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给开拓团成员,而得到封地的人就能得到相应的爵位,这一政策一出,中华帝国的青壮年都鸡动了,他们整天叫嚣着要去征服世界,要消灭那些土地上的土著,要让中华帝国的旗帜插遍全球。
这一段时间,张无易又有几个好消息,一是,在几天前,皇后陈怜月为了生了一个公主,张无易大喜,取名张凝馨,封为无忧公主。
虽然陈怜月第一胎没有生出男孩有点遗憾,但他另外几位妃子中,贵妃陈胜男、淑妃高莫静、贤妃杨心怡、元妃魏若水四女都怀孕了,这一下,张无易放下心来,帝位总算有传人了。
光华三年一月,刚刚过完春节,张无易下令开始修建数条铁路,一条是从镇海一直延伸到上海,当然,现在不叫上海,只是松江府,张无易根本据后世上海的地盘,干脆成立上海直辖市,张无易作为后世的人,一切都会以后世的思维看待问题,也会按照后世的标准处理一些事,其中就包括他按后世标准划分区域,他撤销各府,成立各市,市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镇,镇下面是队等。其中还准备成立几个直辖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以后,他还会视情况设立几个直辖市。上海的范围包括现在的松江县和太仓州,也就是后世上海市的大体范围。
张无易设立上海市的原因很简单,后世上海既然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势很合适,这里的长江的出海口,沿着长江可以横穿数省,而长江沿岸有无数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要海贸,就必须经过上海。总之,上海非常合适作为中华帝国对外窗口。
上海既然是张无易以后准备建设的重要城市,铁路自然要修到这里,而长江上浮,还有安庆、武汉、重庆等重要城市,如果能修条铁路贯通这里,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当然,以现在的条件,修建铁路很困难,犹其是西部地区,山高路陡,人烟稀少,以现在的技术,是不可能打隧道的,而且一些山势太高的地方也不能通过,只能尽量走平坦的地方修路,所以,现在的铁路并不像后世那般大部分是直的,弯道很多,幸好,现在的火车速度也很慢,最快也就是三四十公里,铁路弯多倒不是很碍事。就算如此,张无易也只能让铁路先修长武汉,因为武汉以西山高林密,地势恶劣,以中华帝国现在的技术,根本不可能把铁路修过去。
第338章 张无易的野望()
另外一条铁路就是从南边的广州修到南京,其中要过江西赣州、南昌、到九江,然后可沿着长江那一条铁路到南京,然后北上,沿管经过扬州、淮安、徐州、到达山东的枣庄、泰安、济南、再到沧州、天津,然后直达北京。
不仅如此,张无易下令修建从北京到宣化的铁路。此外,张无易还有一个庞大的计划,他计划在有生之年修建出中华帝国的铁路网,每个省都要通火车。并下令各地建设司、建设局的人员开始勘测铁路路线,先一步开始修公路,以后,这些公路的大部分地方会修成铁路。
当然,在修铁路的过种中,有线电服自然也跟着延伸,张无易计划,在一至三年之内,每个省的省会和重要城市必须要通电报。
除了火车、电报外,张无易大力发展航运,现在,火车运输为时还早,就只能先发展现成的东西,而船运就是最佳选择。
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只涉及到这个行业,还涉及到很多行业,犹其是现在所有的船只都在改变蒸汽动力,就要发展钢铁业,又涉及到矿产业等。
不过,因为蒸汽机的出现,中华帝国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展来形容,因为蒸汽机运用的方面太多了,船运、火车、炼钢、抽水、纺织,在张无易的提议下,研究所正在研究蒸汽机机动车,就是制造出在公路行驶的蒸汽车。当然,张无易最想制造的还是汽车,但以现在的水准,可能到他死之前都造不出来,当然,也不一定,华夏人的脑袋无比聪明,只要给他们指明方向,说一下原理,说不定很快就能制造出来。
张无易大力发展航行的目的就是准备全民大航海,现在,中华帝国已经占领中南半岛,南海诸岛,他希望能向那里大量移民,除此之外,他的目的已经看向大洋洲,那里,现在几乎是无主之地,应该有极少数西方人在那里,只要派过去几万人,足可以把那里全部占领。
