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G后,又和宋夫人长期分离,在精神上其实是很需要这样一个长辈的帮助的。
魏嬷嬷就像临时大总管一样,才进来三个月不到,就让沁玉院的丫鬟和太监都认可她了,有什么不懂的事都愿意去问她。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魏嬷嬷虽然不老,但是也很宝贵。特别是她还性情温和,常常指点墨蕴、菱溪的女红。
最近,她俩做的小老虎布偶是活灵活现又不失可爱。连向来不喜欢刺绣的玉笈也在她的指点下做了只勉强认得出来的小兔子布偶。
走动了一会儿,小福子在院门口喊道:“十四阿哥到。”清璇一惊,今天四爷上班去了,按道理来说中午是不会回来的啊!那这十四爷是怎么来的呢?
正想着十四爷已经带着两个小太监进来了,清璇赶紧冲他行了个礼。十四阿哥挥挥手,说:“宋格格不必多礼,前次的事我还没向你道歉呢!”
清璇笑着站直身子,说:“不怪十四爷,奴婢已经好了。”
十四爷点点头,“那就好,听说魏嬷嬷在你这里伺候,你把她叫来见我。”
过了一会儿,听着十四阿哥和魏嬷嬷亲亲热热地说着话,清璇才知道十四阿哥来的真正目的竟然是让魏嬷嬷做萨琪玛、奶饽饽给他吃。
十四阿哥平时最爱吃魏嬷嬷做的点心,几个月没吃,想得很,就趁着五阿哥进宫给宜妃请安的时候,求五阿哥带他出去了。
十四阿哥素来和九阿哥玩得不错,两个人一起求五阿哥,终于得逞了。当然,十四阿哥也是征求了德妃的同意的,毕竟只是到自己亲哥哥家去一趟,十四阿哥又打着去赔礼道歉的名义,哪能不同意呢?九阿哥去了五贝勒府上,十四阿哥就来了四贝勒府,见过了福晋,就来了沁玉院。
就这样,十四阿哥坐在院子里,魏嬷嬷在厨房忙着做点心。他一边吃着丫鬟呈上来的热腾腾的点心,一边喝着茶,快活似神仙。但是傲娇的十四爷还是吐槽道:“这茶太难喝了,四哥也太抠了,改明儿我送你一斤好茶。”
玉笈向来不喜欢这样张扬的人,就瞧了他一眼,暗暗想:到格格这儿来骗吃骗喝,还嫌茶不好。
结果被十四爷发现了,看到她手上拿的小兔子布偶,嘲笑道:“这世上居然有这么丑的兔子。”
玉笈气红了眼睛,却不敢顶撞,刚准备把兔子收起来,就被十四爷抢走了。他笑着说:“这么丑的兔子,我要带给额娘瞧瞧。”然后就带着小兔子和打包好的点心盒子去找五贝勒了。
晚间,四爷听说了这事儿,对清璇说:“十四弟就是这小孩子脾气,你让宋嬷嬷隔几天做些点心,让人送到宫里去吧!”
清璇笑着说;“十四爷天真烂漫,很是可爱呢!”
胤禛摸了摸她的肚子道:“你可别夸了,若生出这样的混世魔王来,我就要头疼死了。”
清璇心里却想着:看来四爷还是很看重亲弟弟的,只是口嫌身正罢了!他的心其实很软,会把所有放在心里的人,护在羽翼下。十三阿哥是这样,十四阿哥是这样。不知道自己在不在他心里呢?
过了几日,德妃娘娘见胤禛府上,怀孕的怀孕,禁足的禁足,求了康熙又指了一个格格给四阿哥。
清璇压着火,见着那董鄂云檀进了府,和四爷过了夜,向福晋进了茶。她冷冷地坐在一旁,听着董鄂氏叫她“宋姐姐”,还送了只玉镯子。看着她眉眼间的妩媚春情,清璇就一阵难受。
这套程序和她当初一模一样,以后也会重演无数遍。她明明知道不该生气,可是这些天,胤禛常常陪着她,竟给了她一种夫妻般的错觉。结果,一盆冷水把她淋得透心凉,德妃娘娘就非要这么迫不及待吗?
