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是你们自己亲自动手做的?”顾青云好奇这个。
“嗯,大部分都是我亲自动手的。”顾永辰脱口而出,刚一说完又有些不安,“还有另一个人帮我,他会雕刻。”
“你是什么时候学会木工的?”黑暗中,顾青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顾永辰搂紧顾青云的手臂,老实回答:“我这次回林溪村不是待了许久么?有时想放松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学习了。还有太爷爷,我常和他聊天,每次聊到庄稼和木工活他总是特别高兴,精力足够时还指导我做活。”
“你太爷爷和爷爷竟然主动教你做木工活?”顾青云不相信。
“当然不是!”顾永辰连连摇头,“不是这样的,是我主动要求的,本来他们不肯,可是我说这是您要求的,然后他们就肯了,爷爷见我照常学习就没说什么。爹爹,我是真的感兴趣,不是故意说谎的。再说了,我记得以前我说过要做木匠,你还笑着看着我呢。”
顾青云一听,就伸出手在他的脑袋上狠狠地揉了一把,笑道:“就会强词夺理,那是你很小的时候说的,不代表我默认。”
“我是知道爹爹不会反对才去做的。”顾永辰嘿嘿一笑,从小到大,只要按时完成该做的功课,他们就可以自由支配剩余的时间。
想到这里,顾永辰故意低下头让顾青云揉自己的脑袋,还磨蹭了下。
顾青云有些心塞,以前矮墩墩的小胖团子如今都和他一样高了,想拍一下脑袋都得抬高手臂。
“记得不要影响每天的功课,温故而知新,你每天至少要花三个时辰在学习上。”顾青云想了想,还是划下一条规矩,“两年很快就会过去,离下一次会试没多长时间了。再者,你是快要成亲的人,能考中进士无论对谁都是一件好事。”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顾永辰曾经说过等长大后要去建大船,虽说这可能是孩子有口无心的童言童语,但看到他如今对这方面感兴趣,像今晚在饭桌上所说的,顾青云不准备打击。
“爹爹,你放心,我以后不会再犯。”顾永辰抓着顾青云的手,有些羞赧,这几天他确实是沉迷于造船,翻书的时间很少,“考中进士一直是我的目标,我肯定会努力的。”尤其是他还有一个优秀的哥哥,想到自己回京这段时间,他出去玩时,总有人会提起自己哥哥的名字,让他又自豪又有压力。
哥哥那么优秀,自己作为弟弟一定不能太差。
“嗯,人生是你的,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你现在付出多大的努力,我们不能代替你。”顾青云老生常谈了一句,没有再多说这些,反而说道,“你真感兴趣的话,爹爹之前整理出一批船只的图册,上面标注有尺寸和用料,是简单的构造图,但还是画得极为详细,其中有些还是直接从船坊那里拿来的,全是当朝船只的式样。”
顾永辰闻言,顿时大喜,他把顾青云请到堂屋里坐下,自己则蹲在顾青云面前,一口整齐的白牙毫不掩饰地露出来:“爹爹,我想看,我要看。”他知道爹爹去船坊看过,可是他没想到爹爹竟然还研究如何造船。
“嗯,我回去整理一下就拿给你。”顾青云微微一笑,轻抚他的脑袋,这些资料是他小心收集的,其中涉及到机密的资料还得拿出来放好才行,这些不能给小儿子。
他之前收集资料,主要是想让自己系统地了解一遍,不是说具体要去学习如何造船。人的精力有限,他只需要清楚船只的种类和尺寸,还有所需的用料和价格等,力求不被人蒙骗就行。
现在能帮到顾永辰,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顾永辰傻笑了一会儿,有顾青云的理解,他只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一下子就觉得神清气爽。
“爹爹,我想今晚和你一起睡。”顾永辰拉着他的手,轻轻地摇一摇,眼睛明亮清澈,有点可怜巴巴的。
顾青云见顾永辰难得露出如此模样,想到之前两年未见,他回京后自己一直忙于各种事务,再加上不到两年小儿子就成亲了,于是点点头:“好,今晚和你一起睡。”
“哈哈,太好了!那爹爹你在这里等我,我马上让人去和娘亲说,爹爹,你今晚要看什么书?”顾永辰大喜。至于让他娘亲独守空房的事,他就只能挠挠脑袋了,反正这种事他从小到大没少干。
顾青云说了书籍的名字,顾永辰立马站起来,让门口侍候的小丫鬟去三门那里跟简薇说明情况。
看着顾永辰兴奋的模样,顾青云忍不住摇摇头,今晚他才用这一招对付方仁霄,现在被小儿子反用回来了。
*
东院。
宁瑶好不容易和奶娘一起哄睡顾传恪,她走进卧室,就见顾永良身穿白色里衣,正一边捧着书一边泡脚,时不时露出凝神思考的模样,不自觉的,她的脚步就变轻,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顾永良抬头看她:“壮壮睡着了?”
