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家的三个小子正在读书是出于偶然,她与丈夫都是目不识丁的小民,家境也艰难,他们的儿子小德自然从未有过读书的奢望。
从生下这个瘦弱的孩子开始,她便从不敢想象将来有一天自己和丈夫走了以后,这孩子该怎么办?
没有积蓄,现在住的房子是租赁的,家中的田地早就已经在遭灾的时候典卖了,这瘦弱的孩子将来该怎么养活自己,虽然有个姐姐阿珠,可阿珠长大了自然要嫁出去,便是能帮衬着这孩子,也不可能养活他一辈子。
每当想到深处,她便有种将来自己要走的时候,也把这孩子一起带走的念头,免得将来这孩子会在他们走之后吃尽苦头。
吴家那孩子的故事让她心中忽然升起了希望,自家儿子不能靠力气干活,也无法去给人做学徒,想去也没人要。可若是他能读书,便只要想吴家小哥那般能读能写能算便好,不需多少学问,是否他的将来就会不一样了。
可读书不是易事,县城的私塾,便是最便宜的也的一个月五六百文的束修,还得自备书本笔墨纸砚,这么多的开销如何是他们家能承受的起的。因此这唯一的希望,对她来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可就在一个美好的下午,她还记得那一天的眼光是多么的温暖,她正在院子收衣服,太阳斜斜挂在西边,照射着在她的周遭,衣服上充满了被阳光晒过之后淡淡的清香,她心中不由很高兴,她洗得衣服闻着这么香,主顾也一定会很喜欢,下一回定会还把衣服交于她浆洗。
就在那个时候,儿子小小的身影跑过来,兴奋的抱着她的腿说道,“娘,我会背书了,我背给您听,天地玄黄”
她僵硬这身子听儿子背了好多句书,她听不明白,可却知道儿子是真的再背书,她颤抖的手差点把手中的衣服掉在地上,幸好她还是有知觉的,马上又抓住了衣服,然后匆匆把衣服都收进屋里之后,才细问儿子,知道了前因后果。
原来这书是住在他家隔壁的李家三郎教他背的,那小三郎不但教他背了书,还教他写了字,便是他自己的名字胡德两个字。
看着儿子用树枝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写出的两个字,她飞快的进屋从衣箱章找出一张写了生辰八字的红纸,这是她男人央着街上摆着写信摊子的老童生写下的,以便今后孩子嫁娶之用。
然后她便在那张纸上找到了和小德写的模样很像的两个字。追问儿子知道原来隔壁家在富贵人家养了两年的女儿回来后,便开始教自家几个兄弟读书了。这几日那小三郎出来与小伙伴们玩耍时不小心把这件事说了出来。
小伙伴们不相信,他便背书给几个小伙伴们听,还特意回家问了几个小伙伴各自姓名的写法,一一教了他们如何写。自家儿子聪明,还缠着小三郎多学了几句,回来背了给自己听。
那一天她便抱着儿子小小的身子狠狠的哭了半个时辰,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一刻她自己的心情,可有一种就做希望的东西,却深深的埋在了她的心里。
好不容易等到晚间丈夫回来,把这好消息告诉丈夫,可却只听到丈夫泼冷水的话。且不说人家李家现如今眼看就起来了,再也不是与他们家一样的苦力了。便是李家还如以前一样,李家小娘子身为女子,男女授受不亲,她如何肯教自家儿子一个外男读书,这比去寻一个私塾正经读书还难。
可不死心的她,最终还是舔着脸过来求了李娘子,可果然还是被丈夫猜中了,李家果然不答应。
小德看着自家娘亲通红的眼,掩藏住心中的渴望,笑着安慰道,“娘,您别难过,我不读书就是,没关系的。”
胡娘子看着明明已经六岁,身子却比才四岁的李家三郎还瘦小,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猛的上前抱起他,往李家后院跑去,来前她已经打听好了,这个时候李家小娘子正在后院教兄弟读书。
“诶,胡大嫂,你要去哪里?”李娘子见胡娘子才与她说完话,便抱着孩子往后院闯,忙追了上去。
后院中三兄弟正在练字,虽然郑余送了文房四宝,但三兄弟还是用原来的方法用秃了毛的残笔沾水在石桌上练习,只有在纸上书写时,才用好的笔墨。而云想则正端坐在树荫下奋笔疾书。
她此时坐的桌椅是李老爹特地去订做的,虽然不是好木头,但做这一套桌椅也花了足足八百文钱,还是依着云想的身高做的,只这一套,其他几个兄弟都没有。
胡娘子抱着小德跑进后院,直奔云想而去,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拖着着小德一起跪在了云想面前。
这个时候的人还不像后世的某个朝代那样奴性坚强,此时的人讲究只跪天地和父母,轻易是不会向其他人下跪的。
“胡婶子,您这是作何?您可是我的长辈,如何能跪我,您这不是折煞我了吗?”云想被胡娘子这一跪着实吓了一跳,忙不迭的往后一跳,也不管椅子被翻到在地。
胡娘子抬头眼睛通红的对着云想说道,“大娘子,婶子知道这样做唐突了你,可婶子真的是没办法,我们家小德这样的身子骨,你若是不帮一把,将来我们两口子要是走了,他是如何也活不下去的,婶子求求你了,你就收了他吧!”
