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看了看正望着她的云裳,那双透亮的黑眸正回望着她,罢了,她不但是夫君的女儿,也是表姐的女儿,既然她当初能不介意云想,如今自然也不会再介意云裳。
像几个青这样的世仆不易,她身边也就剩下四个了,其中两个还是为自己的女儿准备的,但她抬头掠过拙锦院的方向,既然是认错了,那边那两个以后自然会回来,那此时不如先做个好人吧。
何况,说起来,这些世仆本就都是陈家的人,陈适自然有权决定到底让他们伺候谁。
“那就把我身边的青茹和青莠给了云裳吧,她们俩一个稳重,一个心细,都是好的。”那些念头转瞬即过,另外两人丝毫没有察觉,只当是许氏沉思了一会儿。
陈适满意的点点头,“夫人你决定就好。”转头又对着云裳说道,“裳儿,你母亲可把身边最得力的两个侍女给了你,你还不快谢谢你母亲。”
“多谢母亲!”云裳从善如流的对着许氏道谢。
怎么以前没发现夫君竟然会这么宠女儿呢?许氏眼睛闪了闪,笑着说道,“不用谢,这都是做母亲的该当的,只要她们能好好照顾你,你能早点养好身子,便比什么都强。”
说完这句话,她转头对着陈适道,“好了老爷,云裳这边就让妾身来安排吧,您不是说衙门有急事吗,为了接云裳你可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了,何况安置女儿你又帮不上忙,在这是纯添乱,你看云裳这一脸的疲惫,你快让我带她去歇下吧。”
陈适见云裳果然有些精神不振的样子,瞬间心疼了,忙说道,“好好,你们快去吧,我也回衙门了。裳儿,爹回衙门了,你一会儿好好去歇歇啊!”
说完,陈适一步三回头的在两人的注目下走了。
许氏对着云裳说道,“云裳,母亲以后就与你爹爹一样叫你裳儿如何,你不会介意吧!”
云裳忙说道,“不会,怎么会呢,母亲亲近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就好!”许氏笑道,“你回来,你爹是太高兴了,倒是让你在这站了这么久,一定很累了吧,那咱们这就去特意为你准备的院子吧。”说着便起身示意云裳跟着自己走。
“是,劳烦母亲了!”云裳应道,跟了上去。
许氏牵着着云裳的手一路为云裳介绍着周围的景致,边说边走,后面跟着几个丫头,出了勤织院就上了游廊,这个游廊是环绕着中院里整个庭园的,庭园当中应景的立着几座怪石磊成的假山,假山边上是小桥流水,蜿蜒的通往后园。
一路上云裳目不暇接的看着这假山,树木,花园,小桥,流水,一边应和着许氏的介绍,不时露出惊讶,欢喜的神色。心中不由庆幸起自己的选择,没想到自家爹爹不过是个县令,住的却是这么好的房子,实在让她太惊讶了。
沿着游廊走到尽头,便看见一道大开着门的垂花门,一行人走进门里,继续沿着里面的游廊走,不过这时游廊分出了一条条小道,约莫有五六条,每一条小道都通向一个小院。
而云想住的拙锦院的小道,便是这游廊尽头最后一条小道,也是这后园最大的一个小院。
而她们这一次的目的地便是倒数第二条小道里的纤华院,虽然比拙锦院稍小一些,但却是这后园最精致的院子,原本就是许氏为自己的女儿准备的,自然不会差于拙锦院。
许氏带着云裳走进小道,约莫走了百步左右,便看见又一排影壁,影壁正中是一道月洞门,隐隐可看见里面的景致。
走近了便看见同样的抄手游廊,走上游廊才发现这游廊一半是建在陆上,另一半却是建在水中,原来这小院当中竟让还挖了一条小溪,环绕着院子中的房屋。
溪水不深,初春的天气已经有些回暖,溪中隐隐可看些许红红黄黄的游鱼,走到游廊的尽头,便是一行人最终的目的地,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闺房。边上还各连着两间耳房,留着给仆妇丫头们住。
进门便看见悬挂在厅中墙壁上的一幅山水图,云裳不懂书画,却也能看出这幅画笔力不凡,应该价值不菲。
厅中并没有多少摆设,两边摆着几张椅子和茶几,正中摆着张软塌,平日里厅堂做会客用,并没有放置什么贵重物品。
左边是书房,进去便能看见一张书案,书案两边各摆着两盆盆栽,前方左边是一排书架,上面已经摆了不少的书,这个布置与拙锦院是一样的,因为陈适希望自己的子女,不论男女都要饱读诗书。
右边摆着一张琴案,上面是一面古琴,因为许氏有让云婳学琴,便在这里准备了琴案,虽然现在这院子归了云裳,她也没有改变这布置,毕竟女儿家多学点琴棋书画总归不是坏事。
何况,云想也是有琴的,她比云婳大两岁,早就已经开始学了。如此许氏自然不能厚此薄彼。
她转头笑着对云裳说道,“裳儿,你看看这屋子怎么样,中间这间是平日让你会客的地方,左边是书房,以后你习字练琴都可以在那里,右边就是你的睡房了,进去瞧瞧吧。”
云裳看着这一件就已经比李家几人住的房子都大的闺房,自然不会不满意,放松了眉眼跟着许氏进了睡房。
睡房里先看见的是窗户边的一张软塌,房间正中摆着张圆桌,围着几张绣墩。最里面是一张红木架子床,床头这边摆着一张精致的梳妆台,床尾这边却立着一个双开门的柜子。
床上铺着粉红底,云缎面料的床褥被子,云裳摸了摸这光滑柔软的被子,简直想马上躺进去。
“这床准备的匆忙,到并不是很好,以后让你爹爹也给你打一张拔步床,就跟你姐姐云想房里一般。”许氏见云裳摸着被子便说道。
云想!云裳听到这名字,浑身一震,便抬头看向许氏,“母亲说的是与我两个人被认错的云想吗?”
