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生物探测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生物探测器-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还不是因为你们?就是因为你的那个第二世界,才会吸引来那么多项目入驻!”赵新华道。

    莫邪还能说什么?他的公司在这里也有不少项目,比如虚拟舱,比如自动驾驶,比如无人驾驶直升机!

    “看看那边,自动分拣机器人,听说各大网商都在使用这种机器人分拣包装货物,这得替换多少人工?”

    “还有那边,看到了没有,那款无人机可以自动送货,这样一来,物流公司也不用发愁快递员的减少了!”

    “那个,对,就是那个,医疗机器人!”

    “以后就是化时代了,做什么都要来个化,真不知道是好是坏!”最后,赵新华有点多愁善感的道。

    莫邪也沉默无语,赵新华说的这些,难道他不知道?

    在涉足机器人制造行业的是,莫邪就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比如学校的拼装爱好者社团,他就从人家手中偷到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

    从那之后,莫邪就四处撒网,在有了人工帮助之后,莫邪寻找其他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就更加便捷,所以,到了现在,没有人比他更加熟悉机器人市场,也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机器人的能力。

    化时代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但是,还真像赵新华说的,不知道是好是坏,最起码推进的太快,对于的工人就不是好事。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富士康近期已经用机器人替代了6万名工人。

    富士康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富士康正在使用机器人工程技术和其他的创新制造技术,并以此来取代之前由工人完成的生产线上的那些重复操作工作,同时也可以让员工专注于制造过程中附加值更高的工作,如研发、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

    早在2011年,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就曾对媒体表示,鸿海将引进一百万台机器人来取代工人,而鸿海当时在中国大陆总共雇佣了约一百万名工人。

    富士康还预计,如果其他公司也可以效仿这个模式,那么到2020年机器人可以轻松取代500万个工人的工作岗位。

    所以,很多人都在大喊:小心,机器人正在抢走你的工作!

    而现实也是这样,在某些领域,机器人取代人类似乎已经不可避免,这对很多人而言是一次挑战。

    在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查理的父亲原本在牙膏厂工作,负责为注满牙膏的牙膏袋拧上盖子。

    然而,不久之后,牙膏厂提升生产效率,购入了一台机器人为牙膏拧上盖子。

    查理的父亲失业了,一家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困顿。

    这部老电影里的故事或许正在变成现实,现在有很多人的职业,已经开始被机器人取代了。

    首先就是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富士康已经利用机器人技术,将昆山工厂的员工人数从11万减少到5万。

    富士康希望让机器人取代人类,来完成流水线上的简单重复的工作。

    富士康的流水线车间一直因其枯燥、重复的工作环境而饱受,其劳工生存状态的批评者的诟病,富士康也一度因此被贴上了“血汗工厂”的标签。

    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器人替代工人的计划,将提升劳工的生活质量,并且还能缓解鸿海所面临的周期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减少劳资纠纷,使得富士康的工人,可以从无休止的加班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脱出身来。

    这对于改善富士康的劳工生存状态,与富士康公司的形象,有着的意义,但是,那些工人呢?

    没有了劳动密集型企业,那么多的产业工人去干什么?

    当然,对于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使用机器人甚至可能比人类员工更加“划算”。

    以rethinkrobotics公司工业制造机器人“sawyer”为例,按照“sawyer”30000工作小时的设计寿命和29000美元约18万元人民币的售价计算,“雇佣”一台昼夜不停工作的sawyer机器人每月仅需不到4500元的工资。

    前段时间,一段介绍亚马逊仓储技术的短片,在网络上引发了轰动,短片中,人类搬运工与拣货员的工作,被“呆萌”的橘色机器人所取代。

    这些名为“kiva”的机器人,是亚马逊在2012年以7。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自动化物流商kiva的机器人项目获得的。

    亚马逊在全美仓储中心,共有15000个kiva机器人在运作,相比之前,采用kiva的系统能够提高近50%的库存处理能力。

    kiva机器人与robo…stow机械臂等组成的系统,可在30分钟内卸载和接收一拖车的货物,分拣的效率提升了几倍。

    和富士康一样,亚马逊也曾被批评工作环境太差,然而,“kiva”机器人的应用,成功地堵住了批评者的嘴。

    机器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远没有人类那么挑剔,亚马逊只需要在有人类员工工作的地方,设置公共设施就好了。

