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暖道:“你我相识经历太过离奇,本就和身份门第无关,王阿兄如此客气,倒是无端生分了。”
王倾尹本就是心境开阔之人,闻言也爽直的说道:“如此仆也就不客气了。对了,此处距离贵府较远,殷郎君和几位娘子如何会出现在此处?”
殷暖道:“原为诵经祈福而来,在此地稍住几日。”
“原来之前听人谈论起的住在此地的贵客就是你们。”王倾尹笑道,“还好今日仆来替阿母还愿,才有幸能遇见。”
“也是仆的幸运。”殷暖说着,见王倾尹身边停着一辆马车,车夫握着缰绳已是准备出发的模样,便又问道,“王阿兄这便是准备启程归家了吗?”
“确实是准备离开了,不过并非是归家。”王倾尹笑道,“仆打算今日住在山下的小镇里,明日再回。”
阿元手搭凉棚往山下看了看,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也惊讶的道:“王朗君这是有事要耽搁吗?不然此时天色尚早,若是赶回新安亦是来得及,何须在小镇耽误一日?”
“倒是没什么要紧的事。”王倾尹笑道,“今日赶得凑巧,山下的一个叫做松云镇的地方在今夜会举行一个叫做青灯的活动,仆先前也只是听说过,难得遇上,便决定去看看。”
“青灯。”阿元疑惑道,“是会出现很多灯笼的节日吗?”
“应该是的。”王倾尹道,“据说松云镇里盛产竹子,灯笼的制着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能工巧匠也是层出不穷,声名远播的结果就是,其他地方的灯笼匠人都会来此处讨取经验,如此来人多了,镇上的匠人不厌其烦,就干脆把时间规定在每年的今日。”
阿元道:“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叫做青灯的节日?”
“差不多。”王倾尹笑道,“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那些匠人都会带着自己制作得最好的灯笼来此处听取意见和指导,时间久了,每年的今日就演变成一个比拼灯笼技艺的盛会。”
阿元早听得眼里星光闪耀,热切的道:“感觉好有意思,真是难以想象铺天盖地、形状各异的灯笼一起亮起来的情形。”
王倾尹笑道:“殷郎君可有兴趣前去一看?”
殷暖道:“听起来颇有意思,今日已无修行课业,前去见识一番也好。”
这些时日在松云寺,基本上除了规定修行的时辰,其他时候没人会安安分分的留在庙门里,当然,殷婴除外。
就说今日,修行的课业才刚结束,殷昕殷照等人就已经去了松云山林深处狩猎了。
几人改了路线,殷暖便让跟着的奴仆把马车驶来,和王倾尹一起行往松云镇的方向。
在几人离开之后,先前站在几人边上的一个扫地僧忽然抬起一直低着的头,若有所思的看了几人离开的方向一眼,而后转身往殿内走去。
松云镇距离松云寺并不远,到了山脚,再往前走一个时辰左右也就到了。
才到镇上,虽是白日,阿元就被那满大街装点起来、为晚上的青灯做准备的无数灯笼惊得张大了嘴。(未完待续)
第一五二章 素宴()
松云镇不是很大,但是干净整洁,整个小镇四周被无数的竹林包围起来。家家户户门前也都种了各色竹子,颇有几分意趣。
镇上的每个地方都搭着高高的架子,上面挂着各色灯彩,宫灯、纱灯和吊灯等应有尽有,造型也是各异,从人物、山水、花鸟到龙凤、鱼虫等。
“真好看!”阿元惊叹道,“便是元宵的花灯时节也没有这么多的灯笼。”
几乎只要入眼所见,都有花灯的存在,所有人都像是被包围在灯海里。
“花灯节毕竟只是为了娱乐,以人为主,灯笼虽有,不过点缀而已。”殷暖道,“但是这里应该不一样的,想来花灯才是主体。”
“殷郎君说的没错。”王倾尹说着,指着不远处一个面积极为宽大的台子道,“听说今晚所有参加比赛的花灯都会被送到这里。”
“所有的?”阿元满脸向往,“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是呀。”王倾尹道,“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慕名而来的人观看。”
几人在镇上随意走着,发现街市两旁不仅有各种贩卖小吃和小玩意的摊贩,还有很多是卖一些比较小巧的可以提着取乐的精致灯笼。
