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暖就着小郑氏的手,吃了两口,嘻嘻笑着,歪在小郑氏身边:“母亲,今日没有去摸叶子牌么?”
小郑氏看着苏暖,抚一抚她的发,说:“今日,听说晴姐儿给你气受了?你莫要理她,娘同你说,离她远一点就是。这人,真是什么样的娘养什么样的囡。越大与她娘越像,娘俩一个德性。”
苏暖手一顿,转头望向小郑氏:“娘知道了?这么点子事情也传了开来。这府里地皮就是浅。”
她直了身,继续在碟子子里挑拣着点心,共有三种馅儿的,她专挑拣那莲子糕吃,这个吃着不腻。
小郑氏悄悄观察,见她神情还好,放下了一半心,继续:“你还小,咱们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等晴姐儿嫁了,再就是意姐儿与玲姐儿。咱们不急,慢慢寻摸着。左右也就这两三年关紧,咱们到时候嫁了出去,也就离开了。管她们怎么折腾。犯不着现在与她们置那些气,啊?这府里头,上头还有太太,夫人们呢?再怎么着,也轮不着她王晴一个少奶奶来出头。”
苏暖正咀嚼着的嘴巴一停,她转过身子,望着小郑氏,:“娘,大舅母找你了?”
小郑氏点头:“嗯。你大舅母说了,叫你好好儿地,说你是个好孩子,她都看着呢。”
小郑氏想着金氏的话,脸上不觉露出了几分笑容。
今日金氏忽然叫了她去,一通寒暄不说,就主动开始说起了苏暖。说叫她只管放心,苏暖的事情她必放在心上。然后,才婉转说了王晴与苏暖在园子里的事。
末了,金氏看着她说:“冬姐儿说得是气话吧?还是说,妹妹你们真打算要从府里搬出去住?”
她自然是唬了一跳,忙摆手,连连否认。
笑话,搬出去?
她可没有想过的。
都这个时候了,搬到哪里去?苦哈哈地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要说亲了,现在搬出去?开玩笑吧?
她再三地跟金氏解释,绝对没有这个想法的,定是苏暖被王晴给逼急了,口不择言,乱说的。
此时,小郑氏满脸写着一个“忍”字,就差对着苏暖说:“乖女儿,咱们只要忍,就能出头了,马上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苏暖看着小郑氏那苦口婆心的样子,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
她一直在这一厢情愿地谋划着,要如何搬出郑家,又担心银钱不够,又担心老国公不同意,还担心。。。。。。。总之,考虑了个遍,却唯独忽略了小郑氏。
小郑氏才是最大的一个阻碍。
这是最关键的。
是她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原以为,只要时机成熟了,小郑氏定是会同意的,即使有意见,但是,只要做做工作,定是没有问题的。如今看来,是她乐观了,她低估了小郑氏的那份执拗。
这么多年,小郑氏都忍下来了,在这梨落苑里熬灯油似地熬了这么多年,她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苏暖的亲事上,甘之如饴地守着这个小院子。
眼看就要熬出头了,怎么舍得放弃?
苏暖不得不重新正视这个事实。
“那个,娘,你也吃。”
苏暖递了手中的糕过去,暂时打断了小郑氏的絮叨。
她又殷勤地捧了茶盏,说:“娘,喝点茶润润。您说这些都还早。不过娘,这忍一时之气,是没错。可是,这也不是个事啊?您怎么就知道府里能给我寻一门。。。。。。毕竟,我这前头可还有二个正经的郑家小姐。”
她试探着,见小郑氏只顾埋头吃糕,一时没有作声。
她清清嗓子,继续:“谁家的女儿谁疼。娘,我不要她们给我寻摸亲事,只要与娘在一起,就成。”
她重重地强调:与母亲一起。
这样一来,这人选就难了。
谁家闺女出嫁,还带个老娘的?
估计郑家再有能力也不行。
只要让小郑氏对郑家的依赖减弱,慢慢地,这事就能办。
小郑氏伸手打了苏暖额头一下,嗔道:“瞎说!从来只听说带嫁妆,哪有带老娘的?”
见苏暖定定地瞧着她,一脸的认真,不由愣住:“你,说真的?这孩子!”眼眶一红,忙眨了一下,借着喝茶,遮掩了去。
心下却是感叹,这孩子生性良善,自己真没白疼。
肩膀上一紧,苏暖环了上来:“母亲,我没有乱说。我就是这么想的,冬姐儿喜欢同母亲一起,冬姐儿不想同母亲分开,母亲,你不想么?”
小郑氏低了头,苏暖这话戳中了她的心窝子。
她怎么不想?她一手养大的孩子,如今出落成这般大,她又怎么舍得?
