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明-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城镇,都能够看到他们的矫健的身影。

张准本来以为白娘子、红娘子可能会到浮山城来的,她们没有理由错过浮山城的市场,但是很遗憾,并没有看到她俩的身影。她们俩就好像是蜻蜓点水一样,在浮山城的旁边掠过,留下美丽的倩影,却没有落在浮山城的上面。甚至,连王家班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中秋节到来浮山城举办杂耍的,全部都是生面孔。

对于浮山所的军户来说,崇祯七年的中秋节,是特别有意义的。以前的中秋节,很多人甚至连月饼的样子都没有看到。由于对未来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希望,自然没有什么心思过节。大部分的军户们都穷的要死,也没有什么购买力,卖月饼的商贩们都懒得来。但是,今年的中秋节,很多商贩,都提前将做好的月饼,贩卖到了浮山城,大量倾销。原因很简单,浮山所军户们手里有钱了。

除了分田分地之外。军户们来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帮忙干活。徭役免除了以后,所有的铺设道路、修建水库、挖掘沟渠、架设桥梁、开挖矿坑、修葺城墙、修筑营房之类的活,都是出钱出粮请人来做的。只要家里的人手足够,能够安排平时的农活,又能抽出一两个人来干活的话,每天的收入还是不错的。一般来说,干一天的活,基本可以挣到三十文钱左右。至于那些专业的匠户、矿工,收入就更高了。

好像负责制造虎贲铳的工匠,每个月能拿到手的银子。基本上都在二两左右。至于工头,自然就更多了。一般的铁匠,每个月的工钱,也差不多有一两五钱左右。完全可以说,他们的收入,是要比单纯种田高出一截的。这也是张准的初衷。否则,大家都埋头种田,哪里还有人出来干活啊?没有人愿意干活,浮山城根本无法建设起来。

其实,如果按照五亩田来计算,一年的收成,也就是七八石粮食,兑换成银子,也就是七八两左右。扣掉各种各样的成本,纯利润肯定不到五两银子。但是如果出来做工的话,每个月至少有七八钱的银子,一年累计下来,十两银子是差不多有的。又不需要什么成本,所有的工作还管饭。计算起来,的确是要比种田划算一些。因此,愿意出来做工的人还是不少的。做工的人多了,商业贸易自然就跟着兴旺起来了。

这个中秋节,显然是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最丰盛的一个中秋节,最有希望的一个中秋节。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稻谷就要成熟了。丰收在即,民众们的心情,自然是相当的愉快。至于那些靠做工赚钱的人,也希望借这个节日,买一点趁手的东西,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在节前的几天,浮山城的大街小巷,还有各个屯,已经有很多小孩子,抱着大大小小的月饼,美滋滋的啃着,提前过节了。这要是放在一年前。只有总旗、百户以上家庭的孩子,才有这样的专利,普通军户家里的孩子,只有看着别人吃的份。

早上,浮山城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

巳时整,张准出现在高台上。

他出现在这个场合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的阐述浮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浮山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十二个字:“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前面的六个字,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但是后面的六个字,还要继续努力。

在今天的群众集会上,张准全面的阐述了什么叫做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实,对于大同社会,张准还有很多的见解。只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他的见解,远远不如圣人的言语来的有力。与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还不如直接引用圣人的言论。于是,孔子的这段话,就华丽的出场了。只要是明朝的读书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段话。因为,这段话正是出自《礼记?礼云》,是天下士子的必读之书。

“均田地!”

“免徭役!”

“兴华夏!”

“建大同!”

在张准的带领下,民众们不断的呼叫着口号。

人声一浪接一浪,尽情的释放着内心的兴奋之情。通过张准的阐述,大家对浮山城的未来,都充满了信心。有人不断的琢磨着这十二个字的含义,希望能够从中理解到更多的意思。只不过,一般军户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自己自然是琢磨不到什么东西来。最后,还是张准说得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就是大同社会。

当然,人群中,也有人低声的窃窃私语:“均田地,免徭役,兴华夏,建大同……此子野心勃勃也。如果不及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只是他们的声音很小,根本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至于他们的身份,就更加没有人关心了。

张准发言以后,民众们并没有散去,大家都期待着更加精彩的节目:阅兵式!