来看的人多,自然就会有各种衣食住行上面的需求。而这些小巧精致的灯笼,是在来看青灯之后比较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毕竟来到这样一处和灯笼相关的盛会,买一样与之有联系的纪念品是比较必要的。
游走一圈下来,阿元手里一左一右提着两个灯笼,造型一鱼一虫,看起来很有几分意思。一路走到一家酒楼门口,王倾尹道:
“已经走了这大半时日,想必都有些饿了吧?听说这家的素斋很是不错,仆之前已让家僮前来订了位置,想必饭菜也已经弄好了。”
众人方才明白之前一直跟在他身边的那个家僮突然不见是去了什么地方,而因为殷暖他们还要诵经祈福。还在斋戒期间,故而王倾尹也细心的想到这里,订下的是素斋。
“难得王阿兄如此细心!”殷暖笑道,“走了这些时辰。确实有几分饿了,只是王阿兄还请随意便是,不必随我等一起用斋饭。”
“那有什么。”王倾尹道,“家母也常吃斋念佛,仆常随她一起。也已习惯了这素斋的口味,颇有几分喜欢。”
几人边说边往里走,想来是先前王倾尹的那个奴仆进来时仔细说过,掌柜的一见众人进门就迎上来说道:
“几位便是殷郎君和王郎君等人吧?这边请,素斋马上就好。”
王倾尹微微颔首,“有劳了。”
进了雅间,发现店家准备了两张桌子,想来是为了把主人和家僮区分开来。
按理说家僮是没资格在主人的用餐的时候用的,但是水奴因田和阿元毕竟于王倾尹有恩,他便把她们也一起算上。然后他的家僮可能跟掌柜提起众人身份各异。故而掌柜的便准备了这两张桌子。
“何须如此麻烦。”殷暖笑对王倾尹道:“在外面不必那么多讲究,大家一起用膳就好。”
王倾尹闻言不但不恼,还颇有几分欣赏殷暖的做法,吩咐店家道:“如此就按殷郎君吩咐的准备就是。”
之后店家送来一张颇大的桌子,大概四五张矮凳围着。阿元和水奴都已经习惯殷暖这种做法,倒是因田别扭片刻,才有些不自在的在水奴身边坐下。
素斋很快送了上来,果然如王倾尹所说,色香味俱全,还未入口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
虽然是素宴。一餐饭吃得倒是颇为尽兴。
想着距离青灯盛会开始还有半个时辰左右,几人便也不急,让店家收了残羹冷炙之后又送了些糕点茶水上来。
“殷郎君、水奴娘子、阿元娘子、因田娘子。”王倾尹端起茶杯,对几人道。“前番遭难,多亏你们一路相助,仆才能得以平安回到新安。仆这里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你们的大恩大德,仆没齿难忘。”
说起前番劫难。虽是吃了很多苦楚,但是能结识这样几个有情有义之辈,于他来说确实是幸运的。就像在水底几乎窒息的那一刻忽然接到的那根空心芦苇,现在想起,他早已经忘记窒息的痛苦,只剩下满心的感恩和歉疚。
“王阿兄何必如此客气。”殷暖忙抬起茶杯回敬道,“那时多次得你相助,原该仆说感谢才是。”
“怎会?”王倾尹道,“那时……”
他顿了顿,正想说那时把两人抛下,他独自潜水逃跑,心里更是无边愧疚。正巧阿元把手里的糕点吃完,打断他道:“说起来,若是没有王朗君,我们还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在哪儿乱串呢?”
虽然最后也没有遇上殷暖他们,但是至少得了一个寻找的方向,后来因田更是在余州找到水奴留下的标记,又一路寻回新安。
这番感激来感激去,最后也没争出个结果来。殷暖道:
“王阿兄也不必再客气了,既已认了这段义气和缘分,那你我之间也就没必要再争论这些,且为这段缘分庆祝便是。”
“是,殷郎君说得是。”王倾尹也笑道,“倒是仆眼浅了,是该庆幸这番相聚的。”
殷暖这边自是其乐融融,另一边,殷萝虽然很有几分抱怨这种吃饭念佛的清苦日子,但是想起赵氏临行前的告诫,倒也没做出什么幺蛾子。反正既然一切有阿母安排,她静观其变便是。
只是,殷萝狠狠的用筷箸戳了下面前的碗,怒道:“就算是天天吃斋饭,也不用这么难吃吧?”
“四、四娘子请见谅。”送饭来的沙弥被吓得哆哆嗦嗦的回了一句,再不敢多说一句。
之前来寺里住宿的香客都是为了吃斋积德而来,谁会在乎那点口腹之欲?再说这已经是他们寺庙做得最好的饭菜了。粳米蔬果都是极好极鲜的,只是都是素斋,再美味又能好到哪儿去?
“阿弥陀佛。”正在殷萝快要发怒的时候,忽然走来一个须眉皆白的和尚,立在门外说道,“贫僧道远见过殷施主,粥饭乏味还请施主忍耐一二。”
那小沙弥看见这和尚走了过来,忙过去见礼。(未完待续。)
第一五三章 宫灯()
道远道:“你先下去吧!”