这简直是要挟,云想皱紧了眉头说道,“身子,您也知道,小德才比我小两岁,男女授受不亲,我真的不能答应,何况,我不过也就读过两年书,真的也没有学到多少学问,您若是为小德好,其实可以送小德去私塾,不需学多久,有三五个月,便能把我会的的都学了。”
第64章 身契之说()
要是看到重复前面的章节,请稍等一小时,系统就会刷新正确章节
所以陈家的孩子不但男丁难得,即便是女儿也是一样很金贵,所以陈适当初接回云想时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觉得欢喜,绝不仅仅是因为云想是季氏的女儿才这么疼爱,陈家子嗣难得才是真正的原因。
如今疼了两年多的女儿忽然之间就要成别人家的了,虽然又得回另一个女儿,他不算吃亏,但怎么想都是舍不得的。
老夫人自然也一样不舍,“这么说,想儿就一定得离开陈家不成,难道你就不能像个办法把她留下来么?”
陈适无奈,“母亲,我若是真的要留下想儿,又怎么可能没有办法,但我不能枉顾想儿的意愿啊,想儿已经再三与我分说,要回李家一尽自己做女儿的孝心,我又怎能阻拦。”
老夫人轻叹,“想儿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既然是她自己坚持要回李家,咱们的确不好强留。可我听说李家的生活似乎很是贫苦,想儿在咱们家娇宠了这么久,如此回去可怎么受的了那样的苦日子。”
陈适也有同样的担心,“儿子也正有此担忧,可李家那位大哥实在是个牛脾气,最近我以李家为陈家养育女儿的恩情送上金银细软作为谢礼,可他们就是推辞不受。
后来我才从许氏那里得知,两年前陈家给的谢礼李家也同样没收,便是这两年送些年节礼品,也总是千方百计的还回更有价值的回礼,弄得许氏都不好再送贵重的东西,免得他们为了回礼更加为难。”
老夫人却点头道,“这李家能够在贫困交加时,还能有如此骨气也是难得,确是值得一交的人家。”
陈适赞同,“是啊,以前儿子没有与李家多接触还不知道,此番因为裳儿的事,问过许氏才知道这些,这几日儿子还探查了一番李家的过往,才知道原来这李老哥当初曾从过军,甚至还曾被提为仁勇校尉,正九品职。”
“哦!”老夫人问道,“正九品职,也是正经官职了,既然如此,那他为何如今又成了贫民?”
陈适摇摇头,“儿子也不知为何,只知道当年这李老哥突然辞去军中官职,卸甲回乡重又做了农户,从此种田为生,娶妻生子。不过他在军中却练就了一身高明的身手,当年据说便对上十几人也不再话下。”
老夫人来了兴致,“原来还是为武艺高强的好汉,这若是在当年年天下未定时,只怕能有不小的前程,如今却是不当用了。”
陈适点头,“国朝重文轻武已成惯例,军户地位低下,后辈几代也不能参加科考,李老哥把户籍转回农户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今却只能靠着卖力气干活才能勉强养活家人。”
老夫人对时下的社会环境自然也知之甚深,“倒是可惜了!”才说着她忽然眼睛一亮,“李家虽然不肯接受陈家的谢礼,但若是你换个方式,或许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陈适忙问道,“母亲有法子了?”
老夫人点头,“你也说了李家那位当家的是个武艺高强的好汉,既然如此你何不把他召到衙门做个衙役班头什么的,不就能解决李家生计了么!”
陈适愣了愣,“这合适么,当日李老哥军中将官都不愿意做,如今让他做个衙役班头,他会愿意么?”
老夫人笑道,“我虽不知他当初为何要辞官,但此一时彼一时,你也说了他家如今家计艰难,能在衙门里谋个正经差事,有个固定的收入,应该会愿意的。记得你也曾说过衙门里的衙役做事拖沓,毫无建树,若是能把他招进衙门,对你来说定然帮助不小,如此不正是一举两得吗?”
