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中的一些财路都难以复制。
而若只是借鉴云裳那些生意中的一二想法,云想其实一点都不介意,甚至可以说是乐意为之。但剽窃三字经这样的举世着作,她却是并不愿意的,她虽说对云裳实在没什么好感,但对于云裳能凭着自身才华编撰出一本能流传千古的启蒙书,却还是很佩服的。
李大郎一边跟着弟弟们一起念着,眼中却时不时有些泛红。当知道云想要教两个弟弟念书的时候,他心中不无羡慕,虽然更多的是为两个弟弟高兴。
世人重文轻武,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上至皇宫贵族,下至贫民百姓,对于读书人天生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因此在知道二郎和三郎能够跟着妹妹读书,即便不是正经进学,但李大郎心中却如何能够不羡慕非常呢!
但当听到妹妹打算让他一起学的时候,他的内心几乎可以说是欣喜若狂来形容,只是随后他还是借口自己不喜欢读书推辞了。
这个时代一个家想要供出一个读书人却是何等的艰难,不但需要进学所需要的束修,笔墨纸砚更是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一个如他们家这样的六口之家若只是安稳过日子,一个月只需一两银子,日子便能过的很好。
但若是想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单是进入私塾的束修一个月便需要五百文到一两银子不等。这还只是束修,私塾并不发放书本,光是买一整套上学用的书,便是一笔不小于十两银子的花费,何况还有笔墨纸砚,便是用最差的一套也得一两银子,但这却是消耗品,并不能长久使用。
而如今云想的意思确实想让二郎和三郎都进学,不但是他们,便是李大郎若是愿意也可以一起进学,这便是李大郎如何也要推辞的原因了。与其日后学了一半再狠心放弃,还不如一早就不要开始。
但李大郎眼中的渴望有怎么能瞒过其他人尤其是云想的眼,当即云想便说道,“哥哥,你现今才十岁,不读书去找活干也只是些零活,十天也赚不来爹爹一天能赚的数,可你若是认了字,学会了算术,以后你出去至少能个体面些的伙计。
像是上次爹爹去给李善人家修屋,他们那群人里面不就是因为有个哥哥能写会算,便得了个计数的活,不但工钱是爹爹的三倍,听说后来还被东家长期雇佣了,这不就是认字的好处吗,至于以后进不进学,这不是以后的事吗?咱们现在何必担忧呢?”
云想的这些话确实让李大郎心动,便是李老爹也听的动心了,他与家里人不一样,家里人只是听说了那件事,可他是亲眼见证过的。
当日那个被分了计数的活的那个小伙,出来找活时年纪也才不过十三岁,因家中寡母病重,才会想着出来找活干,赚钱为寡母治病。
他的寡母曾是一家私塾的厨娘,私塾先生是个好心的,让这寡母带着儿子在私塾里干活一起吃饭。那个小伙也是好样的,硬是跟着在私塾里听了几年的书,虽没正经学过,靠着捡私塾中用废了的笔墨纸砚,硬是学的能写能算。
如今自家女儿可是有正经学问的,他见过女儿从陈家带出来的书,那可是整整好几本书啊,只需把这些书上的字给学会了,那几个儿子以后就算不进学,以后至少也不用像他一样做个睁眼瞎了。
李老爹其实并不知道云想带出来的那几本书,都是些女诫,女则之类的女子学问,根本就不能给儿子们学。
不过李云想自然不知道李老爹的想法,她在选择用千字文给哥哥弟弟们启蒙时,便央着李娘子用了一百文的银钱从书肆买了一刀最差的劣纸,用从陈府带出来的笔墨把整本的千字文给默了出来。
如今一张宣纸裁成书本大小能裁出八张,而千字文不过一千个字,所以云想默一本千字文也不过是只需用一张宣纸而已,剩下的那些足够几个人进学之前用了。
云想一边默着千字文,一边想着纸是有了,但还需要笔墨砚台,这些花费却是免不了的,她从陈府倒是带了一只笔出来,可以让哥哥和弟弟们轮着用,但墨和砚台却是必须得买了。
这时却见李老爹带着一脸的笑容从门外进来,手中那和一个小包袱往桌上一放,“想儿,你快来看看这些是什么?”