    机器人工作的区域,甚至可以不用开灯,室温也不需要控制。

    这些任劳任怨的“员工”的存在,就是亚马逊在圣诞期间,依然能够运送货物的秘诀。

    能够帮助人类工作,机器人自然就是人类的好助手,但是,很多时候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并不只是替代与被替代这样简单。

    今天,机器人更多的还是在扮演着人类的好助手的角色,想想《钢铁侠》中的机器人管家贾斯汀,是不是很多人也想要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帮手呢?

    机器人是帮手,但是他们是资本家的帮手,有了任劳任怨的机器人,那么工人去干什么?他们只能事业啊!

    当然,这是因为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真的到了**社会,那么人类不工作也就不工作了,因为社会是平均分配。

    但是,现在可以吗?很明显是不可以的,但是,机器人的发展也是必须的,使用机器人也有好处,比如已经开始与机器人同事“共事”的职业!

    首先是军人,战场上的军人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危险的职业之一,在电影《拆弹部队》中,战争的残酷强烈地震撼着每个观影者的心灵,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

    如何使用机器人来替代职业军人执行危险的任务,一直都是各**方研究的项目。

    片中,拆弹部队所用的机器人正是由美**火巨头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设计、制造的。

    这款机器人可以帮助队员们完成侦察、排爆的工作,必要时候还可以牺牲自己,引爆炸弹,为部队的前进扫平障碍。

    少量机型还配置了机枪,可以执行警戒任务,甚至可以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清除作战。

    然而,机器人在战争中的普及并不总是好事,不少媒体都对机器人参与作战表示担忧。

第三百九十八章黑鸟战略() 
据一位参观过美军无人机基地的记者描述,“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除去声音效果的电脑游戏”。

    联合国也曾发出警告,要求各国慎重发展“致命性的自治机器人”。

    但是,机器人不止是用来杀人,它也能够用来救人,比如配合医生治病救人。

    除了战场,另一种机器人已经在医院“大显身手”。

    今年5月22日上午,世界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创始主席、著名专家朱联安教授,针对全球机器人微创手术前沿理念、技术及术式,在首都和睦家医院为一名45岁的女性胰腺癌患者,进行了一台复杂的胰头肿瘤切除手术示范。

    在手术进行的同时,国内的多家媒体,也对这一手术过程进行了全程学术直播。

    手术中使用的机器人,正是去年5月,凭借一手“缝葡萄皮”神技,而在网络上爆红的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并非什么新奇的手术操作系统,早在2006年,达芬奇就已中国。

    目前,全国共有46家三甲综合性医院,拥有52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

    在过去的10年间,采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的手术已达数万台,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机器人的应用无疑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如何应对这种改变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目前看来,重体力劳动与机械的劳动被机器人取代,已经是一种必然,但智力劳动者也未必能够在这场变革中独善其身。

    技术的冲击来自方方面面,记者可以被写稿机器人取代,翻译需要与竞争。

    在《与机器赛跑》一书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埃里克与安德鲁,论证了里夫金关于“工作的终结”的论断,认为技术的进步使得生产同样商品所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少了,并且最终使得工人的数量趋近于零。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结论,一个不需要人类工作的社会,与其说是美好的,倒不如说是颓废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

    而现在,只能希望我们能够在这场赛跑中赢过机器人。

    不过,机器人发展的速度很快,人类的优势并不明显,在一切的时代里,你的手表、你的项链、你的戒指、你的眼镜、你的汽车、你的桌子、你的房子……你的终端设备都是化的。

    当通讯、收发信息、各类应用和成为装备的标配问,你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装在裤兜里的?

