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听完,却是颇为愤慨的说道。
“哎,那你现在岂不是就没住的地方了?”
杨宁点了点头,说道:“我正想和周叔你说这事儿,能不能让我今天先把住的地儿找到了,明天在正式上班?”
哪知道,周叔却是摆了摆手,说道:“找什么住的地儿,你身上怕是没多少钱了吧?要是你不嫌地方小,晚上可以住店里,里面有个我平时没事儿休息躺的小床,虽然小了点,但睡觉肯定没问题。”
杨宁听这话,自是大喜啊,他要是去找住的地儿,这房租就是大问题啊。
“谢谢周叔,能有个地方睡觉,我就很满足了。”杨宁连连感谢,心中感动不已。
他能够感觉得出来,周叔这是真心帮他;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回报周叔。
随后,杨宁就是将行李放在了百宝居的后屋里,算是正式开始上班了。
不过,古玩这行当嘛,典型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平日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生意的。
所以,整个下午杨宁都是在和周叔聊天中渡过的。
期间,周叔还问了杨宁的古玩知识底蕴什么的,倒是被杨宁用一直感兴趣,看了不少相关书籍给应对过去了。
但同时,杨宁心里也是暗自决心着,要抓紧时间正儿八经的看看古玩相关的书籍,学习学习了。
不管怎么说,杨宁的心情还是极好的,毕竟从被开除的落魄绝望,到现在找到了新工作,还有了个落脚睡觉之地。
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全新的希望,靠古玩赚大钱,改变命运的希望!
明天,肯定会比今天更好!
第四章 捡漏之难()
时间总是流逝得极快,杨宁在百宝居工作的第一个下午很快就是过去了。
到了下班时间,周叔将店铺钥匙给了杨宁,交代了几句让他早点开门后,就是下班回家了。
他自然是不住在这里的。
说起来,二人聊了小半天,周叔和杨宁赫然发现,自己两人的性格极合,天南地北很有聊头,颇有些一见如故的意思。
“不知道店里有没有真品物件。”
周叔走后,杨宁将店门半关,继而打量下了里面摆放着的各式古玩,瓷器居多,玉器次之,最少的是字画,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物件。
抱着好奇心,以及对鉴宝之瞳的探究心思,杨宁开始鉴定起了百宝居内的物件来。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杨宁是满脸古怪笑意的坐了下来。
方才,他探究出了些许鉴宝之瞳的门道,很重要的一点,其有着使用次数。
杨宁刚鉴定了百宝居内三个物件后,鉴宝之瞳就是给了他信息,每日仅能使用五次。
“五次也不少了,不可贪得无厌。”
杨宁心中如此想着,每日可鉴定五次,只要有些运气,应该是能发现真品物价捡漏的。
不过让他觉得好笑的是,他刚才鉴定的三个物件却全都是赝品
“看来周叔这百宝居里,定然是没有真品物件了。”杨宁忍不住喃喃自语了句。
他也隐隐想了明白,百宝居本就不是什么大的店铺,估计只收真品,基本不卖真品出去,这些摆放着的赝品,多半是用来卖给来这儿的玩客以及不懂行又想搞收藏的人。
古玩界的水,可深着呢,杨宁此刻也不过是管中窥豹罢了。
见着时间渐晚,杨宁随意买了点东西吃了,便是全关了门,又敷了下冷水消脸上的淤青和肿肉后,就是躺在了百宝居后屋的小床上。
床确实不大,杨宁勉强能睡平整,他却也无所谓,之前在餐馆上班的时候,那对老板和老板娘给他住的地方比这儿还要差些。
况且,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杨宁啊,也是自小吃苦吃惯了。
躺着一时间倒是睡不着,杨宁犹豫了下,拿出了自个在这个年代已经几乎没人用了的按键手机,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
“喂哥,你今天这么早就下班了吗?”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清脆的女声,带着些惊喜和雀跃。
杨宁听着声音,嘴角不自觉的微扬,只不过搭配着他满脸的青肿,这笑容不免有些滑稽。
“嗯,今儿下班早,你回家了吧?”杨宁并没有说实话,也免得妹妹担心。
今儿是周末,按妹妹的贤惠性子应该是回家帮爸妈忙了。
“嗯,刚吃完饭躺下呢”
女声说完这句话后,却是稍稍顿了下,带着些犹豫的说道:“哥我想你了,爸,爸妈也想你了,你多久回家啊。”
听到这话,杨宁忍不住眼角微酸,他何尝不想回家啊,出来一年多了。
