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了,顾青云暗想。

    条件反射的,他赶紧算了下成本。生姜、八角、花椒自家和山上都有,不算钱。盐价现在不算贵,粗盐两斤16文,白糖和酒花费30文,这样腌制50个鸡蛋除去成本比在集市卖生鸡蛋可以多赚54文钱。

    相当于每次给酒楼提供50个鸡蛋,他们就有104文钱左右的收入。而酒楼的生意不错,咸鸡蛋的销量也还好,每个月需提供300…400个鸡蛋,相当于每月有600…800文钱的收入。

    因为卤水可以多次使用,所以成本又降了一些。

    他一算出来了,大家这才真正高兴起来。

    于是,后院的鸡场就真正成为了村里人的禁地,一般的人都不会让他们去看。当然,即使他们去看,也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真正的养鸡秘诀和腌制咸蛋的做法顾青云家人是坚决不吐口的。

    这样一来,本来村里人应该很有意见或说些闲话的,可是顾家的套种技术和山上植被腐烂的黑土可以肥田的消息就是顾家传出去的。为此,顾家在林溪村的威望又提高了一成,即使有人眼红说些酸话,也会有其他人出面维护了。

    毕竟,很多人家都有一点属于自己的秘方,如果都逼着别人说出来,那不是想结仇吗?还会成为众矢之的。

    顾季山家非常高兴,这年头,农家每个月有超过半两银子的收入那是非常少见的。

    顾青云和二丫把后院的鸡都安置好了,就回到厨房帮忙大丫洗菜做饭。

    大丫现在15岁了,现在正在相看人家。她相貌清秀,不施粉黛,布裙荆钗,皮肤变白了一点,终于有一点少女的娇媚姿态。

    事实上,自从大丫12岁后,就要跟着家里人下地了,风吹日晒之下,皮肤粗糙呈小麦色。一直到了半年前,眼看大丫都要快说亲了,在顾青云的再三劝说下,老陈氏才同意让大丫回家养养身子,最好捂白一点,以后出嫁才好看点。要不然老陈氏才不会理会这些,毕竟家里每个季度抢收水稻的时候,大家都要下地干活,要不然暴雨来临,水稻没来得及收割,这一个季度的收成就不用指望了。

    到了这个时候,家里的饭菜就是顾青云和小他一岁的三丫做的,就这还是老陈氏特意给他派的轻活呢。

    而且,以前老陈氏唯一的女儿也是如此,一直在田里干活到出嫁前夕,更别提现在隔了一层的孙女儿了。

    在林溪村,顾青云从来没见过皮肤白皙娇嫩的女子,无论是妇女还是少女,都是如此。古代乡下的女人青春期实在是太短了,刚刚长到十几岁,才开始有了一丝少女的风韵,出嫁生了孩子后,就快速地凋谢了。

    再一次,他庆幸自己穿成了男儿身,起码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像女人,命运都操控在老天爷和家人手里,有时候真的是半点不由人。

    单看顾家对女儿的态度就知道了。在顾家,女儿并不少,虽然不会虐待她们,可也没分多少注意力在她们身上,只是年纪一到就按部就班地教她们生存技能。就这,对比村里其他从早忙到晚的女娃来说,顾家的女儿已经算是境遇比较好的了。

    顾青云虽然现在每天起床都会暗示自己现在是男人,但前世身为女儿身,偶尔会有一些感同身受,他有时会劝老陈氏和小陈氏对孙女(女儿)好一点,说这样以后她们嫁出去了,还会顾念着娘家,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能帮扶家中的兄弟。毕竟,到时帮忙真心与否是很重要的。

    这样一来,大丫她们在家中的待遇也好一些。

    顾青云洗完菜后就被大丫赶去读书,他很是无奈,天都快黑了,而且他今天的读书任务已经完成了,总不能一天到晚都是看书吧?他又不是机器人。

    正说着呢,顾季山他们就扛着锄头回来了。

    顾青云和二丫忙给他们端水喝。

    顾季山已经瘫在椅子上不想动弹了。

    顾青云看着他疲惫的面容,忙端水给他洗脸擦手,之后一边给他按摩肩膀,一边心疼地说道:“爷爷,明天让我下地去吧,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帮你干活了。”

    顾季山一听,觉得身上的疲惫感似乎也减轻了,笑道:“不用你去,你在家好好读书我就心里高兴了。你还小呢,万一耕地弄伤了身子怎么办?还读不读书了?”

