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青云点点头,他们虽然没见面,但是当他们家的特产送到公主府后,谢长亭很快就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奇石的喜爱,大部分内容在描述算学书的情况。之前三个月算学书的确是不怎么好卖,只断断续续卖出了几十本,后来八月份那个老秀才的事一出,剩下的四百本就被一抢而空,直到昨天新刻的书才上架。

    意料之中的,在证明自己的算学书对科考有用后,京城的考生们爆发出非常大的热情。

    如今京城的读书人有多少?处于最低一层的读书人有多少?谁也无法精确算出,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颇大的市场。谢长亭虽然有其他一些产业,但他的重点还是放在松竹书斋这边,一个是经营这行业的名声较好,另一个就是他个人的喜好问题了。

    特别是他接手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把入不敷出、频临倒闭的松竹书斋一举推到现在的高度,堪称是京城最大的书肆之一,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顾青云清楚这一点,也一直和他合作得很愉快。

    “辛苦你了!”顾青云殷勤地给他倒了杯热茶。

    “嘿嘿,不辛苦。”谢长亭大模大样地端起来喝了一口,接着展开折扇掩住口鼻,桃花眼里的笑意却是怎么都掩饰不住,“我喜欢这种感觉,看到自己店里的书受到那些读书人的追捧,这会给我非常大的成就感!”

    “对了,这次我加印了两千本,每本的售价是四百文,算了算,能够完全售出的话,成本就回来了。”谢长亭的语气带着佩服,“慎之,本以为你这次出书会亏本,没想到最后可能还会有点赚头,这种情况可不多见。”

    他眼睛闪亮地看着顾青云,哈哈,自己还和公主一起研究过这本算学书,结果他们两个不喜欢算学的人竟然能看得进去!中途没有困意!而且还看懂了!

    这可把他兴奋坏了,以后舅舅就不能说他是绣花枕头了。

    顾青云心里也高兴得很,虽说他现在衣食无忧,但要说多宽裕也不算。他和简薇的俸禄只够一家人的日常开销,那座位于日南坊的院子的房租和二十亩田的收入,加起来每年大概只有六十两银子的收入。至于在新开书院附近的那亩地,现在还在修建当中,京城的人工和材料都比乡下贵,修好后估计至少要花两百两银子,这部分的钱他已经留出来,加上最近回乡中途的花费,还有印书的费用,顾家的账面上就只剩下一百三十多两。

    当然,这是没包括简薇嫁妆的产出,她这次回乡把存在她娘亲那里的钱一次性带来,最近正琢磨着在京城买个小商铺出租。

    论银子,简薇绝对比自己有钱!看她用嫁妆给他爹娘制衣买首饰的手笔就知道了。

    不过简薇再有钱,那是她的事,养家还是得靠自己,现在账面上还剩这么一点钱,虽说早就习惯了,顾青云还是觉得没有安全感。

    如今听到这个好消息,他心中十分喜悦,面上情不自禁地露出愉悦的笑容。

    “走,咱们亲自去看一下售卖情况。”谢长亭突然站起来。

    顾青云心里也急切,松竹书斋这段时间扩张,把隔壁的店铺买下来了,店面扩大后,为了*和安全,他这次是从后门上二楼的,没有从前门进。

    两人兴致勃勃地下到一楼。

    “掌柜的,有顾慎之写的《算学初解》吗?”两人刚走到一楼,就见到有一年轻学子从门外急匆匆地走进来,劈头就问,神情很是着急。

    谢掌柜满面红光,大声回道:“公子,都有都有,不急,昨天刚上架。”

    “太好了!我找了这么多家书肆都没找着,幸亏问了同窗,否则还不知道你们这里有。”年轻学子呼出一口气,平复下急切的心情,忙叫道,“给我拿三本!”

    “公子,怎么是三本?”让伙计把书拿过来后,谢掌柜有些好奇地问。

    “不止我要,同窗们还要的。”年轻学子擦了把汗,眼睛盯着伙计的动作,见书本递过来,忙接过仔细看封面。

    “顾青云,字慎之。对,就是顾大人写的!”他如获至宝,问清价格,从荷包里掏出碎银子付钱,把书抱在怀里,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顾青云和谢长亭站在一旁看着,短短的一刻钟内,就有三个人进来问起《算学初解》。

    顾青云发现,有些不差钱的读书人会直接买,有些衣衫洗得发白的就留在书斋里抄书。自己抄书的话价格很便宜,抄两本自己可得一本。

    看着书架后面那一群群认真抄书的士子,顾青云不由得想起了少年时期的自己。那时只要是对自己科举有帮助的,自己都会抄一本留下来,到目前为止,他在翰林院看到喜欢的书还会选择抄下来,自己内书房的书架上如今已经有上百册书籍了,其中就有四五十本是他手抄的。

