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夫重生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渣夫重生了-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赢过比试时让她觉得激动。

    后来亲眼看到邵将军对年若的宠爱,他们之间相处的甜蜜让她开始动摇,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她要做那样一个人么?和别的女人一样,等待着一个男人毫无感情的临幸,就为了那么点面子?

    可如今京城里,最有面子的并不是太子妃,而是晋江郡主,她自己的本事是其一,邵将军对她的宠爱是其二,要让她看,也觉得晋江郡主这样要比皇后娘娘更威风。

    这才是一个女人应该得到的东西。钱薇想到曾祖母的话,“你们都觉得邵将军好才有晋江郡主,老婆子却觉得是晋江郡主难得,邵将军才死心塌地!”

    她忽然就想通了,她觉得她如此优秀,完全值得去找一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男人。

女子书院() 
年若还不知道她和邵元松的狗粮无意间替太子妃消除了一个情敌;更不知道

    很多和钱府马车上类似的对话和情形在上演;姑娘们的择偶标准潜移默化的有了改变;高门大户不再是首选;一心一意才最重要。

    这些小小的改变导致几年之后;那些一心一意的男人们;即使门第低一些也是香饽饽;而想要三妻四妾的男人们,无论出身多高都成了婚礼场上的备选,甚至被排除在外;当然,这是后话。

    此时的众人只是感叹或者羡慕一下晋江郡主,然后就开始紧张的等待着成绩;像对待考生一样对待女儿/孙女儿/媳妇;也是非常奇妙的体验了。

    成绩出的很快,基础的部分对于进士老爷们来说都是小儿科;他们甚至不需要交叉审卷;而且也不用排名次;只要合格就能通过。

    专科的卷子虽然比较难;但数量少;又单一;审起来也很快,而且因为是单科,不需要那么多考官争论分辨;各取自己所需即可。官员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专科取才的好处。

    三天后成绩就出来了;五百人的考试,只取了三十人,竞争也是很激烈了,女子们自然非常惨烈,除了年若和柳先生被录取之外,其他人全都落榜。

    放榜后的第二天,年若等人按照约定一同去玉琼楼相聚,这个时代,同一年考过的学生就算有交情了,何况女子本来也少,经过这几次,便是跟年若最不对付的宁穆芷,也跟她稍稍有了些情谊,当然,也就比面子情再深一点,再多就不敢保证了。

    这次大家一起落榜,受的打击还挺不小的,年若举杯安慰道,“这有什么,反正三个月一次,下次再考呗,他们设的都是些法科、水科、刑科、农科之类的,去参加考试的都是一直在接触这些的人,自然比你们有优势,有本事他们开个女工科,咱们定然都名列前茅。”

    她说的有趣,大家都笑起来,笑过之后也知道年若说的有道理。

    青州李氏的李晴溪道,“就是,他们学了多久,我们才学多久?”说到这里,眼前一亮道,“要不我回去跟我祖父说说,让他专门开个女子书院,或者女子班,我们都去读书?要是能跟他们一样读书游学,我们可不一定比他们差!”

    慧敏郡主一击掌道,“这个好,我娘倒是给我请了先生,但是就我一个人读也没比较,不知道学的怎么样。”

    女子们就女人读书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开班,如何入学,如何招收老师

    年若在一旁听着没有插嘴,只是心下感叹,果然她们就是被束缚了,这不是只要给她们机会,她们的能耐就显出来了么?

    不说女子这边准备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朝廷官员那边,对于这件事情的结果却喜闻乐见,虽然晋江郡主他们阻止不了,又意外冒出个柳江茹,但总的来说,这两个人是因为情况特殊,正常的姑娘们都以垫底的成绩被刷了下去。

    吏部尚书在朝会上特地强调了女子们惨不忍睹的成绩,感觉特别的扬眉吐气,左相等人也都等着看太子的反应。

    谁知姬星渊开心的道,“非常不错,一个月就筛出了三十人,效率还是挺高的,看来很快就能缓解如今用人不足的情况了。”仿佛一点都没在意女子考试的成绩一样。

    但大臣们想听的可不是这个,武宏深直接挑明道,“老臣幸不辱命,这次专考还算成功,只是女子这边”

    “女子怎么了?”姬星渊好奇的道,“她们舞弊了?”

