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王座-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编写这套系统软件的程序员,他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各种小设计真是太体贴了。虽然只是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设计,却着实给他们这些研究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过不断地搜索、积累,他们完全可以打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专业工作页面,如鱼得水地展开研究工作。

    他迫不及待地点开模拟计算器,画面再次一变,出现了一个新的页面。

    页面上方是他已经熟悉的工具栏,左侧却是一个窄窄的长条方框,里面分别显出了不同的图标,有绳索、有方框、有圆环、有喷枪。而右侧,却是一张窄长的表格,仔细看来,却是不同的参数选项。

    页面中间大片区域,却是一片空白。

    他正在面对这复杂的工作页面,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段小动画。工具栏右侧一个标明“帮助”的按钮,自动放大,然后跳出一个文字框“我是帮助小助手,查知您是次使用机械材料辅助设计模拟计算器,如果您希望,我可以带领您逐步学会模拟器的具体使用方法”。

    然后在这个文字框下方,出现了两个选项:拒绝,我还是自己摸索好了,以后我再点击“帮助”按钮,召回帮助助手;好的,请带我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

    “见了鬼了!”卓宣从没见过这种情况,被突然出现的这段文字吓得手一抖,把鼠标甩了出去。

    他百思不得其解,这计算机是怎么会知道,他是第一次使用模拟计算器?

    难道还有人在背后看着我?

    他不觉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忍不住扭头看了一下,现身后一个人影都没有,办公室门也关得好好的,没谁在外面偷看。

    过了好一会儿,什么事都没生,他才定下神来,醒悟这可能是预设的程序。虽然对于计算机是怎么做到的,还是一无所知,可他也不再对此害怕了,看着屏幕上一直等待他回应的帮助助手,啧啧称奇。

    “这,这简直神了!”卓宣对于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之高,已经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既然是既定程序,他自然也不再疑神疑鬼,鼠标指针移到第二个选项,按了下去。

    果然,帮助程序立即继续运行了起来,指照他按指示操作。

    照着帮助助手的指示,卓宣在工具栏点选了模型,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了齿轮。

    一片空白的中间区域,立即显示出一个带有透视效果、线条勾勒的齿轮。

    与此同时,在齿轮的齿部及中心位置,显现出一个个红色小箭头,并配有文字说明:受力方向。

    而原本灰色,不可更改的右侧参数框,部分选项参数也随之亮了起来,可以输入数字,对其进行修改。

    卓宣眼睛都看直了。

    他根据帮助助手要求,在参数框中重新输入了数字,对齿轮的大小,中心定位直径,不同部位受力大小,齿轮强度要求、韧度要求、使用寿命等数十个相关参数进行了重新定义,并设定了要求计算要求,即符合要求的材料。

    在最后,点击确认。

    屏幕上再次跳出一个选项框:本机运算(预计耗时164分钟),唤醒群组内闲置计算资源进行云计算(闲置运算资源一百七十台,预计耗时63。6秒),提交计算中心运算(中心运算负荷率84%,排队序列1号,预计耗时3。678秒)。

    卓宣张大了嘴,完全被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力给惊呆了。

    这些参数如此之多,要他自己来算,恐怕要算几天,结果计算机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就能算出结果,而且如果是选择这个什么云计算,只要一分钟多一点就能得到结果,最恐怖的是这个运算中心,居然不到四秒钟,就能给出计算答案!

    太了不起了!

    他将信将疑,点选了最快的运算中心计算。

    屏幕上出现一行小字:计算提交中,请耐心等待……

    他才刚刚看完这行小字,就跳出了一个新页面:计算结果如下,符合要求的材料计有……,罗列出来的材料不下数百种之多!

    而且他尝试性点选进一种材料后,立即跳出了如同“五九式坦克”一样的页面,显出长长的资料列表,包含了材料简述、晶相结构、运用范围、制作工艺、制造设备、设计实例等等数十个资料文档!

    卓宣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

    前面已经屡屡给了他意外的惊喜,但所有的惊喜加起来,也不及此刻更加让他心花怒放。

    什么是久旱逢甘露,说的就是他啊!

    他正在对如何完成任务而头痛,现在就跳出了一个可以让他完全依赖的对象:计算机!

