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格格抱来给我看看。”
清璇赶紧把槿儿交给福晋的侍女,只见福晋褪下护甲,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脸,说道:“大格格模样和贝勒爷长得很像。我看她白白胖胖的,你照料得不错。”
清璇笑着说:“不敢居功,多赖奶娘喂养。接下来,大格格的满月酒还要请福晋多费心呢!”
福晋把孩子还给清璇,淡淡地说:“既然贝勒爷说要大办,我一定会办得风风光光的。你不必忧心。”
两人闲聊了几句,多是福晋问清璇在庄子上过得如何。不过半个时辰,就放清璇回来了。临了还说已经和其他格格说过清璇晋位的事了,让她以后庄重些。
清璇走后,福晋蹙起眉头,对自己的奶娘王嬷嬷说:“嬷嬷,我觉得这宋氏跟以前不一样了,好像精气神和以前不一样了。”
王嬷嬷说:“这女人呀,当了母亲就大不一样了。为母则强,宋氏为了女儿也要立起来。况且,她现在又是侧福晋了。尾巴没有翘起来,已经不容易了。”
福晋冷哼一声:“翘尾巴?不过是个庶福晋,成得了什么气候?若是她当上侧福晋,我倒能高看两分。生的不过是个丫头,要不是贝勒爷的第一个孩子,能有什么用?”
乌拉那拉氏心里想着,董鄂氏是个不顶用的,陈氏又贴着宋清璇。现在李氏出来了,就容不得宋氏一枝独秀了。况且,宋氏坐月子的时候,贝勒爷已经去了几次桃华居了。
现在就差一个嫡子了,她生的孩子,以后会被封为世子,这些后院的女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得在自己的手上混日子。
她又来到送子观音前,跪在蒲团上,想着大格格的小脸,心中祈愿:哪怕先开花后结果也好啊!生个漂亮的闺女,顶顶金贵的嫡女可不是别人比得上的。现在德妃娘娘看到她就不满意,弄得自己压力很大啊!补药也吃了,观音也拜了。不但自己抄佛经,还让额娘在庙里帮自己拜菩萨。就是不来喜讯,急死人了!
晚上,四爷吃完饭,来了沁玉院。先是到槿儿的房间看了看孩子,然后才到清璇房里去。清璇洗完澡正躺在榻上,让红芍给她按摩腿部,这一天舟船劳顿的,累死了。
听到胤禛来了,清璇不过拢了拢衣服,穿起了绣鞋。自从坐月子的狼狈相给四爷看个够之后,好像就把他某种程度上当成自己人了。反正最差的样子也见过了,也不怕了。
本来还觉得有点大胆,但是见他也是默许的态度,也就不在意了。四爷和清璇交代了一下明天满月酒的事宜,其实主要是福晋来操办,她露个面就行。谈着谈着,清璇发现胤禛的眼神不对劲,顺着他的目光看,清璇低下了头。
正值夏天,她在屋里穿得轻薄,粉色肚兜外面穿着宽松的蓝色薄绢衣。生完孩子之后,清璇的胸部挺拔了不少,身上肉多了些,好似有了一种少妇的风韵,这是府上其他女人所欠缺的。
吹了灯,放下床帘,胤禛就搂住了清璇的腰,她倒是极少见到他这样迫不及待的样子。可惜清璇刚做完月子,到底亦不过是亲亲抱抱而已。
沁玉院内,烧着炭盆,传来一阵欢声笑语。
每年十二月,东北地区会向皇室进上鹿肉、熊掌等。
四爷也分到不少,因此宋清璇点了鹿肉火锅来吃。
四爷信佛,自号“破尘居士”,偏爱素食,向来不爱吃什么鹿肉、羊肉、猪肉什么的。
福晋也跟着常年茹素,李氏和宋氏倒是都爱吃肉。
海带、粉条、猪血、牛百叶、香菇片、大白菜、木耳、面筋果、鹿肉卷等等摆了一桌,黄铜锅子热气腾腾。
老鸭汤做的底汤,香味诱人,奶白奶白的,咕嘟咕嘟冒着泡儿。
白瓷小碟子里,依次放着浓香扑鼻的牛肉辣酱,正宗的北京芝麻酱,镇江的陈醋,玫瑰腐乳。
清璇就爱把菜放在锅里煮一煮,然后蘸酱吃。
除了火锅,厨房还送了香菇炒油菜、凉拌皮蛋豆腐、珍珠丸子等小菜。
第149章 蜕变()
挣点零食钱;见谅!以前引以为豪的一头美丽的长发,此时却成了沉重的负担。
热得要死;四爷不在的时候,直接扎成一个大麻花辫。
没洗澡;就算擦得再仔细;也总觉着自己身上有味道。
可怕的是,天气越来越热;还不能用冰。
丫鬟们只会站在床前帮着打扇,据理力争下才将冰化成水后放在桶里;拿来降温。
把薄被换成毯子;每天的汗都能把床单浸湿;需要时常换洗。产后下身有恶露排出;需要以细棉布垫着;可想而知有多热了!