“嗯,傍晚让他睡的时间长了点,晚上精力就充沛,闹腾了许久总算是睡着了,这个折腾人的小魔星。”宁瑶在他身旁坐下,刚想说什么就听到对面隐隐传来声响,还有一声兴奋的尖叫声。
两人不由得对视一眼。
“估计是弟弟刚回来,看样子是被爹爹逮住了。”顾永良把书翻到下一页,笑道,“不过不要紧,爹爹是讲道理的人。”想了想,还是拉铃让人去打听一下详情,万一弟弟真把他爹惹火了,他好及时赶过去救场。
“良哥,爹他……”宁瑶掩嘴一笑,烛光下,她的皮肤柔嫩,身段依然美好,眼里似有星光,“我先前还以为他老人家很严肃,没想到私底下这么温和,刚回来时,我见到爹把壮壮抱在怀里亲,还把他放在肩膀上,那时可把我吓坏了。”
尤其是儿子不争气地在公公脖子发了次大水,当时她在旁边看了几欲昏厥,可旁边的婆婆竟在取笑。
还有今天晚膳时,如果她没听错的话,公公竟然用那种语气跟太外公说话!偏偏大家的表情正常,看来这不是第一次了。
越是相处,宁瑶越是发现,公公和闺阁姐妹们谈论猜测的“黄粱先生”完全不同,要不是亲眼看到,打死她都不相信,在外面温和有礼、寡言沉默的公公在家里竟然有这一面!而且还在她面前表现出来,似乎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爹爹他就是那样,我们兄妹小时候都骑过他的脖子,听娘亲说,我小时候还把爹爹当马骑过。”顾永良想起往事,脸上的表情很是柔和,“爹爹没有那种抱孙不抱子的想法,小时候和其他朋友相比,我是一点都不怕他,只是如果我做错事,他就会很生气,有一次还用家法惩罚我,谁劝也不听。”
“家法?”宁瑶想到自己看过的家法条例,顿时来了兴趣,“是什么惩罚?”
顾永良知道自己失言了,忙闭嘴不谈。他怎么能在自己的娘子面前把自己小时候被爹爹打得涕泗横流、哭爹喊娘的事说出来?太影响他的形象了。
所幸在宁瑶不依不饶追问的时候,丫鬟珊瑚正好进门,带回来隔壁的消息。
当听到今晚顾青云和顾永辰一起睡时,顾永良忍不住暗暗妒忌了一下。至于简薇和顾景准备同床共衾,他倒是觉得很正常。
弟弟真是会抓住时机,肯定是向爹爹撒娇了,厚脸皮,都这么大了,他也好意思?
旁边的宁瑶总觉得自从夫君听完这个消息,他的脸色就有点阴晴不定了。
“良哥,你在想什么?”宁瑶颇为好奇。
“我在想下一次该出什么题给弟弟练习。”顾永良语气一本正经。
就目前来看,顾永辰的学习条件极好,在家里就有三名进士帮他复习功课,两名二甲进士,一名状元,很是奢侈。
“那你好好想,到时也送一份给我大哥。”宁瑶连忙说道,她父母还在孝期,哥哥倒是出孝了,只暂时不好上门请教,不过顾永辰这边做什么题,那边会跟着照做。据她哥哥说,效果不错。
顾永良自是应了。
*
过了没几天,时间就到了九月二十七日,这是一个好日子,同时也是钦天监点出来让六皇子和方姝儿成亲的日子。
因为水师战败一事,方家这边筹备婚事很是低调,尽量不惹人眼,大家原先还以为婚礼会推迟,没想到皇帝发过火后,还是打算让婚礼照常进行。
这段时间京城的气氛一直很是紧绷,现在冷不丁有一桩喜事,大家揣度皇帝的想法,暗暗松了口气。因此方姝儿嫁入皇室那天,出席的宾客分量大增,这让一向是小透明的六皇子刷了一波存在感。
与此同时,方子茗也回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现明天是开始高考的日子,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奋斗过的岁月,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时间过得太快,让人嘘唏。
最后祝高考生明后两天发挥超常,金榜题名!
第237章 道理()
理所当然的,方子茗回来是为了送女儿出嫁; 一减去旅途所花费的时间; 只有九天假期。
方仁霄和连氏见到他颇为激动,而孩子们除了顾永良两兄弟对方子茗有印象; 顾景是完全不记得方子茗的容貌; 只听说过这个人。
“如何?是不是很大?”顾青云领着方子茗在家里逛了一圈; 笑道,“家里人不多; 地方就宽敞了,你看我这里,专门留出庭院来种植花草,每天沿着石子小径散步时心情都会变好。”没有假山流水,但在绿树红花中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的确不同。
方子茗点点头,又问道:“你家后花园为何留有一块空地出来?”