可是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终归是要嫁出去的。
自己终究还是要一个人独自生活,重新面对那无穷无尽的寂寞日子。
想到当初那惶恐无助的日子,跪在苏成君的棺椁前,她意识到今后就剩下自己独自一人了,她拖着脚步,游魂般地回到房里。
房里一灯如豆,王妈妈守在小床边,苏暖睡着了。
看着苏暖那红扑扑的小脸,睡得满头是汗,她忽然就不怕了。
她还有女儿,夫君去了,还留下一个苏暖,以后这就是她的亲生女儿,她要好好抚养她长大。
她的心里又满了,充溢着一种为人母的坚强和盼头。
这么多年,她全副心思都用在这个小人儿身上,衣食住行,无一不周到。女儿渐渐大了,她欣喜。可是,苏暖的话,却是勾起了她内心深处一直遗忘的事:她要嫁人了,会离开她,小鸟要出窝了,留下她一人在这里。
肩膀上苏暖压着她,重得很,她微微笑了起来,展开了笑颜:这丫头,又长个子了。
219姊妹像()
早起,下起了雨来,淅淅沥沥,愈发觉得冷了。
苏暖与木青两人拢了袍子,在门口等根伯的马车。
入冬来,府里的马车紧张,爷们出门也大都弃骑马改用了马车。
苏暖两人等根伯送了二爷回来,再回头载她们。
苏暖抬头瞧了瞧天气,天上阴沉沉的,这雨好像没有要停的意思。
回头招呼木青到前头巷口去等。这里不时有人来往,不乏各房的仆妇丫头,苏暖两人站在这里太扎眼。
木青撑了油纸伞,两人踮着脚往外走,小心绕过地上的积水,免得溅到袍子上。
今日是要去周口市选一批东西。
前方看见有马车过来,正是根伯。
根伯也见到两人,就一个勒马,准备停下。不防身后一辆马车正疾驰而来,来不及勒马,慌忙之中,转了一个弯,马车的车厢后角碰到了一旁的墙上。
马喘着粗气停了下来。
车夫急忙跳下车,绕到后头仔细查看了一番。
这才回身,指着根伯说:“你怎么赶的车?不知道这会出人命么?你?”
他忽然住了口,看着车厢上的标记,言语刹时柔和下来:“郑国公府的?我说你,下次小心点,看吓着我们小姐。”
根伯只是憨笑,拱手作揖。说:“对不住了。是我突然停下,惊吓了小姐。”
苏暖与木青两人站在那里,见那车厢的帘子一直低垂,并未有人吭声。
两人奇怪地对看了一眼,外面这讲得热闹,怎的里头一点动静都无?
她摇头,说:“根伯,走吧!”准备蹬车。
忽然一声:“可是苏家妹妹?”
车帘子掀了起来,一个少女的头探了出来,正对苏暖笑着。
周霓虹?
苏暖一下就认了出来。
她忙下了车子,走到车厢旁,与周霓虹打招呼:“周姐姐,是你啊?方才可有吓着?”
一边往里头瞥了一眼,里头似乎还有人。
周霓虹笑靥如花,说:“没有,没有。你这是上哪里去?”
她瞧着苏暖一身男子打扮,好奇地问。
方才她没有认出来,只是觉得这人眼熟,
及至苏暖开口说话,才反映过来。
她笑眯眯地望着苏暖,很是开心。
身后人动了一下。
她缩回了头,对苏暖说:“明日可有空?与阿珠过来玩,就我们三人。”
苏暖笑眯眯地说“好。”
心内欣喜。
明日她本有事,可是这周家,还是要去一趟的。
上次周长丰说了,周凌天为人谨慎,他查了许久,都没有发现有什么破绽。
苏暖想着,去瞧一瞧也好的。
。。。。。。。
苏暖跟在梁红玉身后,边走边打量,驸马府大得很,应该是新建的,看不到高大的树。倒是沿着湖边假山处一架子一架子的藤萝到处可见,只是时下正落叶,落了枯枝盘旋在架子上。显得园子里面开阔了许多,一眼望去,很是宽广。
从楼廊上层走,可见远处满地金黄色的树叶,飘飘扬扬,铺洒了一地,看着很是美丽。那里背对站了一个妇人,长袍曳地,身后有两个侍女袖手站立。
苏暖收回了眼。
那是安庆公主。说不上为什么,苏暖一眼就认出来了。
安庆是林妃娘娘的女儿,苏暖前世并不曾见过,听说安庆小时候常在琉华宫的,那会子她还在司宝司。
等她到了琉华宫,安庆早已经嫁人。是以,她还是第一次见安庆,这个传闻中的公主。
一直听说她长得很美,可惜是个痴的。林妃娘娘还因此受了皇上冷落,再没有生育皇子或者公主。
倒是皇后张嫣,因为大皇子梁辉也是有痴症,倒是怜悯,对安庆从小就多疼惜了几分,时常接了过来,赔梁辉一起玩耍。要不是林妃心里膈应,恐怕这安庆就在琉华宫住着了。
是以,林妃娘娘去后,安庆倒也生活得如意,这太后很是照拂她。周家的爵位是一再地往上升。在这京城里,成恩公如今是除了怀王爷之外,最受恩宠的皇亲国戚了。
苏暖一路想着这些传闻,看着这园子的景致,这周家也不是像外传得那般恃宠而骄。
与怀王府那花团锦簇比起来,周家这算是清汤挂面了。
想着周长丰的话,她暗暗敛了心神:周凌天,看来这般无欲无求,他这般一个人,与当年那件案子到底有什么纠葛呢?一个当朝驸马,一等成恩公,与一个四品地方官还有一个县令有什么深仇大恨,值当弄这么大的动静?就算是要落了那个汪才人的胎儿,又何必牵扯那般大?