见云裳用这样不熟悉的语气说着云想,许氏诧异的问道,“是啊,裳儿,你不是从小和云想一起长大的吗?”
第102章 朱由回归()
要是看到重复前面的章节;请稍等一小时,系统就会刷新正确章节
李云想从青荷口中知道详情;才明白梦境中自己的任性让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一时间她只感觉到心里无比的疼痛。
没有她的援手,当时的李家到底是怎么熬过去的,多年后;整个李家只剩下大哥一人是否就是因为这一次的劫难。
一颗泪珠掉在了手上,李云想忽然又感到庆幸,无论是什么原因让她做了这一场梦;此时她却万分的感激上苍让她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次她绝不会让这些亲人再一次重复梦境中结局。
青荷见李云想竟然这么难过,不由心里一惊。
怪了;大娘子竟然这么在意李家那几人吗,可这两年也没见大娘子怎么提起李家啊;便是平日年节到时给那家人送礼;也没见大娘子添上些什么,每次都不过是走公中平常的礼品而已。
或许是青荷心中的惊讶太过,以致显露在了面上让李云想察觉到了。
她仿佛掩饰般说道;“小的时候李家待我甚厚;可我回了陈家后一直也没还报他们家养我这么多年的恩德;偏这回他们落了难;正是需要我的时候,我却又正生病,差点没能帮上他们;实在让我愧疚难当。”
青荷见她一脸惭愧的样子,不由安慰道,“大娘子,您别着急,外头那小子说了,李家小娘子今日已经退了烧,李家内当家的也只是劳累过度,并没有什么大事,您若是不放心,一会婢子让那小子这几日多去几趟,帮您好好照看那家人。”
李云想吸了吸鼻子,说道,“那就劳烦你了,青荷,也要劳烦你帮我谢谢那位小哥,一会儿你到我那箱子里再取二十两银子出来,同那位小哥说,让他不要吝啬银子,去了那边该用的用,该花的花,不够的话就再回来取。”
青荷应了一声,便出去安排了,她对李云想拿自己的私房银子给李家人看病,到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她是大家子出生,对于这些琐碎细软并不怎么在意,但对大娘子的心性培养却更重视,即便大娘子为了还报李家的养恩,把自己的私房都用尽了,她也只会高兴大娘子心性高洁,视人情比金钱更重。
虽然青荷已经做了安排,但李云想到底还是放不下心,又过了一日便忍不住去了继母许氏的勤织院,求许氏能允许她去一趟李家看看。
时下社会,对大户人家女子外出并不像后来那么限制,她也只需征得继母的同意,带上若干下人便能出门,当然出去的时候自然得带上帷帽,而且必须乘做马车来回,尽量不在人前现身。
许氏听到她的要求倒是有些意外,她总觉得她这个继女自从这次落水以后,行事就变的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看着似乎比以前更稳重,对她的态度也比以往恭敬许多,看来这一次她真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不过她记得继女以前对李家那家人并不亲近,这次怎么会这么上心呢,还是说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内情。拙锦院那边派了小厮去看望李家,并帮着请了太医的事她自然是知道的,倒是不怀疑此事的真假,但继女忽然改变了对那家人的态度还是让她有些疑惑不解。
“母亲,李家往日待儿恩深义重,此番他们落了难,儿不亲眼去看看实在放心不下,望母亲能允准儿这一次,日后定不忘母亲此番恩德。”李云想见许氏脸上犹豫之色,怕她会回绝便又苦求道。
许氏见她一脸哀求之意,也有些不忍,便说道,“罢,你若真想去那就去吧,不过要多带些人,官家新逝,正是朝廷新旧交替之时,咱们福州又是沿海混乱之地,外头只怕也不是太祥和,你且快去快回知道吗?”