“是。”小沙弥慌忙退下。
殷萝不快的对来人道:“大师前来所为何事?”
道远道:“贫僧收到主母传来的消息,便前来给施主汇报一二。”
殷萝反应过来他应该就是阿母说的那个松云寺里的“自己人”了。便跟云秀使了一个眼神,云秀点点头,走到道远跟前道:“大师请进。”然后待道远进来之后又小心把门关上。
“说吧!”殷萝看着道远道:“阿母让你们做什么?怎样才能置殷暖于死地?”
道远道:“主母说最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人弄出庙门外,把被怀疑的可能降到最小。”
“这不是废话?”殷萝道,“若不是要远远的离开,何必这么麻烦的来到这个鬼地方。”
“四娘子请息怒。”道远道,“现下已有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什么机会?”
“方才贫僧得了消息,说是五郎君等人已经下山去了。”
“下山?”殷萝不解的道,“这荒山野岭的,他们能到哪儿去?”
“四娘子有所不知。”道远道,“松云山下有一小镇名曰松云镇,今夜他们会举办一场一年一次的叫做的青灯盛会,想来五郎君他们便是去观看这个活动了。”
“哼,他们倒是悠哉!”殷萝道,“既然人已经自己入套了,那你们还等什么?”
“是。”道远道,“贫僧已经安排妥当,特地前来知会四娘子一声。”
“可千万别出了什么岔子。”殷萝起身道,“否则后果自负。”
“是。”道远道,“四娘子放心,此次一定万无一失。”
殷萝懒得再搭理他,吩咐左右道:“云秀,我们走。”
云秀不解道:“四娘子欲往何处?”
“我们也去那什么松云镇走一遭。”殷萝道,“既能凑凑热闹也能吃点东西。这些所谓的素斋再吃下去直接要让人呕了。”
“是。”云秀道,“婢子这就下去准备。”
日已西沉,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松云镇的花灯一盏接着一盏次第亮起。夜幕下远远的看起来就像是星河倒置,极是壮观好看。
“那是什么地方?”不远的松云山山脚下,几个骑着马的人显然也看见了这一幕,颇有些惊讶的问道。
“回三郎君话。”随行的僧人道,“那里是松云镇。”
这一行人便是外出的打猎的殷昕殷照等人。为保证他们的安全,松云寺里的几个会些拳脚的较为熟悉地形的僧人也跟了去。
殷昕又问道:“现在如此场景可是有什么活动?”
“回三郎君。”依旧是先前回话的僧人道,“今日是松云镇一年一度的青灯盛会,在周围一带颇具盛名。”
虽说是十里八乡都出了名的,但是也难怪殷昕不知道,毕竟是高门大院里,除了那些不分门第的传承下来的节日,他们是很不屑这些民间活动的。
“青灯盛会。”殷昕道,“听起来颇有意思,我等也去看看吧!”
“三阿弟。”殷照道。“你自去吧,我就不去了。”
“怎么?”殷昕道,“既是一年难得一次的,想必有些意思,二阿兄何不一同前去见识一番?”
“不了。”殷照笑了笑,说道,“仆刚从禁闭里出来,便去和小阿弟诵经念佛参悟一番,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也行。”殷昕也不强求,打马转身往松云镇的方向走去。
花灯亮起来和没亮的时候完全是两种不同概念。先前只是看着那些挂在高处的灯笼感叹一下精美的技艺。待天色黯淡下去,花灯亮起来之后,完全就是另一个灯火辉煌的世界。
“好兴奋呀!”阿元边走边道,“感觉像是走在天上的星辰之间一样。这么多的花灯,婢子都看不过来了。”
“阿元这个比喻很是贴切。”水奴笑道,“确实给人这种震撼的感觉。”
走在阿元身边的因田却是不动声色的挪开了一些距离,她嫌弃阿元一路叽叽喳喳,实在有些丢人了。
几人随意走着,小镇上白天更是热闹许多。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王倾尹走在几人身后,笑看着几人说话情形。
阿元左顾右盼,忽然看见后方王倾尹行走那边挂着一个极为好看的灯笼,便拉住水奴道:
“水奴阿姊,我们去那边看看。”
水奴猝不及防,被她拉得踉跄了一下。
“你——”因田一怒,正要说话。
水奴伸手按了一下她的手背,摇了摇头笑了一下。因田一愣,也发现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了。因为这里人多,她下意识的对谁奴加紧了看护,可是现在水奴已经不是那个万众瞩目的司马君璧,而只是一个小小的婢女水奴。
殷暖站住脚步,浅笑着看着两人离开的方向,
阿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