大夫开的断奶的药方恐有缩胸之后患,奶娘会帮着按摩,舒解胸口。
生完孩子之后,肚子上要绑上束腹带;很难受;奶娘说这是为了消除赘肉。
现代人也会用束腹带,因为女人产后会发生内脏下移;对身体不好;需要通过收腹带来帮助产后复原。
因此;清璇忍住那种令人憋气的束缚感;坚持使用。绑得太松是没有用的。
所以呀;多艰难,生一个孩子吃多少苦?
但是,看着槿儿渐渐舒展的皮肤,嗅着浓浓的奶香,好像就有丝丝甜意。出生后3天,槿儿睁开了眼睛,黑黑的瞳孔,单眼皮大眼睛,睫毛浓密纤长。
按规矩是要好好办“洗三”的,但是在清璇在庄子上,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福晋去。
和四爷商量了,请了一位儿女双全、有福气的老太太来主持“洗三”礼。
清璇的父母和弟弟来了,其他的阿哥、德妃送了礼物。只是小办一场,德妃娘娘却送了一个豪华版的悠车,楠木制成,镶着金箔和宝石,十分华美。
但是四爷见了这悠车却并不开心,先是对送礼物来的永和宫大太监表达了对额娘的谢意,一转身就把东西放到了库房里。只是让清璇用宋夫人送来的黄梨木悠车给宝宝睡。
还对清璇说委屈宝宝了,满月的时候要好好操办。
清璇因为在坐月子,不方便,是和宝宝分开睡的,但是自从可以下床,就常常去看她。
槿儿还小,眼睛发育得还不完全,按说视力比成人要弱上不少。
可是每次清璇抱她或者亲她,她都会一直盯着看,眼睛扑闪扑闪的,有事还会主动求抱抱,好像知道那是她的亲娘。
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还真是玄妙!
农庄里的管事是一对中年夫妻,老实能干。
魏嬷嬷走了之后,四爷又送来一个厨子。
时常陪着清璇吃南方菜,胤禛也知道她的口味了,特地送来一个会做淮扬菜的厨子。
其实现代人,口味也比较杂糅,狮子头喜欢,火锅和串串也喜欢。不过清璇也吃不了重辣,坐月子又当吃得清淡些,所以胤禛还是选了淮扬菜系。
管事娘子常常摘了新鲜的蔬菜,什么萝卜、丝瓜、茼蒿之类的,送到厨房。
古代纯天然的蔬菜,加上大厨的手艺,那真是味道好极了。
庄子上的农户有时也会送些野味来,什么野兔子、野鸡之类的,不能吃烤的,炖汤喝,也是极鲜美的。
闻久了香露、熏香的味道,有些腻味了。
清璇让丫鬟们就地取材,每天轮着摘些莲花、栀子花、白玉兰等,也不费心追求造型,只放着熏熏屋子。
顿时感觉清新了不少。
槿儿胎毛浓密,长得也挺快的,奶娘问清璇:“庶福晋,要不要帮大格格剃个头,这样以后头发会生得更好。”
清璇摇摇头,小孩子头皮那么薄,万一剃头的时候不小心割伤了,感染了就不好了。
但是看到槿儿顶着一头乱毛,汗渍渍的样子,又觉得心疼,就对奶娘说:“你给她把头发剪短些,不用剃光。”
剪完之后,清璇觉得毕竟是孩子的胎毛,要好好保留,就用红纸包好,收起来了。
晚上和四爷说了,他居然兴致勃勃地说:“古人云:内为胎发外秋毫,绿衣新裁管束牢。注1。既然你收好了槿儿的胎毛,可以用来做一支胎毛笔,留着纪念不错。”
原来古代就有胎毛笔啦!清璇一脸震惊,然后说:“那就做两支吧!我也要留一支。”幸好宝宝随她,头发多。
等到笔做好了,清璇看到笔杆是紫竹制成的,上面刻着两个垂髫小儿,笔尖软软的,并不适合书写。
但是初次当爹妈的两个人都珍而慎之地放到笔盒子里收好了。作为父母,幸福感总是来得那么容易。
有开心的事,自然也有不开心的。一日胤禛来了,告诉她,福晋和他商量着要把李氏放出来。毕竟李氏年纪小,一时嫉妒心发作,况且还没造成伤害,就饶了她这一回。
四爷看着她说:“现在你是庶福晋,她也欺不到你头上去。你就不要放到心上了。李氏这回是真的悔改了,还给槿儿抄了3遍妙法莲华经。”
呵呵,悔改了?李氏在抄经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不是在诅咒她们母女俩呢!清璇忍住泪,摁了摁犯酸的鼻尖,低着头说:“贝勒爷,您决定就好。”
福晋这是坐不住了啊!说不定李氏还装可怜了。
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胤禛也曾宠过李氏,留情是很正常的。可是她宋清璇永远不会忘记李氏对她做的事,此仇她记下了。若不是系统的提醒,就没有今天活生生的槿儿。
苏培盛把抄好的佛经放到清璇的桌子上,第二天玉笈就手滑把佛经弄湿了,胤禛也没说什么。
玉笈对清璇说:“主子,我可是倒了一脸盆的水,铁定湿得透透的。李氏哪能安什么好心啊?”