    “掌柜的,这里还有一枕黄粱写的《冒险记》吗?”突然,一位身材微胖、身穿绸衣的中年人匆匆忙忙地闯入书斋,语气颇为急促地询问。

    谢掌柜很奇怪,想了一会,忍不住问道:“还有几本,客官,这书已经写完很久了,是有什么不对吗?”很少人看这本书了。

    那中年人满头大汗,不说,直到把书拿到手了,才回答道:“把你们店里有关于外海的书都给我找出来。告诉你们也无妨,反正有人知道了。是南方那边有几个龟孙子出海找到一座银矿,重点是这座银矿的位置在这什么冒险记上写有!我靠!他奶奶的,那帮龟孙子真是走了狗屎运,祖坟上肯定是冒青烟了!”语气非常妒忌,透着一股浓浓的酸味。

132|面圣() 
中年男人这话一出,站在旁边的顾青云和谢长亭一震,两人相互看了一眼。

    大概是他的声音太大声了;书斋的环境又较为安静,所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尤其是那“银矿”两个字!

    刷!书斋里听到声音的人都掉头直愣愣地盯着中年男人。

    “银矿?”这下连头发花白的老掌柜都震惊了。

    中年男子见大家的目光都聚在自己身上;颇为得意,说话的兴致也来了。

    “我有个亲戚在京华小报干活,这是他告诉我的。说是南方有几个走狗屎运的小商贩运茶叶出海时找到银矿;消息传出只知道是从《冒险记》上看到的,鬼知道他们看到的是哪一段?”说着说着中年男子胖脸上的眉毛就皱起来;语气很不忿。

    “大叔,你说真的有银矿?”其他读书人不好说,放不下面子;正站在话本书架前挑书的少年却直接问出来。

    “谁知道呢?兴许传言是假的,银矿哪是这么好发现的?”中年男子似乎发现自己失言;此时他看谁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于是嘴巴紧闭,任凭别人追问;不肯再多说。

    等伙计把书找出来;他大概翻了翻;买下几本书后不顾别人的追问,连忙急匆匆走了。

    “真是的,挑起别人的好奇心就走了。”少年不满地嘟囔一句,又低下头来继续看话本。

    其他人也只是半信半疑,有些人干脆就没放在心上。毕竟这京城的人太多了,每天什么样的流言都有,半真半假、似是而非……各种各样的都有,久而久之,大家听到一件事就会慢慢琢磨,再过几天总会有新的作证材料出来,到时再讨论不迟。

    谢长亭却马上把顾青云拖到后院,找了个偏僻的地,一个壁咚,直接把他压在墙壁上,作贼般问道:“慎之,你说那胖子说的话是真的不?”他看那胖子的神情,说的似乎是事实,他没骗人。

    见他双眼放光的模样,顾青云翻翻白眼,打掉他的手臂,整整衣袖,没好气地回道:“我倒是希望是真的,只是这不关你的事吧?你又不缺钱,而且即使是真的那又如何?只是碰巧而已。”

    其实心里也很是纳闷:这中年男子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他忍不住回想《冒险记》的内容,里面大多数内容都是说冒险,有藏宝、海盗等,其中还涉及到琉球、扶桑、身毒等地,还写到海洋中一些不知名的岛屿,里面自然少不了说什么银矿金矿之类的。

    至于那些银矿和金矿的位置,他是根据现代所学的知识写出来的,他对那些知识其实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日本银矿很多,有个大的银矿能够持续挖掘四百年,还记得南美洲等地,那地方银矿储藏量也很大,至于金子?南洋那么大,肯定是有的。只要是他记得的地址都会写上去,至于是不是真的,他就不管了。

    当时他之所以写这篇话本就是想描写海外资源的丰富,勾起别人的兴趣,只要有几个人能在海外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有利可图,那肯定会有人跟风,跟风的人多了,国家可能就会重视。

    中国人对财富的渴求,他从不怀疑。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看了他的《冒险记》发现银矿,那绝对是他本人的运气爆棚,瞎猫碰上死耗子,竟然能够从他语焉不详的书中找到银矿的所在地。

    要他自己去找,他肯定找不到。

    想到这里,顾青云决定以后有人问他这是巧合还是他早就知道,自己一定要回答是“巧合”!

    “你不懂!”谢长亭在他面前转圈圈,脸上的表情又是紧张又是兴奋,声音有点颤抖,“慎之,如果是真的,你就赚了!不对,是我们都赚了,哈哈,马上加印《冒险记》,马上!”