巳时三刻,张准宣布阅兵式开始。

扛着虎贲铳的护卫队战士,神情肃穆的出现在了场地的中间。护卫队的全部战士,军装都经过特殊的处理,看起来格外的笔挺,将他们挺拔的身姿,衬托得淋漓尽致。他们手中的武器,也经过反复的擦拭,亮丽如新,一尘不染。

毫无疑问,护卫队战士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后世的国旗护卫队,突然从金水桥的方向出现一样。全场的气氛,顿时肃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护卫队的战士身上,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个阅兵式,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标兵出列!”

负责主持阅兵式的张准,亲自下达命令。

十二个精心挑选出来的战士,手握上着刺刀的虎贲铳,首先进入训练场的中央。他们都是经过特别挑选的,身高几乎都一样,持枪的姿势,基本相同。相比后世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而言,虎贲铳的长度要更长一些。在上了刺刀以后,刺刀的刀尖位置,基本上和人的耳朵持平。这样看起来,更加的威武,更加的修长,更加的挺拔。

标兵的每一个动作,都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格外的新颖。他们是迈着正步进入训练场的。正步,几乎在场的观众,都没有看见过。这些来自四百年以后的标准动作,自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当第一个战士来到有白点的地方,停步,立正,转身,竖枪。尽管是非常简单的动作,换了任何的正常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他们的动作,充满了阳刚之气,硬朗之风,现场情不自禁的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沈凌菲也不由自主的看得有些入迷了。

思思低声说道:“小姐?”

沈凌菲愣了愣,反应过来,自言自语的说道:“怎么啦?”

思思好奇的问道:“小姐,他们在做什么啊?怎么动作这么慢呢?”

沈凌菲摇头说道:“我也不懂,看下去。”

其实,好像她们这样看不懂的民众,大有人在。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理解,标兵们为什么要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慢。尤其是走路的动作,非常的特别。只是,他们已经感受到肃穆的气氛,对阅兵式充满了期待,因此,不会有人发出任何的声音。

不久以后,十二个标兵挨次站好,相互间形成一条直线。他们好像是雕塑一样,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一种感觉,就好像是岩石,坚不可摧的岩石。闪闪发亮的刺刀,映照着早晨的阳光,带有强劲的震慑力。现场,没有人敢高声说话,仿佛有一种无言的威压,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第185章阅兵式,宴请老人

“分列式!”

“开始!”

张准沉声喝道。

“起步!”

“走!”

第一个方队。正是第三协的第一分队,最先装备虎贲铳的队伍。

在新任队正张凌云的带领下,该小队的五十名战士,加上各级军官(队正1人,队副1人,伙长5人,伍长5人),总共是六十二人,刚好排列成十二乘五的实心方阵。另外还有两名旗手,负责举着护卫队的军旗和生夏宗的宗旗走在最前面。

毫无疑问,当他们第一个开始动作的时候,承受了太多的关注的目光。尤其是两个旗手,更是万千瞩目。鲜艳的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引人瞩目。刚好有一阵阵的微风吹来,将军旗和宗旗都吹得飘荡起来,上面的六角星和火把,都清晰无比的映入观众们的眼帘中。所有的观众,都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觉得红旗后面的人,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没有人能够打败他们。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在场的人,都深深的感觉到了。

沈凌菲也是面色有些发硬,感觉自己深深的受到了震动。这些年,她到过的地方,也不算少了。见识多了,感情自然坚强了。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基本上可以说,一般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引起她的关注,更不要说引起她的内心触动了。但是,今天,在这里,她是实实在在的被触动了。她忽然发现,自己到来浮山所,就算生意做不到,也不枉此行。在这里,她发现了一群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存在。这群人的首脑,正是张准。

“正步!”

“走!”

当到达第一条白线的时候,张凌云高声下令。

“啪!”