    众人不约而同的抽了抽嘴角,要是舞弊舞成这种,以后舞弊就不必给那么严重的惩罚了,自己对自己的惩罚就足够了。

    “只有晋江郡主和柳江茹两人录取。”吏部尚书痛心疾首的道。

    吏部尚书话音落的瞬间,空气似乎都静了一下,姬星渊坐在大殿之上,忽然就觉得特别有趣,如果朝臣能够直视圣颜的话,他们应该都会偷偷摸摸的看他吧,可惜他们不能看,姬星渊替他们遗憾了一下,又觉得这样一个个像小动物一样屏息凝神的听动静的样子也挺好玩的。

    “孤知道啊!”姬星渊坏心眼的笑道,“她们底蕴本来就不如男人,能录取两个已经是意料之外了,孤还以为只有晋江郡主能录取呢。孤心甚慰。”语气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欣慰。

    看到吏部尚书忍不住垮下的眉毛,姬星渊认真嘱咐道,“可见人才不分男女,以后要多多鼓励,说不定还能再挖出一个晋江郡主这样的人才来。”

    吏部尚书只觉得一拳打在棉花,不,打在了石头上,对方没撼动半分,还反噬自身,心口好疼!

    好在这件事情之后,太子没再出什么新主意,而前两件事情带来的效果也渐渐凸显出来,户部因为年若的加入效率提高了不少,其他专科录取的人不管身份如何,放在需要的地方也大大减轻了官员的负担。

    女子可以为官的事情虽然一直有不小的争议,但年若和柳先生的榜样做的不错,年若就不说了,柳先生上任的第一个月,竟然在顺天府尹漂亮的解决了一桩官司,虽然官司不大,但却也体现出了她的能力。

    这些小小的事情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众人的理念,太子殿下在几层官员和百姓之中也愈发的有声望。

    就在大臣们渐渐察觉出太子的高瞻远瞩,开始慢慢接受他的一些新颖观点的时候。

    京城又出了一件大事,陶然书院开设了女子书院,面向所有女子招生,京城的姑娘们踊跃报名。

    没错,李姑娘和慧敏郡主这帮有钱有权有资源的姑娘们合力,在筹备了两个月后,终于达成了目的。

    这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事情,不只是上层圈子在讨论,而因为蔡氏的先例,百姓们也都跃跃欲试,蔡氏虽然没有成功,但人家因此认识了晋江郡主和慧敏郡主,能和一大堆世家女眷说上话,这也是很厉害的一件事情了。

    这时朝臣们才反应过来当初年若选人的用意,蔡氏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帮手,所以,她选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没有用意的!这让众人开始暗暗对年若生出几分重视和忌惮。

    尤其在太子亲自去了陶然书院,大大赞赏之后,陶然书院的女子班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总之,女子开始有书院可以读书的事情轰轰烈烈的展开,朝堂上又一次起了争执。

    本来是民间的事情,如果没有太子的支持,他们完全可以用其他办法勒令其关闭,但太子不仅去了,还表达了赞赏,所以这件事情又只能拿到朝堂上来议了。

    吏部尚书道,“太子殿下,这不成体统!”

    他说着,看向左相和户部尚书,想找两个同盟,奈何这两个人家中都有要进去读书的姑娘,甚至还是这件事情的主谋,一个想着家里的老娘,一个想着撒娇的小女儿,一时间都有些底气不足。

    好在这次他有了新的同盟,礼部尚书站了出来,“殿下,这不成体统!女子想长见识或者学知识,有专门的族学可以读书,也可以请先生回家,怎么能和男人一样出来读书,若以后女子都跟男人一样,家中之事该由谁来操持?男人们如何安心为朝廷办事?!子嗣又如何繁衍?男人女人做同僚,会有多少空子可钻?”

皇室日常() 
怎么说呢;这是非常实际的理由;别说古代;便是现代也还有不少这种观念的男人;要求女人全职在家;伺候一家老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然后还能高高在上的说,“这个家是由我来养的,你就应该做好这些事情。”

    最后一点;虽然后黎在这些年在姬星渊的影响之下,对女子不那么严苛,但对女子的束缚是整个时代的背景;并不是能够马上改变的事情;只能一点点,一步步的去做。

    就像礼部尚书说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时代的实际问题;也非常容易被众人接受;所以姬星渊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切入了。

    “既然大家都准许女子们来参加专考;却不给她们学习的机会;就跟要和人打架;自己拿着锋利的刀却要求对方手无寸铁一样,不觉得这样太无耻了么?”

    “都说了可以回家去学习。”礼部尚书道。

    “你们明明都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姬星渊道,“为什么晋江郡主和柳先生能够在男人中脱颖而出;那是因为她们见识得比别人多!这绝对不是靠在家里读书读出来的;男人们到处游学,女人们只能关在家里面?这不太公平吧!”

    太子就揪住专考一事说事,众臣才发觉为什么太子对于女子是否被录取并不沮丧,他的主要目的本来也不是要立刻录取女子,而是以后能源源不断的录取女子!

    这位储君不仅激进,还步步为营的激进!