云想打开一看,原来里面竟有几只凸了毛的笔,和好些磨得只剩下一点点的或断了的墨条,最重要的是还有个砸成了半块的砚台。
“这些都是用过的笔墨?我看看可还能不能用?”云想在这半个砚台上到了些水,稍微倾斜放着也能磨出墨水,取了笔沾了墨写了几个字,虽不大好用,但给几个男孩用却是可以的。
“爹,这些您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呀?可都还能用呢!”云想几乎是惊喜的问着李老爹。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残的残,破的破,但给几个男孩启蒙用却绰绰有余了。
他们如今只在自家读书,用这些东西便好,虽然她与李娘子已经能给家中增加收入了,但目前爹爹却依然还在做苦力,所以能省则省,等以后家中有些积蓄,给他们进学时再去卖好些的就可以了。
李老爹憨憨一笑,略带感激的说道,“这不是吴省小哥,知道家里孩子要启蒙,说是这些都是他以前在私塾里捡来存着的,如今他已能买得起正经的笔墨纸砚了,便挑拣了这些还能用的让我带了回来。”
这吴省小哥就是当初那位给富户修屋被分了计数的小哥,当初这小哥刚出来找活干时年纪小,干不了重活,多赖李老爹帮衬着,因此与李老爹也算是有些交情。
后来得了机遇,如今已是当初那富户家中粮米铺中的小账房了,却依然还念着李老爹这个贫贱之交,李老爹那个每隔三日便去米铺帮忙扛货的活就是这位吴省给帮忙找的。这活去一次不过半天就能得三十文,一个月就有三百文呢,还不是很累,所以一家人都很感激这吴省小哥。
便是云想也觉得这个吴省小哥是个很不错的人,至少李老爹有了这个活之后,其他的重活就少做了很多。
“想儿,你看这些是不是都能用?”李老爹又问道。
云想笑着说道,“能,怎么不能,这些笔虽然都已经写废了,正经读书人写字要写好就不能用这些笔,但哥哥他们如今不过是启蒙,也无所谓字写的好看不好看,自然能用。这些墨条也一样,他们不用不过是因为只剩一点,磨墨时可能会弄脏手和衣裳罢了,咱们家无所谓,大不了哥哥和弟弟们写字时,穿上破衣就行了,在家里反正也无外人看见。”
“是啊,那吴小哥也是这般说的,当初他自己跟着读书时也是这般,他家寡母干活的那家私塾先生,见他跟着学,便让他把这些学生们剩下要扔掉的笔墨纸砚给捡回去,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那吴小哥就是靠着这些才能学了这么多呢!”
李娘子跟着点头道,“这些还真都是好东西啊,他爹,吴家小哥愿意把这些送给咱们家,却真是个好人,你下回见了,可要好好谢谢他,要不咱们也给准备点回礼什么的吧?”
李老爹怔了怔,点头道,“你说的是,不过咱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只怕没什么能送出手啊?”
第51章 初次写字()
李娘子也为难的皱着眉头说道,“是啊,咱们家倒是真没什么好东西,要不你出去看看包两斤点心送去如何。”
“就两斤点心,会不会太寒碜点,当日他帮我找了米铺的活,我也没正经谢过,这回送谢礼得算在一起。”
边上云想听到便说道,“爹,娘,吴家哥哥既然给咱们家送这些东西,自然知道咱们家境如何,无论送什么他应该都不会介意的。若是您觉的不够,那就再加一双娘亲做的布鞋吧。您也说他家寡母病重,只怕顾不上他的日常琐事,他如今是个账房了,衣裳倒是可以去估衣铺里买,鞋子却是自己做了好穿。”
李老爹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你是不知道,自从家中寡母病倒,吴省小哥家中上下琐事的确都顾不上,如今他虽做了账房,穿着一身长衫,脚上却依然还穿着他寡母早先给做的鞋子,如今可是都是给穿破了。”
李娘子忙说道,“那可正好,你且去画了尺寸来,我好裁了鞋面给他做鞋。”
夫妻俩商量着要做什么鞋,云想笑了笑便继续默写千字文,终于把千字文写好之后,便放着晾干,等一会儿还需要装订成一本。
放下手中的纸张,云想转头看向三兄弟,只见三兄弟现在已经没有继续在读了,而是聚在一起对着之前她写在纸上的字,跟着用手在石桌上比划着写字。
云想笑着说道,“哥哥,二郎,三郎,爹爹带了笔墨回来,我才磨了墨,正好还能用,不如你们过来选了笔,都试着写写看,一会我先教你能写最简单的字。”
“唉!”三兄弟同时应了一声,便都起身走到云想这边,李老爹两人听到云想的话,也跟着看过来。