“是,多谢母亲成全!儿定会快去快回!”李云想见她答应自己去李家已经喜出望外,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了。
不过大户千金出行,当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需要先点好随行人员,还要带上一切需要的用品,外面也要让马房套好马车,找个稳重的车夫,等所有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已经近午了。
为了能早点见到家人,李云想早早便穿好了大衣赏,外头有加了一件头蓬,并没有在梳妆台前耽误许久,带上了些细软,一等着前头来报马车准备好,就匆匆出门了。
听着街上小贩叫卖声声,马车里的李云想不由紧张的胡乱扯着手中的帕子。
就要见到爹娘了吗,虽然现实里她不过刚刚进了陈家两年,爹娘的音容笑貌似乎还在眼前,可梦境中她却已经孤独的活了那么久,久到现在的她一想到能见到他们就激动的发抖。
“大娘子,您别太担心,李太医是难得的神医,李家那两位的病一定会痊愈的。”
青芷看着大娘子脸上的紧张神色,有些不解,还以为她只是担心李家人而已,并不知道她的大娘子此时正为要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激动的难以自已。
这次来李家,贴身伺候的只有青芷跟着出来,青荷被留在了院子里看家,李云想此番到李家也不单单是为了探病,她出来的机会难得,还想顺道再查看一下当初他和陈云裳两人的那些包裹布,看能不能找出藏着丝帛的那一块。
她能出来的机会难得,因此不能放过任何能查清楚真相的机会,但青荷太过细心,她没有把握在青荷的眼皮子底下做些什么,所以才只带上了向来比较粗心的青芷。
马车很快就到了李家所在的梨花巷,这条街上有一颗老梨树,结的梨子又大又甜,每当春夏交替,梨花盛开,香满整条巷道,因此得名梨花巷。
李家已经得了消息,所以李老爹和李大郎这会儿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见过见过李家爹爹!见过李家哥哥!”李云想下了马车,便看见那两个曾经连做梦都不敢梦见的人,只想飞扑过去与他们抱头痛哭,可理智却还是让她压制着激动,只是上前微微下拜,给两人见了普通的晚辈礼。
李老爹老泪纵横的想要把她扶起,可却又不敢伸手,怕冒犯到她,只能连声说道,“哎,哎,不用多礼,不用多礼,好闺女,快起来!”
李大郎也红着眼看着眼前罩着帷帽的女孩,这个他从小背到大的,一直小心翼翼竭尽全家所能娇养着的妹妹。
从小他就明白这个妹妹是不一样的,她是他们全家救命恩人的女儿,因此,即便小时候所有家人都吃不饱,穿不暖,也要让妹妹过的最好。
可他们还是让妹妹吃了太多苦头,看着妹妹如今身上穿着最好的锦缎衣服,出门乘坐着豪华的马车,身边下人围绕,不由暗叹以前在他们家还是太过委屈妹妹了,如今这样才是她应该过的日子。
青芷见大娘子只是站在门前与李家那两位相对泪眼,不由上前说道,“李老爷,大娘子才刚病愈,不可久站,咱们还是先进去再叙话吧!”
听她这样说,李老爹忙说道,“是,是,快进屋,这天寒地冻的,闺女,不,是大娘子,你该在府里好好养病才是,怎的就屈尊来了寒舍,实在是折煞小老儿了!”
他嘴里虽然这样说,但还是引着李云想一群人往里走。
李云想边走边哽咽道,“听闻李家妹妹,和姆妈生了重病,儿不亲自过来看一眼,实在放心不下。”
李老爹听到差点又老泪横流,回头道,“真是难为你了,昨日亏得你使了人来,若不然只怕你妹妹,你可是救了老汉一家人啊!”
李云想忙问道,“妹妹现今如何了,可有好一些?”
李大郎忙说道,“托大娘子的福,妹妹今日烧已经退了,早上李太医又来了一趟,给开了药,您家那位小郎给抓了药,这会儿正煎着呢!”
第104章 过堂问案()
要是看到重复前面的章节;请稍等一小时,系统就会刷新正确章节
青荷一惊;忙问道,“怎么回事,莫非李家真的遇到难事了?”
那小子回道,“可不是;小的去的时候,那家人都急的要火上房了,那李家的小娘子前几日在街上被马车给撞了;这都连着烧了好几日了;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