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撰写的教材,才是无需质疑的标杆!
他们看期刊,更多的是理解其他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研究思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却绝不迷信于此。
“好了,人都到期了,现在大家先放下手中的杂志,大家来办理入职手续。”
一阵拍掌声,将沉醉于一篇篇或是精湛深邃、或粗陋不文的文章中的高振从知识的海洋中惊醒过来,左右转头一看,恍然发现,刚才空荡荡的人事处办公室内,已经坐满了人。
他们看起来面容都很稚嫩,充满着青春的冲动。
每个人身旁,都放了厚厚一摞书籍、杂志,看得入神,此时被掌声打断,他们才恍然清醒过来,相互张望审视。
出乎他意料之外,他们这批新招入的应届毕业生,居然女生多过男生!
要知道理工科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女性普遍趋于感性,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也特别不喜欢这些枯燥的数据,理工科大学从来都是男生占绝大多数,女性只是点缀,甚至全班都是和尚也很正常。
但坐在人事处的这些新人,居然女生有十二人,反而是男生、包括高振在内,只有七人。
而且其中,居然还有两人颜值相当高。
用高振的标准,在内心打分的话,他起码要给这两名女生打八十分以上,其中一位看起来有些娇滴滴的女生,分值甚至接近九十!
他大喜过望,连人事处长后面的话都没听清楚。
看周围其他男生,也是一样的心不在焉,不时向那些女生偷眼瞟几眼,有那大胆的男生,居然已经悄悄跟身旁的女生交谈起来,不知说了些什么,引得对方不时抿嘴偷笑。
这帮牲口,看那阿谀奉承的样,就差没跪下去舔人家的脚了,简直是在丢我们男同胞的脸嘛!
妈的,我身边怎么一个女生都没有!
想舔都找不到对象。
高振又忌又恨,心痒痒的,看看自己两旁,居然不知为什么坐到了男生最中间。距他最近的那个女生都隔着他两个座,想效仿也找不到对象。他又不敢在领导讲话时,越过身旁的男生,去跟那位女生讲话,只能在肚里暗骂几句,然后按捺住心中的青春躁动,先专注于报道事宜。
报道的手续很简单,用工合同在毕业双向招聘会上,就在劳服司监督下签署了。现在不过将身份证复印,连同介绍信一并交由人事处留档,以证明来报道的是本人。然后签署报道书、保密协议,再交一张两寸免冠照,由人事部门用热塑机现场制作通行牌,并发放识别胸卡,最后由人事处讲解注意事项。
研究所属于保密机构,各个附属科研楼、实验室是不能乱闯的,他们的胸卡内部安装有电子发讯装置,如果进入到不该进的地区,被识别装置识别出来就会立即闪耀红光、鸣响警报,通知警卫过来处理。
当然,你要特意不佩戴胸卡乱闯,那又是另一回事。
识别装置终究是机器,也许不会把你识别出来,但是如果被发现,那可是按照特务进行处理的,吃几年牢饭都是算是轻的,搞不好还会吃花生米。
乱闯可以,但勿谓言之不预也!
他们这批新人,如今可去的地方除了办公大楼,就只能在食堂、科研人员休息区闲逛,其他地方,一栋建筑都进不去。
不知是不是招的女生太多的缘故,人事处长虽然给他们做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可是众人都显得热情不高,只顾着自己说小话。
对从事高强度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研究所除了纪律严明,不能乱说乱闯、保守秘密以外,对于一般的行为规范都放得很松,以免给他们带来太多压力。所以对这些未来的科研人才,人事处长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出口。
既然他们不爱听,人事处长也没兴趣一个人演独角戏,匆匆说完欢迎致辞,拍了拍手,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异性身上吸引过来,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前期三个月是实习期,你们会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轮训。我知道你们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做过的实验可能比我还多,各种实验设备也有相当的操作经验。但那毕竟是学校,我们研究所的设备更精密、更先进,所以有些操作流程,你们还是需要进一步学习掌握。等轮训结束,我们再根据你们具体的表现、个人喜爱的方向,进行统一分配。下面,我们先去计算机教学室,由司令楼来的技术人员,教大家计算机的具体使用方法……”
司令楼!