    当一切时代来临,我们将被各种设备和机器人所包围。

    未来没有机器人的日子,你将难以适应,就像现在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你将无法生活一样。

    从你睡醒睁开眼的那一刻,你已经生活在一个机器人充斥的环境中:你的家本身就是一个机器人,卫浴会为你自动洗浴水温,厨房会为你自动烹饪早餐。

    等你出门上班时,交通工具会是一个无人驾驶的机器人汽车。

    当你走进办公室,你的桌子会立刻感应到,为你打开邮箱和一天的工作日程表……

    作为开启一切的端口,你将根本不再需要一个笨重的,只需要一枚带感应和身份认证的戒指:如果你想打电话,只需走到桌子旁边,用戒指碰下桌子,桌子自动调取你的个人通讯录,你想呼叫谁,桌子就可以直接打电话。

    你走到冰箱前碰一下冰箱,冰箱会自动告诉你哪些水果没有了,你可以在冰箱上直接下单购买。

    你走到衣橱前碰一下衣橱,衣橱会自动告诉你哪几款适合搭配,你甚至可以通过衣橱直接淘宝页面选购新款衬衣……

    就像一枚魔戒一样,戒指成了开启一切的根本。

    这种场景是否太遥远?其实你看看现在的大学校园,就知道,一点都不远,也许上述的一切,就在5…10年内全部实现。

    围绕着展台转了一圈,莫邪感觉他这次没有白来,这次他也算是开了眼,只有看到了各种创意,莫邪才发现,不止是他的脑洞开的很大,别人也不比他差多少。

    “分工明确!”看得多了,莫邪心中升起了一丝明悟,他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

    比如他培育的人工,他追求的是高大全,是让他们向着一个正常人类的智慧而去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也许是错误的,专业才是最好的。

    原来见到的只有理论知识,而现在看到了那么多成品莫邪心中亮堂了起来,此时他对于制造机器人,又有了其他想法。

    机器人的本质是帮助人类,减少人类在各个领域的劳动量,如果一个机器人需要录入的知识,这本身就增加了硬件的需求,造成了动力和处理器的负担。

    而这种高大全的机器人,其实是用不着的,这样做,是与制造机器人的初衷所违背的,这也是当前机器人虽然较热,但应用较少的一个根本原因。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那么多先进的机器人,这让莫邪十分欣喜,而此时他的超级生物探测器已经升级,像原来一样,只能扫描外形结构,并不能看透本质。

    而现在就不同了,超级生物探测器不止是能够侵入系统,复制完整的操作系统,还能够扫描完整的机器结构,甚至连机器材料的组成,也能够完全扫描下来!

    “这应该是一个了不得的能力!”看着一幅幅机器人的结构图,莫邪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次看到的不是系统了,而是物理结构,有了这种结构图,他就可以制造出相同的机器人。

    而举一反三,既然能够透视扫描机器人了,那么其他机器是不是也可以?

    比如国外的晶圆工厂?处理器工厂、光学仪器工厂、卫星工厂,这些是不是都可以扫描复制出来?

    如果看到了外国的先进战舰,莫邪就能够扫描出完整的数据,这样一来,这些战舰的技术资料,就算外泄了。

    “别的还没什么,国外的太空技术,是绝对不能放过的!”有了这种想法,莫邪再次有了去美国的冲动。

    太空飞机和飞船什么的就算了,肯定保护的很好,但是退役的飞机应该有机会。

    听说美国的黑鸟是个好东西,他是美国空军喷气式长程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名字是SR…71侦察机,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

    实战记录中,没有一架SR…71曾被敌机或防空导弹击落过。

    SR…71侦察机共生产32架,1990年,SR…71退役;1995年部分SR…71编回部队,并于1997年展开飞行任务;1998年,SR…71永久退役,部分博物馆陈列,仅有NASA德赖顿飞行研究中心使用的一架SR…71A和一架SR…71B用于研究使用。

    莫邪之所以想到它,是因为这架飞机的很多技术,就算拿到现在也是很有用的,就算它已经退役,也不意味着黑鸟的技术落后了。

    比如机身的特种合金,比如耐高温材料,这些,都是莫邪需要的技术。

    SR…71的机身93%的机身采用钛合金制造,可承受230度的气动摩擦温度,发动机尾喷管周围区域的温度更是高达510度。

    所以,莫邪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北极熊,他们虽然现在经济不行了,但是技术真心牛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