“呀!这个东西好。”
梁红玉一蹦,指着吊在廊下两棵大树之间的吊床说。
她提了裙子跑过去,很快就躺在上面,晃啊晃的。
那是一架用各色葛布结起来的吊床,褐色,吊在两棵粗大的树干上。
周霓虹也走了过去,说:“你要把脚翘起来,双手抓紧,这样,对,晃起来了,舒服么?”
梁红玉咯咯笑着,说好。
又不无羡慕地:“还是你好。我也想要一架这样的吊床。可是我娘不许,说什么没有闺秀风范,不好。叫我荡秋千去,算了,秋千也是老早之前的事情了。还是你娘好,什么都依你。”
说完,梁红玉一吐舌头,这才想起安庆公主哪里会管这些事情?
她低了头,继续晃着。
周霓虹微笑,没有说什么。伸手一指:“那里有亭子,咱们到那边去坐,可好?”
苏暖拉了梁红玉,一起跟过去。
三人围了小桌子,慢慢地坐了说笑,有侍女不停送了糕点来,几人吃着,倒也惬意。
苏暖一边吃东西,一边打量周霓虹,见她眉目间一团温和,见苏暖望过来,她一笑,体贴地推过一碟子杏黄色的米糕:“尝尝,这是我娘做的。”
梁红玉忙拿了一块,含在嘴里:“是公主做的么?好吃!”
她方才说错了话,正想法子弥补回来。
两人看着她一笑。
梁红玉忽然指了两人一声轻呼:“别动。像,太像了。”
两人莫名其妙。
梁红玉咽下了口中的东西,这才指着两人说:“你们方才笑起来,很像。真的,我还以为是姊妹呢?”
“是么?哪里像了?“
周霓虹与苏暖同时向对方看了一眼,心里嘀咕。
苏暖是鹅蛋脸,周霓虹是团团脸,这样的两人能像么?
220不吃蜂蜜()
几人正说笑,有小丫鬟过来,拿了一个食盒,说是大厨房那边送过来的。
周霓虹接过来一瞧,里头是两碟子烤肉,一端上来,香味扑鼻。
周霓虹欣喜地:“大哥回来了?”
小丫鬟躬身“是!”
周霓虹打发小丫鬟走后,开心地:“来,咱们来尝尝胡家庄的烤肉。”
几人团团围着坐了,苏暖见那肉里头隐隐有血丝,她小心翼翼地挑拣那边沿熟透的吃了。
周霓虹两人瞧她一眼,相视一笑,也不管她,两人都大口地咀嚼了。
但觉入口爽滑,很是香嫩。
周霓虹吃完,方放下叉子,擦干净嘴巴,说:“怎样?是不是与我们这边的烤肉不一样?”
梁红玉往嘴里又塞了一块,方说:“好吃。你告诉我,这是什么胡家庄的烤肉,那里买的?回头我去买了来吃,不错,一点都不腻。”
苏暖也望着周霓虹。
周霓虹挤挤眼睛,得意地:“你是买不到了。这可是我大哥他们独家的,亲自动手烤的。里头加了好些东西。”
她哈着气,用手使劲扇着嘴巴。
“好吃,就是有点子辣。“
梁红玉也说了一句,两人赞同。
有丫鬟上了茶水来。
苏暖喝了一口茶,忽然说:“我听说一种方子,就是在烤肉里面再加上蜂蜜的。尤其好吃。甜中带辣,那味道才好呢。”
周霓虹眼睛一亮:“加蜜糖?可以么?这倒是新鲜。”
“要那野生的蜂蜜最是好,不同蜂蜜的香味会不一样,边涂边烤,等到最后烤熟,那蜜的味道已经深深入了肉里面,与肉的味道混在一起,吃起来,就别有一番风味了。不过,我也只听说过,并没有吃过。”
苏暖说。
一边注意周霓虹的表情。
梁红玉早舔了嘴巴,说:“这个好,可以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