    他听说过计算机很好,但是好到这个程度,还是让他不得不为之惊叹。

    回过头再看让他不知从何着手的五九坦克改进设计方案,各相关部件的材料选择,原来让他产生畏难情绪的任务,此刻看来要圆满完成却是如此轻松。只要设定好金属构件的外观形状、尺寸、参数,其他的交给计算机就能完成。

    计算机时代的威力,竟至于此!

    。。。

    。。。

第262章 军事工业局() 
军令部食堂内的专家聚餐会,也到了收场的时候。

    国内的专家们大多年老体弱,身体都不太好,加上国内没什么娱乐,养成了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习惯。所以尽管酒宴很丰盛,在八点以后,宾主双方都默契地先后退席,结束了这场宾主俱欢的宴席。

    少数年纪大的老专家回房休息,一些看到了熟识老朋友的,则转移阵地到清净淡雅的茶室继续叙旧。

    根据地发动机研究所的魏立群高级研究员,跟来自201所的蔺建本都是天津大学毕业,也都是动力工程系毕业。不过蔺建本比魏立群年长十多岁,既是他的学长,又是名副其实的前辈,魏立群对这位老学长非常尊重。

    两人饭后,在军令部林荫道上悠闲地散着步,说着在校期间的点点滴滴。因为魏立群的刻意亲近,两人显得很是投缘,话题也渐渐广泛起来。

    “蔺老,听说国内许多研究项目都停了,这是真的吗?”

    两人随意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蔺建本人老体疲,有些走不动了,便在一张长凳上坐下休息,魏立群仿佛随口地问了一句。

    “是啊,国家财力有限,支持不起太多研究,所以停了好多项目。”蔺建本不疑有他,手拄着拐杖,怅然地说道。

    “坦克装甲车的研究,也停了不少吧?”魏立群关切地问道。

    “嗯!”蔺建本欲言又止,张了张口,最后只是闷闷地从鼻腔内应了一声,显然不欲多谈。

    魏立群可不肯就此放过,用抱怨的语气埋怨道:“听说国内好多研究员都觉得没有前途,想要出国。别说出国不容易,就算出去了,又能做些什么呢?还能继续自己的本专业么?人家自己的专业人才多得数不清,会看重我们中国人?再说了,即便还能继续研究,不也是为人家做贡献,强大别的国家,这是何必呢?”

    “人各有志吧!”蔺建本叹了口气,表情对那些想出国的研究员有些不以为然,可还是帮他们辩解了一句,“国内这环境,想搞科研太不容易⊥style_txt;了。与其留在单位里无用武之地,出国去见见世面、开拓一下眼界也不错。多学一些本事,再回来好好建设国家,两不耽误么。”

    “嗤!”

    魏立群笑了起来:“蔺老,这话您自个儿信么?他们出去了,还会再回来?”

    蔺建本眉毛一掀,想要反驳,可是想想那些天天闹着要出国名额的研究员们的表现,长长叹了口气,无以反驳。

    “我觉得,他们既然心已不在,要走也拦不住。”魏立群面带微笑,淡淡道,“既然这样,不如让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好了。来了,还能继续从事本专业,而且别看我们现在势力不大,可是论科研底蕴,可一点也不比国外发达国家差。许多专业甚至超过了欧美,要多学一点先进技术也好,还是为国家做贡献也好,到我们这,可比到国外,然后一去不复返强多了!”

    听到他说根据地科研底蕴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强,蔺建本先是哑然失笑,可仔细一琢磨,对方虽说有些自卖自夸,可还真没说错。

    起码在他所看到的领域,根据地科研实力的确是远超国内,各种理论、技术、实践,都是国内正在搞,甚至还在理论预研阶段的前沿课题。

    而就新城市看到的情况,除了家用电器少了点、大街上汽车不多,论高楼大厦的数量、工厂内设备的先进程度,完全不逊色于他出国所见所闻。这也是因为根据地建立还不到五年,时间太短,所以积淀不足,生活水平比欧美来说仍然很低,所以咋听到魏立群所言,他才会哑然失笑。

    若是再给根据地十年发展,恐怕到那时,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确不是缥缈的梦想。

    说实话,也正因为看到了根据地这样持续地高速发展,国内才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基层群众了解不多,但是在中高层,关注根据地政策、发展状况的领导干部可不在少数。

    在国内而言,根据地就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探路石,一些经济政策,也有意模仿了根据地做法,制定新政策。

