔疾书,还有人和他一样已经躺在床上。
还是赶紧休息吧,先把最后两天度过再说,其他都不能再想。
慢慢的,他还真的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第二天,顾青云自我感觉精神不错,直到他在写出一首诗后,才觉得精神不怎么好,总是犯困,可自己昨晚的睡眠时间已经足够了。
说到底,还是这几天太难熬,现在后遗症已经出来了。难怪赵文轩说他上一次考试到了最后两天已经是顺着感觉做题了。
他站起来走了几圈后,精神还是萎靡不振,最后用冷水刺激一下脸后才觉得精神一点,又勉强写了一首词出来,左看右看,还是不满意,可这三首诗词他都没有储备有类似的内容,都靠临场发挥。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一直在琢磨着诗句,一直到了最后交卷的时候才把最后一首诗誊抄完毕。
试卷交上去后,还得把草稿纸也上交,因为草稿纸可以证明这些试题都是自己写的,不是抄袭别人的,最后还要在草稿纸上注明自己的正文中涂改几字,添加了几字。
据说这是为了防备阅卷的人作弊,替自己把卷子改了。
顾青云听到这条规定时,唯一的感觉就是乡试真的很严格,对他们这种寒门学子是有用的。
除此之外,他们交卷后填写姓名、籍贯的这一部分要和院试一样,要糊名、弥封。就好比前世的高考、研究生考试及公务员考试等重要国家考试,都会采用弥封卷的形式,以保证公平。
现在看来,这种形式就起源于科举制。
最后一场考试一直持续到傍晚太阳落山才结束,结束后还不能出去,要等到明天早上贡院的大门才会开锁。
没有考试了,三年一次的乡试就这样结束了,顾青云本来以为自己会很兴奋,可是他没有,大家也没有。
交完卷子后,众人都是有气无力地坐在自己的号房,只有臭号附近的人才会挪到巷口那里瘫坐下来。
疲惫,是大家共同的感觉。
顾青云觉得难怪大家都讲究什么同年关系,除了想抱团取暖外,估计也是这九天一起考试的经历让大家有共同语言,还见过各自最邋遢的一面,所以才觉得很亲切。
黄言成坐在顾青云身边,无力地问道:“你还有吃的吗?”
“还有啊,你没有吗?”顾青云很奇怪,貌似对方还有一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