听到这个声音,战士们立刻将虎贲铳从肩头上摘下来,改成侧面持枪。虎贲铳斜斜向上,横在身体的左侧。锋利的刺刀,距离前面的战士。不到十公分的距离。同时,他们的步伐,也改成了正步。脚板高高的抬起,每一次脚板落下,都要发出啪啪啪的声音。

“啪啪啪!”

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没有什么语言,能够形容他们这一刻的感觉。

激动、震撼、震惊……这样的词语,在这个时候,全部都显得苍白无力。

无数人都相信,这是他们这辈子看到过的最震撼的场景,那闪闪的刀光,那整齐的步伐,震撼得他们即使在弥留的最后一刻,都会记得。他们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跟随着方队一步一步的移动,直到他们到达第二线白线,正步恢复为普通的脚步为止。

“预备!”

“走!”

张凌云带领的第一个方队刚刚过去,方贺带领的第二个方队过来了。

水兵分队是这次阅兵式的亮点。原因,非常的简单。他们是最年轻的方队,年轻到成立的时间还不到十天。本来张准是不准备让水兵分队参加阅兵式的,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走正步。但是。水军的小伙子们很争气,愣是用两三天的时间,就走出了不错的步伐。张准看过以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且将他们排列在了第二、第三位,以示鼓励。

方贺的方队过后,是刘栋的方队。在这次的阅兵式上,步军是老大哥,第二个和第三个方队都是水军,水军也算是彻底的露脸了。从第四个开始,又是清一色的步军方队了。彭勃、张友彩、刘晨子、许子文、张亚铁、吴欣水、邹明加、吴清亮等队正,相继带领自己的小队,在万千目光中,走过这三十丈的距离。

“啪啪啪!”

正步的雄壮的声音,让每个人都回味无穷。

无论是围观的群众,还是战士们自己本身,都在这次的阅兵式中,感受到了强大的力量。相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次的阅兵式,都是大家津津有味的饭后谈资。而且,这次阅兵式的每个细节,都会随着有心人的离开,传播到更远的区域。阅兵式所展示的强大的力量,相信不用多久,就会传到某些有心人的耳中。

在周围的观众里面,浮山所的军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往来浮山城和其他地域的商人。还有一些,纯粹是其他势力。派驻在浮山城的探子。都说商人的眼睛是最歹毒的,相信他们在观看了这次阅兵式以后,一定会对浮山城的实力,有更加准确的地位。他们会根据这个新的定位,做出新的更明智的选择。至于那些探子,相信他们也会小心翼翼的向主子建议,不要轻易来打浮山城的主意。

张准举行这次阅兵式,就是要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他要让有心人看到,浮山所护卫队,是一支坚不可摧的武装力量。谁想来捣乱,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没错。但是,一味的低调,有时候反而会引来更多的麻烦。适当的展现自己的实力,才不会有愚蠢的宵小想要打浮山城的主意。

思思低声说道:“小姐,我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积极参军了。他们真的……好棒啊!要是在江南,他们肯定会被东林士子们夸到天上去的,只可惜,他们是反贼。”

沈凌菲不经意的点点头,目光落在高台的张准身上。

这个张准。还真是有些本事啊!

尽管她是一个女人,对于军事知识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可是由于家族的关系,她对明军还是有些了解的。江南的卫所军,腐败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沈凌菲还是非常清楚的。指望那些卫所军有这样的精神面貌,做梦去吧。当年的戚家军,战斗力据说相当的出色,成功的消灭了倭寇,可是似乎也没有这样出色的队列训练啊!

同时,沈凌菲对张准展现出来的武装实力。也感觉到相当的惊讶。结合之前张准阐述的大同社会的理念,沈凌菲简直用脚后跟都可以判断出,张准此人,绝对是有野心的。甚至,用野心勃勃来形容,也不为过。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又有吸引人的纲领……张准,你真的是要觊觎九五之尊,睥睨天下吗?天下,已经了有高迎祥,有了张献忠,有了李自成,难道,还要加上一个张准?

“多事之秋啊!”

沈凌菲在内心里微微的感叹。

陕西的起义军,已经在河南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官兵疲于奔命,根本无法有效的遏制。要是张准再在山东起事,官兵就更加的疲于奔命了。朝廷又有辽东这个大患。恐怕真的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