    奈何他们斗不过

    “好了,这件事情本来也不是朝廷的事情,”姬星渊道,“事情还没做,你们怎么就能肯定会有问题?在专考之前你们不也担心人不能用么?可事实如何?”

    “众人自有智慧,朝廷只要给予适当的管束就好,其他的便由他们自己发展就行了。”

    此事在朝堂上争论不下,太子和大臣都互不让步,但这也不属于国事,陶然书院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因此就在巨大的争议中继续开了下去。

    到第二年末,专考女子的报名人数达到了一百人,虽然只有一人被录取,但也是历史性的进步,之后,陶然女子书院进步一扩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代表着百姓的意愿,此时不管吏部尚书如何反对,太子铺出的道路坚实而充满希望,他们若再明目张胆的反对,百姓们也不答应。

    转眼到了太子监国的第三年,没错,自从皇上开始静养之后,忽然觉醒了享受之魂,太子事情做的好,完全能压的住朝臣,左相等人虽然还时不时的想要翻个身,但太子却出乎意料的精明。

    皇上完全放了心,基本上就完全撒手让太子监国了,他本来想禅位做太上皇的,但又想着太子虽然心中有数,但毕竟年轻,万一不小心犯个错什么的,他作为皇上比做太上皇处理要更方便些。

    不过两年多过去,他已经彻底放了心,就想着找个机会禅位给太子,自己也可以彻底歇下来了,想到这里,皇上靠在迎枕上,享受着皇后递过来的葡萄,有些昏昏欲睡。

    皇后有些担忧的看着他,正想扶着他躺下,让他睡得舒服一点,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就传了进来,“皇祖父!皇祖母!”

    皇上一下子清醒过来,或者说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刚刚几乎要睡着,脸上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来,“乖宝来了。”

    只见一个三岁左右的小胖墩出现在凤仪宫的门口,走到高高的门槛前停下来,自觉的架起小胳膊,跟在他身后的姬星溱伸手将人抱过门槛,默契十足,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

    小胖墩一落地,便迈着小腿哒哒的跑向殿中摆着的冰盆,嘴里叫着“好热好热。”

    皇上失笑,皇后嗔怪的对着在后面进来的姬星溱和他的侧妃钟氏道,“怎么挑了最热的时候过来?”

    “硕哥儿知道今天能见到旭哥哥,午觉都不睡,非要跑过来。”钟氏就像他的亲生母亲一样,看着孩子的时候,眼底盛满温柔。

    姬星溱看着她,嘴角不自觉的勾起。

    硕哥儿是姬星溱过继的儿子,当初姬星渊说操持他子嗣的事情,并不是专门为了膈应钱氏。

    而姬星溱在钱氏屡屡挑战他的底线之后,也对她失去了耐心,可惜钱氏已经理所当然的习惯了姬星溱的忍让,又仗着自己陪着他一同从高处跌落的情义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当姬星溱最后一次问她关于过继的事情,又被她岔开话题后,他便带着侧妃钟氏去做这件事情了。

    钟氏是鼓州钟家之女,鼓州钟家和青州李家一样都是大儒之家,但因为鼓州靠近北狄,那边民风尚武,再加上读书人去那边读书不方便,所以钟家的名声没有李家的响。

    钟氏是当初姬星溱还是太子,出征北狄之时路上所救,因为涉及到姑娘名节问题,且那时他也娶了钱氏为太子妃三年,便纳了钟氏为侧妃。

    如果钱氏是装大度,钟氏便真是个恬淡的性子,从来不争不抢,姬星溱本也不重女色,又因为北狄虎视眈眈、南黎收复的重任,他于后院一事上并不怎么上心。

    家里只有这一正一侧两位妃子,又都是守规矩的,也不会出现争风吃醋之类的事情,他从来没觉得后院有什么麻烦。

    后来他和钱氏相继出事,那段时间全靠钟氏在撑着太子府,可惜他当时受的打击颇大,并没有在意,后来因为怜惜钱氏失了孩子又没了太子妃之位,他自己也身体虚弱,便很少再去钟氏那里了。

    直到他不想再纵容钱氏的行为,才渐渐往钟氏这边多了起来,然后发现,在她这边不管是身体还是心里都很舒服。

    再后来抱回硕哥儿交给钟氏养着,他开始很少去钱氏那里,不是因为故意冷落钱氏,也不是因为想要补偿钟氏,而是有了贪恋和想念,每每陪着钟氏逗弄孩子,一起吃饭,间或听到一向不爱说话的钟氏唠叨的说着硕哥儿的各种事情时,他忽然就久违的感受到了夫妻间该有的温情。

    直到一年之后,钱氏终于发现姬星溱即使只是个闲散亲王,不再管朝政之事,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