“一举两得!”陈适眼睛一亮,“不错,还是母亲言之有理,李老哥确实不愿接受谢礼,但我若只是帮着他在衙门里谋个差事,他定然不会那么坚持拒绝,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多谢母亲!”
陈适说完便站起了身,似乎迫不及待的想离开去安排这件事,却马上被老夫人叫住了。
“慢着!”老夫人急忙叫道,“你这孩子,怎么如此莽撞,这件事不能这么去说,也不能由你去说,不然李家定会认为你在怜悯他们,说不准就不会接受了。”
陈适闻言一怔,随即笑道,“母亲放心便是,这件事儿子心中有数,定不会让李家觉得为难的。”
老夫人这才放心,“那这件事你就好好办吧,不过便是为了想儿日后能够过的好些,李家若是不答应,你也要想别的法子帮着他们点。”
陈适点头,“母亲放心,儿子绝不会让想儿回去受苦的,若是李家真的如何都不接受,那儿子就想法子把想儿留在陈家便是。”他心中只怕最愿意这样。
陈适退出慈安堂,出府去安排李老爹的事不提。
就在陈适母子慈安堂议事时,纤华院里云裳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客人。
“哥呃陈”云裳开口却不知该如何称呼陈楚,她当日被接进陈府虽然被称作为大娘子,但府中人除了陈适和许氏却都并不知道她的身份,陈楚自然也一样不清楚。
“你就称呼我为大哥吧!”陈楚看着眼前的人,难怪那日他觉得她看着眼熟,原来她竟然与母亲长的这样相像,他小时曾在父亲书房中看过母亲的画像,若不是心中有了那个猜测,他只怕还一直想不起来。
“大哥?”云裳一愣,陈楚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云裳心中一震,顿时便震惊的看着陈楚,“大哥,你,你是不是知道了?”
“知道什么?知道你是我妹妹么?”陈楚心中情绪波荡,但脸上却没有显露,依然一片镇静。
果然知道了,云裳心中千折百转,面上却马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一对小酒窝看着萌萌的很可爱,“大哥,你果然知道了么,云裳见过大哥,我以后就有哥哥疼了,大哥,你是我的亲哥哥,你以后会像爹爹一样疼我么?”
看着云裳孺慕的眼神,陈楚表情终于有了些变化,这个妹妹今天是第一次见,他昨日心中一直情绪不平,今日给祖母请过安之后,便贸然跑了过来。
但到了之后,却一时又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妹妹,偏偏又已经见上了面,最后只能紧绷着脸装面瘫。
陈楚不自然的翘了翘嘴角,“我是你的亲哥哥,自然会疼你这个亲妹妹的,只要你真是我妹妹!”
云裳的笑脸一僵,泫然欲泣的说道,“大哥这么说,是不相信我是你亲妹妹么?”
陈楚心中一滞,眼神不由的游移到一边,叹了口气,“你长的与我母亲一模一样,又是父亲亲自接你进府,你自然是我的亲妹妹。”
云裳委屈的说道,“可大哥你心中还是不信是么?”
看来是这一切神奇的境遇让的神智也退化到小时候了。
“好了,大娘子,喝了药您就好好再睡一会儿,婢子去给您取点膳食,可怜见的,您都有好几日水米未进了。”青芷扶她躺下,又给她掖了掖被子,才放心的出了门。
看着她出门之后,李云想才收回目送她的视线,青芷与青荷是她刚被认回陈家时,继母分配给她的使女,专责照顾她的衣食生活。
刚来到这个家里的时候,乍然骤富,她其实还有过一段心惊胆战的日子,当时继母似乎看出她内心的胆怯,便把身边用惯的这两个婢女给了她。
那一段日子,青芷和青荷两人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她,慢慢的板正了她原本因贫穷生活而养成的许多不好的习惯,潜移默化的让她慢慢的习惯了大户人家的生活。
不过也正是因为两人亲眼见证了这一段被她视为污点的经历,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她便慢慢的疏远了两人。
这也她是最先做错的事情之一,当今朝廷律例规定民间不能买卖人口,大户人家用的下人和婢女大多都是雇佣而来的。
但真正有底蕴的贵族世家其实多少都会养着一些世仆,这些人从前朝开始便都依附着主家而活,一代又一代的为家族培养仆人,这些仆人从小便养的对主人家忠心耿耿,为主家而生,为主家而死。
青芷和青荷两人便是陈家世仆出身,也是继母念及她刚回到陈家,才会把两人调给她用,原意也是为了尽早让她适应陈家的规矩,甚至可能还是想让两人成为她今后的臂膀。
可惜梦境里她没有领会到继母的好心,反而因为两人总是把她的行为举止禀报给继母,便越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