她看了一眼端坐在上首的福晋,发现福晋还带着那温婉端庄的笑容,不由觉得自己很可笑。人家正正经经的老婆都不生气,她却在这里矫情起来了。
娶进董鄂氏的前三天,胤禛都歇在她那里。清璇知道在新人房里歇三天是旧例了,可是听到府上的侍女们都在说董鄂氏多么美,四爷多么喜欢她,还是觉得恼火。
董鄂氏向来出美人儿,三阿哥的福晋和将来四阿哥的福晋都是出自董鄂氏。何况这云檀还是孝献皇后亲弟弟的庶女,自然容貌殊丽。
这云檀才十四岁,身段就已经袅袅婷婷了。一双桃花眼,含情脉脉,果真是极美的。这几天夜里,又是笛声,又是琵琶声的,听说她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第三日,四爷夸她棋艺尤佳的消息就传遍了后院。清璇气得嘴唇都上了火。
她心里想着这下胤禛该满意了吧!他不是爱找人陪他下棋吗?找到知己了吧!算了,他爱找谁找谁,她以后攒够了积分就回现代。
她化怒气为力量,埋头写起了书,只是这字里行间没了淡淡的欢喜与柔情,变得冷冰冰的。大系统都在脑海里说道:“你这样干巴巴地写,有什么意思?”清璇在心里说:“那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只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了。”
第四日,胤禛再次来到沁玉院的时候,清璇竟感觉恍如隔世。这些天,夜里留了多少泪,这个男人却是这幅理所应当的样子,心一下子就冷了下去。
清璇心里冷了,话也就少了,也不对着四爷怎么亲热了。胤禛心里有些奇怪,看到她嘴上的泡,猜想她是怕自己嫌弃她吗?
胤禛问道:“这嘴上怎么上火了?”
清璇用手指捂着泡,说:“没什么,只是前些天多吃了些牛肉。”
胤禛笑着说:“以后少吃些就是了,不必怕丑,你什么样子没见过?”
明明是句甜言蜜语,清璇听了却涩得慌,只是笑着低下了头。
这一夜,弯月如钩,月辉清冷。盖着棉被,清璇心里下着凄风苦雨。
这暖风一吹呀,沁玉院的石榴花儿就开了。热热闹闹的,像一个个红色的小喇叭,急乎乎地挤在梢头。叶子是翠绿翠绿的,红配绿,就是喜庆。
这石榴树搬进来就有了,前两年都没结果子,不知道今年怎么样呢!
怀孕六个月,肚子上似顶着半个西瓜。这和小肚子上软绵绵的赘肉不同,戳戳肚皮,是结结实实的。走路的时候,要叉开腿走,走急了就气喘吁吁的,很不舒服。腹部长出了丑丑的妊娠纹,人也特别嗜睡。
最近,好像宝宝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了,如果胤禛对着他(她)说话,有八成的几率会给点反应。清璇笑着道:“爷,宝宝现在也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了。你要不要给他(她)念念书,来点胎教?”
是的,古人也知道胎教的。刘向在列女传中提出:“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意思是怀孕的妇女要谨守礼仪,为胎儿做好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她)。
这里的“胎教”和现代人认为的胎教还是有所区别的,更多地是出于对妇女道德的要求。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婴儿,进行培养、教育的古人并不多。
第45章 刺客()
我试试新方法哦!
翌日,宋格格享庶福晋分例的消息就传遍了后院。这院子里的人整天拘在府里,一点小事都能传来传去。福晋又没儿子,威信还没彻底树立起来,院子虽不至于像筛子,但是里面还是比较松散的。
这消息一出,下人们议论纷纷,都说宋格格这下是要得宠了,孩子生下来,若是个阿哥,说不定能当上侧福晋呢!
早上请安的时候,福晋面上还是和气的,只是点了一句“既然爷给了你这个面子,你可不要让他失望了。”
清璇赶紧应承道:“妾身自当谨守本分,不敢逾矩。不管怎么样,福晋都是主子。”福晋是皇上许配给四爷,明媒正娶、风风光光进的门,些许恩宠,清璇可不敢翘尾巴。
董鄂氏也不敢说酸话了,最近福晋和四爷对她都很冷淡,她也不敢自傲了。玉白的小脸勉强挤出个笑容,说道:“恭喜宋姐姐了。”那笑容看得清璇直哆嗦。
陈氏更是笑呵呵地说:“恭喜妹妹了。”清璇听了这些道喜声,更加意识到其实四爷的礼物恰到好处,现在只是提了分例,她就已经是这些女人的眼中钉了。若是侧福晋,呵呵,想都不敢想,她们会怎么对付自己。
几乎是带着一身冷汗,出了嘉福堂。玉笈搀着她,问道:“格格,你怎么了?出了这么多汗?是不是哪里难受啊?”
清璇摇摇头,“没事儿,我就是有点累,我们快回去吧!”
回了沁玉院,清璇发现今天她院子里的人精神面貌有点不同啊!小喜子和小祥子扫地都有劲头多了,菱溪和红芍也是喜气洋洋的。
主子受宠,他们底下人也有了面子。以前虽说格格怀孕那阵子得意了一会儿,可是几个月过去,早就淡了。现在贝勒爷一提位分,其他下人见了他们都道喜,羡慕他们跟了得宠的主子。
清璇看了一圈,只有小福子和墨蕴最稳重,心里暗自点了点头。魏嬷嬷就更不用提了,见惯了风雨的人,一点都没当回事,只是忙着膳食。
清璇把墨蕴和小福子叫进来,说:“你们俩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没几个月,我就要生产了,我不想看到院子里的人还这样。这才提了个分例,本来就被人注意着,还兴高采烈的,叫人看着轻浮。墨蕴你管管菱溪和红芍,小福子你管着其他太监,以后你们俩的月钱我从私库里再出五成。”
其实,出了紫莉叛主那件事之后,清璇就觉着这沁玉院该好好整治整治了。可是玉笈几岁就跟在她身边了,她不能不给玉笈做面子。但是,真让玉笈管事儿吧,她又立不起来。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墨蕴为人稳重又不失玲珑,小福子当初救过她,为人又机警能干。今个儿被福晋这么一点,再被其他人这么一贺,心里一下子清明了许多。下定了决心,要好好整顿。
墨蕴和小福子退出去之后,清璇看向一旁站着的玉笈。这傻姑娘,眼圈都红了,啪嗒啪嗒地掉着眼泪。
清璇冲她招了招手,温声说:“玉笈,你过来,我和你谈谈。”玉笈扑腾一下跪倒在地上,抽噎着说:“格格,是不是我哪儿做错啦!”