墨蕴却说:“这弄污了佛经,菩萨会不会怪罪啊?”
清璇冷冷一笑,“抄经务须心诚,满肚子的坏水才是污了佛经。你们拿去烧了吧!菩萨有灵,会体谅我的。”
两个丫鬟只觉得主子好像多了几分威严,赶紧拿着佛经出去了。
晚上,清璇站在槿儿的悠车旁,看着女儿纯真的睡脸,心有余悸。历史上宋氏长女早夭背后是不是也有李氏的手脚呢!她后来生了三儿一女,先是成了侧福晋,后来又当了齐妃,指不定怎么磋磨历史上连丧两女的透明人宋氏呢!
第150章 六阿哥()
挣点零食钱;见谅!沈大夫坐了下来;说:“宋格格;我昨天看过你的书稿了,尚可。序文已经作好了;放在最上面了。久儿;你把稿子递过来。”
小药童久儿颠颠地把书稿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清璇看到上面一张是老先生秀逸的行书,笑着说:“多谢沈大夫。劳烦您特意跑一趟了。”
沈大夫抚着长须,“无妨;本来就该来给格格诊脉了。”自清璇有孕后,四爷让沈大夫三天来诊一次脉。
一看到沈大夫要给格格诊脉;玉笈抱住久儿;说:“沈大夫,咱们姐妹能带着久儿去玩一会儿吗?”
沈大夫笑呵呵地说:“行啊,久儿你乖一些哦!”自从和沈大夫熟了之后;几个小丫鬟就经常逗小药童玩。
几个小丫鬟带着久儿到院子里玩了,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红芍和他们还不是那么熟悉,就留在屋里伺候茶水。沈大夫诊完脉;说:“宋格格;您现在状态不错;继续保持就行。安胎药仍要按时喝。”清璇谢过之后;和沈大夫讨论了一下“接生婆所用器械如何保持卫生”这个问题。
清璇说:“接生婆所用的剪刀如果生锈或者有脏东西的话;剪脐带的时候会使产妇和婴儿都感染的。”古时候;中医往往是通过加强人自身的身体素质,来抵御疾病。比如,发烧了,饿几天,激发身体的抵抗力,不就好了吗?
老中医们不知道空气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往往没有清洁器具的习惯。好在沈大夫说京城附近的接生婆会用开水冲洗剪刀或者以火烧之,以防邪气入体。
清璇和沈大夫处久了,发现他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很能接受医学中的新事物。因此,清璇仔细思索后,还是决定把酒精消毒的事告诉沈大夫。
清璇让红芍退下,说:“沈大夫,有一事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就说来给您参考一下。平时,我们喝的酒不是那么烈,倒在地上会把蚂蚁杀死。若是很烈的酒,就能把伤口中的脏东西杀死。比如,伤口化脓,应该就是有脏东西进了伤口,若是以烈酒消毒,会让伤口更清洁。”
沈大夫想了想,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伤口上会有脏东西,需要清理?是叶神医说的吗?”
清璇说:“嬷嬷告诉我的。大夫在阳光下,可以看到空中有很多灰尘,这些灰尘可能会带着疾病,粘在人的伤口上,人就会得病。所以,受了伤,以纱布缠住,会好得快些。不止是止血,还相当于不让脏东西进来。”
接下来,清璇又和沈大夫谈了谈如何提高酒的纯度,拜托他回去有空的时候试验一下。虽然,这是很多穿越者都会搞的发明,但是清璇亦不能免俗。她实在是怕,到时候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因为感染而一命呜呼。她也知道这酒精消毒的重要性,决定等沈大夫做出些结果来再告诉四爷。
谈完之后,沈大夫满腹心事地回去了,这些知识他听了觉得有道理,但又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有很大矛盾。丫鬟们看到久儿被带走了,都有些依依不舍的,给他塞了糕点、糖果什么的。
沈大夫走后,清璇看了看他写的序文,主要是介绍了一下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即:这本书里的医学知识由叶神医提供,饮食知识由魏姓女子提供,日志是笔名为懋月居士,家境殷实的夫人所写。最后,表示了自己对这本书的认可,认为孕妇可以多看此书以供借鉴。
总的来说,清璇还是挺满意的,虽然没有什么赞美之词,反倒显得真实。清璇不知道今天胤禛会不会来自己这儿,用油纸把稿子和序文都包好,让小祥子把东西送到胤禛的书房去。
当天晚上,胤禛歇在了琼香居。他已经看过宋氏送过来的稿子了,让手下人带着稿子去找京城的书商去运作了。既然福晋看不得他去宋氏那里,他就来董鄂氏这里歇歇吧!虽然警告过福晋不要管太多,但是多少还是要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