“先暂时不种什么; 等我爹娘上京,如果他们想的话,就留给他们种菜。”想到之前顾大河和小陈氏上京住的那两年; 顾青云就有此想法。就是现在在林溪村; 他们二老还是会在后院种菜; 这是几十年的习惯,即使生活好过了,还是想找个生活寄托。
“你爷爷奶奶现在身体可还好?”方子茗又问道。
“熬着吧。”说起这个; 顾青云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
方子茗叹了口气,拍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言。
一时无话,两人走过转角处,恰好看到几株新种下的牡丹,顾青云提起精神,眯眼笑道:“这次你送给我的牡丹花我真怕种不活,这种花比较娇贵,怕水土不服,难伺候。”
方子茗摇着折扇笑得云淡风轻:“你放心,这花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值不了多少银子,在当地到处都是,生命力顽强,种不活我下次再让人拔几棵送给你。”
顾青云一惊,顿觉失望:“洛阳牡丹甲天下,难道这不是珍品?”他还以为自己有一种花可以和老师的珍品菊花相提并论呢,免得他老是对自己跟防贼似的。
“我刚到洛阳哪有什么珍品送你?是珍品的话就不敢送了。我是临走之前想到你一向喜欢花花草草,以前还在县学和府学养有野兰花,这才想着给你家花园子增添新品种,你想到哪去了?”方子茗故意一本正经地说着话,眼里有着笑意。
“好吧,你说得有理,是我会错意了。”顾青云拍拍额头,“斗花在京城近年来很是火热,十八学士之类的茶花珍品我都见过几次了,要不是因为这场战事,今年九月还会有个赏菊会。”那时又是一场诗会,会出现不少风流人物。
一说起这场战事,顾青云和方子茗就沉默下来。
“如今戚将军前去接手,他是名将之后,本身实力出众,这次海战肯定能一雪前耻。”顾青云率先开口。戚将军和兵部的人交好,尤其是这次海战有军二代或三代们在船上,后勤的支持力度肯定与第一次匆匆忙忙开战不同,胜算还是有的。
只是因为之前的惨败,大家不敢乱说。
“我昨晚还和大伯说过这事,如果这次能胜利,你们工部立功,你能分到功劳,那样就得换地方待了,你想去哪个署衙?”方子茗问他。
顾青云沉吟了半晌,说道:“应该是鸿胪寺吧?那里比较安静。”鸿胪寺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是招待外宾的地方,目前是个冷衙门,他又恰好会几国语言,还算是对口。
他最近在工部忙碌之余还得迎来送往,皇帝年纪大了,皇子们和太子的斗争越发暗流汹涌,他已经受到影响,幸好他还认识城南四合院那三位老人,加上座师白烨的关系,还能勉强应付得过去,只是需要绞尽脑汁,身心有些疲惫。
两方都不站队,就意味着两边不靠,都看自己不顺眼,幸好还有中立这一方可以相互取暖。
有时候想安安静静做事都不行,你不争别人争,有意无意间还挡了别人的道。
“你可以外放,以你如今的品级,做一府之主还是可以的。”方子茗劝他。出京做知府,如果能回京,一般容易升到三品的位置。如果一直留在京城的话,就不一定有前面那条路好走。
顾青云摇头:“我从翰林院出来就未曾出京做过地方官,冷不丁让我做知府,不一定能胜任。知府影响甚广,我怕对百姓有碍。”到了地方还是远离不了政治斗争,当地情况错综复杂,他刚去不了解情况,万一被人坑了,还会惹来麻烦。
最主要的是,他对这些没有很强大的追求欲/望。
“不说这些了,子茗,你对今年的探花朗怎么看?”顾青云忙提起另一个话题。
“庞庭深?”方子茗想到这几天妻子跟自己说的事,心中了然,就直白地说道,“探花郎个人才华出众,才十七岁就金榜题名,在年轻一辈是翘楚,要不是十几年前强买良田案的影响,他家族名声不好,如今肯定有大把的人想把闺女嫁给他。”就是如今在中下官员中他也是炙手可热。
顾青云若有所思,他偶尔还是会受到前世的干扰,更为注重个人的人品,不自觉地忽略家庭的影响,所以他才问方子茗意见。
“大户人家有很多龌蹉事,比强买良田更严重的都有,只是没有爆出来而已。庞喜林算是倒霉,有这么一个爹,不过他儿子来了这么一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