清璇心说:不是你做错啦,是你太单纯了。玉笈是王嬷嬷的女儿,是宋家的家生子,但是宋夫人一向待下宽容。玉笈八岁的时候就当清璇的贴身小丫鬟了,一路天真无邪地长到现在。
不懂得看人脸色,有时候清璇说话还会插话,清璇自然不介意,可是说到底不像其他丫鬟是内务府好的,规矩要差上不少。让她管其他人,是不能服众的。
清璇伸手道:“快起来,你没有哪里做错。只是我想着该给你找个婆家了。你都17岁了,我哪天写信给你娘,你早点嫁出去,过安生日子不好吗?”
玉笈摇摇头,“格格,我真不想嫁人,我想一直陪着您。”唉,这丫头是说也说不通。清璇也没办法,只能从长计议,对玉笈说:“墨蕴管着其他小丫鬟,你呢,就从旁监督,有什么不对的就告诉我。我呀,还是相信你。今后分例和墨蕴一样成吗?”
这才好不容易安抚住了她。这样的性子适合当姐妹,但不适合当大丫鬟。
未时过了两刻,沈大夫来了,还带来一个好消息。清璇之前让他试验着提高酒精的事,他已经出了点成果了。久儿和丫鬟们去院子里玩了,只留了玉笈在屋里陪着。
沈大夫拿了一只细口圆肚子的白瓷瓶,拔出软塞子,顿时一股浓烈的酒味充斥在屋子里。清璇一喜,问道:“这酒应该很烈,您蒸馏了不少次吧!”
沈大夫点点头:“这市面上本就有烈酒,只是若是酒太烈,不能入喉,所以不会继续蒸馏。我让人买了烈酒,自己反复蒸馏多次,终于得了这瓶极纯的酒露。以前在本草纲目中见过大致的蒸馏方法,这才做成了的。”
清璇想了想,问道:“那您用这酒消毒器具,结果如何啊?”
沈大夫说:“我根据格格的提议,以野兔做实验,用酒精擦拭过的刀,划伤兔腿,在伤口上涂抹酒精,再包上纱布,果然没有化脓,几天就好了。”
清璇想着这样就好了,古人以火灼刀,往往刀口发黑,有不完全燃烧留下的残留物,她可不放心。这古代生孩子全靠接生婆,她可不知道这些人手上是否有细菌,若果能让她们先以酒精洗手,她会放心些。至于侧切,她自己都不懂,没法儿教别人,还是自己加油生吧!
清璇十分感谢沈大夫,多次道谢,送他和久儿出了门。这也是幸好遇到这样开明的大夫了,要不然
第二天晚上,四爷来了清璇这里。清璇就把酒精拿出来献宝了。四爷倒是吃了一惊,他以前听说军中将士有的受了伤就用草木灰止血,把刀烧红切割腐肉,十分痛苦。这酒精如果真有这样的奇效,他就去献给皇阿玛,造福天下。
他早就知道清璇和沈大夫在捣鼓什么东西,但也没有太重视,没想到居然真有成果。四爷朗声笑道:“果真有用,爷不会忘了给你请功的。”清璇谦虚地说:“主要还是沈大夫的功劳,我只是以前听嬷嬷说过。当不得什么功劳。”
四爷随后就交代道:“此事不可外传,这酒精我就先让苏培盛带走了。”
清璇急了,都拿走,她怎么办啊!她说道:“爷,我再过一阵子就要生产了。我有些担心,想让接生嬷嬷以酒精擦手和剪刀什么的,这样干净些。”
四爷说:“放心吧!到时候会让人给你准备酒精的。这瓶要拿去研究一下。”
谈完这事,清璇又向四爷讨了个恩典,“爷,若是孩子出生了,您给他(她)起大名,我能给他(她)起个小名吗?”四爷乐了,“你倒是挺急的,我大名还没想好呢!若是男孩,肯定是弘字辈的;若是女孩,我觉着要起个好听的名字。”
康熙当政之后,满人的名字汉化程度更深,多是保留满族姓氏,而取汉人名字。比如康熙的儿子,都是“胤”字开头,第二字还是相同偏旁的。女孩子名字随意些,但也开始向汉名靠拢了。
第46章 机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