几名还把心思放在身旁异性身上的新人,听到司令楼这个词,顿时挺直了腰板,精神一振,并在人事处长带头下,一窝蜂离开了办公室,向五楼的计算机教学室走去。
高振终于有机会凑到瞄了好久的女生旁边,跟她相互作了自我介绍,攀谈了几句。
研究所的装修风格简洁、整齐,虽然一点也不显得奢华,却井然有序。
计算机教室布局,跟他们在学校类似,也是由玻璃分割的双人座,既保证了个人使用空间,又有人在旁协助、指点,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但是所使用的计算机,却跟他们在学校中接触的,大不一样。
为了节省经费,考虑到以后会自产计算机,所以高振他们这批最早入学的理工科学生,虽然也有计算机实习课,但接触到的却是最廉价的苹果一型个人计算机。其外观就跟一个打字机没什么两样,外壳还是纯木质!
所接的显示设备,也是一台十二英寸的小屏幕单色显示器。
而这次由司令楼发放到各个研究机构的,却是真正完整的计算机配置,一尺多高的立式机箱,就放在桌面上,表面哑光黑色涂料让整个机箱看起来就显得高雅肃穆。
最让高振他们震惊的,显示器居然配备的是二十英寸的大屏幕彩色显示器,而且,而且还不是球形屏幕,而是有棱有角的直角平面显示器!
大气,太大气了!
不愧是给科研单位使用的专业计算机,这配置,太牛了!
这个时代的人,从没见过纯平直角显示屏,别说高振等人了,就连人事处长等一干非专业人员,也是看得眼睛发直。
“你们不用太惊讶,事实上我们的显像管厂已经投产,正在大量生产直角平面显示器,很快就会上市销售,不但是显示器,还有直角平面电视机,以后大家就有电视节目可以看了。你们仔细看就知道,这其实也不是纯粹的直角,只是感觉稍微像是直角而已。你们实际使用以后就能觉得出来,这种屏幕边角处显示有点变形,这是因为它其实就是老式球形显像管的升级版,技术含量并不高。虽说成本低廉,可是显示效果就比较差强人意,只能说是勉强用吧。”
技术人员好像对这种伪直角平面显示器不怎么满意,撇了撇嘴,对其评价不高。
但是对一众以前连电视都没看过的刚毕业大学生来说,这款显示器却是太高大上了,都怀着敬畏的心情,忍不住伸手去触摸屏幕,想要亲自感受一下这款超具科技色彩的显示器,简直是爱不释手。
在立式机箱、高大上的直角平面显示器之外,还配备有单独的中文编程键盘、鼠标,以及一个他们都不认识的、像是垫子一样的东西。垫子上还放了一根圆头塑料笔,可是却是实心,里面并没有笔芯。
“这几个东西,我一一给大家讲解一下,”技术员在讲台上,分别拿起那几样外设配件,给他们讲解道,“这个键盘你们应该很熟悉,不过这款一百零八键的专门键盘,却是有两个特殊的上档键,其作用是在普通标准键盘与编程录入键盘之间进行切换,具体的使用方法,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再慢慢讲解。
这个是鼠标,想来你们也不陌生,那我就不多讲了。
再来这个像是垫子一样的东西,它其实是一个手写录入设备,笔尖接触表面产生的压强,会被地面的微型压力感应器所感知,以确定光点的位置。这是为了方便经常手工绘制草图、进行验算的科研人员,专门准备的输入设备,对于计算机使用不熟悉的同志,也可以通过它,熟练地进行操作……
好,下面我们就来实际演练一下,熟悉一下它们的具体用法。大家先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也就是标有圆圈中包含一根向下直线的按键,按下去就行了。”
随着他的解说,高振等人就像是穿越到了未来,发现眼前的一切是那么充满科幻色彩。
这是一个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新世界。
能来研究所,真是太幸运了!