除此之外,张无易的目标还有美洲,那里好像只有几个西方殖民地,人数并不多,派过去十来万人,足可能把那些西方殖民者干掉,到时候,只需要对付当地的土著就能把那里纳入中华帝国的国土,最后则是非洲,那里距殴洲近,殖民地还不少,但殖者的人数却不多,只要派一支舰队,足可以赶跑所有的殖民者,占领非洲也不是难事。最后才是殴洲,殴洲应该是最难的,那里的科技并不比中华帝国差多少,在原来的世界里,那里的科技已经超过中华,但张无易来了后,中华的科技已经超过殴洲,但也超出没有多少,至少,现在殴洲各国得到满清卖给他们的技术,已经造出后膛枪、后膛炮、火箭炮、机枪等先进,只是他们使用的火药比起中华帝国来差一点,至少,他们刚刚才研究出硝化甘油,还没有解决易爆的问题。所以,中华帝国现在还战有极大的优势,但如果再等几年,殴洲那一边科技再度发展,要想打下那里就困难多了。
当然,澳洲、非洲、美洲、殴洲还比较遥远,但北方满清余孽必须尽快消灭。
要消灭北方满清余孽,就必须组建大量的骑兵,当初张无易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战十五万清兵,其中就遇到十万蒙古骑兵,双方一番大战,虽然兴夏军占了一定优势,但也是损失惨重,其原因就是因为骑兵在北方具有极大的优势。以后,如果出兵蒙古草原,骑兵的用处更大,现在,兴夏军虽然组建了十万以上的骑兵,但一方面没有马,另一方面,这些骑兵说是骑兵,实际上就是刚刚学会骑马,要想在马背上与蒙古骑兵用冷兵器战斗,基本上就是送死。但骑兵又不得不组建,所以,张无易让他们选练着,一方面到处搜集马匹,一方面想制出来先进和东西,比如坦克。当然,张无易无法制造出后世的坦克,但却打算制造出大型的蒸汽车,就是履带式蒸汽车,这种车并不是坦克,因为以现在的技术,就算能制造出大功率的蒸汽机,但体积也是大常大,用在火车上还行,但用在汽车上,就只能装载小型的蒸汽机,马力也很小,载重很少,只能用来拉一些东西,至于安装火炮,基本上不可能。
中华帝国大力发展骑兵,发展科技,大力练力,北方满清流亡朝庭也没有闲着,康熙在带着族人撤出长城后,一直退到科尔泌部,之所以撤到这里,是因为科尔泌部与满放的关系最好,历代满清皇帝的皇后都是科尔泌部的女子。这里距北京足有千里之遥,中间还隔着承德等地,康熙暂时不担心兴夏军追过去。
在科尔泌部停下来后,康熙开始向漠北、漠西发旨,让他们派出的援兵到科尔泌见他。
不过,现在的情况对清庭对不利,因为清庭被中华帝国赶出中原,他们已经由天下之主变成了流亡政府,其号召力大幅度下降,漠南各部倒没有什么,因为他们的军队本来就在手中,但漠北与漠西的军却没有到来。他们很明智地呆了蒙古西面,打算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进军中原。
中华帝国在大力发展,康熙也知道不妙,他明白,一旦中华帝国的骑兵训练成功,就是满清的末日,所以,他一边要求戴梓与其他工匠发展更强大的武器,一边派出人与四周的蒙古各部和西方各国和日本联系,要求组成反中华联盟,然后从四方攻击中华帝国,就算不能消灭中华帝国,也要挡住中华帝国的锋芒。
南海海战,西方八国联合舰队大败,不仅吓着了西方国家,辄让他们感到害怕,他们明白,一旦中华帝国击败满清,必定会像当然成吉思汗那般西征,彻底把他们打趴下,所以,他们对满清的提议积极响应,再度派出援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互相之间不再打仗,所以,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军舰派到东方来,战舰达五百多舰,其中一级战舰五艘,二级战舰达二十艘,三级以下战舰数百艘,其他还有一百多艘运兵舰,海军、陆军总数达十万人。不仅如此,在北方,俄罗斯派出五十万大军前往东方。
也许是感到兴夏军的威胁,漠北、漠西蒙古各部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也加入反中华联军。
第339章 征服世界(一)()
张无易得到康熙组织反中华联盟的消息,也是暗怒,这满清为了对付中华帝国真是无其不用,看这模样,中华帝国要遭到全世界的围攻了。不过,张无易却不担心,因为中华帝国的武器已经领先其他国家,经济上也渐渐走上正轨,依靠蒸汽机琮动整个社会工业的发展,而农业上,中华帝国大力栽种美洲高产作物,而在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都被中华帝国拿下,那里农作物一年三熟,张无易效仿后世的集体农庄,大力发展集体种地,以他的估计,有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在手,他就不担心没有粮食。三则是中华普国把满清赶到长城以北后,又占领甘肃、青海、新疆、藏密、朝鲜、中南半岛和南注诸岛后,治下人口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万左右,这个数量,已经占了世界的一半。所以,中华帝国现在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现在,制约中华帝国的就是武器生产。