过年的时候,杨宁没舍得花钱买车票,也就没回去。
“这今年,今年过年一定回家!”杨宁其实也拿不准,但还是说了个最大可能。
而后,杨宁赶紧转移了话题,道:“对了妹妹,我明天就把下个月的生活费转给你,你记得吃好穿好,别委屈自己。”
“哥你给我少转点吧,我够用的,你自己也要用钱的呀。”妹妹声音中带着埋怨,她了解杨宁,知道他会委屈自己。
杨宁笑了下,说道:“个傻丫头,哥是男孩子,吃点苦应该的,你不一样,你是女孩子嘛。”
其实这个话题,妹妹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可惜没有一次管用过。
又聊了几句,得知爸妈已经睡下了,杨宁也就没让他们接电话,便是挂掉了。
“快高考了,得赶快挣到妹妹的学费钱。”杨宁皱了皱眉,心中想着。
原本,他之前存的一些钱再加上爸妈准备的,勉强能够妹妹上大学的学费,但现在只能是从新再挣了。
不过,现在杨宁身具鉴宝之瞳,对挣到这笔钱倒也有点信心。
夏季的江城热得可怕,尤其是今日,烈日高悬,气温高到了离谱。
连平日玩客众多的江城古玩街上都是几无人烟。
百宝居内,杨宁和周叔面对而坐,正喝着茶呢,反正也没客人,两人过得悠闲。
只不过,杨宁心中却是隐隐有些忧愁。
此时,距离杨宁到百宝居上班,已是过去了一周有余。
这一周里,杨宁每天下班后都在古玩街上转悠,希望能找到真品物件,捡个漏什么的。
可现实远没有杨宁想得那么简单,他每天都将五次鉴定机会用完,但没见着半个真品物件,甚至连稍有点价值的赝品都没碰到过。
杨宁明白了过来,这年头啊,古玩是值钱,但真品可不是那么遇见的。
或者说真品,这古玩街中肯定有,杨宁还知道在哪儿,那几家大的古玩店铺中肯定有。
但这人家也知道是真品啊,卖的价儿就是真品的价,而杨宁要的是能捡漏的真品啊,这样才能赚钱。
“小杨,最近你几乎将这古玩街给逛了遍;是想捡漏?”
周叔喝了口,似是看出了杨宁心思飘飞,微微笑了下,开口问着。
“嗯,最近有些缺钱,倒是想试试运气。”这自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杨宁点头回应。
周叔却是哈哈一笑,说着:“小杨,这捡漏可不是靠运气那么简单,还得要眼力;况且,现在的漏可不好捡了,不像我年轻的时候。”
闻言,杨宁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若非他有鉴宝之瞳在身,那怕是运气再好,估计也不能捡着漏。
同时,杨宁伤势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好奇,开口问着:“周叔,你年轻的时候,国内古玩热还没现在这么夸张吧?”
周叔点头,言道:“那是自然,这几年鉴宝节目盛行,导致大家都知道古玩值钱了,这想捡漏才变得很难了起来。”
顿了下,周叔带着些怀念和自得的说道:“说起来,你周叔我这辈子捡漏捡得最大的一次,还就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呢。”
“哦?是个什么物件?”杨宁闻言,心中兴趣更浓,连忙追问道。
周叔显也是来了谈趣,言道:“是个宣德炉,在周边农村里收的;那人家拿来装水,我花了二十块给买了过来;当时可是激动得不行。”
二十块买了个宣德炉!?
就算做好了心里准备,但听到周叔捡的这漏,杨宁还是忍不住满脸的惊讶。
这个周里,杨宁平时可是没少和周叔了解古玩界的知识,店里也有不少周叔看的古玩书籍,他也看了许多。
因此,杨宁现在也算是对古玩界的一些有名物件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其中,这宣德炉他就是知道的;其收藏热度可是常年居高不下的,受到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什么是宣德炉?
就是明代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用于陵墓、寺庙以及诠释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等,又简称宣炉。
如果单是如此的话,宣德炉的热度肯定不会这么高;主要是其颇有历史价值。
因为宣德炉,乃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黄铜制成的铜器,且是由宣德皇帝亲自督促弄出来的,加之制作精美,艺术性也不低,故此才能热度不减,为收藏爱好者所追捧。
“周叔,那你可是赚大了啊,至少得赚了上百万吧?”杨宁很是羡慕的问着。
这能不羡慕吗?11年的时候,一件铜片金宣德炉出现在拍卖会上,估价在三百万到四百万。
但最终成交价,却是五百一十五万!