第255章 一步成专家()
关飞面前同样摆放着一台大屏幕显示器,此刻屏幕中,鲜红的底色上显示着一行行草书写的文字:偭定人民军北方战区数字化系统。±頂點小說,
后面还有一个版本标识:1。0试用版。
在这行系统说明文字下方,又有一行小字:系统载入中,请稍待。
关飞微微一笑。
传统的开机画面,显示的一般是计算机自检信息,以方便故障后使用者能够快速查找设备故障情况。但在这个时代,维修通常都是交由专门的工程师负责,所以有没有这个画面都无所谓,还不如改成这样看起来更舒服一些,同时也能向使用者隐藏计算机硬件信息,更便于在用户无察觉地情况下有目的的逐步释放出一些超时代科技,辅助科研更加顺利地开展。
这批交由科研单位使用的计算机配置都非常高,如精算二型处理器集成度就达到了四十五万,时钟频率高达三十六兆赫兹,大致与后来英特尔的386中期版本同级。并且为了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处理器大幅度提升了科学运算能力,已接近专用芯片的水平,效率远高于常用通用芯片。
另外为了实现中文显示,主板上都固化了专门两级的汉字库,一共有六千个常用汉字,足以应付普遍的论文、公文书写运用。
同时还固化有一块中文输入法芯片,采用了后来比较常用的拼音、五角、手写等四种输入法,具有常用词自动识别、长句智能组合的功能,使用者很容易学会,且能较流畅地输入大段文字,并随着用户使用时间越长,正确率越高,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输入速度。
再来,每台科研型计算机上都搭载了两兆高速内存,配备了全球首创的高性能显卡,可以实现1024x768分辨率的显示效果,且显示的色彩数高达十六万色,真正实现了真彩色显示效果。
为此,每块显卡上特意配置了五兆高速显存,以作为复杂图形的显示专用缓存。
其他还有八十兆硬盘、网络连接卡、手写设备等等,各种设备都超过这个时代三到五年。如果不是考虑到科研院所监管严格,不会泄密,他也不敢这样大摇大摆地一股脑上这么多超时代科技。
而这套计算机的价格,也因为全部是实验室小规模制造而成本高企,一台科研用计算机制造成本就高达六千多人民币。别说它本身不会对外销售,就算肯卖,一般群众恐怕也买不起。
这套科研型计算机最大的特色,还不在于配置有多高,而是可以通过光纤网络,直接向计算中心提交计算申请。
正常来说,一般的小型数据运算,这套计算机自己就能胜任。但如果碰到需要大规模运算的科研课题,在运算选项中,除了“本机运算”,还有“提请计算机群组中其他计算机辅助展开云计算”和“提交至运算中心运算”这两个选项。
如果是云计算,超算主机会自动搜索处于闲置状态,或是未全功率运行的计算机,将运算数据分散传送到其他计算机上,以云计算的形式进行协同运算。运算的结果经超算汇总后,再返还给提交者。
这就相当于将超算的运算能力大幅增强,光纤网络中并网的计算机台数越多,则运算能力也就越强。
若是闲置中的计算机太少,也可提交运算中心,有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效率则更高。
支持这一分级运算体系的基础,则是与超算系统软件一脉相承的数字化系统。每台个人计算机,所装载的系统软件,其实都是超算系统软件的简化版,可以将之视为超算的外部分机,轻松调动运算资源。
而光纤网络的顺利布设,则让这种有效的资源利用,成为可能。
在不计工本地投入,超算主机、个人计算机集群、光纤网络、软件的体系支持下,根据地终于搭建起了一个完善的分布运算体系,从而让386级别的个人计算机,发挥出相当于486甚至586级别的超强运算能力,起码在十年之内,不会显得落后。
事实上,在关飞预设的技术普及规划中,只要两年,以精算二型为核心的个人计算机就会向大学、民政机构扩散。而科研院所所用的计算机,将会是586级别的精算三型,根本无需十年时间,就会再次跳跃式发展。
到时候,根据地的运算体系将再次向上提升两到三个级别,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红色的屏幕一闪,进入到了系统画面。
与历史上即将出现的视窗操作系统不同,天蓝色背景上,显示的不是一个个图标,而是在正中间显示出十几个方框选项。
政务系统、部队管理、科研系统、工业管理、商业管理……,等等选项。
关飞手握着电子笔,在科研系统选项框上点了一下,被点中的地方出现波纹一样的动画,随后选项框变亮,画面一跳,进入到了科研子系统。
他的这台显示器,是特制的触碰式显示器,在显示屏表面加装了一层透明压力感应装置,可以实现触摸式操作。
说实话,关飞自打出生以来,就没用过老式的计算机,什么键盘、鼠标,在他那个时代早就不知被淘汰几百年了。一切控制,都是通过生物副脑的脑波操作,比这种传统的手动控制方便不知多少倍。
以前是没有条件,不得不采用键盘录入,现在有条件了,他说什么也要任性一把,给自己专门特制了这么一台更大气的触摸显示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