为了对抗反中华联盟,张无易不得不再次穷兵黩武,他按中华帝国的三十取一的规则,打算组织三百万正规军,一百万守备军,数百万民兵,此外,只要是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青壮,都要参加简单的军事训练,不仅如此,包括女子也一样要接受训练,如果敌人打到他们的面前,他们个个都会为成真正的战士。
光华三年近一年时间,张无易最重视的就是粮食生产和武器生产,蒸汽机的发展,让兵工厂生产武器的速度快了数倍,张无易在各省都建造了兵工厂,为了加快速度,他只让帝国的兵工厂生产机械的主要部件,其他枪托、装饰及一些不重要的部件都由私人工厂制造,所以,现在,中华帝国数个兵工厂一天能生产上万把后膀枪,两千多把冲锋枪,两百多门各型大炮。其他军工产品也是高速发展。
为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张无易直接参加了蒸汽车的设计,设计出履带式蒸汽车,专门用于草原上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后世,骑兵的终结就是重机枪和坦克的出现,现在,中华帝国的机枪射速更快,威力更大,已经能有效地抑制骑兵的冲锋。
而最主要的则是,中华帝国的十万骑兵已经训练完毕,十万骑兵是由近卫军和特战军转化而来。他们是张无易花大力气装备的一支军队,骑兵军战士的制式武器是冲锋枪,还有大量的手榴弹、火箭筒、轻机枪等,可以说,一个骑兵军,足可以对付数倍的蒙古骑兵。
除了陆军外,中华帝国的战舰也得到大发展,张无易下令大力发展海运,除了战舰,还有就是货运船只,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华帝国进行大航海,然后自觉去占领全世界。
光华四年,春节刚过,张无易下达了彻底消灭满清伪朝庭的命令,他自任为北伐总司令,申良为北伐带总司令,亲自率领大军越过北主长城,朝着科尔泌部逼过,同一时间,在甘肃、新疆的第七集团军也杀向北方草原。
在山西,第六集团也越过长城,配合东方的兴夏军进攻蒙古各部。
此次,张无易除了让第三集团留在南方坐镇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第八集军团数个军坐镇朝鲜,虎视日本、第四集团军坐镇西南和藏密外,亲卫队、近卫军、特战军、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第五集团军、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及近他一部分新加入的军队,共计两百万人,分为三路杀入北方草原,其中,张无易亲率的东路军人数达一百五十万人,兵锋直指科尔泌部。
康熙在得到中华帝国华国出动追杀他时,也是惊恐不已,他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当初他虽然撤过了北京城所有满人、蒙人、包衣奴及一些富贵人家,人数达一百多万,后来,杰书、彭春、费扬古带回了六十多万大军。共计两百多万人到了科尔泌部,科尔泌部的压力顿时倍增,加然满清撤离时带走了几乎所有贵重物品和大量的食物,但两百多万人的消耗是非常大的,经过一年来,逃到这里来的满清朝庭已经快要破产,其他还没有什么,但粮食却已经短缺,发果是明末,满清可以入关烧杀掳掠,然后幸福地度过寒冬,但现在,中华帝国太强大了,满清不仅不敢入关,而且还担心中华帝国讨伐。所以,到光华三年冬季,满清再也坚持不住,不少人饿死冻死。现在,满清的实力已经大减,不说本来就不是中华帝国的对手,现在的就更不是对手了。
光华三年三月,兴夏军一路杀到科尔泌部,在科尔泌部进行了一场大战,张无易亲率一百万大军,大败满清大军,康熙眼看不好,急忙北狩,满清朝庭再次北逃。
张无易这次势要彻底击败满清朝庭,紧紧追刹,满清逃走的人达百万,其中只有四十多万军队,但一路北逃,到达贝加尔湖时,满清只剩下三十多万军队和四十多万满人及包衣奴。
张无易一直追杀到贝加尔湖,再次大败满清大军,康熙无奈下西逃,从库尔泊一直朝西,逃到了叶尼塞河。
一路上,兴夏军不仅追击满清余孽,而且顺便也消灭蒙古各部,张无易实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投降的部落给予优待,敢于顽抗的部落,击败后,全部落的人都要去劳动改造,这一路上,还真得到了大量的苦力,他们将会为中华帝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康熙带领剩下的七十多万人一路逃到额尔齐斯河以西,在这里,已经深入俄罗斯国境。
在张无易率军猛追满清余孽之时,南方第三集团军终于拿下缅甸,缅甸国王投降,张无易下令第三集团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