    顾大河和小陈氏也猛地点头。

    “真的老了,真的老了。”顾季山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多了几条。

    “你都五十几岁的人了,还以为跟年轻那会一样,也不悠着点,把身子弄坏了,我看你怎么办?肯定连累孩子们。”在前院和二丫整理和清洗农具的老陈氏骂道。

    在顾家,身子好就是省钱的一种方式。对此,他们很有体会了。

    “爹,你怎么可能老了?我们家还要你掌舵呢,少谁都不能少了你。爹,以后这些重活你就让我和二弟做,你在旁边指点就行。我们栓子还想着以后考上秀才,让你来上香告诉老祖宗的。”顾大河休息了一会,已经缓过神来了。

    顾季山一听,刚刚的伤感就立马不翼而飞,笑道:“只要咱们栓子能考上秀才,就是叫我立马去见祖宗我都乐意。”

    他这话又被老陈氏说了几句。

    “如果有牛就好了,你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顾青云感叹道。作为农耕社会的最主要的畜力,耕牛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之前一场天灾**把天下祸害了个遍,人都活不了了,更别提牛马羊了,所以在林溪村,有耕牛的人家很少,就只有一家。就这家的牛还是一头老牛,已经干不了多少农活了,那一家子照样把它伺候得好好的,根本就不会外借。

    现在耕田只能靠人力。

    “不过我听说朝廷在北方和草原那边已经开放互市了,重点是想买多点牛和骡子,而且朝廷还针对牛贩子减少过税和住税等,有了这些优惠,这样一来,牛贩子有利可图,我看林山县过不久就会有牛贩子赶牛来卖了。唯一要考虑的是,我们家有没有那么多钱买牛?”顾青云说到牛这个话题,想起了昨天到县城看书时听到的流言,就忙说道。

174。归途() 
<;/strong>;这年头小孩子夭折是普遍现象; 连皇室也是如此,他大堂哥顾青明前年有个孩子因病夭折; 很是让人伤心。

    认完人大家又说完以前逃荒的事后; 堂屋里的气氛就有些沉闷起来。

    顾青云端起簇新洁白的茶杯喝了一口茶,苦涩中带着一股香甜,忍不住愣了愣:“这是哪来的茶叶?”

    陈桥面色一紧,答道:“这是自家从山上采摘的野茶; 自己炒制的,不登大雅之堂; 是不是很难喝?”其他人也紧张地看过来。

    顾青云笑了笑; 摇头道:“很好喝,我一向不喜欢喝茶; 不过这种茶另有一番滋味; 苦中带甘,还有股独特的香味; 我很喜欢。”

    陈桥等人一听,暗暗松了口气,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容,连忙道:“那到时你回家再带些回去,家里有的是。”

    “那我就不客气了。”顾青云见大家还有些拘束,就扫视周围一圈; 特意朝那八个小孩露出微笑。

    孩子们似乎一下子被吓到了; 连忙往大人身后缩。

    陈家人有些尴尬地抚抚孩子的背部; 对顾青云说道:“孩子们有些怕生。”转而又斥道; “这是你们表叔,有什么好害怕的?”

    顾青云知道这是双方不熟悉造成的,再看其他长辈,除了外婆还在慈爱地看着自己外,其他人都坐得很拘束。

    他猜测,如果出现在这里的是顾家长辈,相信大伙儿肯定说得很热闹。

    “大外公,外公外婆,我家还有个姑姑失散了,当初她是嫁给姓叶的人家,你们这边有她的消息吗?”顾青云顿了顿,起了个话题。他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一次试差就能找到失散的亲戚,而且还是奶奶和娘亲的亲人,虽说有些人不在了,但剩下的人还好好地待在他面前,相信家里人知道后一定非常高兴。

    陈一文等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不约而同地摇摇头:“当初叶家走在咱们后边,失散后再也找不到了,没有再见过他们。”

    顾青云一听,颇为失望,不过早已有心理准备。

    他朝顾三元招招手,开始按照事先做好的标签分发礼物,再给孩子们见面礼,这些礼物有些是湘省的官员送的,有部分是他来之前让顾三元到街上买的。

    孩子们看到这些书籍和糖果零食,个个笑开了花,不复之前的拘谨,纷纷小声欢呼起来。

    顾青云观察到他们没有争抢,反而把自己手中的礼物递给自己的母亲,等母亲分配后才心满意足地把糖果放进自己嘴里。

    “孩子们被教得很好。”顾青云很是赞赏,朝着孩子们又笑了笑。

    孩子们睁着眼睛看着他,有两个孩子还回之一笑,表情腼腆羞涩。

    陈一文等人闻言,顿时觉得自己的腰杆都挺直很多,纷纷露出笑容。更别提舅妈她们,更是抿嘴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接下来,舅妈她们去做饭,只有外婆留下来,目光一直看着顾青云。

    大家开始说起这些年的事,和顾青云了解的差不多。

    至于顾家的,顾青云只简单说几句就过去了。

    “顾老头比咱们运气好,出了你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孙子。咱们家也有福,有你这个外孙。”外公陈一文看着眼前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外孙,身材高高瘦瘦的,没有庄稼人那么壮,可看他皮肤白净,眼睛有神,说话做事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同样是读书人,自家的孙子平时看起来还很有读书人气度,怎么现在和外孙一比,总感觉自家孙子又黑又糙呢?