由此可见,宣德炉的热度,以及其价值了,也就是有多值钱了。
不过周叔那时候古玩热度远不如11年,这价值应该也要少上许多,但杨宁觉得再怎么少,上百万是肯定有的。
果不其然,周叔点了点头,满脸笑意的说道:“差不多差不多,我后来卖给了一个专收宣德炉的收藏家,一百二十万;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啊。”
闻言,杨宁当真是羡慕至极,不知道何时他才能捡到上百万的漏啊。
好吧,别说是捡上百万的漏了,杨宁都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够碰上一件真品古玩呢。
第五章 清代乾隆镂空玉佩()
悠闲的时间总是很快,和周叔聊着他以往捡漏的事情,没多久就是到了下班时间,周叔是直接下班回家。
而杨宁则是将店里收拾了下,然后关了店门,带着些钱,又是在古玩街中碰起了运气来。
说起来,周叔关门下班的时间在这江城古玩街中,绝对算是最早的了,此时古玩街中大多的店铺和地摊都还在。
杨宁漫无目的走走停停,不时看看地摊上的物件,没多久就是用掉了四次鉴定机会。
无一例外,全是赝品假货。
“哎,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碰上个真品物件。”杨宁在路边买了包烟,拿出一根点燃蹲在路边抽了起来,还算俊朗的脸上满是忧愁。
他不常抽烟,一是没什么瘾头,二就是这买烟的钱也是花销,舍不得。
但此刻,杨宁确实是愁啊,忍不住想要来一根。
就在杨宁烟刚抽了两口的时候,他旁边一家店铺中忽的传出了争吵声来。
“赶紧滚,什么祖上传下来的东西,这年头还用这种招数在古玩界骗钱,你当我傻呢?”
伴随叫骂声,就见着个衣着朴素,皮肤黝黑的中年人被出一个年轻人从店铺里推了出来。
“你,你看都没看,怎么就能说我是骗子?”中年人满脸的急切,极力争辩。
“看什么看?你这种人我可见多了,赶紧滚。”年轻人又叫骂了两句,也不理会中年人了,转身回了店铺。
杨宁见着,心中倒是起了点好奇,看了眼那中年人,便是走了过去。
“叔,你有什么东西,能不能给我看看?”他是想着,反正今儿也就剩下一次鉴定机会了,碰碰运气吧。
中年人见着杨宁,微微楞了下,然后有些警惕的看着他,却是并没有说话。
杨宁笑了笑,说道:“叔,我可不是什么坏人,我就在古玩街上班,不远处那家百宝居。”
“你,你会看?”中年人闻言,倒是有些犹豫的问了句。
杨宁自是点头,又添了句,要是你的东西不错,我也可以买了;这中年人既然拿着东西到店铺里,应该是想出手的。
听了这话,中年人便也点头,然后伸手从衣兜里拿出个用红布包裹着的物件来,递给了杨宁。
但杨宁却是没有直接接,反而示意中年人将那红布包裹着的物件放在自己手上后,他才是伸手拿了过来。
为何如此?因为在古玩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这在交易或是鉴赏古玩的时候,是不能以递的方式来给的。
原因则很简单,若是在这个递给的过程中,古玩要是不小心掉落打碎了,那这其中的责任却是不好判断,所以才有了在这个规矩,将古玩放好,另外一人拿起。
也因此,初入古玩界的杨宁表现得还是极为谨慎;况且,他也不知道中年人是不是骗子,自然小心为上。
毕竟,这年头像他这种拿着东西,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到处骗钱的套路,在古玩界实在是太过常见了。
杨宁拿过物件后,将红布摊开,就见里面的物件乃是块微微泛黄的圆形镂空玉佩。
这第一眼,玉佩的整体镂空纹路倒是不错,有几分精美之感;玉质白中泛黄,倒也有些古意。
“小兄弟,这玉佩可真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要不是缺钱,我是打死也不能拿出来卖的。”中年人黝黑的脸上带着真诚,叹息一声,说着。
杨宁对这话,自然是不置可否了;主要这话跟那些骗子说的实在是太像了。
算了,反正今儿也就剩下一次鉴定机会了,懒得再去其他地方看了,就算是赝品,敢拿到古玩街来行骗,估计也应该是仿制水平不错的吧,看看也能涨涨鉴定赝品的经验。
如此想着,杨宁便是微眯了下左眼,右眼凝神看向了手中的镂空玉佩。
下一刻,一道光束从杨宁右眼中扫向了玉佩,将玉佩整个从上到下给扫描了个边,继而返回了杨宁的右眼,随之而回的还有鉴定信息。
“此物为:清代乾隆镂空玉佩!”
“历史价值:玉在华夏文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