    像厂长负责制、奖金制度、允许城市小规模个体经济等方面,原来很大的阻力,在看到根据地行之有效、且效果明显的实施结果之后,也在国内小范围内开始实行,并颇具成效,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相当提高。

    当然,这也带来另一个延伸问题,那就是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也在节节攀升,造成生资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各地倒卖生资、生产批文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迅速漫延的趋势。

    让高层头痛的就业问题,待业青年被允许开办餐饮、服装等个体经济,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地缓解。

    这也衍生出粮食缺口扩大,粮食、鸡禽蛋等副食品价格供应不足的新现象。

    有鉴于此,关于是否向根据地学习,为了刺激农户积极性,大规模推行包产到户的争论,在高层也日趋激烈。

    只是因为根据地这边的包产到户也才刚实行,第一季收割都还没开始,没有准确地数据以说服其他人,所以暂时仍处于僵持状态。一旦根据地完成上半年农田收割,数据统计出来,这个争议多半也会最终水落石出。

    有各种实证,魏立群当然有底气说,根据地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这种硬气话。

    而蔺建本在愕然之余,也在重新回味他的这番言论。

    “小魏,看来你今天找我散步,可是别有用心啊!莫非你想通过我,帮你在国内挖人?你这是在害我这个老头子啊,你这种行为属于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吧?放在前几年,可是要被批斗的哟!”他打趣道。

    “我就是在挖角!”魏立群被他戳穿真实用意,也没不好意思,坦然承认道,“蔺老来了这么久,也该看出来了,我们在基础研究、实用科技方面发展很快,可是军事科技这一块却是短板。要实现解放全偭定的既定方针,这块短板必然要加长。关司令把我们这些人提出来,就是为以后的军工事业做准备。未来塔孟页所在的中央山区地带,几百平方公里的地盘都会被专门划出来,作为军事科技研发、制造基地,组建一个新的军事工业局。我们需要专门的军工人才,百个不嫌少、万个不嫌多,总之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国内又正逢经济转型,军工有大量富余人才,双方是兄弟党,关系密切,支援我们一点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这话

    话说得倒有道理,但是这件事由根据地向国内提出更加合适,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做这事不妥当。”蔺建本犹豫了一下,还是婉言拒绝道。

    “我们要得急啊!国内的情况您比我更了解,如果走上层路线,讨论讨论再讨论,一拖个三五八年都不奇怪,到时候不是人走光了,就是技艺都荒废了,我们要来做什么?蔺老,您是老学长了,看在大家都是天大毕业的校友份上,就当帮我个人这个忙,在你们单位内先帮我们问问,有没有人愿意来,行不?”魏立群苦口婆心劝道,把校友的关系都拿了出来。

    蔺建本实在却之不过,终于松口,同意帮他问问:“好吧,你说得有理。与其看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去帮洋鬼子建设,还不如到根据地来,至少咱们都是中国人不是?”

    “对!对!就是这个理!关司令亲口说了,每位到根据地来的军工人才,根据地都会为他解决住房、家属工作、子女就业或入学问题。房子起码是一套二,只要水平高,三室两厅、四室两厅甚至是独栋别墅都不是问题!并且人一到根据地,就立即发放三千到五千不等的安家费!”魏立群笑逐颜开,连声道是。

    “这么高的奖励!”

    蔺建本为根据地求贤若渴的态度给震惊了。

    想想他为国家作了几十年贡献,如今一家人也不过蜗居在一套一室两厅的平房内,老大顶替老伴解决了工作问题,但是老二、老三还在待业。老大刚结婚,现在也不过跟妻子两人,跟另一户刚结婚不久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夫妇,两家人挤在一个房间之内,靠着中间一张布帘作为两家人的区分,狭小无比。

    老二、老三都在处对象,可因为没有工作,家里住房紧张,对象能不能处下去也是个未知数。

    想想这些,蔺建本感到一阵心酸。

    他自问这一生,没有对不起国家,却实实在在对不起自己的老伴、对不起几个孩子。

    “立群啊,这个,我想问你个事……”想起家中的窘境,蔺建本忽然变得扭捏起来,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尊,又让他迟疑地张不那张嘴。

    “您老有事尽管说!”魏立群察言观色,试探着说道,“是不是您有亲戚、孩子想来?没问题,尽管来!如果他能胜任工作,那么我们会根据他的能力分配工作,要是以前没学过,也可以先去劳服司进行岗前培训么。新组建一个部门,除了技术人员,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