    顾青云微微一笑,看向陈桥,笑道:“表兄也不错,我看他的文章水平已经有些火候了,只是想要考中举人还得靠点运气。”可不是吗?这次的乡试就是如此。

    陈桥摇摇头:“表弟不必夸我,我还有很多不足,只盼着能得你指点一二。”两人在马车上已经说过了,他也知道自己在书法和量上有所欠缺,今后要往这方面努力。

    “凡是我能帮忙的,我会尽力帮忙。”顾青云朝他笑笑。

    外公陈一文此时问起顾青云和陈桥相识的过程,埋怨道:“阿桥慌慌张张地让人带口信回来,只说找到你了,其他的没有说清楚。”

    顾青云看了一眼正在认真倾听的众人,想了想,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和事实相差无几,只是省略了他的心理活动。

    陈家人一听,很是沮丧。毕竟陈桥去省城赶考一次不容易,幸亏他们这里离省城算是近的,花费的时间和路费不算多,要不然多来几次,家里就支持不住了。

    陈桥也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离成功那么近,心情失落无比。

    这时候,外婆开口了,缓声问:“青云,你是考官,不能让你表哥上榜吗?”

    “奶奶,不行的!”

    “老婆子你乱说什么,不懂就不要乱说!”

    陈桥和陈一文的话几乎同时响起,陈一文还瞪了外婆一眼,眼里带着警告。

    坐在顾青云侧身后的顾三元见状,看了一眼顾青云,插话进来,解释道:“朝廷有规定,我叔在湘省当考官,那舅舅的儿子是要回避,不能去参加乡试的。之前我们两家没有相认不要紧,可如果我叔徇私,那就是作弊,两家不是掉脑袋就是流放,后果很严重。”

    “是的,就是这样。”陈桥连连点头。

    “原来是这样!”外婆吓了一跳,拍拍胸口道,“朝廷管得那么严,那青云可不能做这种事。”

    “您放心,外婆,我知道该如何做的。”顾青云见到这一幕,知道外家做主的还是外公,三舅舅是个老实人,一直看外公的眼色行事。至于陈桥的弟弟陈舟,年纪比他小两岁,相貌和三舅舅的黑脸不怎么相同,皮肤是小麦色的,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一直在关注这边的话题。

    在路上顾青云和陈桥交谈过,知道陈舟虽然没有参加科考,可他在家利用空闲时间跟着陈桥读书,还想着什么时候去考县试,起码要试一试才死心,这让顾青云颇为佩服。

    巧合的是,顾青云总觉得陈舟的五官和自己有三分相似,尤其是眉毛,几乎和自己的一模一样,这让他对陈舟有一种天然的好感。

    顾青云接着又问起三位老人的身体状态,知道他们身体虽然不大健康,但也没有什么大病,人老了,有点小病小痛是常有的事。

    这让顾青云松了口气,忙对着外婆说道:“外婆,既然您这几天身体有些不舒服,那咱们现在就回房休息?”

    “老婆子一见到你是什么毛病也没有了!”外婆见顾青云关心自己,脸上层层叠叠的皱纹笑成一朵菊花,摩挲他的手背道,“都是老毛病了,吃服药就好,不碍事。”

    顾青云看向陈桥,见他点头的样子,这才没有再说。

    总而言之,第一次见面,顾青云对陈家人还是很有好感的。尤其是大外公和外公两位当家人,人老成精,是睿智的老人,难怪能在本地立足。

    说完闲话,接下来,顾青云就说起回林溪村的事。他有差不多三个月的假期,今年十二月底就得回到京城。想到冬天赶路的不便,要提早回京,顾青云为了在林溪村待久一点,打算后天就回林溪村。他问过了,从这里回到林溪村可以走近道,只需七八天时间即可。

    两家既然认亲,那肯定会有人跟着他回林溪村的。

    果然,说起这个话题,即使对顾青云只能在黎家村停留一天感到失望,大伙儿还是开始议论起来,讨论看跟着去的人选。

    *

    顾青云在黎家村的两天还是很忙的,陈家人对他和顾三元很好,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拘谨了些。这些他能理解,毕竟大家还不熟,即使有血缘关系,一下子突然见面,还是得慢慢适应,更别提他官员的身份,这让陈家人颇为敬畏。

    再一点,先前顾青云要来黎家村的事,清泉县的官府早已知道,之前有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