云想从那堆废笔里面挑了三支稍好些的让三兄弟一人挑了一支,然后把桌上那些写好的纸都搬到一边,重新有铺上了新的纸,拿着自己的笔在这张纸最前面写了天地玄黄四个字。
这四个字是千字文之首,也比较简单,也正好是他们今天所学,用来让他们开始学写字最好。
三兄弟也仔细看着这四个字,三人都取了笔还未沾墨,云想便抬手阻止了,她轻拍自己的脑门,忙对三兄弟说道,“先等等再写,看我,都忘记先教你们如何握笔了。”
三兄弟忙放下笔,恭敬的等着云想如何说,只见云想又拿起自己的笔,仔细的让三兄弟看着自己握笔的姿势,让三人学着握笔,之后在逐一的纠正他们的姿势。
就这一个握笔的姿势,三人便学了几乎一刻钟才掌握了正确的姿势,等三人都学会了,云想才接着教如何落笔写字。
不过这一回,她已经明白自己适才错误的方法了,三兄弟此时才刚学写字,完全不必要在纸上书写,只需用笔沾了清水直接写在石桌上练习即可,等到学会一个字以后,再写在纸上观看写的如何就可以。
果然,三兄弟按照她说的方法,毫无怨言的悬腕握着毛笔,沾了水写在石桌上练习。而云想与李老爹夫妻便在边上兴致勃勃的看着三兄弟练习写字,毛笔沾水在石桌上写下一个字,云想便点评着这个字哪里写错了,或者哪里写的不正。
如此这般,等到三兄弟真正在纸上写字时,这四个字三人都已经能写的不错了,至少写的都能让人认出是什么字。
李老爹看了一会儿之后,便出去继续上工了,李娘子也跟着回房绣花,云想要教几个兄弟读书,自然不会有太多时间来陪她一起做女红,她自己自然要多做些,不然如何能让家里几个孩子在继续安心读书。
云想看了李娘子走开是身影一眼,又看了看认真练字的三兄弟,如今三人已经能正确的写出那四个字了,她想了想,便对着三人说道,“哥哥,二郎,三郎,你们且先自行练习,今日都需把每个字练上百遍,最后一遍写在纸上交于我。”
等三兄弟都应了之后,她才跟着进了李娘子屋里。
“想儿,你怎么进来了,这些女红娘自己做就好了,你去看着他们写字吧!”李娘子见女儿也进了屋,忙说道。
云想笑了笑,跟着取了昨日为绣完的那块缎子,坐到一边道,“没事,娘,我已经让哥哥他们自己练字了,那些字他们已经都会写了,今日便只需多练习就够了,明日我再教他们其他的。”
李娘子对这些事情丝毫不懂,见女儿这么说,张了张嘴却没有继续说什么,又见云想已经头也不抬的开始绣花,双手如穿花蝴蝶般在那缎子上飞针走线起来,便也默默的低下了头继续绣花。
如此,云想每日抽出一个时辰教三兄弟学千字文,剩下的时间便让他们自己练字,而她自己却依然还需帮着李娘子继续做女红。
过了三五日之后,她手里的那两个荷包便做好了,李娘子捧在手上,眼睛都舍不得眨,好容易放下,拿起自己的绣棚对着云想说道,“想儿,娘以后用心学,等娘学会了这技艺,以后你几个兄弟的束修定然就不愁了。”
云想也只是笑着没说话,她娘亲的刺绣天赋真的很不错,她不过是稍有提点,她的绣技就已经提高了很多,这一次她绣出来的帕子已经比之前好了许多,应该能卖的出不低与她上次帮着绣的那几方的价钱了。
而她自己绣的这个荷包,用了她三成的水准,这一次就看那云掌柜要出什么价钱了,应该能解他们家一时之困了。
李娘子并没有马上就把荷包送到纤巧绣坊,而是接着与云想二人一起把所有的女红都做好,期间还又抽出时间给那吴省做了一双鞋,所以等到真正交货的时间已经是二十几日之后了。
云想这二十几日,每日教三兄弟写四个字,等到交货这日,三兄弟已经学会了千字文前面的一百个字,而让她欣慰的是,就是最小的三郎也能把这一百个字都逐一默写出来。
她不知道别的私塾是如何教书的,如今她的目的也只是想让三兄弟在入学之前能基本学会千字文,然后再学会简单的算术便行了。
李娘子这次去交货时把云想也带上了,云想自己倒是很期待这次出门,这与在陈家时不一样,陈家是大户人家,每次出门也只是去那些寺庙之地烧香拜佛,并不会去这些都是市井百姓的街市。
李娘子肩上被这包袱,用一只手紧紧的拽着,右手则牵着云想的小手,拉着云想走在梨花巷街道边,嘴里也不时的给云想说着边上有几户人家,都住了些什么人。
“想儿,这一户就是你吴省哥哥家里了,他家与我们家一样也住在这梨花巷,我们家是街尾,他们家是街头。”李娘子指着院门正对着长街的一个院子说道。
院子的门此时正半掩着,隐约能看到里面的格局与李家仿佛,院里还时不时传出热闹的说话声,这条巷子不过七八户人家,每家院子都差不多大小,住在这里的人家境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