    说到这,谢长亭一双桃花眼变得贼亮,面上的表情却很是严肃:“慎之,你老实告诉我,《冒险记》上的内容都是真的吗?包括那些地名什么的。”

    顾青云早有答案,他看了周围,见没人注意,就低声道:“你是知道的,我第一次来京城赶考时,在很多地方下船游玩,和很多外国人聊过天,这才知道那些地方,所以有些地名是真的,有些地方是假的。比如说身毒这个地方,稻子一年三熟,那里还长有一种面包树,当地的人很懒,每天只劳作一段时间就可以有收成,可以吃饱饭。这些都是那些外国人告诉我的,我觉得有趣,就把它们写进话本里。”

    “还有一些地方,当地的土著脖子上都戴着狗头金,这说明他们那里有一个露天的金矿,可以轻易得到金子,只是那里的土著太过于凶狠,那些外国人势单力薄拿他们没办法。至于这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顾青云一摊手,很是无奈的样子。

    他这么一说,谢长亭兴奋的表情渐渐收起来,认真思考了会,觉得顾青云说得有理,毕竟他还没去过外海,话本是道听途说加工而成的,即使真的发现银矿金矿也只是巧合而已。

    想到这里,谢长亭就觉得自己这是白兴奋一场了,顿时就有点意兴阑珊,慢悠悠说道:“咱们先不说《冒险记》,说说你的算学书吧。刚才你是看到了,卖得不错。”

    顾青云心情有点激动,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点头道:“是不错。”而且这几天他还得到几个在算学上有研究的前辈的称赞,有三位前辈还专门找到翰林院和他探讨算学的事。

    重点在于他对一些名词的定义,还有推导过程,顾青云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其中有人有不同意见的,大家都是心平气和地辩论。

    大概是因为喜欢算学的圈子太小,所以大家对于他这个后辈比较爱护。只是在讨论到当前的一些难题时,见顾青云都能一一解答出来,那些自认为是前辈的人脸上的表情又复杂起来。

    不过还好,即使真有人觉得丢面子的,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来。

    反正经过这几天的“战斗”,顾青云算是在算学这个圈子有了很大的名气。以前只是同一辈的人知道自己算学厉害,现在是那些前辈们全都知道了。

    唯一让顾青云觉得可惜的是,喜欢算学的和他一样,品级都比较低,最高的才是四品,要不是有陛下的支持,科考中有没有算学的内容还不一定呢。

    说到底,算学还是比较小众的。不过他相信,随着科考中算学难度的增大,以后研究算学的人会越来越多。

    算学是其他理科的基础,顾青云打算等自己的基础再牢靠点,或者说自己的名气再大点,就把古代那些方士用来愚弄百姓的把戏都用科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比如什么点金术之类的。

    他在古代这么久,对这种骗人的行为早就不满,只是地位轻微,不好和那些方士打对台戏而已。

    不过做之前,自己要在家里操作几次才行。幸亏自己是学理科的,还有点印象,打算慢慢研究清楚再做,免得贻笑大方。

    “就是,你是谁啊?不可能比不上张修远和谭子礼,他们写的那些无病呻|吟的诗词怎么有你写的算学书厉害?”谢长亭洋洋得意,打断了顾青云的思绪。

    顾青云颇为无力,纠正道:“什么叫无病呻|吟?他们写得很好,你这是不懂得欣赏。”否则他们的文名不会广为流传了,质量不好,也很难捧起来啊。

    “你怎么和公主说一样的话?我们到底是不是一伙的?”谢长亭不满了,公主也是这么说自己,哼,反正只要是被公主赞赏的小白脸,他都讨厌。

    只有慎之例外。

    顾青云不理会他幼稚的想法,心里隐约知道公主和简薇一样,很待见那些有才华的诗人。之前公主府曾经办过一次赏花宴,宴请京城中颇有才名的青年才俊,他们一家受邀,那时他就见过公主一面。

    看样子,公主已经把谢长亭吃得死死的。

    只是那次之后,安乐公主变得深居简出,很少再办宴席了。

    “我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顾青云见有伙计进来了,就打算走出去。

    谢长亭跟着他身后念念叨叨的。

    不过事情的发展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当他们俩走回到书斋这里时,发现还有人来询问《冒险记》。

    顾青云和谢长亭对视一眼,知道这事是泄露出去了!有多人知道。这么说,找到银矿这事是真的了?

    立即的,谢长亭做出决定,他把谢掌柜叫到二楼,让他赶紧去联系书坊再印刷五千本《冒险记》。

    顾青云和谢掌柜都觉得他的行为太大胆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